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大学之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学之道的这段文字,经过孔毓良一番诵读,声威斗涨!
尤其是那些老外听众,一听这老头儿晃晃脑袋,就能作出这样一篇意义深奥的文章来,把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心道,别说这样慢三斯理地转脑袋做不出来,就是把脑袋转成风车一样快,也是照样做不出来!
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这段文字取自曽子的《大学》开篇。
孔毓良这个时候,已经感觉甚好,心情奇佳,气贯长虹般直说下去。
“好了!各位同学都有!今天你们的耳朵有福了!
“听了我字正腔圆的朗诵,我可是完全仿效《大学》作者曽子先师的语调!当今之世,能够这样做的,舍我其谁也!
“不过,重点不在这里!大家不要舍本求末。
“重点在哪里呢?
“重点在于,我会告诉你们什么是配圣之一曽子先师这番话的原意什么。
“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你们,历史历代不少人,他们试图注释、训诂、解释、讲解这段至关重要的文字。
“但是结果如何呢?
“我再一次非常遗憾地告诉你们,和你们的对中庸之道的理解一样,他们也都错了!
“所以你们最幸运的是,你们能和我相遇,能听到正解真意。
“这就是说,让你们建立起理解大学之道的正确基础。
“这个基础正是你们遵循天道的核心内容!
“下面,我要求你们每个人都洗耳恭听,我来给你们逐句阐明。”
众人都是心中一紧,我们都洗耳恭听了好几次,耳朵都快洗掉了,原来您老才要进入核心内容。
佩服佩服!
“既然我们的主题是大学之道,那么什么是‘大学’呢?
“‘大学’的意思就是最紧要的知识!‘大’,就是最紧要,学,就是知识!
“通俗地说,‘大学’,就是在各种学问中择其最大者,也就是不可或缺的东西,然后加以学习,变为自己的知识!
“不是我们今天的所谓的大学,什么东西都包括进去,等于是百科全书大杂烩,事无巨细,不分轻重缓急。
“换一个角度说,今天人们理解的大学,概念上完全是错误的,应该回到‘大学”本义的按个大学上面去。
“那么大学的道是什么呢?
“就是下面我将要详细讲述的三个‘在’!
“这里提到的三个‘在’,说的就是大学之道的所在之处.
“这就指明了刚才我诵读的这段文字的目的,也就是作者的目的。
“这个目的,就是要指明大学之道都在什么地方体现出来。
“在明明德,就是大学之道第一点。
“这句话是说,在明明德处有大学之道彰显!
“明明德,就是显明明德,显明那个叫做明德的东西的时候,大学之道,就与之同在了!
“那么明德是什么呢?
“明德和前面中庸之道的天性实际是一回事。
“明德实际上就是光明磊落的德行,也就是本来的天性。
“如此一来,什么是大学的基本规律,或者本质内容?
“就是要彰显天性纯真光明良善的属性!
“可见只有只有这一条的要求,只要你们坚持下来,就没有你们现在每天都在拼命干着的恶事、丑事、坏事!
“你们服不服?不服也得服!”
老头儿讲这话的时候,居高临下外带理直气壮,显然认为自己很符合“明明德”行事为人准则。
百里良骝发现有一条,这位孔毓良和现代的那些老师教授们截然不同。
这位孔老师,讲的是什么东西,就是他作为座右铭的标准,而不是满肚子男盗女娼,却道貌岸然地说得冠冕堂皇。
孔毓良绝不是那种假冒为善之徒,因为他现在流露出一股浩然正气。
“在亲民,这是大学之道的第二点。
“这句话是说,在和平民百姓保持亲密的关系。
“‘亲’是一个动词,就是拉近关系,也可以是系动词,就是保持亲近的关系.
“总而言之,就是不要和普罗大众格格不入。
“注意,这是大学之道,不是你假冒为善,需要民众支持就亲亲民!
“不要像那些无良政客,做点表面文章,然后自己就高高在上或者弃之不顾。
“更有甚者,还要欺压人民!
“最近老夫还听说过一种谬论,说那个亲,可是当新字解,说是教化群氓,让他们革旧更新,这纯粹是胡说八道!
“这样说的人,他根本不知道大道的本性都是从天道而来!
“大道之下,每一个人都要在大道面前改变自己,接受大道的改变,而不是自己代表大道改变别人。
“即使老夫这样水平让人望尘莫及高不可攀的佼佼者,教导别人,也是先自己改变,然后引导别人顺从大道。
“要做到这些,当然不能脱离大众!
“回到前面我说的微言大义上,我告诉你们什么来着?
“我的行为隐含微言大义,是吧!
“我和那些本来都是外来户的人打交道,得到他们的接受和拥戴,他们向我学习孔孟之道,不就是大学之道在亲民吗?
“懂不懂?懂不懂?
“还不懂的话,就真是朽木不可雕了!”
众人顿时傻了眼!
这老头儿也太秋后算账了吧?
那还是什么时候的事呢,你还念念不忘?
一直等到现在还跟我们算账?
你不知道现代人都很忙,记忆力都很差?
尤其是对自己不利的时候,转眼就忘。
甚至不转眼就忘!
也不对,是转眼就不承认。
不过,这个在这老头儿面前不要用。
他也不找你麻烦,就是在你面前提提。
你不有所表示,他就一再提,一再提!
直到当事人真正认识到错误。
而一旦你认识道错误了,对你的惩罚也就终止了。
因为他不再膈应你了,老头怎么提你都不往心里去了。
其实老头儿说的道理虽然有一定的深度,还是比较好理解好接受的。
一旦不抵触,认真一想,就知道老头儿果然是言行如一地实践他的理念。
更可贵的是,还在那里百年如一日的坚持。

如果没有这个事实支持,估计他的话再漂亮十倍,也没有人相信。
“止于至善,这是大学之道的第三点内容!”
