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第二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家虎头跟董爸说,今天小李子他们哥儿仨跟我掰腕子,我一个手把他们六个手都掰了。董爸爸咧着嘴哈哈乐,啥叫顶门立户,就是这么着。“好好好,掰得好,就这么掰!淑兰,去整点儿肉,咱吃八带鱼炖肉!虎头,去把你师傅叫来,咱爷儿几个整几盅。”
这期间,虎头天天下拿个筐到锅炉房往家提溜炉灰渣子,觉着差不多够了,回家跟爸商量打房顶。白灰不用买,家里还有剩的。星期天的时候,虎头爸、铁算盘、杨腰板几个人去城里干了一天。
自从虎头接班当了工人,二虎在学校里可是牛多了。要是说起来,哪去过县城?县城都啥样?二虎那是讲得嘴丫子冒白沫,讲的都立了起来。男同学都围着二虎听,女同学都是坐在座位上睁着耳朵听。小忙头此时也觉得当二虎的跟班无限光荣,把二虎书和本坐在自个儿**底下,相当认真的压平,一个角也没有卷的。就连上茅房也跟着,二虎不去他愣是忍着。
不到三个月,虎头正式上椅理发,开始挣定额工资。那几个师哥还站在师傅旁边学呢。虎头领工资不会签名,就按手印,比写字儿省事,一按就得。当学徒,一个月工资也就三十多块。自从开工资,虎头就想交给董爸。董爸说了,以后开工资你们就留着,我有劳保呢,够花就中了,你们俩自个儿攒着,想买啥就买点啥。不过,这几个月,虎头的文化水平也有所长进。终于除了自己名字外,又多认识了两个字儿,一个是“男。”一个是“女。”要不怎么说到啥时候说啥话呢,都是逼出来的。虎头就认识自己名字,仨字,在农村还可以,城里就不一样了,这城里厕所男女分开。头一两天来城里的时候,虎头都是看着别的男的进哪个他就进哪个。可总这么着不是个事儿,不认不中,进错了厕所那多不好意思,下了狠心把“男,女”俩字背下来,哈哈,这也叫与时俱进,五个字儿咋啦,足够了。
舅爷找了找工商局,在三街街面上给找了个一丈见方的地方儿。紧接着虎头就买了不少的破铁皮,整天介叮叮当当的凿铁板做小房子。虎头干活的时候董爸就坐在旁边看,享受着儿子的力气,享受着有儿子的乐趣,看着心里舒坦,心里头乐呵。淑兰的功夫也有所长进,练的差不多了,只是比起虎头来差挺多,起码淑兰没啥机会给别人理。不过董爸说了,干上两个月就中。理发椅子是现成的,家里就有,再买个炉子就得,没热水不中,不管给谁理都得洗头不是。全套的推子剪子刮脸刀啥的,董爸早攒下了,哪个老师傅没有一套家伙式呢,那是老规矩,祖辈传下来的,徒弟出徒师傅一定要送一套家伙式的。因为要儿子,提前退休,只能送给又是儿媳妇又是徒弟的淑兰了。
小理发馆儿开张后,虎头都是赶上班前,到小理发馆儿把火生上。淑兰跟着董爸天天理发,因为小理发馆里就一把理发椅子,主要还是淑兰用,董爸在旁边儿看着,偶尔来了老主顾,董爸还是要亲自上手的。淑兰理发遇到难处的时候呢,就冲董爸一挤眼儿,董爸接茬理。虎头下班也过来帮忙,要是星期天就让淑兰在家里料理家务,虎头一个人理。两个月过去了,董爸看着淑兰能独立支撑了,就开始在家呆着。一天就俩事儿,一是上街买菜,二是躺炕上听叫音机。
董爸一个人在家实在是没啥意思,躺着没意思,站着没意思,听听收音机也没劲儿,浑身的不自在,实在没事儿了就到街上转悠,或者到理发社里呆会儿,跟老活计和徒弟们搭个话儿。这两个孩子都有事干,自己在家整天整天的不知道干啥。这要是有个孙子多好,一老一少,简直就是一对老少副,得有孙子。这俩玩意儿光知道挣钱,一点儿也没想着成个家生个孙子啥的。不中,得跟虎头妈商量商量。“虎头啊,明儿把你妈接来,商量商量你和淑兰的婚事。”
虎头回来了,骑着新飞鸽车子来的。“妈,我董爸叫你去呢。”“没说啥事吧。”“就是我跟淑兰结婚的事儿。”“哦,中,吃完中午饭咱再走。”这天热的,呆都呆不住。“凤儿,和点面,你哥来了,咱今儿个吃捞面。”虎头妈自己到碗橱里数了三个鸡蛋,炒个西红柿鸡蛋,再炸点儿酱。虎头爸一听是结婚的事儿:“哎呀,结了好,忒好。”
