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读6.0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雍也篇第六6.08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果,《包注》的解释是:“谓果敢决断。”
何有,《皇疏》的解释是:“何有者,有余力也。”
达,《孔注》的解释是:“谓通于物理。”
艺,《正义》的解释是:“古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人之才能由六艺出,故艺即训才能。”
鲁国大夫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从政吗?”孔子说:“仲由办事果敢决断,让他处理政事是足有余力的。”季康子又问孔子:“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从政吗?”孔子说:“端木赐通情达理,让他处理政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季康子再问孔子:“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从政吗?”孔子说:“冉求多才多艺,让他处理政事又有什么困难呢?”
从以上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果敢决断、通情达理和多才多艺是从政的三项重要才能。处理政事虽有一定的规范和程序,但最终还是需要有人决策和拍板的。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需要从政者勇于承担责任,具有果敢决断的能力,这是其一。从政者通情达理,就能与民众保持较好的沟通,真正了解民情民意,从而使行政措施比较得当,政策趋向获得民众的拥护,这是其二。从政者多才多艺,良策迭出,分析问题有依据,解决问题有思路,就有利于把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好,进而有条不紊地处理各种政事,这是其三。

在孔子看来,以上三项政治才能中,只要具备其中一项,就足以胜任政事。子路的果敢决断、子贡的通情达理和冉求的多才多艺,使他们都具备了从政的条件;然而,根据他们各人的特点,在从政的岗位上,可以安排不同的职务,以便更好地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后来的事实证明,子路果敢决断,使他成为一个统筹军务的军事首领;子贡通情达理,使他成为一个深受百姓拥戴的地方长官。冉求之所以没有出仕为官,是因为他自愿终生追随老师。可见,孔子对学生的评价和推荐是颇有远见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