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阴谋初现(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晨,杭州城外缭绕着一层淡淡的薄雾,远处的城郭若隐若现,平添了一份神秘的感觉。两只“无锡快”载着一船疲惫的人们,晃晃悠悠的驶向了城区边缘,随后在一个繁忙的桥下码头上靠了岸。
据胡雪岩这个“杭州通”介绍,这里是个水陆大码头,每天进出的各种船只络绎不绝,漕运、客运、货运的,当地在水上讨生活的,不知其数。
此时正是秋收过后、大量粮食外运的时节,站在船上,可以看到河道里排列着大批等待外运的粮船。虽然朝廷已经下令实行海运了,不过,胡升雷他们看到的运粮船只,还是以在河道上行驶的中小船只为主,那种能在大海里乘风破浪的大型沙船却并不多见。由此可见,所谓的漕运改海运,肯定不是那么好落到实处的。胡升雷还特别注意到,许小五望向那些大沙船,眼睛里竟是寒光闪闪的,看来他对于这些夺了他们饭碗的海运船只,算是恨透了。
码头上并没有人来迎接他们,胡升雷他们也并没有责怪杭州的刁掌柜,他又不是神仙,怎能知道这一群人一大清早的就来到了杭州?因此,他们准备上岸租几顶轿子,自己去和盛商行的驻地。
见胡升雷他们马上就要登岸离开了,最着急的莫过于杜三娘了。她和胡升雷刚刚有点热乎劲儿,现在却突然又要分开了,那以后猴年马月才能再见面啊?她那颗青春萌动的心又如何着落呢?
幸好,她是个敢想敢做,性格野性的女孩,见时间紧迫,早已把矜持羞涩扔到爪哇国去了,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她匆匆碰了胡升雷一下,然后向他诺诺小嘴,让他到船艄上去,有话说。
说实话,胡升雷也挺喜欢这个船家女孩的,她美丽大方,大胆心细,会伺候人,尤其是烧得一手好菜,哪一点都是令人心动的资本。要不是杭州的事情让他分不开思绪,说不定他还真要和她“拉扯拉扯”。见她主动邀请,他也不矫情,随即跟了上去。
来到船艄上时,胡升雷看到杜三娘正站在船边上,她目光凝视远方,若有所思。一阵微风拂过,吹起一缕青丝,飘飘洒洒,轻舞飞扬,挺拔窈窕的身躯显得格外的风姿卓越,婉约动人。
“就走了?”杜三娘也不转头,抬手捋了一下被风吹起的青丝,轻轻问道。
“嗯,杭州的事情挺急的,需要马上处理!”胡升雷突然觉得空气中的气氛有点异样,不过他看不到杜三娘的表情,也不好乱做推断。
“以后还能见面吗?”杜三娘还是保持着淡淡的语气。
“应该会吧……如果回上海的时候,你家的船还在这里,肯定坐你的船了,你做的菜真的很好吃!”
回想起和她一起相处的点点滴滴,胡升雷不由颇为感慨,这几天来,多蒙这个女孩的照顾,自己真应该好好谢谢人家!他想了一下,把手伸向脖子上,把怀表摘了下来。
“这个送给你,留个纪念吧!”他把怀表递了过去。
“钟表?!”杜三娘终于转过身来,眼圈有点泛红,怔怔的看着胡升雷,细声道,“送给我的?”
“是……”胡升雷的语气突然小了下来。这个年代,好像男人不能随便送女孩东西,女孩好像也不能随便接男人的东西吧?他讪讪的笑了笑,轻道,“你要是不稀罕就算了!”说罢,便要缩回手来。
“拿来!”杜三娘忽然妩媚的嗔了他一眼,伸出白皙的小手,接过怀表,旋即板着脸,娇嗔道,“谁说我不要了?”
见她这个样子,胡升雷不由尴尬起来,刚才他那样子,还真像不想送给人家似的,哎,怎么忘记了眼前这位美女和一般女孩有点不一样呢?他暗暗苦笑了一下,轻道,“如果没有别的事情,那我就要走了?”
“嗯!”杜三娘双手紧握着那个精致的怀表,生怕落到地上似的,她低着头,红着眼睛,轻轻应道,“记住了,一定要坐我家的船!”
