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源流之谜四、五、六(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岩•明末风云•太极拳源流之谜”系列之四作者:日期:2007-5-1112:58:30
作者:姚伟文文章来源:大河报
大顺朝缘何成“大背朝”
李自成把自己的国号定为“大顺”,名为大顺,其实并不顺,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背”。
大顺定国号于1644年1月,年号是永昌。李自成称王,追尊其曾祖以下,任命六政府尚书,大封功臣。当时拥有步兵四十万、马兵六十万,声势极大,“出横门,至渭桥,金鼓动地”。
最初的两三个月,李自成真的是“大顺”:二月从西安起兵,三月中旬就打到北京城。北京经过数百年经营,城池极为坚固,在冷兵器时代,这样一座大城,守个一年半载都不稀罕,最不济也该守一两个月。而吴三桂正率辽东精兵赶来,南方勤王部队也在召集之中。但李自成没有给明朝任何机会,他拿下北京城只用了不到三天时间。
《明史》记载,李自成在北京安插了大批间谍,朝廷有什么谋划,“数千里立驰报”。当他到达昌平,兵部派出骑兵前去侦察,起义军“勾之降”,结果这些侦察兵“无一还者”。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的先头部队到达平则门,“京师犹不知也”。战斗还没开始,北京城外明军三大营数十万人全部投降。十八日傍晚,大太监曹化淳打开彰义门,起义军一拥入城。明朝守北京的大营兵四十余万,部将数以千计,而“临敌力战,死于疆事者仅二人而已”。
真是太顺了!四年前,李自成还在鱼腹山中寻思如何自尽痛苦会少点,转瞬间他已坐拥北京城。虽然此时李自成的势力范围只有河南、湖北、陕西、山西和北京,但在中国历史上,占领北方就意味着有了一统天下的资本,隋、唐、宋等朝代都是如此。当是时,没有人不认为中国历史会添一个大顺朝。
但李自成在北京只待了42天,紫禁城的龙椅都没暖热,就被迫撤回陕西。不久清兵攻破潼关,他又仓皇南逃,被几个山民用锄头拍死在湖北九宫山。在北京那42天,决定了中国没出现大顺朝,而有了200多年的大清朝。
那42天,是什么东西如幽谷中的雾气般悄悄弥漫,最终导致曾强大无比的李闯王变得不堪一击?无数的人在探究,有人说,是一场瘟疫在作怪;有人说,李自成的士兵腰包装满了金银,打仗不再勇猛;更有人说,李自成缺乏安邦定国的政治智慧,不能理解李岩的远见卓识……
1644年,中国出现了四个皇帝:崇祯、李自成、张献忠、顺治(实际为多尔衮),历史最终作出自己的选择。有人说,如果把甲申年发生的一切看作是一场历史的交媾的话,那么不妨这样比喻:崇祯把房间打扫干净,李自成把床铺好,张献忠替人家宽衣解带,最后多尔衮兴冲冲地**巫山。
而所有这一切,最应该感到遗憾的,是李岩。
半个月前,在酷热的阳光下,记者徘徊在博爱唐村李岩故居。不少房屋已经倾颓,原来的四合院建筑格局不复完整。一座建于明代的两层楼虽还巍然挺立,但外墙的涂层已全部脱落,赭黄色的土坯墙体裸露在外,久被风雨剥蚀,宛如老人松弛粗糙的皮肤,诉说着岁月的沧桑。360多年前,李岩、李牟、李仲哥儿几个从这里走进历史的风云,李岩、李牟再也没能回来,而李仲远走他乡后回到这里颐养天年。安详的风中,他安详地坐在这楼下的摇椅上,给儿子讲述跌宕起伏的往事。于是,我们今天看到了家谱里李岩真实的足迹。
吴三桂冲冠一怒真为红颜?
