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读3.0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佾篇第三3.0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说,一个人不仁,怎么可能循礼?同样,一个人不仁,怎么可能行乐?
《礼记》说:“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行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孔子认为,仁是礼乐的根本,一个没有仁德的人,是不可能行礼乐的。礼对人的行为起规范作用,是人们待人处事的行为准则,用以确保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乐也追求和谐,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高雅品位,造就社会的祥和与稳定;而仁则是礼乐的核心思想,是两者的纲和内涵。
可见,礼与乐,一内一外,反映了仁的精神和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你看,一个彬彬有礼、喜爱音乐、恭敬而温文的人,一定是充满仁爱之心的。无论何时何地,他对人处事都怀有一种宽容与祥和的心态。所以,是否循行礼乐也就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仁德的重要标准之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