“有机会,一定坐的!再见!”胡升雷向她挥了挥手,转身向前面甲板上走去。
两只眼睛望着他的背影,直待消失,怔怔地好一会儿,杜三娘方始回眸,她眼圈忽然一酸,急忙低下头,顺手拿起手绢,去擦眼角溢出的清泪。此时,只听她轻轻的呢喃道:“你一定会坐的,一定会的……”
在甲板上,他们和老杜夫妇道了别,硬派给这对夫妇一大笔银子,胡升雷一行这才通过跳板,依次踏上了杭州的土地。
码头上人群成堆,各种商贩、水手、脚夫、搬运工人等等,把码头充斥的极为热闹。离码头不足几十米的地方,一溜都是茶坊酒肆、客店浴池,门口的人流进进出出,川流不息。
甫一登岸,胡升雷一行人便在胡雪岩的带领下,向租轿子的地方走去。那些轿夫们见到他们一群人衣饰华贵,气宇轩昂,知道大生意上门,马上都围了上来,叽叽喳喳,争着推荐自己的轿子。
胡雪岩用杭州话和他们讨价还价,胡升雷也听不懂,只知道最后一共租了四顶呢子大轿。胡升雷三个主人上了轿子,行李也放在最后一个轿子上面,护卫随行,众人在胡雪岩的带领下,蜿蜒逶迤,向目的地走去。
*****
和盛在杭州的分部虽然没有上海总部那么富丽堂皇,但在这条街上也算数得着了。高大宽敞的门楣上,蓝底金字的匾额显得格外抢眼。
胡升雷来到这里,一看到这处建筑的位置和气势,便对胡雪岩的办事能力暗赞不已。不过,此时商行的门口却显得格外冷清,只有一个年轻后生在东张西望,他眉梢带着一丝焦急的神色,似在等人。
胡雪岩看到那个后生,便轻轻一笑,走了上去,笑道:“周江,干什么呢?鬼头鬼脑的!”
那后生顿时吓了一跳,马上转过身来,他一见到是胡雪岩,顿时大叫起来:“东家,你可来了,我们早就盼你过来了……”说着,他便转头向后院里大喊:“掌柜的,掌柜的……”
“周江,一大清早的,你叫魂呢?”不一会儿,门里面传出来一阵恼怒的声音,随即,一个长褂圆帽的肥胖中年人走了出来。
中年人抬头看到胡升雷他们的瞬间,却也突然激动起来,他眼睛本就发红,此刻更像是染脂似的,通红通红的,他颤抖着声音轻道,“东家,你们可来了……”
随即,他又立刻反应过来,不想在下人面前喜怒于色,忙不迭的板起脸来,恭敬的说道,“东家,快请进屋吧,没想到你们这一大清早的就到了,这几天我一直派人在码头上盯着,却硬生生的把你们给错过了!”
说罢,他又转过头来,对那个周江喝道,“你小子还在这愣什么,没看到东家和这些爷们很疲惫嘛,赶快去通知老曹准备洗脸水和早茶!臭小子,当了这么长时间的门房,连这点眼力劲儿都没有,缺少调教!”

“我……我……”遭到了掌柜的一阵劈头盖脸的怒骂,周江顿时委屈万分。俺这不是和掌柜的你一样,激动地把这事给忘了吗?俺又不是故意的?
他在心里不服的叫屈了一番,随即又想到掌柜的这些天由于商行的事情也操碎了心,不由在心里原谅了这个胖老头,他老老实实的应了一声,向东家和那些爷们作了个揖,赶紧向后院小跑而去。
“刁掌柜,你怎么搞得,一副遭受过酷刑的样子!”胡雪岩笑着调侃道。
“哎,一言难尽,等爷们梳洗吃喝了再说吧,反正这些天都过去了,也不在乎这一时半会儿。东家,你说呢?”刁掌柜先看了看胡雪岩,随后又把目光放在胡升雷的脸上,他是知道胡升雷在和盛商行有多大分量的人物之一。
胡升雷向他投去了一个安慰的眼神,淡淡笑道:“就按刁掌柜说的办吧!”
这个刁掌柜,叫刁施德,杭州本地人,在胡升雷力推“本土化战略”的东风下,被胡雪岩网络来当上了和盛商行在杭州的掌柜。
此人身材比较肥胖,一副弥勒佛的样子,却是精明过人,手段高超,杭州的场面几乎都是他一个人帮和盛商行打拼出来的。平常,他那对绿豆般的眼睛里总是炯炯有神,射出若有若无的缕缕精光,让人不可小窥。
不过,此刻,刁掌柜的形象可有点凄惨了,精瘦了不少不说,连他身上的那股精神头儿也熬掉不少。看来,这次商行的变故真的很棘手啊!
