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〇五、决战紫禁之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尽管易玲珑最后是还是在弹琴的技艺和意境上输给了夏曼雪,但是由于她依然成功地达成了和宇文轩的约定,不但凭借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琴艺吸引了众人的眼球成功lou脸,更出乎预料地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于是宇文轩也就依约,答应了易玲珑放东太后出宫同儿子一起居住的要求。
然而毕竟当天晚宴上后半场的风光几乎被夏曼雪抢走殆尽,宇文轩的赏赐也就随之打了折扣,并没有将戈特国进贡的紫晶手链依约给易玲珑。
这个行为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易玲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宇文轩接连几天都睡在了冷被窝里。而间接后果则是,玲珑阁里彻夜响了整整一宿的琴音,所有的侍女们第二天都盯着两个浓浓的黑眼圈起床来上班。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爽约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尤其是爽女人的约。
好在宇文轩后来做到了及时的迷途知返,让小三子将一条同样价值不菲的宝石项链送到玲珑阁,这才结束了自己睡冷被窝的生涯,同时也让玲珑阁的侍女们再也不用顶着熊猫状出来见人了,众侍女们都把他看作是救世主的化身,口碑扶摇直上,一时间再度成为了皇宫风云人物。
并且据小道消息透lou,宇文.轩的这一善举,更使他有望成为本年度角逐熙泽国最受女性群众欢迎的单身男性大奖的热门人选。小道消息流传出来的同时,也流传出了经官方证实过的可kao消息,既是原本与宇文轩一起角逐此项大奖的另一个热门人选宣武将军萧逸之,由于闪电般地结婚不再是单身了,从而丧失了角逐此奖项的资格被迫退出。
三天之后,已经完全地忘记了这.场爽约风波的易玲珑,夹杂在一大队的皇亲贵族之中,站在景阳城门口一个毫不起眼地角落,默默地,目送了成宁公主夏曼雪身着凤冠霞披,与送行的诸位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的亲戚朋友父老乡亲们一一告别,最后泪眼婆娑地登上八人抬大红花轿,在一阵热闹喧天的丝竹声中,随着戈特国的使团和熙泽国送嫁的队伍,远嫁和亲去了。
那大红色的背影在周围形形.色色的衣衫陪衬之下,显得略有些单薄,嘤嘤啼啼的抽泣声夹杂在两国君臣间的相互寒暄吹捧声中很是不搭。而到了后来,那有些单薄的身影也被描金绣银的轿帘遮掩地严严实实,那很是不搭的抽泣声也被众位临行惜别的祝福语所湮没。夏曼雪就这样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当中,此时此刻,不知还有多少人能够记起她那天晚上的无限风光。
当那顶托付着两国和谐交好重要使命的大红花.轿逐渐变成天边的一个红点,最后终于消失不见之后,身为身临其境观礼送行队伍中的一员,易玲珑忽然间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涌上了心头。那种感觉是如此的奇妙,让她觉得在那一瞬间有千言万语如万马奔腾般迅猛地涌上了心头,却又叫她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自己那一刻究竟在想些什么。
盯着花轿消失的地方愣了半响,易玲珑终于吁了.口气,由衷地感叹道:“太后她老人家办事效率果然飞快哪。”
太后的办事的确飞快,三天时间不到,便已经办.好了夏曼雪升迁为和亲公主的所有手续,一切福利待遇也到位得十分及时,在她宣布了认夏曼雪为成宁公主的第二天就发放到了受益人的手里。
由此易玲珑推.断,倘若太后在其他的事情上也能有如此极高的效率的话,那么她老人家早就可以太后当自强,垂帘听政也好,专断独权也好,估计都就没宇文轩这个现任皇帝什么事儿了。
若是太后能够再接再厉,更深入地发掘出自己的潜力出来的话,甚至还有可能会超越易玲珑所熟知的那个著名的女皇帝武则天,成为熙泽国建国以来第一位女皇帝,更可以拥有后宫面首三千,白天面色庄严地端坐在龙椅之上接受臣子们的膜拜,等到了晚上,便莺歌燕舞春光无限,那后宫的三千面首个个打扮停当,有的英俊潇洒,有的风流倜傥,有的威武雄壮,有的弱不禁风,风情万种,都在各自的寝宫门口翘首期盼着太后老人家的临幸。
那是何等的壮观啊,何等地令人艳羡啊。
