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笑谈天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带有红十字会标的空中客机缓缓降落在北京国际机场,对这次欧洲国际红十字会的来访,中国方面非常重视,刚刚就任国家副总理的田达维和卫生部部长赵宾一同来到机场迎接访问团的到来。
四十多岁的田达维原是贵州省第一书记,性格刚毅豁达,勇于开拓实干,他能出任国家副总理,除了靠本身的才干政绩外,很大程度还得益于中国目前所遭受的这场战争,否则以他的年龄不可能在短短的半年里连跳数级,登上中国的最高政治舞台。
在中国政坛上,一向有老人执政的遗风,从封建时代的皇权传位,到现代制度下的换届选举,都摆脱不了这一怪圈。有人戏说在中国当官,一把手相当于婆婆掌管一切,真正干事情人的小媳妇,小媳妇虽然能干,但是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看婆婆的眼色行事,否则轻则挨打,重则休回娘家,小媳妇要相当家也只有等自己熬成婆婆才行。虽然这种循序渐进的官员选拔体制保证了国家的相对稳定性,但同时也大大制约了社会发展的步伐,当那些锐气十足的青年人小心翼翼夹着尾巴做人熬到了能够自主说话,独立行使权力的时候,他们却悲哀的发现自己已经不复早年的冲动和热情,只能在现有的体制下按部就班的往前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成了一大批中高层领导人的作官信条。当年邻国俄罗斯选举一个35岁的毛头小伙子普京当总统时,还遭到了中国政坛高层的一致耻笑,认为把一个泱泱大国交给一个不懂政治、经济的青年克格勃来打理,俄罗斯看来是气数已尽。但没想到的是,普京上台后通过大刀阔斧的各项改革,迅速将俄罗斯从人心涣散、经济低迷、内忧外患的绝境中拯救出来,没过几年就把一个大国治理得井井有条,让全世界对俄罗斯又重新刮目相看,惊呼北极熊又从冷战的废墟中爬起来了。
俄罗斯从绝境中的崛起经验给程光很大的启示,当中国在美日联军的强强联手攻击下节节失利,国内弥漫着一片惊慌失措的失败情绪时,为了挽救国家民族危急的形势,程光首先从人事制度开刀,大动干戈,他不仅破格启用了只有少将军衔的赵子龙出任新一届国防部长,还力排众议提拔了一大批忠诚可靠,年富力强的青年干部,将他们推到一线主持工作。他相信在这国家最危急时刻,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拥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来力挽狂澜,抗击外来侵略,赢得这场卫国战争。田达维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从一个地区省委干部,一跃成为共和国的副总理,代替钱政宇全面主持国务院政务工作。
站在候机楼的巨大玻璃幕墙前,望着那些从飞机舷梯鱼贯而下的欧洲客人们,田达维面带一丝冷笑,他突然问陪同在一旁的卫生部部长赵宾:“赵老,您看这次欧洲红十字会访问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儒雅谦和的卫生部部长赵宾表面看不像官员,更像是一个学者教授,实际上他确实曾在国防医科大学执教多年,门下弟子桃李满天下,遍布全军各大医院。2003年中国突如其来爆发一场肆虐全国的**疫情狂潮,曾在国内和国际上造成了巨大的恐慌,最后中国不得不动用军队医疗力量和国家战略物资储备,才在全国上下万众一心的抗击下渡过了这场灾难,但它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人民生活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却是无法弥补的。事后有人怀疑这是美国为了保障其第二次海湾作战而对中国发动的一场生化武器战,目的是牵制中国不要在美伊作战时对台湾发起突然袭击。虽然最后追查的结果世人不得而知,但那场把中国上下折腾得狼狈不堪的**疫情在当时确实起到了牵制中国的作用。事后共和国的领导人开始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兼之后来台湾的独立运动连连闯关试探分裂国家的底线,从战略角度出发国家从军队抽调了一批干部和医疗技术人员充实到卫生部门。赵宾当时因为其特殊背景被抽调到卫生部做管理工作,由于他为人谦和,工作作风扎实,被迅速提拔起来,由一个大学教授走到今天的部长职位,赵宾自认为实属机遇巧合,被逼无奈。因为从内心深处他讲不喜欢官场上那些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氛围,他更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在专业上有所建树的学者,过他的平平淡淡的教授生活。可是现实往往是这样,你越不想得到的东西,最后却不得不接受,为此他没少在家里发牢骚,可在工作上他还是遵从组织分配,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论是做教授还是做部长,他都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力求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思忖了一下,赵宾谨慎地回答:“我想可能会谈一些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援助问题吧。”
田达维听了哈哈大笑道:“赵老,在这一点上您可就不如子龙了,虽然他是您的儿子,可他看问题要比您深刻多了。”

