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心情淡定习神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竹青山隐于群山之中,本籍籍无名,只因有高山派的存在而扬名天下,成为学武之人心目中的圣山。
江宛歌当年在狂风岭苦等初七不到,无奈之下离开。她想起自己出家门以来,已有一年多没有回去了。眼看春节将至,江宛歌怕父亲惦记,骑桃花马意兴阑珊地回到了竹青山。江行天见到爱女回来,感到亲切与放心。但他本是一铁骨铮铮男子,有万般柔情,并不想也不知如何向女儿表达,只是淡淡一笑,在吃饭时简单地问了江宛歌在草香苑学医的情况,就又将精力投到自己的宝贝徒弟身上。
江行天虽然被称为“天下第一高手”,但他经常感觉自己的压力很大,他的武功远没有达到所应该达到的高度。他觉得自己甚至还比不上年青时候的李不凡,更及不上自己的父亲“武圣”江重楼。“武圣”之子是一种荣誉,也是一顶沉重的负担。江行天知道自己的武功已修炼到了尽头,没有可能再取得突破,他将自己的理想全放在弟子慕怜香身上。
高山派名压武林,是因为武功凌绝天下,但并不是一个大派,只有寥寥数人。武圣只收了两个徒弟,江行天只收了一名。因为他们收徒弟,就要将徒弟培养成一代天骄,成为武林中的至尊。学武之人拜名师难,但师傅选弟子也是不易,不仅要资质过人,还要年龄合适。学武一定要尽量从年龄小开始,人在刚出生时,有许多经脉是畅通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闭塞,只有通过后天加倍的努力才能打通。
“武圣”江重楼在五十岁之时才收了李洞天,江行天想收到如意的弟子,也在江湖中到处周游。在一次探访朋友时,在慕柔水家中看到了只有三岁的慕怜香。他感到慕怜香有学武的超人资质,而且年龄也合适。
江行天向慕柔水提出要收慕怜香为徒,慕柔水听天下第一高手的江行天要收自己儿子为徒,当然高兴。但再一听要在儿子三岁时带上竹青山,不免有些犹豫。江行天道:“慕兄,我们高山派很少收弟子,我见怜香骨骼通灵、机敏过人,定是学武的奇材。我之所以要将怜香带上竹青山,就是要趁他年幼,替他伐骨洗髓,将他培养成为武林中的一代传奇。”慕柔水听了不由为之心动,又看在两人是挚友人份上,应允了江行天,倒是慕夫人痛心正活泼可爱的儿子被人无端带走,哭了好几天。
江行天带慕怜香回山后,就将一腔热情全扑在慕怜香的身上。而慕怜香也不负所望,对江行天所传授的武功进境极快,不到二十岁年龄内外功均已至化境,放之江湖已是超一流高手。
江宛歌一直闷闷不乐,难以从失散恋人的阴影中走出来。
江宛歌自小失去母亲,虽然父亲不太管他,但她在竹青山有婢女陪她捉鱼放鸟,任意玩耍。后来江行天见女儿没人管教太过顽劣,才委托朋友“医圣”向古意代为照看。而向古意对江宛歌非常宠爱,更是任她胡闹。她一直以来,从未遭到到任何挫折,现在骤然的打击,令江宛歌难以接受。
这时她想起了隐仙庄主给她“隐仙功”和“隐仙剑法”时对她说得一句话:“这是我隐居后所创的内功与剑法,已去除了我年轻时的锐气,回归道家的本真,你如果长时间练习,不仅可以提高你的武功,还可以修身养性,让在你心情烦闷时趋于平静。”
江宛歌在空云寨独自等候初七的五个月中,曾多次翻阅两本书册,但对于“隐仙功”她总有种难以深入的感觉。现在从怀中取出修炼“隐仙功”的书册,她希望能借助静心练功驱散烦躁的心情。但在她心绪不......