山海关上,后来著名的大汉奸吴三桂下令他的5万大军缟素举哀,一时关上关下遍地雪白。这是1644年三月二十八日,李自成占领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之后10天。
吴三桂并不是要誓师报仇,相反,他已决心投降李自成。
北京被占,崇祯殉难,在当时的人看来,这些都意味着明王朝寿终正寝,新王朝即将诞生。很多明大臣投降了李自成,只等新皇登基分一杯羹。据说在崇祯帝停尸的地方,李岩和宋献策看见明朝的大臣锦衣而行,绝不回顾,不由感慨不已。
对吴三桂来说,此时也是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必须做出选择,寻找出路。他帐下的辽东将士加上家眷共20万人,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集结在山海关上,需要他带离困境,谋取到最大的利益。吴三桂不是没有资本,他拥有五万精兵,并且占有举足轻重的山海关。关外,是日益兴盛的满清;关内,是刚刚占领北京的大顺。从某种意义上说,处在两大势力的夹缝中,吴三桂很难独存;但换个角度看,他又是双方之间的门户,谁得到他,谁就有了可以掌控历史进程的先机。
吴三桂并不是天生汉奸。他与关外的清兵浴血搏杀了十多年,绝不甘心投降他们,而且投靠满清将招得千古骂名,这一点他很清楚。投降李自成,或许是最好的选择,父母与妹妹等亲人三十余口尚在北京,吉凶未卜,让他揪心。但李自成能长久吗?他会怎样对待自己和下属?山海关上,吴三桂焦灼、苦闷,徘徊不安。
同一个时刻,北京紫禁城内的李自成也在为吴三桂寝食难安。他深知吴三桂的重要,在谋臣建议下,他决定招降这员辽东虎将。刚占领北京不久,李自成就派降将唐通前去山海关,携四万两银子犒劳辽兵,并以敕书一通,封吴三桂为侯。同时唐通还带来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的一封劝降信。
吴三桂所期望的得到满足,在与部将商讨后,他作出投降李自成的决定,“报使于(李)自成,卷甲入朝”。
三月二十八日,吴三桂下令全军缟素,为崇祯治丧,以此表明自己不忘明室。
著名清史专家李治亭在他的《吴三桂大传》中写道:吴三桂将山海关交唐通守御,自率所部进京谒见李自成。一路上“大张告示:本镇率所部朝见新主,所过秋毫无犯,尔民不必惊恐”。四月四日,吴三桂到达永平(今河北卢龙县)西沙河驿,从北京逃出的家人前来禀告说,他父亲已被捕,被拷打追赃。三桂并不在意,说:“此胁我降耳,何患!”家人又禀告说,他的爱妾陈圆圆已被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掠去!吴三桂顿时勃然变色,怒发冲冠:“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见人耶!”当即下令挥师返回,并一改“秋毫无犯”的保证,一路“纵掠”,杀回山海关。唐通所部,毫无防备,仓促应战,被杀得人仰马翻,仅剩八骑逃还北京。山海关再次被吴三桂拥有。
自此,大顺朝的厄运开始降临。
陈圆圆的故事,300多年来成为人们热衷的话题。蔑视吴三桂的人,嘲笑他“冲冠一怒为红颜”,推重他的,则认为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愿意为爱情发动一场战争的人。但那年33岁的吴三桂真的是为了女人或者爱情?李治亭认为,这样看吴三桂,是忽略了问题的实质:陈圆圆的事,让吴三桂顿时明白,自己和辽东将士在投降后将得不到礼遇和尊重,切身的利益根本无法保证。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5万辽东精兵才会唯他马首是瞻,而不认为他为了一个女人而置兄弟们于不顾。
北京城发生了什么?吴三桂这么重要的人物,他的家属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待遇?吴襄和陈圆圆所受到的待遇,如冰山一角,只是北京城内混乱极小的一部分。
李岩难阻42天纵情享乐
李自成攻打北京时,其势锐不可当,42天后当大顺军被迫撤走时,却一败再败,真可谓“进城如排山,出城如山倒”。短短的42天,一支庞大的军队为什么发生了如此不可思议的变化?