众人进了内院大厅,自有下人来安排一切,洗漱了一番,开始吃早茶。
从早餐的样式看,刁掌柜肯定下了一番心思。早餐的点心都是杭州地方有名的小吃。有麻球王,港汇笋尖虾皇饺,南宋定胜糕,天下第一包,西湖蜜皇彩花,蟹黄小汤包,葱包桧,九姓团圆,明良生煎包,太子麦蕉,贵妃松花饼等等,品种很多,味道极佳,有点刻意巴结胡升雷的意思。因为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位东家好三美:美食、美女、美景。
这里要特别说一道风味小吃,那就是葱包桧,去过杭州的人,大概都知道这个有趣的典故。公元1142年,民族英雄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害于监安大理寺,后来,他的儿子岳云也被害死了。因此,杭州百姓十分痛恨害死岳飞父子的奸逆秦桧夫妇。
当年,望仙桥边有家专卖油炸面食的小店,小店掌柜的眼见奸臣秦桧天天坐轿从店前而过,自己却不能手刃奸臣,不由忿恨不已。一天,他将面食捏**形,放入油锅里,边炸边喊:“油炸秦桧,油炸秦桧!”
当别人问他卖什么时,他便随口说道:“油炸桧。”
从此,这一道闻名的小吃便流传了下来。后来,人们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如今的小吃——葱包桧。葱包桧烹调时,选用上等的白粉制成春卷皮(或叫薄饼),再裹上油条、葱段,在平底锅上反复压扁,直至烘烤到金黄色,再抹上竦酱或甜酱,即成。
吃过早茶,胡升雷觉得一身的疲倦早已不知了踪影。不过,他看到胡雪岩眼睛泛红,一身疲惫仍未散去,正在强打着精神,知道他不像自己习武有精神,便不着急说事,招来刁掌柜,命令他准备厢房,大家先在商行的厢房里歇息一上午,中午吃过饭,再谈正经事。
随即,众人遵命,纷纷跟着仆人散去。
刁掌柜安排了众人之后,又回到了胡升雷所在的厢房,此时,胡升雷正是闲坐无事。
“见过东家,现在商行……”刁掌柜刚要说话,却被胡升雷挥手打断了。
“等雪岩大哥醒来一起说,他对杭州最熟悉,这事怎样解决还要他来出主意,你先去好好想想,理理头绪,等一会儿,给我们把事情的经过详细说一下!”
“是!”刁掌柜立刻住口,躬身行了一礼,恭敬的说道,“那东家你休息吧,属下告退!”说罢,他便关上门退了出去。
*****
歇息了一上午,中午吃过饭之后,众人便在商行驻地的一个秘密厢房里,交谈起来。
“刁掌柜,你先仔细说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胡升雷的表情看起来很轻松,端着一杯盖碗茶,边品边问道。
“事情是这样的……”刁掌柜用略显沙哑的声音,向三位大佬详细介绍着这次和盛商行在杭州遭遇突变的始末。
浙江本是鱼米之乡、丝茶之乡,良好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一批富甲一方的豪门大族。其中,就数杭州的秦、李、赵三家势力最大,影响最广。历来,豪门大户要想生存繁荣下去,必定要和地方官员相互勾结,官商相护,才能长久。
这三家地方大族当然也不会例外,每一家都和满清的地方官,甚至和京官都有瓜葛。他们中间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即使是刁施德这样的本地人,也打探不太清楚。现在,他只知道这三家豪族似乎和满清的杭州将军关系密切。
本来,这些豪族们的乱七八糟的烂账,是不关和盛商行事情的,但是,自从和盛商行和漕帮以及上海各对外贸易商人合作,实施“垄断打压战略”以来,浙江一带的丝茶粮食出口,处处都受到了限制,不但自由买卖的空间被逐渐挤压,而且其交易成本也连连上升,水面上的运输更是不断出事,导致这些浙江豪族们损失惨重。
后来,经过小心的调查,杭州的豪族们终于把目标锁定在和盛商行身上。向来都是骄横跋扈的豪门大族们,怎么会一直忍受区区一个小商行对他们的打压,他们马上决定,要整垮对手。
于是,由这三家豪族牵头,浙江很多靠商业致富的豪族们,便开始策划对付和盛商行,他们采取的措施是用官府的力量来摧毁和盛商行。
浙江的新任巡抚名字叫黄宗汉,是福建晋江人。他是道光十五年乙未正科的翰林,和广东叶名琛、江西张芾,为同一榜的巡抚,另外,他还有很多同榜官僚在京里当内阁学士,人脉很广。
据说,这黄宗汉是个很能干的人,但是关于他的操守与治家,却被人批评极坏,说其极端贪婪刻薄。他刚刚到任不长时间,府衙里就传出他向粮道索贿四万两银子的糗事。另外,他还是个好权如命的家伙。
当浙江的豪族们请杭州将军出面,以大笔钱财开路,要求黄宗汉对和盛商行进行全面摧毁时,他没有多少犹豫,便答应了。黄宗汉知道,和满清杭州将军打好关系,对他以后的升迁非常重要;和当地的豪族们打好关系,对于他以后的做官也很重要。至于和盛商行的死活,他根本就懒得去想。
因此,浙江巡抚黄宗汉一上任,便下达了一系列针对和盛的政策。和盛商行也由此开始受到冲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