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读6.0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雍也篇第六6.0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三月不违仁,《皇疏》的解释是:“既不违,则应终身。而止举三月者,三月一时为天气一变,一变尚能行之,则他时能可知也。”
其余,指孔子的其他学生。
日月至焉,《集解》的解释是:“暂有至仁时
孔子说:“颜回的心能长久地不违背仁德,而其他学生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德罢了。”
是呵,偶尔行仁德之事,很多人都能做到。正如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指出的那样:“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也就是说:“既不违,则应终身。”只有把仁德和善意深深地扎根于自己的心中,才能一辈子始终如一、自然而然地坚持行善。

颜回在孔子的学生中被列为德才之首,孔子评价他心存仁德,能坚持三个月之久不违背仁德。其实,“三月一时为天气一变,一变尚能行之,则他时能可知也。”显然,孔子在这里说三个月,并不仅仅指三个月的意思,而是指他能长期坚持不违背仁德。相比之下,孔子的其他学生只能做到:“暂有至仁时。”也就是说,可以一时一事地至仁行善。按照这样的标准,我们自己应该属于哪一种呢?
如果属于后一种,那么我们的心还需要不断地修炼,方能成正果。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