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晚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堂很宽敞,然而里面只有一张檀木圆桌。周围罗列着十多张杉木椅。
宓儿从来没有见到过那么大的圆桌,禁不住惊讶地张大了嘴,差点叫出来。
郭环快步走过她身边,似乎是漫不经心侧头瞥了她一眼,露出了轻视的笑容,撇嘴说:“没见过吧。土丫头。”
宓儿有些生气,但忍住了没说什么。倒是跟她们走得近的黄姜听到了有些不平,想了想故意伸出双手在空中使劲合拍了一下。
郭环被吓了一跳,转头看了看黄姜,有些莫名其妙地问:“黄姜,你这是干嘛?”
黄姜一本正经说道:“郭环,刚刚有只小蚊子飞过来了,真可惜,没打死。”
郭环一楞神,随即反应过来,心知对方在嘲弄自己。她刚想反唇相讥,这时见师傅施施然在前,一人手拎大食盒在后,已经从后堂走了出来,便咽下到了嘴边的话。
宓儿见师傅身后手拎食盒那人脸上有道斜长的刀疤,正是鲁充国。虽然她一路上见过师傅多次跟鲁充国长谈,知道这个凶悍的恶人已经被师傅收服,但她却始终忘不了自己在砧板上面对这人屠刀的一幕,因此身体还是情不自禁缩紧了一次。
鲁充国打开大食盒,一股饭菜香味顿时传遍了整个大堂,女孩子们都忍不住用鼻子狠吸了口气。郭环忍不住开口赞道:“单单闻这香味就知道师傅带回来的大厨真比王四叔强多了。”
片刻后,圆桌边上已放好了碗筷,桌子中央是一大钵热气腾腾的菜肴,跟一大盆米饭。
禽简子环视大堂一周,说道:“怎么,人还没到齐吗?淮叔淮婶一家、王四鼎一家、俞公公俞婆婆、郦大姐平时不是这么晚的?”
貂蝉上前对师傅恭声说道:“师傅,他们好像在给新来的小师妹和鲁大厨准备礼物。”
禽简子微微一笑,说道:“那好,我们先坐下来等他们,想必很快就来了。”话音刚落,堂外一个苍老的声音已传了进来:“简子老弟,听说你把鲁家那根独苗领来这里了——老夫先谢谢你了。”
稍后,一行男女七人鱼贯而入。走在前面的,是个银发苍须,满脸激动神情的老者,一进得大堂就左顾右盼,像是在找寻什么。
当他把目光集中在鲁充国身上时,激动得不能自已,一个箭步冲来抱住鲁充国的肩膀,语带哽咽着说道:“小二——想不到你还活着。还记得俞老伯吗?”
鲁充国先是脸上露出有些不知所措的神情,后听到俞老伯三字,神色一震,嗫嚅问道:“你老莫非是俞鉴伯父?”
“当年跟你家为邻的时候是叫俞鉴。”老者捻须怆然说道,“现在叫俞隐之。”
鲁充国忽然跪倒在地,冲俞老者重重磕了个响头,说道:“俞伯父当年买棺木厚葬先父之大恩大德,充国一生没齿难忘。”
俞隐之赶快扶起鲁充国,说道:“你父亲自幼跟我情同手足,当时你从军在外,不能尽人子之孝,我送他入土为安,也是尽朋友之谊——充国,你知道吗?你父亲是误听了你丧命疆场的传言悲恸多日引发旧疾才不幸离开的。”
鲁充国紧握俞隐之双手,眼泪夺眶而出。
这时,俞隐之身边一位老妇走过来轻轻拍了拍鲁充国肩膀,安慰道:“逝者已矣,生者犹存。今日重逢,是乱世中难得的喜事,又何必流泪。”

俞隐之点头道:“老婆大人所言甚是。充国,听你伯母的话,不要伤心了。”
鲁充国抬袖拭去眼泪,周围众人见到这乱世重逢的一幕,无不心生感动之情。宓儿暗想,原来这个人也不算是坏人啊,一时对鲁充国的惧怕和嫌恶之情减去了许多。
那位被俞隐之称做老婆大人的老妇从怀中掏出两件物事,微笑说道:“我们也没什么大礼送充国贤侄和宓儿小妹妹。这是我亲手做的一双布鞋和一个香囊。”
貂蝉在一边小声告诉宓儿,这老妇是俞隐之妻子,姓名都不详,大家都称俞婆婆。
俞婆婆先把布鞋塞进鲁充国手里,眼光一扫,从女孩子们里找出了宓儿,走过去把香囊递给宓儿,微笑说:“宓儿长得真有点像我妹妹的一个女儿。”
宓儿双手接过香囊,道了声“谢谢俞婆婆”。
接下来,一对年龄似乎只比俞公公俞婆婆稍小的老夫妇走出来,分别送给鲁充国一件深青色长外袍,宓儿一块小玉佩。貂蝉心细,事先向鲁充国和宓儿介绍了他们是郭环的爹娘,男的叫郭淮,女的叫荆汶。二人是老来得子,仅生郭环一女。
随后,一对青年夫妇相偕走出,送给鲁充国一块束发的帩头,送给宓儿一面小铜镜。据貂禅介绍说男的叫王四鼎,女的叫徐大姑。
最后,宓儿的目光落到一个跟师傅年纪差不多大的中年女人身上,心想这大概就是师傅所说的“郦大姐”吧。貂蝉小声对宓儿说道:“她叫郦眉,比师傅还大两岁,还没嫁过人呢。”
宓儿正琢磨貂蝉的语气为什么有些古怪,却见那郦眉的神情跟前面的男男女女都不一样,既无喜悦,也无悲伤,走出来只是淡淡跟鲁充国和宓儿打了个招呼,就把带来的礼物送了过来。给鲁充国的是一柄匕首,给宓儿的是一只笔。宓儿说了声“谢谢郦姑姑”,却见对方眉毛也不抬一下。
赠送完礼物之后,众人先后入席围圆桌而坐。年纪最大的俞公俞婆坐在上首,依次往右而坐是郭淮荆汶夫妇,郦眉,禽简子,鲁充国,王四鼎与徐大姑夫妇,而后是貂蝉、蔡琰、大乔、小乔、郭环、黄姜,坐在最末座的是宓儿。
宓儿先前还不觉饿,经过一番赠礼谢礼,肚子隐隐有些发空。她看着桌中央香喷喷的饭菜,情不自禁吞咽了一口口水。
却见师傅禽简子长身而起,宓儿以为是宣布开饭,没想到师傅表情肃然,一字一句念诵道:“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节也。五谷尽收,则五味尽御于主,不尽收则不尽御。一谷不收谓之馑,二谷不收谓之旱,三谷不收谓之凶,四谷不收谓之馈,五谷不收谓之饥。”
于是桌边众人随后站起身齐声念诵道:“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宓儿和鲁充国新来乍到,不明所以然,只能跟众人一起站起,默默听众人念完这段“晚餐祷文”。
这也许正是墨家的规矩吧。宓儿心想。难道以后每次吃饭都要这样子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