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抵达杭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船舱内,灯火闪动,气氛凝重。
刚才,胡升雷和胡雪岩他们劫后见面,知道匪徒并没有来得及攻入他们的房间,不由完全放下心来。几个人相互热切的问候了一番,又向老杜一家问候了一下,便依次坐了下来。
此时此刻,想起刚才发生的血光之灾,众人还是心悸不已。
老杜的媳妇儿紧紧抱着杜三娘,躲在一边角落里,轻轻的抽泣着。劫后余生,这对母女此刻可谓是百感交集,相互簇拥着对方,既庆幸万分也后怕不已。
也许是被她们母女的哭声弄得太烦躁了,老杜不由板着脸,轻喝道:“不要哭了,又不是没经过这种事情,大惊小怪的,都回去睡觉吧!”
“爹——,你怎么能这么说呢?”听到老杜的吆喝声,杜三娘不由黛眉轻蹙,小嘴一撅,不忿的嗔怪起来。
“赶快带你娘回去睡觉,胡少爷他们还有话要谈呢,不要在这里乱神!”老杜硬下心肠,故意装作听不到女儿的娇嗔。
“爹——”
“好了,三娘,跟娘回去吧,他们爷们还有话说呢,我们就不要在这儿捣乱了!”老杜媳妇儿抬起头,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向胡升雷他们福了福,腼腆的笑道,“妾身失礼了,让诸位爷笑话了!”
老杜媳妇儿虽是布衣裙钗,徐娘半老,却也落落大方,温柔贤淑,颇为懂得事理。
“不是,不是,是我们连累了嫂夫人,实在是对不住,让你们受惊了!”胡雪岩赶紧站起身来,向老杜媳妇儿抱拳作揖。
胡升雷和许小五也一起出言道歉。
“不敢当的,不敢当的!”老杜媳妇儿赶紧闪身躲到一边,不敢承受胡雪岩的大礼,随即她又向老杜说道,“她爹,你和诸位爷说话吧,我和三娘先回去了!”说罢,她便拉起杜三娘的小手,向后面船艄上走去。
“娘——”杜三娘明显还想留下来,不过还是拗不过她娘亲,最后在胡升雷投去一个“安心休息”的眼神后,她才不依不舍的离去。
“老杜,嫂夫人可是一个非常贤惠的娘子啊,你有福了!”胡雪岩拍了拍老杜的肩膀,由衷的赞叹道。
“是啊,还有三娘,她也是个非常董事的女娃,令人羡慕啊!”许小五也借势赞叹了一句。
“哪里,哪里,娘们和女娃知道什么贤淑董事?几位爷过誉了!”老杜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谦虚的说道,不过,那眼神中明显露出一抹得意的神色。
听了众人的对话,胡升雷心里不由有了点安慰,知道大家的情绪还算安稳。他郑重的对老杜道歉道:“老杜,对不起,连累你们全家了!”
“胡少爷千万不要这么说,咱们跑江湖的,谁还没个小灾小难的!”老杜颇为大气的说道,“不满各位爷说,像我们跑水路的,遇到这样的水匪次数多了,早就习惯了。在江湖上混口饭吃,小心谨慎固然重要,但若老是怕东怕西的,那还混个屁啊?”
“老杜豪爽,在下佩服之至!”也许是经历相似,许小五像是遇见了知音,不由大声赞叹道,“以后在江面上,老杜你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尽管报我松江漕帮许小五的名号,看那个王八蛋敢动你?”
“那老杜就谢谢许爷了!”老杜顿时感到极为高兴。
在吴淞江及运河上混饭吃的人,没有人不知道松江漕帮的,更没有人不知道松江漕帮的巨大影响力的。尽管最近松江漕帮有点式微了,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有了许小五这句话,老杜以后在江面上混饭吃,肯定能省却不少麻烦,你说他心里能不高兴吗?
“什么许爷的,许爷的,老杜要是看得起我,就叫我小许得了!”
“不敢,不敢,还是叫你许爷吧!”老杜连连摇头,脸上露出承情不起的表情。
随即,他便十分知趣的站起来,对在座的三人抱拳说道,“三位爷肯定还有重要的事情要谈,老杜就不打扰你们了,你们慢聊,我去看看三娘她们娘俩!”