有人推测,1644年的春天,北京发生了一场可怕的鼠疫,一种在空气中传播的病菌,决定了中国的历史。李自成的大顺军兵临北京城下时,正是疾病的爆发期,明朝官兵失去防御能力,所以大顺军攻打北京才那么“顺利”。而40万大顺军在北京与百姓混居,很快染上疾病。李自成前去山海关征讨吴三桂时,疫情处于潜伏期,军队战斗力还比较强,但在山海关的战斗中疫情爆发,大顺军遂一败涂地。而吴三桂之所以先降后叛,不是因为陈圆圆,而是由于了解到北京的大疫情,才决意返回山海关。
这种猜测没有什么史料的支持,并且显然是根据前几年的“**”流行情况作出的“合理想象”,很难让人信服。
还有人说,大顺军失去战斗力,是因为将士“个个身怀重资”,“人人有富足还乡之心”。吴三桂反悔不降的消息传来,李自成下令讨伐,但这时他的士兵“腰缠多者千余,少者亦不下三四百金”,这样一支部队,怎么能舍生忘死奋战沙场?这种说法有足够的史料支持。当时的史料大多是士大夫所记述,由于对农民军的偏见不乏夸张失实之处,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反映了当时的状况。
艰苦奋战多年,繁华的北京城呈现在面前,金山银海、如云美女让大顺将士眼花缭乱。大家都认为天下太平、大功告成,陶醉、懈怠和骄纵在全军弥漫。
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中认为,大顺朝的成功似乎来得太容易了,“在过短的时期内获得了过大的成功,这使自成以下如牛金星、刘宗敏之流,似乎都沉沦进过分的陶醉里去了。进了北京以后,自成便进了皇宫。丞相牛金星所忙的是筹备登基大典,招徕门生,开科选举。将军刘宗敏所忙的是拶夹降官,搜括赃款,严刑杀人。纷纷然,昏昏然,大家都以为天下已经太平了。近在肘腋的关外大敌,他们似乎全不在意。山海关仅仅派了几千兵去镇守,而几十万的士兵却屯扎在京城里面享乐”。
郭沫若说得比较含蓄,“几十万士兵在京城享乐”意味着什么?对北京城来说,这是一次灾难性的经历。
追求享乐,从李自成以下的将领们开始。一入繁华的北京,李自成入居皇宫,各将帅则“分居百官第”:刘宗敏占都督田弘遇府第,李过占都督袁府第,谷可成占万驸马府,田见秀踞曹驸马府,李岩占嘉定伯府等。为犒赏部下,李自成把宫女集中起来,分赐给诸将,每将各三十人,而牛金星、宋献策等文臣各得数人。
级别较低的将领则“多踞富民巨室”,顺带“占其妻子”,“子女玉帛尽供其用”。
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往昔严明的军纪,如“不得藏白金”,“犯淫劫者立时枭磔,或割掌,或割势”等,全然被忘却。
李自成在向北京进军途中,宣布“三年免征”,军队的财政开支,靠向明室宗亲、勋戚、官僚“追赃助饷”来维持。进京后,从宫中缴获崇祯所藏大量金银,据说足够军队两年的开支。此时当务之急,应该是稳定大局,但李自成没有改变策略,继续向各级官员“追赃助饷”。
入城的第二天,农民军“遍街提士大夫”,以大册登记姓名,每一百人为一组,由八名骑兵武装押送到各营拘禁,不管摊派数目多少,敢说一句“不办”的话,立即用夹棍严刑拷追。至四月一日,追赃刑拷扩大化,“各处搜求渐宏,贩鬻之家稍有资产,则逮而夹之,老稚冤号,彻于衢路”。所用“夹棍”皆有棱,且用铁钉相连,用此棍夹人,“无不骨碎立死”。很多将士借机掳掠,中饱私囊。
