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北行私访的一点成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北方,不论是在都市里的大街小巷,还是在乡村田野,随处都可以看到提枪弄棒、拿刀携剑的习武之人习武练功在北方蔚然成风,武术已经实实在在地渗透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是在田间干活的泥腿子农民,也能抡起锄头,哼哈起来,像模像样地舞上一两趟;甚至就连酒店里跑腿的店小二也能提着板凳抡砸几个回合,劲道十足,气势逼人。
这是一种对现实无奈的选择。北方人习武练功,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为了抵御外辱。谁叫北方不太平,年年遭受北边异族的侵袭!野蛮的北方游牧民族垂涎中原的富饶,常常袭扰中原北方境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北方人迫不得已,奋起反抗,保卫家园。因此,北方人迫于形势,被逼无奈,家家户户不论男女老少都习武练功,几乎人人都有一两手防身御敌抗暴的绝活。经过长久的积淀,发展出了几大世家,如神刀世家、神拳世家、神剑世家、神枪世家、神棍世家、神鞭世家、神掌世家等。
除了武林世家之外,还有众多的江湖帮会组织。大树底下好乘凉,加入帮会,借助帮会这棵树来挡风遮雨,保得栖身之处。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谁都懂,有人在世家之间撮合,拉帮结派,抱成一团,组建势力强大的帮会,人多力量大嘛!这是双赢的路子,帮会借助世家增强实力;世家依靠帮会,扩大影响。比如,天下第一大帮五旗帮,五十年前还是北方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性小帮会,近二十年来吸收了好几大世家入帮,实力增长很快,势力范围逐步扩大到北方的一个省,尤其是最近五年的发展更见迅猛,先是在抗击大金国侵略军暴行的义举中名声鹊起,声名显赫,吸引了更多的世家与豪杰来投靠,实力暴涨,影响迅速扩展到整个北方,还把势力拓展到南方,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帮会;帮内炙手可热、名重一方的五大旗主是由武林中的五个世家中人担任。世家与江湖帮会的这种合作方式相得益彰。
南方人也习武练功,是为了强身健体,健康长寿。南方有波涛汹涌的大江作天然的天堑,阻拦了异族的骑兵,所以比较安定。南方也有世家、帮会,不过,不如北方多。比如,著名的上官世家、孙世家。
那个被妻子秦玉凤冷淡对待的贵公子吴天德的身份已经昭然若揭了,现在你们一定可以脱口而出。没错,他就是大宋国现任的、在位满一年的皇帝吴天德。
装扮成豪门贵公子的大宋国皇帝吴天德一行五辆马车一路北行,招摇过市,继续微服私访之旅。
这一路北行,吴天德一行延续他们在南方考察的做法,吃酒楼,宿旅店,吃好喝好住好睡好,一点也没有感觉行路的艰难。在南方深入民间、体察民情的时候,他们就是一副大户人家打扮,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琳罗绸缎,住的是华楼丽厦,有丫鬟、仆人侍侯,还有护卫保护。现在到了北方,依旧是这样,锦衣玉食,与在皇宫里的待遇相比,标准是降了很多,但与平民百姓相比,那可高得太多了。也是,他们身份高贵,至尊贵胄,体察民情没必要为难自己去吃苦,不像某些人非要穿得破破烂烂,把自己弄成乞丐,好接近黎民百姓。
这一路北行,吴天德一行细细品味北方的文化,感受到了南北两方的文化理念的不同,虽然南北两方人都是中原人,同根同源,但由于所处的环境、气候、等因素的不同,以及人的理念之不同,北方人崇尚精武精神,保家卫国,南方人向往富足安逸生活,造成了南北两方的差异。北方的饮食、用品等不如南方的精致、锦绣、花样繁多,是粗糙了一点,但北方自有南方所没有的大方、豪爽、淳朴、苍凉的味道。
在北行之路途上,在吃酒楼、宿旅店的同时,在这些场所,吴天德一行常常会遇到提枪弄棒、拿刀携剑之人,避也避不开。这些手执武器之人大多外表粗犷,身材精实,身强体壮,装束各异,言谈举止干脆豪放,不拘一格。他们并不全是江湖武林中人,有一部分是涉足江湖武林中人,正宗的江湖豪客、武林侠士;有的虽然不是江湖武林中人,却也是武术爱好者慕名追求者,习武练功,追求神功绝技,这种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有的是手执武器、滥用暴力唬吓别人、逞强斗狠的鲁莽无知的匹夫。