只可惜,做人难,做女人难,做一个名老女人,难上加难。一旦涉及到了儿女婚姻等家务事之外的其他事情,太后的办事效率和水准就远没有这么高了,并且还常常会犯策略性的错误,实在是让旁人难以对其寄予厚望。
不过考虑到那些事情也许并不在太后的专业范围内也说不定。人有所长,更何况这个人还是个太后,那要求就绝对不能太高了。
不过让易玲珑始终想不通的是,身为熙泽国最有媒婆气质的贵族,同时也是最有贵族气质的媒婆,太后娘娘她在对待儿子宇文轩的终身大事上面,却长期以来都在犯右倾保守主义错误,儿子长到这么大只给娶了一个媳妇,并且不但没有及时地拨乱反正,在媳妇挂掉了之后不但没有鼓励儿子一鼓作气纳他十几二十房的小妾,反而错上加错,一直拖着没有再给儿子新物色一个媳妇,让儿子年轻气盛的精力迟迟得不到可以释放的地方。

易玲珑很想找个适当地机会告诉太后: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光看宇文轩身边从来不乏男人,并且从来不乏有姿色的男人这一点就可以瞧出事情的严重性。不过好在上天有好生之德,及时掉下了她易玲珑,这才将宇文轩从断袖的悬崖边拉了回来,保证了他的正常取向。倘若她没有出现,或是没有及时出现,估计这会儿宇文轩早就和萧逸之两个大男人厮混在了一起,也就没宇文娟什么事儿了。
试想想,月圆之夜,紫禁之巅,原本是手足情长,却因为一个男人演变成了情敌的兄妹两个,各站在屋檐地一角上,眼睛是血一般地红,投射出来的目光是不共戴天的怨毒,几次电光火石的眼刀交接过后,双方同时出手,上演了一场萧逸之争夺战,拼得你死我活,毫不留情。
一个说:“萧大哥是我的,我从小就爱慕他爱慕的紧,轩哥哥你为什么非要和我抢!”一边说一边放出暗器无数。
另一个说:“我与逸之两小无猜,情投意合,早就私定了终身,都是非卿不娶,非卿不嫁,我是不会把他让给你的!”一边说一边撒出剧毒无影。
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场景——
一个说:“啊啊啊,轩哥哥你居然用毒,你好卑鄙!”说完喷喷血死了。
另一个说:“你你你,你居然放暗器,你好阴险。”说完这句话也死了。
这一出戏的最后一幕,是决斗的兄妹两都挂了之后,得到消息的太后娘娘才在众位侍女的簇拥下踉跄着赶到。看到倒在血泊中的一男一女两具尸体,太后娘娘先是晃了晃身形,跟着就挣拖了众人的手,一面冲尸体疾奔而去,一面痛苦哀嚎着:“我的儿啊~~~你们怎么就去的这么早呢~~~留下哀家一个人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思啊~~~”
倘若她的天分再高些,能够意识到出现这幅场景的根本原因,或许还会再加上下面这段哀嚎:“我的儿啊~~~都是哀家的错,是哀家对不起你,对不起你们哪~~~要是哀家早点给轩儿再娶一个媳妇,你们兄妹两个就不会因为一个萧逸之大打出手,哀家也不会白发人送黑发人了~~~都是哀家的错啊~~~哀家活在这个世上还有什么意思啊~~~”
事情最后的发展便很有可能会变成,太后亲手结束了萧逸之的性命给自己的一双儿女殉葬之后,觉得生无可恋,也跟着一抹脖子随了儿女去了。
四个当事人先后逝去,此后八卦不断,其中最可信也是最为人民群众所津津乐道的有两条。
一条是说,宇文轩和宇文娟兄妹两个有了不伦,被身为驸马萧逸之告发,太后一怒之下赐死了他们兄妹,但是马上又后悔莫及,无奈人死不能复生,便跟着杀了萧逸之泄愤,但是还是盛怒难平,于是便杀了自己泄愤。
另一条八卦是说,太后偷情于宣武将军萧逸之,被宇文轩兄妹撞破了好事,兄妹两觉得有这样的母亲真是人生的杯具,一时想不开就自尽了,太后觉得自己对不起儿女,羞愧难当,也就跟着自尽,萧逸之见老情人死了,于是便跟着殉了情。
以上的悲惨结局,再对比四个人现在的安居乐业,结果是如此的鲜明,纵然是个瞎子也不难看出,她易玲珑,是多么的重要啊。她的出现具有这划时代的意义,不单挽救了四条活生生的人命,挽救了一个破碎的家庭,更加强了宇文皇朝的稳固,维护了熙泽国的和谐安宁,可谓是顺应天命,合乎民意,简直就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
既然她是如此的重要,所以问太后要个十车八车的金银珠宝赏赐,应该不算过分吧。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做太后的干女儿太久了,已经和她产生了心电感应。就在易玲珑送亲回来后顿悟到了这番道理之后,太后她也突然放弃了一贯坚持的右倾保守主义路线,改为采用左倾冒进主义,刚刚赐婚过一个成阳公主和一个成宁公主,紧跟着又马不停蹄地拟定了一道懿旨,召一等威武侯,骠骑大将军公孙至明的独生爱女公孙玉瑾进宫,加封为玉妃,入主长庆殿。
是为当今圣上宇文轩称帝之后,所加封的第一个妃子。!~!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