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身为“御营提督”,也被大将刘宗敏“拷追”赃银,而得知陈圆圆“美艳不可方物”后,更“拷追”美女。由此引发吴三桂“冲冠一怒”,致使战略形势急转直下。
在危机来临之前的狂欢和沉醉中,也有头脑清醒的人,如李岩等。当时的李岩,“每劝闯贼申禁将士,宽恤民力,以收人心”。但李自成对此并不介意。为此李岩不怕触怒众将,专门上疏进谏:一、请李自成不要急着住进皇宫,应修葺洒扫后,举行盛大仪式,由百官迎进。二、追赃应有区别,贪污者令刑官严追,清廉者让其自愿助饷。三、军兵不宜借住民房,应退出城外听候调遣,“今主上方登大宝,愿以尧舜之仁自爱其身,即以尧舜之德爱及天下”。四、招降吴三桂,分封明太子,“则一统之基可成,而干戈之乱可息矣”。
这四条意见,条条切中要害。但李自成只在李岩的建议书上批了三个字:“知道了。”最终也没实行。李自成为什么没采纳李岩建议,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但有一点是没有疑问的:1644年的李自成,表现得实在不像是一个创业之君。
吴三桂在山海关举旗反叛时,李自成决定亲率大兵征讨,李岩和宋献策又站了出来,主张不可出兵相逼,而仍应招抚,“三桂来,于三桂不利;主上去,于主上不利”。但李自成再次拒绝了李岩的劝告。
山海关前,大顺军与吴三桂殊死决战,当吴三桂军力尽难支、败象呈现时,十万清兵突然现身,猛攻过来。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首席记者姚伟文图
在唐村中街有四座建于明代的院落,它是李岩的父亲李春茂为四个儿子建造的。如今不少房屋已经倾颓,原来的四合院建筑格局不复完整。三百六十多年前,李岩、李牟、李仲哥儿几个就是从这里走进历史的风云。图为明代李氏家族的两层小楼。
“李岩•明末风云•太极拳源流之谜”系列之五作者:日期:2007-5-1112:58:30
作者:姚伟文文章来源:大河报
千载寺成就千载人物
照唐村李氏家谱记载,李岩墓地在村庄正南约300米处,与他二哥李仲双坟并立。因“文化大革命”中老坟全部被平,李岩墓今已无存。这座墓真的葬有李岩尸骨,抑或仅仅是衣冠冢?唐村李氏已说不清楚。李岩是非正常死亡,又当兵荒马乱之时,能否归葬故乡得以安息,恐怕很难弄清楚了。
李岩之死,是李自成起义军失败悲剧中的悲剧。大顺军撤出北京后,吴三桂率军猛追,在定州大败李自成的殿后部队。此时,福王已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他派遣大学士史可法督师讨伐李自成,河南州县大多望风投降南明。李自成召集众将商议对策,李岩表示愿带精兵两万收复河南。这本是挽救颓势的一个好机会,但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北京城,李岩“独于士大夫无所拷掠”,并约束、惩治其他将军的部下,保护河南籍“懿安皇后”和河南杞县籍状元刘理顺,又上疏要求严明军纪、招抚吴三桂。这些得罪人的活儿和招人妒忌的远见卓识,令他在军中树敌颇多。比如李自成的首席谋臣、河南宝丰人牛金星,就“大忌之”。
找到机会,牛金星恶狠狠地垫了李岩一砖,他“阴告自成曰:‘岩雄武有大略,非能久下人者。河南,岩故乡,假以大兵,必不可制。十八子之谶,得非岩乎?’”
