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血鱼与《太上感应篇》的来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在深度昏迷里的何元庆感觉自己身处在一个热得可怕的洪炉里,四周都是红色的,压抑得连呼吸都无比的困难,大脑痛得像随时都要爆炸开来一般,眼里只看到无数的红色鱼儿在身边游来游去,它们似乎在啃噬着自己的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在向大脑传输着痛苦的感觉。
“敞开你的心灵,接受我吧……”冥冥中一个古老而苍凉的声音一直在对何元庆说着,既像命令,又像恳求。
何元庆坚持着,他绝不会让自己选择堕落。
“你拥有了我的力量,就可以拥有一切,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用你的双手控制它……”那个声音孜孜不倦地努力着,但何元庆一直在坚持。
“**,**就是推动这个世界前进的动力,只要你控制了**,你就能控制一切,你就是活在真实世界里的神……”
“来吧,让我们融为一体吧,在**的引领下,一起去征服世界,创建属于你的帝国吧……”
这个声音没有感情,仿佛就是一段固定的程序,不断地播放着不一样的句子以引诱何元庆贡献出自己的灵魂。它所说的一切,何元庆深信不疑,并且这个声音就是他仗以成功的最大秘密。
金定远购买的那本宋版《太上感应篇》的夹层里录着神秘的武功秘籍,其价值之高,已经超越了人所能想像的极限,不论是谁得到了这本武功秘籍,都可能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修练成绝世高手。在金定远看来,这本书最大的秘密就在于里面的武功秘籍,最宝贵之处也在于此。何元庆接手这本书之后,他对于书中所载的武功秘籍兴趣倒不是很浓,反倒是这本书的装祯吸引了他,并花了大量的时间来研究。或许是冥冥中的天意,无意之中,他用裁纸刀戳破了封套上的那个太极图,厚厚的丝绸布和纸张下,竟然藏着一块用白色绢布包裹着从来没有见过天日的血色鱼形玉佩。通过绢布上所记载的文字,他了解到了书页里所记载的武功秘籍出自何人之手,源于何家何派,其目的在于何处,也知道了这块鱼形玉佩并不是一块简单的玉佩,而是一块‘从天而堕,神秘不测’的魔鬼玉佩,它竟然拥有着可以实现拥有者所有愿望的骇人力量。
书中所载的武功秘籍全名应为《千羽宫解天台紫凝真人<易筋、洗髓>二经抄》。千羽宫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门派或者一个团体,道俗僧三家俱全,宫中之人无不是学识渊博、武艺精微的当世贤达,在北宋庆历年间,千羽宫某人得到天台紫凝真人所创的《易筋》、《洗髓》二经后,因文字艰深,辞义晦涩,千羽宫穷数十年之功加以解释,终于破解出这两部千古武学奇书。这本来应该是武学界的一大幸事,却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千羽宫破解二经的释文竟然没有能流通于世,反被用一种特殊的印刷手法藏于这本大部头的《太上感应篇》的夹层之中,以至于千年之间竟然无人窥破其中奥秘。这块血鱼玉佩是千羽宫最后一代主人于山中修练之时,从天而降,被他得到,探明其中玄奥之中,这位智者本想将其毁掉,但深谙天道的他知道天降异宝必有其因,冒然毁掉恐遭不测之祸,因此倒将其藏于《千羽宫解天台紫凝真人<易筋、洗髓>二经抄》的封套之中,只盼后人在发现书中夹层所载的武学秘籍之后,被其所吸引,待修行有成后多行善事,不要为祸天下,至于能不能发现藏于书封里的玉佩,就要看其机缘了。

《易筋》、《洗髓》二经本是道家天台宗紫凝真人集中华前人之所见,穷其一生而创,流传于世后,少林僧人加以注解收藏,世人便误以为这两本武学奇书出自少林,甚至附会出了‘达摩传经’的故事来,其实大谬。这两部集中华上古武学之大成的奇书暗含强身、健体、修心、养性之玄机,如果不是心性正直、良善之辈,断难修练有成的。千羽宫末代主人也是深谙人性的智者,他深知一旦人们发现书中的武学秘籍,必然被其所吸引,在没有修练有成之前,再不会关心这本书的其他地方,修练大成之后,即便得到这块‘魔鬼玉佩’,凭着那坚毅的心志,也不至于有什么可怕的后果。只可惜千羽宫末代主人智慧实在太高了些,此书流传于世之后,因其价值太高,收藏之人无不极其宝贵,生怕有所损坏,以至于千年以来,竟然无人窥破书中奥秘。金定远也是在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夹层所载的武功秘籍,可惜尚未练成,便已经饮恨黄泉了。
何元庆修练方始,尚处在‘炼体’的阶段,再加上心志不坚,自然难以对抗血鱼玉佩的引诱了。
也不知道忍了多久,感觉到自己快要崩溃的时候,何元庆病急乱投医,开始念起了《道德经》来。启程去美国那天,哥哥送了他三本书,《道德经》便是其中之一,在美国时,能读的中文书籍并不多,没读几遍,便将整部《道德经》五千言背了下来。也难为他处在深度昏迷之中还能记得如此清楚,苦苦地熬着并逐字逐句地念了出来。(本书幻-剑-书-盟首发,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已经发到了十九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无之母……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念到后来,他的心境越发的平和明净,恍惚间悟到了什么,却又没有抓住。念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句时,他的心中一亮,忍不住想到了佛家那首有名的的佛谒: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心中本无邪恶欲念,又何惧引诱?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不论是**也好,还是玉佩也罢,都不过是看不见与看得见的工具,是正是邪,是善是恶,都在于使用者而矣。悟通此节后,他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顿时放开了紧闭的怀抱,迎接这未知的一切……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