宁的情况下,根本静不下来,又谈何修练内功。江宛歌只练了两天,就感觉胸口发闷,内力散乱,知道再练下去有可能走火入魔。
她又记起初七曾说过,当你心情烦躁时,就找一张纸抄一些东西,忘掉你心中的不快,最后再将纸烧掉,就当你的烦恼也被烧掉了。于是江宛歌让人找来宣纸和笔,将“隐仙功”的书册摊开,用蝇头小楷一笔一划地将“隐仙功”抄写下来。

江宛歌曾听姨娘说过,她去过“隐仙庄”的事一定不能对父亲说,隐仙功法也要向父亲保密,于是她抄好一页就放在火盆里烧掉,从不留稿。将抄写的事烧掉,她的烦恼就真得消失了吗?江宛歌知道肯定是不会的,但她觉得烦恼至少减轻了一些。
不过在江宛歌书写“隐仙功”时身体发生了另外一种变化,只是她一时未能察觉。
江宛歌这种书写功法,一遍又一遍,逐渐将“隐仙功”默记在了脑中,即使不再对着书册,她也可以一字不差地默写出来。而就在她写字的时候,不知觉地将字的内容理解甚至应用。她的真气随着所写内容的进展而在体内流转。她每写一遍“隐仙功”,就等于修炼了一遍。
内功修炼不仅要下苦功,更重要的是领悟力和修炼的方法。江宛歌冰雪聪明,领悟力超强。但她以前过于顽皮,难以静下心来修炼武功,所以高山派的武功所学并不多,甚至有些令江行天失望。
“隐仙功”是隐仙庄主年轻时纵横天下所用,后因争夺“天下第一高手”之名而伤了爱人和自己的心,她的人生正在高峰时突生悔意,又归隐十年后,思虑万千,将自己原来的功法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理解创造的。功法的内涵符合她亢龙有悔的心情。
现在的江宛歌突遇挫折,有些心灰意冷,反而和隐仙庄主创“隐仙功”时的心境相类似。并且她在书写的过程中,心里十分安静,一边想着写字,一边内力运转,正符合若有若无的道家心境,现在她用一种最正确的心境、最佳的练习方式。她的隐仙功也在不知不觉中修炼成功,直到三个月后江宛歌感觉出体内真气的异状,细想之后,才明白自己就在写字的有意无意之间,练成了至高上乘的内力功法。
但江宛歌对有了高深的内力并不是很感兴趣,她仍是每天写字静心,一直持续到了秋季。等这本“隐仙功”她熟悉地不能再熟悉之后,她又开始抄写“隐仙剑法”。只是她现在还不知道,隐仙庄主在年轻时无论内力和剑法天下均难寻敌手,而经过她改良的“隐仙功”更是威力无穷。江宛歌的内力已是深如龙渊隐在她的体内,只等她逐渐将其中的威力一一发挥出来。
“隐仙剑法”同样是隐仙庄主在隐居十余年后所创,剑法原本如年轻时人一样纵横开合而又盛气凌人,但经她改动之后,变得平和中正、使用起来仙姿飘飘,如仙人一般不带烟尘之气。
江宛歌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将剑谱完全背下来并默写多遍。在江行天带慕怜香山顶练武之时,她也会把剑而舞,感受剑中无为而又飘然若仙的境界。
有时江宛歌也会去看父亲教慕怜香习武。以前她每次去都会捣蛋或是出言不逊,令江行天大为生气。现在只是静静地站在一边,听父亲对慕怜香的指导或者是两人的探讨。江行天见女儿此次回山,虽然容颜憔悴,但比以前安静,不再是个假小子的行径,心中也十分高兴。
江宛歌有时一站就是一下午,她从父亲和慕怜香习武的过程中也学到了许多,有时自己百思难得其解的问题被两人轻易说出来,等第二天再抄写剑谱或舞......
剑时也增加了一些感悟。
在不知不觉间,江宛歌已经将“隐仙功”和“隐仙剑法”融会贯通,她的内力和剑法都比以前有了数个层次的提高。如果“武圣”得知江宛歌的武学进境,一定为自己有这样天资绝顶的孙儿而含笑九泉。而倒是江宛歌只知自己武功大进,对自己的武功究竟有多高,却不甚了解。
这天江宛歌仍在房中默写,竟然感受到了初七的呼唤。她一下冲出房门外,但只见外面白雪皑皑,毫无半点生机,哪里能会有初七呢。但江宛歌看似平静的心又因为此时的感受而激荡起来,她要下山找初七。她知道,初七一定也在到处寻找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