说罢,他便作了个揖,然后快步向后面走去。他嘴上虽然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其实心里早就心疼的要命,老婆和女儿都是他的心头肉,稍微受一点惊吓,都是他不允许的。刚出了后门,他便加快脚步,向三娘的闺房小跑而去。
老杜一家离去之后,船舱内突然冷清了下来,三个人似是谁也不愿再说话了。
最后,还是胡升雷主动打破了沉闷,他扫了两人一眼,问道:“你们两位,看看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处置?”
“这个……”胡雪岩迟疑了一下,轻声说道,“对于江湖上的事情,说实话,我也不太了解,还是由小兄弟和小五处置吧,有什么需要我打下手的,你们只管吱声!”
“小爷叔客气了,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借重你老人家的!”许小五客气的笑了笑,转身对胡升雷问道,“胡先生,知道是谁偷袭我们了吗?”
“暂时还不知道!”胡升雷表情沉了下来,那刀刻般的眉头紧皱,面色冷肃,沉声说道,“刚才王六已经来报告,白狼头正在审问那几个俘虏,凭白狼头的手段,我相信很快就能知道这帮水匪的真面目了!哼!”
说罢,他炯炯有神的双目中陡然间闪过一道冷酷的寒光,熟知他为人的胡雪岩知道,这次小兄弟是动了真怒,想到他对付敌人的手段,胡雪岩不由打了一个寒战,不敢再妄猜下去。
看到胡升雷眼中闪过凶狠之色,许小五也不由暗自赞许。无怪乎对方小小年纪就能闯出这幅大场面,对敌心狠手辣、残酷无情才是生存的硬道理。他自己就是一个武力至上的猛男,对于敌人讲究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斩尽杀绝,绝不给敌人留下任何生机。
“查出敌人之后,胡先生打算反击吗?”
“是的,这毋庸置疑!”胡升雷咬牙切齿,目光凌厉异常,斩钉截铁的说道,“我绝对不会给任何人有向我第二次举刀的机会!”
“好,胡先生的想法和在下不谋而合。在江湖上混,绝对不能让别人爬到我们头上去,对待任何图谋不轨之人,一定要以血镇之,让他们知道厉害。到时候,有用的上漕帮的地方,胡先生尽管开口,我倒要看看是哪个胆大包天的杂种想要我们的命?”

就在他们讨论怎样对付偷袭之人的时候,王六这边的逼供也已经基本完成了。
在凶狠残暴的白狼头活刮了一个黑衣人之后,其他四个黑衣人瞬间便已崩溃,随后他们便竹筒倒绿豆,把所知道的关于潘义祥和周立春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有的人甚至连小时候尿过几次床,也一一叙述了出来,并配有感想若干,讲的是痛哭流涕,凄惨无比。
*****
“罗汉堂?潘义祥?朱福保?周立春?周秀英?小刀会?!”
拿到王六送过来的口供,看着上面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词语,胡升雷不由微感震动。暂且不去说这个罗汉堂的潘义祥和大流氓朱福保那点破事,单说周立春和周秀英这对父女俩,他们可都是历史牛人啊。
在另一个历史时空,这对父女俩可都是上海小刀会起义的干将级人物,赢得不少后人的吹捧。只是现在他们父女却跟着潘义祥这个小瘪三干起了暗杀业务,而且还莫名其妙的和他成了仇人!
晕,这老天爷开的玩笑也太乱七八糟了吧?
他不由郁闷的把手中的供词扔给了胡雪岩,独自一人暗自沉思起来。
“没想到竟然又是朱福保这个小瘪三惹得祸!这个潘义祥真是一个蛮不讲理的小赤佬,还有这个周氏父女,简直就是一对被人当刀使的傻瓜,哎……”胡雪岩边看边摇头,叹息不止。
“没想到胡先生这么厉害,那个横行上海滩的朱福保真的被你灭了,了不得,真的了不得!”许小五嘴上笑呵呵的夸奖,心里去暗自心寒。
这个胡先生下手好狠呢,几百多号人,说灭就灭了,真是令人心寒彻骨!以后,我们漕帮可千万不能得罪他。
这时,胡升雷突然抬起头来,向胡雪岩问道:“雪岩大哥,这里离最近的城池还有多少时间的路程?”
