第十九回 家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天没吃东西,小唐这顿饭吃得特别香。其中菜碟里,有一种五香酥鱼,甜香适口,整整一碟子都是他吃掉的。吃完后抹抹嘴唇,问:“徐伯伯,这鱼好吃啊,怎么做的?”
“哈哈,这是你小徐妹妹做的。”徐廷瑞得意地说,“她的绝招啊,喜欢吃么?以后她会天天给你做。”
唐伯虎点头,会做饭,这个媳妇儿娶着了。
徐娇拿了碟子,又盛了满满一碟鱼,放在唐伯虎前面:“吃吧,喜欢吃就多吃。”
唐伯虎已经饱了,只是还馋,又勉强吃了两块,放下筷子:“行了行了,不能再吃了,好东西要留余地,不然下次吃就不香了。”
小徐妹妹说:“这个鱼啊,要选上好的大草鱼做。先把花椒用油煎了,再调冷汁,放进豆酱、香醋、青葱、老姜和黄酒,再放桂花糖和盐,加进花椒油,好好煮一煮,煮开了以后放凉。把大草鱼切成段,拿油细煎,煎成金黄色,再浸入冷汁中,热鱼泡进冷汁,哗啦一声,味道就进去了。然后把它放在雪地里冰着,冰上一夜,就是现在的味道。”
这一番细致叙述,直把唐伯虎听得张大了嘴巴,口水险些又流出来。徐娇看他听得入神,问:“记住了么?”
唐伯虎摇头:“没记住,不过没问题,想吃了就来找小徐妹妹吧。”
徐廷瑞哈哈大笑,说:“没错没错,以后想吃好东西了,想来玩了,尽管就过来。这就是你的家了。”
唐伯虎吃了个肚圆,心满意足地和徐伯伯父女告别,然后打着饱嗝儿回家。一路上听到鞭炮声绵延不绝,过年的味道那是真浓啊。他想着,这一年可没白过啊,拜了老师,交了朋友,尝了女人,说了媳妇儿,真是突飞猛进,精彩不断。人生要是年年这样,多充实啊。他想,今天爹妈完成了件大事,心情不错,肯定买了不少烟花爆竹,回家后要去叫张灵,再带上小妹和唐申,出去放炮玩。接着又想起祝胡子和柳树头,要是叫上他们就更热闹了。不过现在这时辰,祝胡子一定在泡女人喝酒,柳树头呢?一定在被他妈妈打手背读书呢。唉,死记硬背害死人啊。
就这么得意洋洋地想着,走到皋桥了,抬头一看,懵了。就见自己家门口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出啥事儿了?
赶紧加快脚步往家赶,从人缝中往里挤,挤着挤着,又被人拎出来了:“挤什么挤啊你?”
拎他的是个穿官服的家伙。往四周一看,好多人都穿着官服。这干吗啊?
唐伯虎赶紧解释:“我回家……我是这家老唐的儿子。”
那家伙一听,就说:“你等着啊,我进去通报一声。”
唐伯虎心说,难道我爸爸谱大了?儿子回家都得通报?
过了一会儿,只听见里边吆喝:“闪开闪开,把唐公子让进来。”说着,衙役们就把人群往两边推,中间让出条路,唐伯虎这才在众人的议论注视下回了家。
进了家门才看清楚,自己家点了好多灯啊,显得宽敞明亮。吃饭的客人已经全被赶出去了,唐广德坐在那儿,丘阿姨站在旁边,正满头大汗地跟对面几个官说话呢。
见了唐伯虎,唐广德赶紧站起来,把他拉到那几个官前面跪下,说:“快给父母官老爷磕个头。”
“哎……不要不要。”为首那个当官的赶紧把唐伯虎拉起来,拽着他的手问:“小朋友,几岁了啊?”
唐伯虎看看他,长得方头方脑,浓眉巨眼,留着三缕胡须,像个当官的。慌张之中答:“十四岁了。”
唐广德赶紧介绍:“这是咱们苏州知府曹大人。”
“我叫曹凤,字鸣岐,凤鸣岐山嘛。”曹大人哈哈笑起来,接着问:“读书了没有啊?准备参加考试吗?”
唐伯虎心里说,你装什么傻啊,看我这样能不读书么?但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只是点点头。把个旁边的丘阿姨急的,说:“这孩子,大人问话呢,你倒是回答啊。”
“不用了,小孩子嘛。”曹大人说,“你既然要考试,就得认识认识他了,这才是重要的人物呢。”说着就介绍旁边的一位官员:“这位是监察御史方志方大人,明年你们考试,他可是负责人啊。”
那个官也满脸是笑过来拉唐伯虎的手:“方志,方信之。”
这几个官怎么就跑到唐伯虎家来了呢?原来这快过年了,各地的父母官都要出来走走,体察一下民情,搞搞民间访问,树立亲民形象。这也是官场的惯例了。今年凑巧,听上司梁储提到过吴县出了才子,于是便选了这唐家饭馆,为的就是想见识见识这个唐伯虎。
唐伯虎给方志行了礼,抬起头来一看,愣住了,这人怎么这么眼熟啊?昨天晚上在虎丘可中亭要饭,好像他也坐在饭桌上啊。再往后一看,可不么?方志身后,正站着笑容可掬的崔文博。

这方志也是这个时候想起这孩子见过,脸上的笑容突然僵在那里,特别不自然。倒是唐伯虎一副满不在乎。方志尴尬了一下,又问:“你不是叫张灵么?怎么又叫唐伯虎了?”
