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读4.0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仁篇第四4.0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孔子说,心诚志于仁的人,是不会做恶事的。正如《孔注》所解释的那样:“苟,诚也。言诚能志于仁,则其余终无恶。”《集注》的解释也是相同的意思:“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矣。”
本章孔子告诉人们:心诚志于仁,是不会有恶行的。即使你现在还称不上是一个仁者,然而你若能立志于仁,就会产生一种内心向善的自律力量,时刻指导和规范你的行为,不断地引导你弃恶从善。
当然,对于本章的理解,历来也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论语训》的理解是:“仁者爱人,虽所屏弃放流,皆欲其自新,务于安全,不独仁人无恶,但有志于仁皆无所憎恶。”也就是说,仁者兼爱,视万物为一体,他人虽有不仁之处,仁者仍应以仁爱之心待之,而不能恶之。
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立志于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