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批弊端露朝廷辛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峰与王铁兴意气相投,相见恨晚,大有遇到了知音的感觉,惺惺相惜高峰豪情大发,当场爽快地提出与王铁兴结拜兄弟的请求,说:“王兄,在下想与阁下结拜为兄弟,不知阁下是否愿意?”
王铁兴楞了楞神,委婉地推辞说:“多谢高大侠的美意。不过,王某乃天涯沦落人,跟乞丐没两样,实在高攀不上高大侠。若是高大侠与王某结拜,王某身份低微,怕是会拖累了高大侠,辜负了高大侠的美意。还望高大侠别冲动,三思而行。”
高峰直爽地说:“怎么会,高某是江湖草莽,在官府的眼中就是草民,也是身份低微。”
有食客说:“王兄,别推辞了。高大侠不是随便结拜之人。你没来之前,有个贵公子想与高大侠结拜,高大侠都没答应呢。”
吴天德听到了这话,闹了个大红脸,赶紧低下头,不让众人看到。
王铁兴执扭不过高峰的热情,答允了。
大堂上的食客们为俩人的结拜作见证。
高峰与王铁兴跪在地上,双手捧酒,对天地盟誓曰:“苍天在上,后土为证,某年某月某日,高峰、王铁兴结拜为兄弟,肝胆相照,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此心天地可鉴。如有违誓言,天打雷劈,天诛地灭。”
行过结拜礼……
高峰还与王铁兴结拜兄弟,高峰二十岁,为弟,王铁兴年长高峰五岁,为兄。
结拜之后,食客们祝贺高峰与王铁兴的结义,称赞高峰:“豪气干云、义薄云天,豪放爽快,与王铁兴的结义尽显豪侠本色。”喜气洋洋,欢声笑语一片,笼罩在大堂里。
高峰没有与身份高贵的吴天德结交,却与一个尽管是名门世家出身、但穷困潦倒、落魄得像个乞丐的天涯沦落人王铁兴结拜,让吴天德感到难堪,认为受到了高峰的羞辱,高峰与王铁兴结拜,落了他吴天德的面子:这是一个耻辱,早晚要回报的。
吴天德坐不住了。一则他对食客们恭维高峰之举看不下去,听着也受不了,心里酸溜溜的;二则他惦记着紫衣美人。
吴天德就在食客们的欢声笑语中,灰溜溜地离开了聚春楼。
看到众人大多称赞的是高峰,只要高峰在哪里一出现,光环都被高峰夺走。王铁兴的脸色一黯,心说:“高峰如日月争辉,侠名英风广播远传;与光辉高大的高峰相比之下,自己黯然失色。”
王铁兴颓废地感伤:“王某出身名门世家,却蹉跎了岁月,一事无成,虚度光阴!!!”
高峰看出了王铁兴心中的痛苦,劝慰道:“兄长,你不比悲伤。有道是,天生我才必有用。你有本事,有才华,还年轻,风华正茂,尚有机会施展抱负。只是目前怀才不遇,未遇到能赏识你才华的英明之君,让你的才华无用武之地。不过,乘风破浪应有时,守得云开见日月。”
有高峰的劝导,王铁兴的心情开朗许多。他借牢骚掩饰难过,说:“我不是为我自己伤心,而是替天下的百姓难过。”
高峰不解地问道:“此话怎讲?兄长为何有此一说?”