这最后一句话说得极其恶毒。三四年前,河南永城人宋献策投奔李自成时,上谶记云:“十八孩儿主神器。”“十八孩儿”或“十八子”即“李”姓,意思是李自成将拥有天下。自成曾为此大喜,以为“天命有归”,但他在北京紫禁城只待了42天就被撵出,正大为沮丧,牛金星抓住机会煽风点火,说此谶言难道是应在同为“十八子”的李岩身上?牛金星没有什么政治谋略,但却真的“捣鬼有术”,一下点到李自成的麻骨上,于是“自成令金星与岩饮,杀之”。一同被杀的还有李岩的堂弟李牟,他二哥李仲听说此事,连夜“解甲”逃跑。
李岩之死,可说是李自成自断臂膀,类似崇祯帝自毁长城、冤杀袁崇焕的愚蠢举动,成为明清交替之际的一大悲剧。
《明史•李自成传》记载,李岩的死,对李自成影响也极大,他变得烦躁不安,喜怒无常,“及岩死,又屡败,复强很自用”,时常因小事杀大臣,甚至“民盗一鸡者死”,“(陕)西人大惧”。
对于李岩来说,一切都完结了。他过人的才华、出众的谋略、在历史重要关头的远见卓识,未曾成就功业,徒增后人“明珠暗投”、“英雄未得其时”的喟叹。
在他的家乡博爱唐村,记者发现,出类拔萃的李岩,是在一种极其深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或者说,由于一种博大精深文化的滋养,唐村才出现了李岩等极为杰出的人才。
李岩先祖下太行
陉,山脉中断的地方。巍巍太行横亘在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成为不可逾越的屏障,但自然造化在连绵的山脉中“切割”出一些孔道,这就是著名的太行八陉,自古是交通要道。

由博爱唐村向西北行二三十公里,即可达“八陉”之一的太行陉。李岩的故乡,坐落在由太行陉联结起来的古道边。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天下初定,百废待兴。这年春天,数以千计的农民从山西高原的洪洞县出发,穿越太行陉,下到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的华北平原,这是著名的洪洞迁民的前奏。明朝初年,河南、河北、山东等省久经战乱,很多地方“村庄毁去十之**,百姓仅存十之一二”,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是受到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很多县只有千把人,还没有现在一个村的人多,所谓“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而在太行山的庇护下,山西战乱极少,并且连年风调雨顺,本地百姓生息繁衍,周边省份的难民更是大量拥入,造**口密集,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明初天下平定,朱元璋决定大举移民,从洪武二年到永乐十五年,移民活动持续了近50年,大规模的移民近20次。
出太行陉向东南方向走了四五十里,这批移民来到一座规模宏伟的寺庙,只见殿宇巍峨,古木参天,大门的匾额上写着“千载寺”字样。这座历经战火却得以幸存的千年古刹,是山西移民进入华北平原的重要中转站,明朝政府在这里设立了移民办事机构,负责接待移民,让他们在这里歇脚打尖,然后指派他们到四面八方。
洪武四年,大规模的移民还未开始,这批移民大多被安置到怀庆府(今焦作)一带。山西洪洞县凤凰村农民李清江夫妇很幸运,他们被就近安排到千载寺旁的唐村,从此,祖祖辈辈都与这座气度恢弘的古寺缘分非浅。世界真的充满了偶然。洪武四年明朝某位移民官员心念一闪,或者纯粹是眼一闭瞎挑,做出了这样的安排。200多年后,在千载寺深厚文化底蕴的滋养下,李清江的后代李岩成长为文韬武略足以名传千古的人物,并协助李自成推翻明王朝,这可能是当初没人能预料到的,也足见世事的变幻莫测。此是后话了。洪武年间,李清江夫妇初来乍到,开荒种地,日子过得很艰辛。
“始祖披荆斩棘,蒙霜露而居焉。当是时,垦田构室,几费艰辛而不殚烦者,贻厥后也……”这是唐村李氏家谱所记述的始祖事迹,很简略,但也能使人想见当初拓荒之苦。当时的唐村,田野荒芜,遍地荆棘,李清江夫妇风餐露宿,开荒种地,受尽辛劳,逐渐盖起房屋,拥有了一份家业,在唐村扎下了根。
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李氏在唐村的生活安定富足起来,蔚然成当地一大家族,正如家谱所说:“故吾李姓日蕃,人丁颇富。”
