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偶然机缘获神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七再取出一本书,名为“琴心九重”,开篇写道“人之功法如天道循环,首要于取天地之精,弃人体之乱,致阴阳极道……”乃是一本内功修炼之法。
初七看到书中所载不由一怔,急向下翻,惊奇地发现书中所记的内功,竟然是师傅教给自己的“鬼谷神功”,只不过名称不同,并且内容也比师傅传授的要多上许多,李不凡所传仅是“琴心九重”功法的基础部分。
初七暗想,师傅因为担心自己的伤势,所以随意教了一些基本的功法,而后面的部分因为时间关系还没来及传授,没想到自己竟然看到了功法秘籍的全部。
最后一本书则是锏法之谱。初七翻开锏谱看时,见此锏招不类一般,并不是简单地大开大合,还有一些刺击的精巧动作。初七摸摸怀中的黄皮面具,他一直遗憾戴上黄皮面具也不能隐藏自己的武功,他无法将自己完全变成另一种身份。现在如果学会锏法,戴上面具,即使遇到凌刀也不会被认出了。
初七主意已定,在下面杀死世蟒的山洞中,找到了谢铁衣所记的一对“降龙锏”。锏的外观非常简单,在手柄和锏身上没有加任何纹饰。并且“降龙锏”和普通锏有很大区别:第一点是外观,一般的锏手柄和锏身一样粗细,并且一般较粗,像唐代名将尉迟恭所用之锏粗如鹅卵,而降龙锏的柄如同一般剑柄,锏身只有约拇指粗,而且手柄和锏身之间有护手,形状和剑鄂相同;第二点是重量,虽然降龙锏身非常细,但它的重量却比一般的锏可能还要重些,想来是材料原因;第三点是锏顶,一般的锏身是粗头,无论是方形还是竹节形,和锏身没有什么区别,而降龙锏的顶是一个尖头,也可以当剑向前刺击。初七把玩了降龙锏半天,感觉它不像是锏,更像是锏和剑的结合物。
从此后,初七每日练习“琴心九重”和降龙锏法,渴了有山泉水,饿了有巨蟒肉,反正巨蟒甚大,一时也吃不完。说来奇怪,即使在炎炎夏日,巨蟒尸体竟然毫不腐烂,而巨蟒肉还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由于李不凡曾教给过初七“琴心九重”的基础功法,初七也曾深下苦功,所以他现在练起来得心应手。但初七也感觉到他练功从来没有如此进步迅速过,尤其是他的内力每日俱增,进步可谓神速。初七开始有些奇怪,想了多时,难道是巨蟒肉的缘故?
初七猜得不错,当初谢铁衣只吃了一粒丹药,不足一年后就因为药性太猛丧生。而谢铁衣喂了“七寸金”两粒丹药,现在初七将“七寸金”的肉吃到了嘴里,也相当于间接吃了两粒丹药。由于时日已久,“七寸金”体内的药力已所余无几,而且初七是间接受药,所以并没有中毒。但药力仍在他身上有所体现,激发了初七的潜力,让他的内力修习事半功倍。
“琴心九重”威力强大,降龙锏法变化无穷,初七完全沉陷其中,并且由于初七吃巨蟒肉的缘故,不仅内伤未再复发,而武功也是一日千里。
不知不觉间初七在这幽谷之中练功已是半年之久,树木由青而黄、由黄而枯。这一日天上飘飘飞雪,初七站在山崖顶,仰望长天,见片片飞雪至空中飘飘而下。初七清啸一声,“降龙锏”展开,一团乌光在白雪中翻滚,真气形成一个无形的大球,飞雪距初七还有数尺之遥,就被真气和锏风弹开。初七手中锏来如雷霆震怒、去若江海卷潮,使到兴处横向扫去,一棵碗口粗细的树木应手而折。
初七将降龙锏法舞罢,手中“降龙锏”向上一旋,天上的落雪改变了下落的轨迹,转着飞到初七的头顶......

,再围绕着初七缓缓而降。
初七望着地上围自己一圈的落雪,心中百感交集,曾被老爷称为终生难成一流高手的自己,武功竟然有如此的进步。自己经过李不凡和王彦的指点后,他的武功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所谓百尺竿头,已难有寸进。没想到在恶龙谷得此奇遇,自己的武功和以前相比又有了一个全新的提高,甚至感觉自己现在的武功可以与凌刀一较短长。
雪渐渐停了,大地遍布银白之色。初七感觉浑身真气沛然流转,仿佛自己体内有无穷的力量等待爆发。
初七纵声长啸,声传十数里。长江上一只行船,坐在船上的几位武林人士听了都不禁色变,难道是仰天教“天绝剑”秦依阳已然来到江南,要吞并武林,又或是高山派“天下第一剑”江行天来到此地,要召集武林群雄再抗仰天教?
初七回到山洞,在老人面前磕了三个头,道:“谢前辈,初七在此谢您赠锏和书之恩,现在我要走了,不能再在这里陪您老人家了。”
初七在山谷内找了些木枝架成一个平台,将谢铁衣的尸体从洞中取出放在上面。谢铁衣仍是满面红光,姿势不变地坐在木堆上。初七点燃柴火,雄雄火光很快将谢铁衣的身体吞没。这里初七听到了火堆中有一种啪啪的响声,但和烧木材时所产生的声音有所不同,此声更为清脆。初七有些纳闷,正在侧耳细听,忽然一声爆响,伴随着雄雄绽开的火光,老人的身体竟然爆炸了。初七只觉热风扑面,拧腰垫步纵了出去,见火光雄雄向四散开来,如果不是刚下过大雪,这恶龙谷可能会引发大火。而更怪异的是,火堆中冒了蓝色的火苗,接着又显出绿色、黄色、紫色的火苗。
初七就站在旁边,等火势逐渐变小最后灭了,只有一堆灰烬,而灰烬之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初七走过去捡起来看,竟然是一棵绿色的小珠子。初七大为惊讶,他可以肯定刚才木材中没有这一个东西,而谢铁衣的身上也没有带有任何物品。
初七听说过佛祖死后,有焚化不尽的舍利子,被称为佛门至宝。后来也有些得道的高僧焚化后得舍利,但所有的舍利都是白色的,而谢铁衣在他的书中未提到生前信佛,竟然也烧出了舍利,并且还是绿色的。初七用一根树枝将灰烬拔开,又在灰堆中发现了蓝色、黄色、白色的舍利各一粒。
初七将舍利一一捡起,纳入怀中。他又进入山洞中,将除医书之外的那三本书和四颗舍利放入写着“赠有缘者得之”的木盒。初七向着木盒自语道:“谢前辈,您的遗物初七不敢专有,现存放在此,希望有缘者可以再得之。只是这本医书,您提到将它用在善处,初七不通医术,会将它转交给现在的‘医圣’向古意,让您的医书发挥最大作用。”
初七又在上下两个山洞转了两圈,在离开之时又洞口的山藤整理了一下,让山藤遮住洞口才离开。
雪后的天气十分晴朗,初七站在三溪瀑的高崖之上,望着远处的长江泛着亮闪闪的银光,北风吹面呜呜声响。初七孤单地站在崖上,不由想起了江宛歌。不由大声喊道:“宛歌,你在哪里。”喊声在山林间回荡不绝,但没有人能回答初七的问话。
江宛歌正坐在房中静心写字,突然心中一颤,仿佛感到了初七的呼喊。那是一种奇异的感觉,那呼喊的声音并不是用耳听到了,而是用心感受到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