俩人金兰结义、成为生死兄弟后,关系亲密多了,近了一大步,远非刚才的朋友可比,王铁兴说话就放开许多了,他把多年郁积的满腹牢骚向高峰敞开,痛心疾首地抱怨地说:“兄弟,难道你不觉得朝廷实在是太软弱无能了吗?面对大金国咄咄逼人的挑衅、侵犯,朝廷采取一味的忍让政策,一退再退,一让再让。我堂堂的天朝大国,被野蛮的番外蛮夷欺负,颜面何存,难道这不是奇耻大辱吗?我们中原百姓受这些番外蛮夷的苦难还少吗?”提起这些,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高峰动容了,被王铁兴爆发的真挚感情感动,说道:“小弟乃一介微不足道的布衣,江湖草莽之辈,哪里得闻朝廷之事。请兄长详解,小弟愿闻其详。”
“如果朝廷不是被一班贪官、奸臣把持,黑暗、软弱无能,一片乌烟瘴气,怎会让野蛮的虎狼之邻邦欺凌?”提起军政,王铁兴的话就多了,侃侃而谈:“兄弟,你没在朝廷、军营呆过,你不知道那些当官的是怎么一回事。今天,哥哥我就给你透个底。现在当官的,只为了两件事,一是升官,二是发财;不是一门心思地捞钱,搜刮民脂民膏,克扣公款,贪污,就是横行霸道、欺压百姓,不然就是迎来送往、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上司,或热衷于搞阴谋、耍诡计,结党营私,打击、排挤比自己有本事、有能耐、有才华的竞争对手,挖空心思算计别人,好扳倒对手,踩着对手往上升官,爬上高位。少有尽忠职守、一心为公、为广大黎民百姓作主、做好事的官了。兄弟,你说,朝廷被一班小人把持操纵,朝廷能好吗?告诉你,兄弟,现在的朝堂上,基本上是以贪官花忠昌、奸臣秦守良两派在争权夺利。一年前,新皇登基。一年过去了,新皇干出了什么政绩出来?没有,他只会墨守陈规,不思进取。贪官花忠昌、奸臣秦守良变本加厉地操纵朝政,党羽遍布朝堂,蛀虫渗透到了国家的每一个毛孔,朝廷已经并入膏肓了,没有希望了,亡国不远了。”

高峰与食客们听到了这样的朝廷密闻,有的面容严肃,有的瞠目结舌,有的目瞪口呆,有的满面怒容,……大堂上鸦雀无声。吴天德若是还在,听到有人如此评价自己,早就被气得七窍生烟,暴跳如雷…最后气得半死不活了。
王铁兴继续痛心地说:“要不是朝廷被贪官、奸臣把持了,当官的贪生怕死,没有死战到底的决心与勇气,我军官兵怎会一触即溃?怎会任大好河山被胡人践踏肆虐,我中原百姓蒙受苦难?”
王铁兴道愤恨不平地说:“兄长我出身武将世家,曾立志报效国家,所以才从军入伍。但朝廷已经病入膏肓,军营也不是一块净土。军中的将领们也学会了迎来送往、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搞阴谋、耍诡计的那一套,克扣粮饷,贪污公款,为了升官、发财,而不是训练士兵、研究战法。官兵呢,不研究战法,老兵欺负新兵,欺压百姓,屡见不鲜。兄长我生性耿直,看不惯黑暗的官场,岂肯与那些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辈同污合流。正因为兄长我独善其身,所以受到了排挤、打击,抑郁不得志。看到朝廷如此昏庸,故步自封,屡受虎狼之异邦欺辱,丧权辱国,十分痛心疾首。兄长我屡向朝廷呼吁改革,要求剔除时弊,振兴国家。可有心无力,人微言轻,朝廷根本不理睬。兄长我的满腔热忱化为乌有,一身抱负得不到施展,心灰意冷。如此贪污、昏庸无能的黑暗的朝廷,哪里值得我效忠!!!”
高峰与食客们频频点头,赞同王铁兴的说法。王铁兴向高峰力陈了朝廷的时政、时弊,不乏真知灼见,条条一针见血,切中要害。
王铁兴抛出了一个重头炮,问道:“兄弟,你知道我大宋为何被野蛮邻邦屡战屡败的原因吗?”
高峰摇摇头,殷切地说:“兄长,小弟对军事是门外汉。兄长快快道来,别卖关子了,小弟洗耳恭听。”
王铁兴说:“我大宋力不强的根本原因在于朝廷对军人的防范太严了,让军人失去了应有的血性,这还叫军人吗?”道出了大宋力不强的根本原因,事关朝廷辛秘,他说:“朝廷对军人的不信任由来已久。大宋国的开朝皇帝是前朝的兵马大元帅,掌握全国的兵马与军权。前朝皇帝意外归天,年幼皇子登基继位。大宋国的开国皇帝欺负前朝皇室的孤儿寡妇,巧妙地利用部下的热情拥戴,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夺走了前朝的江山,登上皇位宝座。开国皇帝有此夺权经历,自然对武将严加防范。朝廷兵部管军权,军队调动、武将的任免由兵部发号司令,兵部尚书是不懂军事的文官。除了文人治军,掌控兵部,节制武将外,还派出阉人任监军,监督武将。除了这些措施外,尤还嫌不够,另出台了更多的措施掣肘军人,如武将三年一调,三年一到,就必须轮换调动到其他地方;士兵四年一换;这造成了‘兵不知将,将不熟兵’的弊端,一到战时,让将如何领兵作战?平时,军队的武器都被收编入库,在工部登记造册;部队的粮饷由户部划拨;如遇突发战事,如何来得及防卫?…总之,一句话,外行领导内行,重文轻武,扬文抑武,武将受到文官的掣肘,无法发挥应有的才干。百无一用是书生。任用文绉绉的文人领军、治军,焉能打胜仗?”肺腑之言,道出了大宋皇朝积弱受欺的事实。
高峰听得很认真。作为一个江湖武林中人,朝廷、军队中的事对他而言,是陌生的领域,虽然他懂得文韬武略。
……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