大家还没有停止对这老头儿的机心极度肚诽,孔毓良又开始说了下去。
“这第三条‘在止于至善’,关键词是止,这个止就是停止的止。
“但是停止的意思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样,止步不前,不求进取。”
“那么这里的停止是什么意思?”
不耻下问的慕容跋扈问。
老头儿冲他点点头:“这里的停止,是固定不变的意思。”
“为什么?”
“因为这里的状态是至善,既然已经至善了,你还想比至善更好吗?显然那是矫枉过正!
“而你们这些人整天都在跑步前进,如同后面有人拿着鞭子不住抽打的犟驴一样!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不知道吧!那么我来告诉你们!
“就是因为你们在已经不错的时候,还人心不足蛇吞象,想要好上加好!
“当然也有一种情况,你们确实还差得远,所以想要达到好的标准。
“故此,两种情况综合在一起,所以你们无一例外,如果被套在磨上的驴子,每天在磨道上转圈,我没有说错吧?
“你们哪一个不是一直转到转不动了才停下脚步?”
大家一听都尴尬了。
原来自己就是那个倔驴。
“那什么是至善呢?”
赫连云天一直没有说话,这时问了一个他认为非常关键的问题。
“哈哈!问的好!云天果然不愧是善于思考的好学生,一如既往!
“这个问题如果细说呢,需要一天一夜。
“但是简明地说,就一句话——至善,就是中庸之道所说的天性,符合至善的行为就是率性而为!
“而你们每一个人认识至善,认识天性,率性而为,在至善的状态里保持不变,就是你们一生的功课!
“这就不是我能代替你们的了。
“我的有教无类,只是给你们开了一个头,同时也是试图引领你们入门。
“你们是否能入门,入门以后能走多远,就靠你们自己的努力!
“我再说一遍,我是有教无类,对你们的教导一视同仁。
“这同时是说,你们每一个人都有入门和走进深远一步的可能!
“下面还有一些要点,在理解了前面的内容,这几个要点就好理解了,你们可以自己去慢慢体悟。
“但是今天机会难得,也防止有人的理解能力不是太强,理解道偏路上去。
“尤其是为那些老外朋友着想,我不说得非常透彻,他们懂起来就很难了。
“既然如此,我就不厌其烦,不吝口舌,给你们上个大课,好!大家鼓掌欢迎。”
也不知道平时就是如此,还是今天大家特别捧场,掌声真的响了起来。
而且越来越响亮,范围也越来越扩大,一直响遍世界各个角落。
这时候的孔毓良更加精神抖擞!坚定的话语如同长江大河奔涌而出。
“知止而后有定,这句大家懂吧?
“算了我以下也不用问了,懂的呢,就当我给你们复习了;不懂的,就当听新课了。
“不过以为自己懂了你们的理解却和我说的不一样的要注意了!
“你们以后要以我说的为标准,不能标新立异、随便瞎说!
“唉,有教无类固然不错,但是也太不让我老人家省心了!
“止而后能定,说的是‘止’和‘定’的关系。
“‘定’,就是固定不变的至善标准!
“只有知道一个固定不变的至善,并且坚定不移地以此为标准,一切才有定准,也就是你的思想和行为才能稳定。
“可见‘止’这个大学之道,是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础,只有‘止’住在至善这个标准上以后,才能‘定’。
否则,你就是瞎‘止’,瞎止的后面,肯定就是错‘定’。
“也就是,只有有了‘定’的这个基础——‘止’,才能有‘定’,才能有后面的这一系列东西。
“这个‘止’和‘定’的实质和关系,大家现在明白了吧?
“这个‘现在’,是关键词。
“因为以前,没有听我说的这些之前,你们不可能懂!
“但是听了我说这些以后,如果依然不懂,那么就是朽木不可雕了!
“好,说完了第一个重要原则以后,接着来第二个。
“第二个,就是‘定而后能静’,这里说的‘定’以后产生的效果,也就是‘静’.
“这个‘静’,首先包括心静,也包括事事平和,没有乱子。
“而你们呢,不少人是唯恐天下不乱;有的人则是看热闹不怕热闹大!
“我就问你一句,你真的不怕热闹大吗?
“现在世界不照以前,鸡犬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而是世界地球村,哪里有个风吹草动,眨眼功夫都知道了,甚至在眨一个眼,就到了现场。
“真的热闹一闹大,谁都跑不了!
“就你能耐,能够逃掉?
“做梦去吧!
“这个‘定而后能静’关键的一个认识和原则,就是要求你在至善的心态或者环境里,老老实实作人干事!
“还有就是不要惹事!更不要闹事!
“你一惹事、一闹事,准保把你自己搞到‘至善’以外的世界里去!
“这就完全背离了‘在止于至善’这条最重要的大学之道。
“记住这一个重要原则以后,我们再来!
“第三个重要原则,就是‘静而后能安’,看到没有,大家都消停,才有安静,也才有安全!
“否则不然,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作为‘安’这条原则,最重要心安!
“你心里如果只想着一件事,那就是‘至善’,自然你就心安了!
“但是如果你不是想着‘至善’,而是整天日以继夜一刻不停地想着乌七八糟的东西,你会心安吗?做梦去吧!
“你想要得到心安的好处,却不按心安必须遵循的规律去做,岂不是愚蠢至极?
“因此可知,要想心安,你不能缘木求鱼!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