其实,虎头妈早就有这意思了,只是觉得他董爸没说,咱就别太着急了。眼瞅着凤儿也二十出头了,女大不中留啊,结一个是一个。马头总给凤儿来信,说是不喂猪了,学开汽车呢,明年可以回家探亲。杨腰板那边儿也托东头妈探过口风,啥时候定定。也是个事儿,你说凤儿长得吧,在闺女堆里儿还挺显眼儿,提亲的人一天到晚的有,杨腰板那边儿也可能是为了这事儿有点儿着急了。

对于虎头和淑兰的婚事,不是虎头妈深沉,实在是因为儿子给人家了,咱再咋儿着急也得听人家的意见,只能做顺水人情。虎头一说这事儿,虎头妈就明白,姐夫也等不得了,就知道你要着急,咱这儿比你还急呢。虎头和淑兰也处了半年多了,看得出来,淑兰是个过日子的闺女,要钱不要命的主,就知道挣钱。要是不给他们操持着结婚,不定猴年马月呢。
虎头妈到了县城,董爸就跟虎头妈商量:“虎头妈,虎头和淑兰手艺都中咧,婚事操持着办了得了。”“姐夫,要不咱们就到表舅那儿商量商量。”“晚上就去,早结了婚早省心,这一天天地没几年活头儿,连个隔辈人都没看见呢。”“可不是咋地,早成家早立业。”
虎头妈和姐夫晚上去淑兰舅爷家。“表舅,虎头和淑兰这俩儿孩子也中了,手艺还过得去,这一辈子也用不着发愁吃饭,想着这俩儿孩子的婚事,表舅你看。”
“是呢,也都老大不小了,趁我们都还壮实,帮着带个孩子啥的。”虎头妈跟着说。
“老董,虎头妈,其实我早就有这个心思了,前些天我也给淑兰父母写信去了,让他们过来看看,顺便跟你们定规定规婚事,看见没有,这是回信,说是让我做主,这可倒好,啥事儿全推我一人儿身上了。我做啥主,要依着我,该办就办,越快越好。”
“表舅,那咱就定规定规得了,房子是现成的,就是打点家俱的事儿。”
虎头妈也说:“铺盖我整,要是定八月节还来得及。”
“我看中,叫我做主我就做,再写信让淑兰父母他们来,提前几天,也帮着干点儿啥。”
“中。”“中。”
家俱呢,也就打个大衣柜和一对箱子一个写字台。木材就从建材公司买,三合板买最好的,水渠柳。木匠也好找,这一地震,木匠遍地都是。
城里边儿操持着打家俱。虎头妈也回家准备。就做四铺四盖吧,咱也不比别人家,八铺八盖的也用不了。棉花都放了几年了,这回终于用上。虎头妈把她老婶叫上,到集上买被面、褥面,老婶说被面呢买两个带双喜字缎面的,再买两个素气点的,一辈子总不能盖结婚时候的被吧,虎头妈说褥面买色儿稍深点儿的,将来孩子爪子的也禁粘。被里儿、褥里儿全是棉白布,睡着舒服。
结婚做被那是有说道的,那得是儿女双全的才中,叫全合人,就为图个吉利,将来好又生儿子也生闺女,一块儿生更好。这些年虎头妈没少给人做被,别看家里成份高,可不但会生儿子,也会生闺女,当然重要的还有针线活儿好。虎头妈也把杨腰板家的叫来,都有儿有女,老姐儿仨一块儿做。杨腰板家的自然是明知就里,叫她来帮忙,可不就是虎头妈想借着引子,顺便把马头和凤儿的事也说说。
虎头妈早把炕清理好了,铺上被面姐儿三就絮棉花。
絮着棉花的时候,杨腰板家的说:“虎头妈,凤儿上班了。”
“不上班干啥呀,挣点工分呗,他哥这一走,工分可差多了。”
“也是,少了个壮老力,我们马头不也是,他这一当兵,就剩他爹一个壮劳力。”
“听凤儿说,马头开车去了天山,那山准高,要不咋叫天山呢。”
“可说不是呢,跟天儿一般高。”
东头妈听着姐俩都不往正题上整,就说:“我说你们两个别东一锤子西一棒子了,说点正经的比啥都强。”又说:“我都看出来了,马头喜欢凤儿。”
“他婶,你看马头和凤儿还中不?”杨腰板家的赶紧接上话茬。
“要说以前呢,你家马头可配不上我家凤儿,凤儿长得俊,上学上得好。现在呢,马头会开汽车,这还差不多。”
“他婶,你看要是中,你给当个媒人得了。”
“要我当也行,得让我腰板子大哥再盖三间房,我家凤儿过去也不能没处住吧。”
“她婶,你说的也是,你也知道,我这肚子好使,一年一个,光闺女就生了四个,拦都拦不住,够吃就差不多了,哪还盖得起三间房呢。”
“那我可不当这个媒人。”
“他婶,这忙你不帮可不中啊,看我不天天坐你家,吃黄了你。”
“好好好,真够损的。”
“哈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