微服私访的目的是深入民间,体察民情,了解民生民计。不深入民间,与平民百姓广泛接触,如何了解民生民计,那体察民情就是一句空话,作秀而已。不过,是假借微服私访实则游山玩水、作秀也好,真的深入民间体察民情也好,吴天德一行在街头巷尾、田野乡村都能碰见江湖豪客武林侠士、武术爱好者慕名追求者、莽撞匹夫,酒楼茶馆旅店更是这些人喜欢群聚之处。

在北行旅途中,吴天德一行经常接触到这三类人,置身其中,也算是微服私访,深入民间,体察民情,成绩斐然。
莽撞匹夫聚集在一起,不是相互间吹牛,把牛吹上天掉不下来,就是逞强斗狠,惹是生非,得不到什么有用的讯息。从武术爱好者、慕名追求者那里,可以听到谁谁有什么功夫很了不起,某某有什么神奇功夫等,得到的尽是些江湖武林上的只鳞片爪的皮毛而已。
唯有江湖豪客、武林侠士聚集在一起高谈阔论,谈天说地,豪气干云地海阔天空随意纵横一番。说的人讲得兴致勃勃,谈笑风生;听的人听得入迷,听得津津有味,得到很多江湖传闻、武林轶事,不管是捕风捉影的,还是穿凿附会的。
从这些江湖豪客、武林侠士的口中,吴天德一行知晓了江湖武林的一些基本情况。
如今,中原正道繁荣昌盛,繁花似锦,一片欣欣向荣;邪魔退避,退出中原,盘踞在东北关外的长白山。
当今武林,习武之风繁荣昌盛,尤其是北方,比南方兴旺发达得多。大大小小的门派多若天上的亿万星辰,星星点点的存在,其中有七颗星星最为耀眼,绽放着炽热强劲的光辉,遮盖了其他星星的微弱光芒。
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点出了七大门派在江湖武林中的地位:
君不闻武林门派多,七大门派更高强。
东尊泰华山紫霞宫,上清玄门门庭高。
西崇灵霞山金台宫,太清玄门美名传。
北赞恒嵩山禅林寺,菩提佛宗绝技多。
南颂普莲山甘露寺,法华佛宗洒甘露。
万秀山娥眉妩媚,净业寺慧莲佛宗。
宝玄山处处藏珍,天宝宫玉清玄门。
摩天高处是昆仑,大道源流从此出,
天下玄门共尊祖,领袖武林称至尊。
七大门派传天下,神功绝学脉长存。
从中赞颂了宝玄山天宝宫玉清派、泰华山紫霞宫上清派、灵霞山金台宫太清派、普莲山甘露寺法华佛宗、恒嵩山禅林寺菩提佛宗、万秀山净业寺慧莲佛宗娥眉派、昆仑山混元派这七大门派。七大门派源远流长,普莲山甘露寺法华佛宗、恒嵩山禅林寺菩提佛宗、万秀山净业寺慧莲佛宗娥眉派为外来的佛门在中原留下的三大正脉,都有上千年的历史;宝玄山天宝宫玉清派、泰华山紫霞宫上清派、灵霞山金台宫太清派这玄门三派是从昆仑山混元派流传出来的分支,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开启炼气修真之风的玄门之祖庭昆仑山混元派更是远超群伦,堪称最为古老的老古董。
潮起潮落,经过成百上千年的大浪淘沙,其他的门派在狂风暴雨面前风雨飘摇,乃至烟消云散,唯有这七大门派始终屹立不倒,不能不教人佩服其底蕴之深厚。经过成百上千年的积淀,厚积薄发,七大门派在武林中形成的影响远非其他门派可比,许多武林门派就是在这七大门派的基础上产生的分支流派,这样愈演愈繁,用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来形容也不为过。不像其他微不足道的门派,尚未来得及发出点点滴滴的萤火之光,就被浪潮打翻,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点波不起。
七马当先,七大门派之所以能引领武林之潮流风向,必有其独特的内涵风貌,傲视武林,独步一时,其他门派在光芒四射的七大门派面前黯然失色。七大门派震响江湖武林的神功绝技正是根植于道家玄门、佛门,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多彩。宝玄山玉清派镇派神功:玉清神功、玉清罡气,泰华山上清派镇派神功:上清神功、上清罡气,灵霞山太清派镇派神功:太清神功、太清罡气,普莲山甘露寺镇派神功:法华般若佛功,恒嵩山禅林寺镇派神功:菩提般若佛功,万秀山净业寺镇派神功:慧莲般若佛功,昆仑山混元派镇派神功:太乙神功、太乙罡气。正是佛道深化了武道的发展方向,武道丰富了佛道的内涵。
正是七大门派在武林中的巨大影响与举足轻重的地位,七大门派所在地:昆仑山凌霄峰金轮紫气朝元宫、宝玄山天宝宫、泰华山紫霞宫、灵霞山金台宫、普莲山甘露寺、恒嵩山禅林寺、万秀山净业寺成为武林圣地,令人遐想联翩,世人怀着无比崇敬的敬畏之情敬仰这七大圣地。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