“最近的就是平湖县了,大约半天时间就能抵达,然后是嘉兴……”
“好!”胡升雷打断他的话,说道,“两位,现在我们的护卫人员死伤惨重,为了防止潘义祥这个小赤佬给我们耍回马枪,我觉得现在应该立刻启航,赶紧前往平湖!你们认为呢?”
听了他的话,胡许二人顿时一凛,知道他说的极对,在这里多停留一刻就多一份危险,便不再多说话,马上点头同意。
见二人都同意自己的意见,胡升雷马上命令王六:“王哥,你去命令老杜他们,告诉他们立刻起航,目标平湖县城。同时,你也告诉护卫们,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死去兄弟的遗体。”
“是!”王六大声应道,随即他眼中闪过一道寒光,忽然问道,“七少爷,那些俘虏怎么办?”
“就按你的意思办吧!”
“是!”王六腾腾杀气的应道,语气中充满了暴虐,显然那些俘虏想活命是很难了。
接下来的半天时间里,船上众人一边提高警惕,对经过身边的船只仔细巡查,一边闷头加速向平湖城赶去。由于是劫后余生,大家早已没有了玩笑嬉闹的兴致,所有人都显得非常沉默。
中午时分,两艘从上海出发的“无锡快”终于抵达了平湖县城。
平湖县城是个不大的小城,她是明朝宣德五年置县,嘉靖三十二年,为御倭筑县城城墙,三十五年,置东北二瓮城,四十一年增筑城垛,城高二丈五尺,宽二丈,周围九里,有陆门、水门各五座,城河阔五丈多。清顺治二年六月上旬,清军南下抵达嘉兴,六月二十三日,朱图龙署平湖知县,闰六月初五,清军令“剃发”,遭平湖人民顽强反抗,知县朱图龙遇刺身亡,七月二十三日,清兵屠县城。
现在的平湖县城是一个从杭州经嘉兴到上海的很重要的中转码头,城内各地的人流很多,各种商业活动也很频繁。在这里,胡升雷他们并没有多做逗留,仅仅是停留了两三个小时。期间,他们做了三件事情。一是把死去护卫的尸体用棺材装好了,寄存在一座寺庙里;二是租了一艘船,派了三个护卫保护着两个重伤员回上海去救治,同时也给古应春和姚静卿他们送信,一方面要求多调一些人到杭州来,另一方面则要求上海方面立刻全力追查潘义祥等人的下落;三是补给了一些船上缺损的东西。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做完以上事情以后,他们顾不上休息一下,即刻便重新起锚,向浙江的治所杭州府进发。两艘“无锡快”在几百里的水道上穿行不息,又经过两天两夜,经平湖、过嘉兴、走余杭,在一个秋天的早上,终于来到了杭州城外。
杭州城历史悠久,自秦时设县治以来,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她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八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杭州古称钱唐。隋代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五代时的吴越国在杭州建都。南宋建炎三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明代,改杭州府为浙江布政使司治所。清代,杭州为浙江省兼杭嘉湖道治所。
杭州拥有非常美丽的山水风光,极多的名胜古迹,譬如灵隐寺、六和塔、飞来峰、岳王庙等等,其中尤以西湖山水着称于世,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写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
杭州城江河纵横,湖泊密布,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和以大涌潮闻名的钱塘江也从杭州穿城而过。优良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水陆交通,使得杭州物产丰富,经济颇为发达,万物所聚,应有尽有,各种交易甚盛。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之美誉。
鸦片战争之后,五口开埠通商,杭州乘风而起,对内对外贸易越发频繁,城内各行各业,酒肆茶楼,艺场教坊,驿站旅舍等等都表现得颇为繁荣。
特别是最近两年,南方发生战乱以来,很多人都逃难过来,使得杭州一时呈现出一种畸形的繁荣,四方客商云集,西洋人也纷至沓来,市面上显得奢华靡靡,纸迷金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