到五世、六世,李家开始走出唐村,在河南各地经商开矿,家境逐渐富足起来。六七世,家族开始出现进士、举人这样的成功人士。有趣的是,李家人不仅注重科举,而且代代尚武,据家谱记载,李氏各代先祖“文武双修”的有数十人之多,如成为李自成麾下大将的李岩、李牟、李仲、李友、李栋等人。说起来,这跟千载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千年名刹三教共融
“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是汉末徐庶留下的故事。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足智多谋的徐庶最初为刘备所用,后来曹操“绑架”了他的母亲,要挟他前来投降。为人至孝的徐庶“挥泪别刘备,走马荐诸葛(亮)”,并立誓在曹营“终身不设一谋”。后来赤壁大战时,他识破周瑜、庞统的计策,却选择了站在一边看笑话,致使曹操大败而回。
半个多月前的一个炎炎夏日,在博爱唐村,记者意外地看到了徐庶母亲游无极寺亲撰碑,该碑已碎成几块,但尚存的文字,还能让人认定其大体内容。这块年代久远的残碑,存放在一间孤立的小房子内,记者看到,除此碑外,这间异常普通甚至可说简陋的小屋内,还有几块别的残碑,仔细查看,有“大魏(即东魏)武定三年(公元545年)”的一块北魏僧惠造像碑。
站在小屋外,博爱县史志办主任陈志超、地名办主任魏美智指着周围茂盛的玉米地对记者说,别小看了这里,这周围数百亩地,曾经是闻名遐迩的千载寺。如今虽然没了这寺庙,唐村的土地仍以它为中心确定方位,称为“寺北地”、“寺西地”等。现在看到的残碑,只是千载寺原有碑刻极少的一部分,更多的石碑下落不明,也许毁掉了,也许还在附近水渠下埋着。就他们所知,重要的碑刻还有大唐十力和尚撰碑,金大定九年王重阳、丘处机撰碑,千载寺舍善洪洞移民功德碑等。
他们介绍说,这座古寺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原名无极寺,是与洛阳白马寺一起诞生的、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北魏时,因魏太武帝灭佛,该寺改名为太极庙,东魏武定三年更名为千载寺。
为了给记者一个直观的印象,李立炳先生拿出一幅民国时期的千载寺绘图。从图上看,千载寺规模极其宏大,由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无极殿、三教堂、禅道学舍、练武堂和碑林等组成。其东邻是三圣祠(又称三圣门),里边供奉着伏羲、文王、孔子三位先哲。再往东是太极宫,内有老君殿、太极殿、药王殿等。寺南300米,有个叫博鳌潭的小湖,人称伏羲观鱼潭,潭边有个周易祠,里边存放有许多经书,任人随意阅览。这几个建筑左右相连,统称为千载寺,因占地面积大,民间俗称“五顷寺”。
村里老人说,千载寺过去殿宇阔大,檐牙高啄,典雅壮观,气度恢弘,是一处典型的儒释道三教共融的地方,三教信徒友好相处,使这里香火兴盛。
千载寺的衰败从清初开始,当时官兵以寺里藏贼为由放火焚烧,使寺庙蒙受重大损失。1958年“大跃进”时,为修筑水利工程,千载寺遗址被拆去大半,寺里的100多通石碑,被运到村西北铺在了水渠下。“文化大革命”时,这座千年古刹被彻底拆毁,如今竟然片瓦不存了。
背靠古寺好乘凉
明朝初期的50年,一批又一批洪洞移民穿越太行陉,来到巍峨壮观的千载寺,在这里歇脚,等待官府分派安置。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寺庙僧人和道士热情而殷勤的款待,给他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记忆。移民们将从洪洞带来的草木种植在“寺庙圣土”,以作永久纪念,其中长期存活下来的,是两棵柏树和两棵葡萄树,民间传说为“二百架葡萄”(其实是二柏架葡萄),对移民来说,这是与洪洞大槐树有着同样意义的迁徙记忆。
大约两百年后的明万历甲午年(1593年)二月二,已遍及黄河南北的移民后裔回到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朝拜,留下《千载寺舍善洪洞移民功德碑记》,表达对这座古刹的感激之情。如今碑已不存,唐村人依据保存下来的照片复制了这块碑。记者看到,碑文有三四百字,情意殷殷,而善因是当初“僧道大师舍食,传拳养生,积善殷厚”。从这样的文字看,当初的千载寺是一个以武术见长的寺庙,路过的移民虽然停留时间很短,但仍从武僧武道高手那里学得一些拳术,以锻炼体魄、增强自卫能力。
路过的移民已然受益不浅,而留在千载寺旁的唐村李氏更是幸运至极。