“走吧,我们该去接客人了,不管他们是抱着什么目的来的,既然来了,远来的都是客,作主人的可不能怠慢客人啊。”赵宾巧妙地岔开了这个敏感的话题提醒道。
“可不见得所有来访的客人都心怀善意啊……”田达维意味深长地说。
在会客厅里,来自欧洲的客人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田达维就目前国际形势的分析和对中国未来命运的预测,田达维轻松地说道:“许多国外的朋友为中国目前的危险处境感到担心,认为中国不论是在经济实力还是军事技术方面都远不如美国和日本,所以在这场战争中注定了失败的命运。对这个问题我不是这样看,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非正义的战争尽管一时能占上风,但由于它的不得人心,缺乏道义上的支持,最终是得不到国内和国际人民的广泛支持的。中国有句古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对于美国和日本挑起的这场世界大战,由于它的侵略性质决定了它最终不能得到全世界人民的认同,虽然它们目前好像在军事上占据了一定优势,但这种胜利是建立在沙滩上的高楼大厦,当全世界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国家和人民真正认识到这场不义战争的实质时,就是它们走向失败和崩溃的开始。因为不管多么强大的国家、多么强大的军队都无法违抗大时代的潮流和民众的力量,这样的事情不论是中国历史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屡见不鲜。”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万里长城吧,那是中国历史上强大的秦帝国建造的,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横扫诸雄,一统天下的大帝国,就在它最鼎盛辉煌的时刻却因为一群最贫贱的农民造反而开始走向崩溃灭亡。要知道那时秦始皇刚刚统一中国不久,秦帝国强大军事机器的还正处于它的最佳状态,可是由于秦帝国的苛政残暴,让它不得人心,最后在天下人群起而攻之下在短短的几年里就土崩瓦解,烟消云散。在后人的总结中,无数学者把秦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都归结到‘不得人心’这四个字上,由此可见强大的军事力量并不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根本力量,在战术上强大的军队可以赢得一场又一场的战斗,但是在战略上决定胜败命运的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美国和日本虽然貌似强大,但是由于它们挑起的这场战争是建立在侵略和非正义的基础上,违反了本国和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主流趋势,所以从根本上讲这场战争是不得人心的,是不可能持久的,最终会走向失败的下场。尽管中国目前在战争中处于劣势的一方,但是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是正义的战争,会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声援和支持,终将赢得这场伟大卫国战争的最后胜利。”
“总理阁下,对于您精辟独到的分析和预测我十分钦佩,不过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贵国的情形似乎很不妙,不仅在沿海最富裕的地区丧失大片领土,而且在朝鲜战场损失惨重,请问贵国下一步会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摆脱目前的困境?您不认为战争继续打下去情况会更糟吗?”一位碧目金发,年轻英俊的访问团成员不礼貌地打断了田达维的讲话,毫不客气地直接问到了一个尴尬的问题。
田达维侧身问了一下身边的翻译,翻译告诉他发问的人是德国红十字会成员萨兰奇。田达维听后深深地注视了他一眼,寓意深长地说:“这位先生可能还不太了解我党的历史,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中国**是一个从战火中成长起来的组织,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它就没有停止过流血与牺牲,在长期的斗争中它积累了丰富的应对各种困境和失败的经验智慧,最后从一个十几人的小党派成长为拥有百万雄师的执政党。眼前中国所面临的危机在你看来很严重,但是在我看来比红军时期的三次反围剿所面临的危急形势要好多了,那时候**的早期缔造者们率领刚刚创建不久的红军在重重围困之中尚且能杀出一条血路,今天作为后人我们拥有更多的资源和力量只会比前辈做得更好。有道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最危急的时刻,恰恰也是转机即将到来的时刻,至于我们下一步的具体措施,你可以拭目以待。”
作者附语:
《龙劫》是小说《龙咒》系列中描写中国卫国战争中最黑暗最艰难的阶段,就象当年二战早期苏联在德国的攻击下大溃败的那一个阶段,中华民族能否在危机中屹立不倒,并重新崛起,主要就看这一阶段的力量转化整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推演一下,提供一些反败为胜的思路。我们不妨挑战一下自己的智慧,看看假如决定民族危亡的时刻真的来临,我们能不能战胜前所未有的劫难……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