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遍邀群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遍邀请群雄
且说李晟本来知道黄巾起义是在中平元年,可是他不知道光和年间到底有几年,也不知道如今是公元几几年。(他只是个高中没毕业的特种兵,历史课本都没学几本,又不是什么历史学家,哪能知道那么多啊?),自己以前又声名不显,怕自己贸然去拜访别人反给对方恶感。而现在李潘宴三兄弟大名威震山东,四方英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州郡更是多次想举三人为孝廉,都被李晟推却,为何?那举孝廉可就是官员了,而那时官员多贪污腐化,在百姓中名声极坏,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别人贪污,自己不贪污,久而久之就会和别人闹矛盾,成为别人的靶子。并且自己若当官也肯定当不了大官,若日后自立门户,保不准有损自己忠义的名声。(吕布就是前车之鉴啊!)可现在自己声名已立,又独占泰山,遂邀众青兖冀并四州草莽豪杰前来。(官宦世家自不会来依托于李晟。)
且说李晟派人到冀州涿郡去寻张飞,却知张飞不在,遂留下书信,邀请张飞去泰山一聚。
后又去请河东解良关羽,却知关羽杀人负罪在逃,无人得知音信。又去寻同郡徐晃,此时徐晃尚年少,声名不闻,闻得李晟相请,自是想去,可惜家中母亲卧病,不能成行。又去寻常山赵云,却闻赵云正在学艺,只得作罢。李晟心想自己算算够倒霉了,却听闻东莱太史慈来访,赶忙出去迎接。并派手下备下酒宴,去寻潘凤、宴明并李典、于禁等众人。
李晟出得前厅,见一大汉虎背熊腰,威风凛凛,持一大枪,便知是太史慈,赶忙向前招呼左右手下簇拥着进得厅中。只听太史慈说:“吾自辽东返乡,闻得李兄忠义无双、急公好义,今特来拜访。还望李兄不要嫌弃啊?”
“都是众兄弟抬爱,微名不足挂齿。某亦闻子义兄枪法如神,弓马之术冠绝辽东,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李晟谦虚道。
这李晟自然知道太史慈的威名,“忠义太史慈”可不是吹的。因此是真心结交。太史慈在辽东亦闻听过李晟大名,知其三兄弟乃是忠义果敢之辈,待其返乡,更是闻得李晟近事。之其破贼寇、助百姓,端的是急公好义之人,更是心生好感,想来见识一番。

此时众人皆已来到,见太史慈生的如此英武,又举止豪迈,自是称赞不凡。几个人意气相投,摆下酒宴就开始喝,中间叙写经历往事。众皆大醉,尽兴狂喝。
比及第二天,李晟又与众人陪同太史慈便观诸军,于禁在点讲台上演武,只见于禁红旗一招,左队兵马向前冲突,所向无敌。蓝旗一招,右队兵马向前奋进。交叉挥舞,便见两军交叉而行,中间并无羁绊,往来奔腾。黄旗一挥,只见骁骑营纵马奔腾,各持怪异弯刀向立着的木桩砍去,骑兵过后。太史慈不禁吸了口凉气,为何?这三百骑兵过处,碗口粗的木桩纷纷断成两半。如此威力,斩杀起步兵来,那是所向披靡啊。又兼动作整齐划一,知必是精锐之师。
此时只听吕虔说到,“此骑兵皆持李兄所制斩马刀,专用于骑兵,威力远胜枪矛。”
太史慈精通马术自然知道这斩马刀的威力,今见识李晟所制,更加拜服。
李晟于是道:“子义兄,某这骁骑营并郡中千余骑兵无人统领,吾弟潘凤也不甚精通骑兵之法,知子义兄弓马娴熟,想请子义兄待吾统领这些骑兵,吾弟以为扶助,可否?”
太史慈闻言大喜,却又心有顾虑,道:“某初来乍到,怎能当得如此重任,且恐为一什长尚且被兵士相轻。”
“非也,非也!吾知子义大将之材,统领区区千余骑兵自是大材小用。还望子义莫再推辞。”
“吾大哥说的是,吾冲锋陷阵尚可,领兵确实非我所长,太史兄就莫再推辞了。”潘凤道。
太史慈见如此,也不再推辞,道:“即如此,某就应了。主公在上,请受子义一拜!”就要向李晟下拜。
李晟赶忙拦着,扶着太史慈双手道:“子义莫如此,吾等乃是兄弟,不要这些俗套礼节即可。请子义书信一封给汝母,某明日派人去接老夫人。即是子义之母,某当尽子侄之礼。”
“好,即如此,某就在私下叫主公为大哥,公事叫主公。”
“好好,让下属摆酒,为子义庆祝。”李晟大喜。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