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核战恐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尽管心里有所准备,但是一出沈阳火车站,冯克还是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阴沉的云层笼罩着城市的上空,凛冽的寒风碎雪像小刀一样刺刮着人脸,往日宽敞的沈阳火车站广场如今变成了人的海洋,十几万等待乘车的人密密麻麻地拥挤在火车站广场,喧嚣嘈杂的哭叫声、吵闹声以及广场高音喇叭的发出的防空警报声汇聚成一曲疯狂的协奏曲,让人们感觉到似乎世界末日将要来临。
一听到火车进站的消息,焦急等待中的人们开始骚动,拖家带口,搬着行李箱向进站口的方向挤去。当前一个方阵中的人刚刚涌进火车站,等待在后一个方阵围栏中人们就迫不及待地要填补空缺,军警们粗暴地用警棍抽打着那些企图翻越安全隔离栅栏的人,维持着进站秩序,可即使这样还是有不少老人和孩子在涌动的人潮中被挤伤踩伤。
坐在汽车内,透过车窗玻璃望着广场上那片人头攒动的海洋和一张张男女老幼绝望的面孔,冯克心情沉重,紧缩双眉。随着美军加紧在朝鲜战场上的部署和攻势,每天都有大量的伤病员从朝鲜运送回国,受战局节节失利影响,在东北地区流传开了一个恐怖的小道消息:军队准备在中朝边境部署核导弹,以阻止美军的入侵。这个消息一经传开立刻引起巨大的恐慌,原先还信心十足准备坚持抗战的东北军民,一听说自己的家园将沦为核战场,一种被国家欺骗抛弃了的感觉顿时让人们失去了最后的理智。每天不论城市还是乡村,不论部队还是地方,人们运用各种交通工具,动用各种关系拼命想早日逃离东北。这几天已经有数百万人涌入内地,这使得本来就不堪重负的国家运输系统和物资供应系统更是雪上加霜,为了制止这股盲目的核恐慌难民大潮,军委任命冯克为特派员,带领一个工作小组火速前往东北协调工作。
刚才在广场上看到的那一幕幕混乱凄惨的景象,让冯克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关于在东北地区使用核武器的问题军委不是没有考虑过,早在日军登陆江浙地区时,原国防部长雷伯雄就曾力主牺牲一些沿海城市,用战术核导弹解决日军的登陆部队,但在国家主席程光的坚决反对下这个方案最后流产,为此一些军界的鹰派人物暗中讥讽程光是妇人之仁,如果不是军界元老俞飞也坚定地站程光的一边,竭力弹压,这些人说不定还敢发动兵谏。最近一段时间随着东南沿海战局吃紧,为防止美军从地面入侵中国,军队内部的核武派又渐渐变得强硬起来,主张在东北部署战术核导弹以打击美军的入侵,御敌于国门之外。没想到这个方案还在讨论之中,消息却流传到了东北,并在当地引起了滔天波澜,因核战争的恐慌所引发的难民风潮,几乎打乱了中央在东北地区的战略部署。
汽车疾驰在宽敞的公路上,离火车站越来越远,可当时广场上那奇怪的一幕始终让冯克疑惑不解,他不禁问道:“刘参谋,刚才防空警报响了,广场上的军警为什么不组织人群疏散?”坐在车前排负责接站的军区参谋刘志是一个精明能干的青年军官,他听到冯克的疑问转过身来苦笑地解释道:“不是我们不疏散群众,而是群众不想被疏散。由于一直以来美军的空袭只针对军工企业、发电厂、电视台、供水站等重要的固定民用设施目标和一些郊区的军事基地,所以城市里的老百姓一般不担心美军的空袭。”
随行的工作小组副组长孙新民听了不悦道:“真是瞎胡闹,美国人的导弹就那么精确?万一要是有一枚导弹偏离了目标落在广场上,那得死多少人。”
“这个情况我们也考虑过,一开始也组织群众疏散防空,可刚才的混乱的场景您也看到了,每一次疏散都会发生大量的踩伤挤伤的事故,反而搞的老百姓怨声塞道。狼来了喊久了也就没人害怕了,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不愿意离开广场,虽然空袭警报还经常放,但已经没人把它当一回事,好在到目前为止美国人的导弹还没有发生失灵误伤的情况。‘小隐于野,大隐于朝’的道理老百姓们也懂,你放心大胆地站在露天广场上,反而地藏在防空洞里更安全。”刘志开玩笑地辩解道。

听他这么讲,冯克和孙新民互视了一眼,都不禁苦笑地摇了摇头。
“首长,请问中央真准备在东北打核战吗?” 见冯克眼中露出警觉的神情,刘志慌忙为自己的鲁莽问话解释道:“我知道这是军事机密不应该随便打听,我只是想通过向上级反映一些我们基层官兵的意见。”
“什么意见?”
“我们认为在东北打核战争有三大不利因素,第一,使用核武器虽然能消灭一部分美军,但同样也会招来美军的疯狂报复,东北军区的部队会成为美军核打击的重点对象,说实在的作为军人我希望自己能够战死沙场,不希望还没放一枪一炮就给核蒸发了,那太窝囊了。第二,即使美军因为我军的核打击而不能从地面入侵,但同样我们也不可能越境攻击它的本土,相反它还可以通过其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持续不断地攻击我国内陆本土,虽然中国地域辽阔经得起美军的长期轰炸,可是这种只挨打不能还手的战争对国内的士气打击太大了,要不了多久人民就会开始厌战。在前南斯拉夫科索沃战争中,尽管南联盟的军队和武器装备在空袭中损失微乎其微,但民众的厌战还是迫使他们的政府不得不在停战书上签了字,最后的结果跟战败了没什么两样。”
见冯克若有所思的样子,刘志的胆子更大了,他继续说道:“最后一个原因,也是算是我代表全体东北人的一个请求吧。”他紧盯着冯克的眼睛神态苦涩地说:“请中央不要把东北变成核战场,我知道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道理,也懂得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利害关系。但是,用核战争,靠牺牲东北来赢得这场战争的做法我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外面那些逃难的人你也看见了,大家为什么要逃难,还不是因为知道一旦核战争一打起来,东北这块地方就再也没法住人了吗?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据说一百年也无法消除,核战争一旦打起来,东北人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就算全毁了,我们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子孙后代着想啊,他们以后该怎么生活?会怎么看待我们今天这些发动核战争的人?如果说地球因为核战争毁掉了,大家也倒心理平衡,可现在凭什么要让东北人做出这么大的牺牲,这些年来东北人为国家做出的牺牲和贡献还不够吗?!您可以下车随便找一个东北人去问问,哪个人不骂这是绝子绝孙的绝户计,把东三省变成核战场全国人民就那么心安理得?”刘志最后忿忿不平地说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怎么能说出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话?你这是在煽动地域之争,你知道吗?凭这一条就够送你上军事法庭的!”坐在一旁的工作小组副组长孙新民见冯克默不作声,不禁开口厉声斥责道。
刘志没有理会他,眼睛继续盯着冯克,希望从他的表情上捕捉到一点什么。
没想到,冯克却冲他微微一笑,缓缓道:“刚才你所说的话,也是军区赵司令的意思吧?”
“啊……”刘志被人一语道破,瞠目结舌,不知该如何回答。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