唐伯虎笑嘻嘻地说:“那个刘伶才是张灵,我就叫唐伯虎。昨天那是胡说的。”
“哦哦。”方志点点头说,“原来是这样。”
崔文博看见方志脸色有点不对头,赶紧打圆场:“他们小孩子就是喜欢闹腾,还没有成器,不过呢,还是很有才华的。”
这崔文博辞了官,赋闲在家,但也算社会贤达,曹太守出来体察民情,带上他是很体面的一件事,所以他也在场。不过这么一岔话头呢,却引起了方志的不满,方志说:“老崔啊,人有学问才华都是好事,但道德品质也是很重要的么。我一直认为,道德品质是高于才华的。读书人要有个读书人的样子,不能放浪形骸,出去搞怪,搅和别人家的宴席,那就更不合适了。你说对不对?”
他这么一说,挺不给崔文博面子的,这是官场上,不是昨天晚上的酒席,所以崔文博不在官,当然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点点头。当然他心里也这么想过。
这边唐广德听得一头雾水,但好歹也听出来了,好像是小唐昨天出去闯什么祸了,赶紧赔不是:“哎呀大人啊,这怨不得小孩子,也是我忙,平时教育的不够,你可得多包涵着点。”
“我……”方志笑了起来,“和我有什么关系啊?品德决定未来,你说对么?要是我,我就把这孩子吊起来打,让他记住,以后不要到外面胡说八道丢人现眼。”
这方志越说越来劲,小唐看见自己爸爸被训得汗都下来了,气就不打一处来。
正要张嘴把话顶回去呢,外面有人大叫唐伯虎。说曹操曹操就到,张灵来找他玩儿了。只见这张灵从人群中探出头来,一个劲嚷嚷:“唐伯虎,放炮去啊,大过年的在这瞎耗什么呢?”他为什么不进来呢?原来脖领子已经被两个衙役抓住,人已经被挤在半空中了。
崔文博赶紧说:“把他放进来。”
衙役们手一松,张灵整个身子往前一冲,差点没摔个大跟头。好在人小身子灵活,踉跄两下站住了,抬头看见崔文博,叫了声:“啊呦。”
唐伯虎赶紧开腔:“你怎么跑过来了?这几位大人昨天出了血,有点不平衡,今天上门教育我怎么做人来了。我人品差也就算了,你何苦到这儿起哄啊?”
这曹太守昨天并没去可中亭,但也看出方志和两个小孩子较劲了。让他们抢镜可不成……于是他“哈哈”笑着说:“没错没错,教育孩子可是大事啊,这个做父母的一定要重视。”
大冬天的,唐广德和丘阿姨那个汗啊,真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
曹凤觉得时候也差不多了,再说两句就完了。他看见张灵穿的衣服比较旧,知道是个穷人家的孩子,就招呼他走到身边,拉着他的手,很和蔼地问道:“家里粮食够不够吃啊?有没有书念啊?”
按照正常的回答,应该是:“我们粮食够吃,书也念了好多,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好啊,感谢曹太守的关怀,我们一定要继续努力。”
偏偏张灵不会这一套,回答道:“我家粮食不够吃,过了十五就没粮了。”
“他撒谎!”旁边方志生气地说,“昨天他们俩还拿了宝钞呢。”
“喂,这位大人说话得凭良心。”张灵抢白道,“宝钞很值钱么?早就花完了,现在物价涨得那么厉害!”
这句话一出口,门口围观的老百姓居然有人鼓掌叫好。屋子里倒冷场了,几个官竟然都说不出话来。尴尬了好长时间,曹凤挥挥手,方志只好从怀里拿出张宝钞来。曹凤把它塞到张灵手里说:“这钱别乱花了,回去叫你妈买粮食吧。”
张灵大感意外,怎么一句话说出一笔钱来。
唐伯虎在旁边看着,那叫一个乐啊,冲方志挤眉弄眼的,方志只好假装没看见。
“教育下一代,可是任重而道远啊。”曹太守叹口气说,“我们苏州向来是人杰地灵。过了年,一定要好好地抓教育,要有个系统工程,出他几个状元!不然的话,老百姓会说我们的工作没做好,这是不行的!”
方志和崔文博赶紧在旁边鼓起掌来,唐广德和丘阿姨跟上,接着衙役们和围观的老百姓也鼓起掌了。再看唐伯虎和张灵,早就从人群中钻出去,跑的没了踪迹。
还呆在家里干吗啊?等着挨丘阿姨的笤帚疙瘩吗?本来又娶媳妇儿又过年的,心情胃口都挺好,没想到,成了这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