按照家谱记载,明清两代,唐村李氏“文武进士举贡,不可指数”,“五世祖讳明道,居住怀府开业羽箭行,誉招武雄。六世祖讳从谅,首中岁贡,辉县教谕,文武皆功”。到李岩的父亲李春茂,更成为一代武术大家,他成为贡生后,进入千载寺拜著名武道博公为师,“习拳、渡剑,看星相,读兵法,弘扬三教合一,论无极养生功,创十三势(式)拳、剑、枪艺,誉传神功,游教传拳于晋、鲁、陕、浙、湖广,数省赫名焉”。
其实令李家受益的,不仅是武功一途。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历史悠久,形成了三教共存的独特建筑组团,有着独特的文化追求和深厚的人文积淀,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汇、竞相争辉而又和谐共融,必然焕发出非同寻常的生命活力。李家居住在这里,如同背靠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历代深受其文化的熏陶和滋养,成为“文武世家右族焉”。
明朝末年,这样的家族环境和文化环境,终于培养出一位文韬武略足以安邦定国的杰出人才——李岩。
按照家谱记载,李岩与千载寺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他曾两度进入千载寺、太极宫习拳,并“树志文武”,涵养出远图大志。早在加入李自成起义军前,他与二哥李仲、表兄陈奏廷“太极门拜师结义”,共同“创艺太极养生功,练传无极功十三势(式)通臂功”,卓然成武术大家。
唐村李氏家谱关于李岩的记载,不仅揭开了李岩身世之谜的三百年悬案,并让另一历史悬案——太极拳源流之谜陡生波澜,他创的“太极养生功”与如今广布海内外的太极拳是什么关系?换句话说,太极拳是这位明末风云人物创立或参与创立的吗?这个问题,引起了全国各路武林豪杰的极大关注。
首席记者姚伟文图
千载寺原名无极寺,被誉为“无极圣源”,是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寺中北魏僧惠造像碑、大唐十力和尚撰碑、千载寺舍善洪洞移民功德碑等不仅见证了千载寺的历史,而且记载了李氏家族从山西洪洞县到博爱唐村的发展史及李氏家族与千载寺、太极拳的关系。
这通残缺的汉末名士徐庶之母游无极寺亲撰碑见证了千载寺悠久的历史。
“李岩•明末风云•太极拳源流之谜”系列之六作者:日期:2007-5-1112:58:30
作者:姚伟文文章来源:大河报
结拜兄弟共创太极十三式
唐村《李氏家谱》记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诉说了博爱唐村李氏与温县陈家沟陈氏长达数百年的友情。
洪武四年,洪洞县凤凰村农民李清江与妻子王氏一起来到那棵著名的大槐树下,领取了官府发给的盘缠后,他们将离开家乡,到陌生的远方讨生活。如同现在新生入学编班一样,他们和先后“报到”的几家人编在了一起。
艰难的迁徙路上,几家人相互熟识了,他们都是厚道人,出门在外的,自然互相帮衬着些。一来二去,感情愈发深厚,以至“相舍衣食”。
当穿越了狭窄崎岖的太行陉,来到怀庆府千载寺时,分别的时刻到了。一路的患难与共、同甘共苦,已经让这几家人难分难舍。
《李氏家谱》序中,这样记述那段往事:“始祖与河邑常阳村陈公讳卜、郝庄陈公讳厚、李洼李公讳清江、刘村蒋公讳培礼故徙途相舍衣食,义厚,入寺庙拜圣结义。”这五个结拜兄弟在寺前植下两棵柏树和两棵葡萄树作为纪念,号称“二柏架葡萄”,从此年年来此聚会。
这次偶遇联结了数百年的亲情。200多年过去了,唐村李家与常阳村陈家仍来往密切,他们世代联姻,情深谊厚。这时候两家都已经发展为大家族,由于人丁兴旺,加之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沟,常阳村甚至改名为陈家沟。两村相距约50里,隔着沁河遥遥相望。陈家沟陈王廷的母亲是唐村人,陈王廷自幼常到舅家走动,与表哥李仲、表弟李信意气相投,经李信父亲、著名武术大家李春茂介绍,他们共同进入唐村外的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拜师学拳。表兄弟三个仿效始祖、李清江、陈卜,烧香磕头成了结义兄弟,常在一起切磋武艺,共同创立了“太极养生功十三势(式)拳”,都成了名闻遐迩的武林高手。
时光又过了300多年,世事沧桑,陈、李两家逐渐淡忘和疏远了。2002年,李立炳在西安找到失传已久的家谱,看到与陈家沟的这段情缘后,他前去拜访在西安居住的陈氏太极拳传人陈立清,这位80多岁的老人在西安武术界德高望重,她一生教授徒弟无数,却从不收一文钱。李立炳心里有点忐忑不安,素不相识,他来得有点儿冒昧。老人小心翼翼地翻阅了那些发黄的纸张,热情地款待了他,一句话说得他心里热乎乎的:“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2005年3月,温县体育局局长原福全先生看到本报刊发的《〈李氏家谱〉为李岩身世提出新证明末李岩是河南博爱人?》一文后,当即邀陈家沟村主任张蔚珍等人到博爱县唐村考察。回去后即写出题为《太极源流百年争论尘埃落定》的文章在网络发表,顿时引起了全国“武林”广泛的关注。而陈家沟与唐村也自此开始了新的接触。
太极拳源流争论百年难平
1927年,来自河南陈家沟的陈照丕在北京宣武门外立下擂台,与各路武术高手交手,一连十七天不败,轰动北京城。陈照丕遂成一代武学宗师,而太极拳因其集竞技与健身于一体的特点以及儒雅洒脱、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文化神韵,从此受到国人广泛的喜爱。
与此同时,一场关于太极拳源流问题的争论也从此爆发,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和创始人,众说纷纭。据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程峰介绍,单创始人问题,大致就有唐许宣平、宋张三峰、明张三丰、清陈王廷和朝代不详的王宗岳等不同说法。
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氏太极拳源远流长,且广为流传,开拓创新方兴未艾,人们大多认为陈家沟就是太极拳的发源地,陈王廷即是创始人。众多专家和官方经过反复论证,也认定此说。
影响较大的还有张三丰创拳说,太极拳大师吴图南在《国术概论》中认为,太极拳传承过程为:张三丰—王宗岳—蒋发—陈长兴。另一种说法与此大同小异:张三丰—王宗岳—蒋发—陈王廷。
由于门户之争,这些观点彼此相持,难决高下。即便是在陈家沟,对太极拳源流的说法也有不当之处,如陈家沟十六世陈鑫在《太极拳图•序言》中说,其始祖陈卜在洪武七年创拳,是太极拳的鼻祖。程峰引述陈家沟年代更早的碑刻资料,经过严格考证,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可信。
太极拳深得中国传统文化三昧,其招式凝集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谓“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这样的拳理来源于《易经》、《黄帝内经》、《黄庭经》、《纪效新书》等中国传统哲学、医术、武术等经典著作,既包含着老子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又吸收了儒家和佛教等文化的合理内容。它的创立必然有深厚的文化渊源,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博爱唐村李氏家谱的发现,让很多专家学者和“武林高手”眼前一亮,看到一种全新的关于太极拳起源的记述。
《李氏家谱》的“李信”条目下是这样记载的:“信,字岩,名威,配陈氏、孔氏……与兄仲、陈沟姑表奏廷(陈王廷字奏廷)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拜师结义,树志文武,双杰成名,创太极养生功十三势拳、剑、箭艺,名传数省。故奏廷考举,考官不平,之抱打诛辞,避开封杞城姨母家传拳。”家谱“李仲”条目下,相关内容类似。
这段家谱清晰无误地记述了一件事:陈王廷、李仲、李岩共同“创太极养生功十三势拳”,不管从名称还是从家谱现存资料看,这应该是后来被称为“太极拳”的新拳法。
陈家沟的家谱和传说中,没有关于陈王廷与李岩、李仲为姑表兄弟的记载,也没有三人结义创拳的记述,只是关于陈王廷考武举时,因怒考官舞弊,杀人后逃难一节,两村的家谱和传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有人推测,成者为王败者寇,李岩、李仲参加了李自成起义军,李岩又被冤杀,连唐村李氏都讳言此事,修家谱的陈氏后裔避而不谈也在情理之中,似乎不能因此否定《李氏家谱》的真实性。
《李氏家谱》中,关于李仲、陈王廷、李岩“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拜师”的记述,极其重要,它表明,太极拳渊源有自,它植根于历史悠久、三教共融、武学传统深厚的千载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