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摸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除了那些神话传说外,春秋战国时期有老子和庄子两位诸子百家圣人中的大人物出现,他们发展出了华夏道教,并且成为了华夏道教中的标志性人物。到了后来有汉朝时期出现的龙虎山天师教,三国时期汉中地区的五斗米教,黄巾大起义中的太平教等等,晋朝时有葛洪,隋唐时期有传说的汉钟离和吕洞宾等八仙,宋朝时有华山陈抟老祖,王重阳等等,明朝时有张三丰、周颠等,随着这样的道家传承,华夏民族本土的道教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当然了和从印度那里传过来的佛教比较而言,华夏本土的道教确实是逐渐地式微了起来,甚至和西方的基督教比较起来道教对民众的吸引力也非常不如,特别是离开了华夏大地之后,华夏道教几乎就没有任何其他的信众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道教的某些观念确实是不适合现代社会,老子推崇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在现代社会根本无法让人接受,庄子的逃避现实也很不现实,种种原因导致了道教的没落。
但是事实上华夏道教的出现远在历史记载之前,根据刑天的说法,在轩辕黄帝的时代中,道教三清之一原始天尊的弟子广成子就做了轩辕黄帝的帝师,指引他修炼了道教的某些心法,这些心法在人族中流传开来逐渐形成了华夏人族中的术士一脉,特别是在夏商周之后,术士取代了大巫祝成为华夏民族中那些特异功能人士的主体存在。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华夏民族中那些特异功能人士从最开始的妖族血脉继承者,到三皇五帝时期的洪荒世界远古巫族和龙族等的血脉继承者,再到夏商周时期的大巫祝和术士等等,最后到了秦汉之后就是神仙和妖魔鬼怪的传说了,经过两千多年,神仙没了,妖魔鬼怪也没了,聊斋中那些狐仙等等也没了,剩下的就只有现代社会中所谓的气功大师,莫名其妙的所谓异能人士等等。
和韩金戈比较起来,现代社会中出现的那些气功大师和异能人士都不怎么够看了,他身上继承的是远古巫族的血脉,并且他体内的这种强横血脉已经被刑天引发,在刑天的帮助下他又获得了强大的九龙之气,把整个九龙炼神阵都转移到了他体内,在不久的将来会形成了他体内独有的虚空世界,他将会成为一个世界之主。
非常可惜的是在他体内虚空世界真正形成之前,韩金戈根本动用不了那么强大的力量,他可以发挥的也就是他那被强化到了接近非人境界的**力量和强横的精神力量,也就是所谓的神念。除了这两样能力外他要动用体内真正的本原巫力和九龙之气是会对本体造成伤害的。
重新回到石棺所在的墓室中,韩金戈这一次认真地观察了一番,左右的耳**他也没有放过,这么样看下来韩金戈基本上对文王墓的情况有了他独有的认识,看来在文王墓建造是在周文王还在生的时候完成的,在他死后直接就被安葬在了这里。墓室前的三元两仪大阵那是只有周文王姬昌这样的大巫祝才有能力来发动的,估计姬昌曾经动用过那处祭坛,用来推演过未来也不一定,传说周文王是在羑里演化后天六十四卦的,但是当时的情况后世人又怎么完全清楚的呢!?或者是周文王回到岐山后使用了一次那处祭坛!?根据刑天的说法,这种逆天的阵式发动之后对使用者会造成非常大的负担,或者说就是由于使用了祭坛周文王姬昌才在伐纣前夕死在岐山!?从那处祭坛所在的三元两仪大阵的痕迹上可以看出,那处祭坛确实是被发动过。
无论如何这处陵墓应该是周文王姬昌为他自己选择的,在周文王的棺椁被安葬在这里之后大概不到两三百年时间就有另外一批人进来过,这批人应该就是在耳**那里开出盗洞,并且立下道教符咒的术士,他们进来文王墓大概是为了找到某种神器也不一定,看墓室中那些随葬的珍宝应该是根本没有被人动用过,也就说明这些进来并不是为了财富,那么让他们动心的大概也就只有法器灵宝了,在韩金戈看来这种可能性非常高。
但是凤琮和那件手链又是怎么回事情呢!?凤琮只有制作它出来的大巫祝才会使用,落在其他人手中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相信那些术士是不会对它有兴趣的,它有怎么被**了文王墓呢!?除此之外,文王墓中周文王姬昌的棺椁中的事物又有被人翻过的迹象,在韩金戈看来那些上古时代的术士应该不会做这种亵渎圣贤的事情的,那么也就只能说,在那些术士之后,又有其他人在其后进过文王墓,从这里带走了某些件价值连城的珍品和那件凤琮,以及和凤琮在一起的那件青铜器等等。
合金线的出现在华夏历史上并不是只有近代才有的,在秦朝的时候就有某些合金被发现过,当然了这样的技术在那个时代中根本无法大规模被投入使用,只是作为某种珍奇之物被权贵所有。例如那件绿松石和黑曜石穿成的手链就是如此了,拥有这件手链的人物绝对不简单。但是他为什么会把这件手链丢弃在了这里呢!?

墓室中的所有禁制都已经被之前的那些术士们给破除了,相信也没有其他禁制,那么在韩金戈之前进来这位人士又是被什么给惊走的!?甚至于他竟然把那件在古代可以被称为无价之宝的手链都给丢了!?
根本韩金戈的分析,凤琮应该就是被那位仁兄给**去的,除了凤琮之外,还有其他几件青铜器等,这位仁兄至少进来了两次,第一次**去了那几件被韩金戈侥幸发现的凤琮和青铜器等,第二次他却是把自己给留在了这里,韩金戈踩到的腐朽骨头应该就是他留下来的最后存在,看上去他进入陵墓的时间距离现代最少也有千年左右了。
推测出有两批人在周文王之墓封土之后进来过,韩金戈也很是无奈了,华夏历史上多有盗墓的,这样的传统由来已久,根本找不到最初的起点。讲三国时曹操是盗墓的祖师爷,那也有些冤枉他了,在曹操之前肯定还有其他盗墓的,只是曹操是有记载以来第一个大规模组织盗墓的历史人物,也就成了那些形形色色的盗墓者进行穿凿附会的最佳目标了,由此他也才成了华夏盗墓者的开山鼻祖!
华夏盗墓行业分为南北两派,南派根本不讲究什么传承,他们又被称为土夫子,就是发掘古墓,靠着鼻子在南方各地找到古代陵墓,使用洛阳铲开始发掘,然后在发掘到陵墓之后,整个墓室之中任何所有基本上都会被他们一扫而空,甚至连古代的尸首也不会被他们放过,那些都可以拿去卖钱的。
南派也就不去说它,倘若是南派的盗墓者找到了文王墓,那么很难想像这里还会剩下什么!?估计周文王姬昌的尸体连带着他头上带着的黄金面具都会被他们背出去卖掉,所以在韩金戈之前进来的盗墓者肯定不是所谓的南派盗墓之人。除了南派之外,就只有北派了。
北派盗墓者在华夏又分为四大派别,分别是搬山、卸岭、发丘、摸金,其中搬山道人和卸岭力士两派主要靠的就是民间力量的大规模作业,组织起人力物力,找到古代陵墓然后进行大规模的发掘,当然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山岭不存,古代陵墓彻底消失在历史的记忆中。发丘郎中从做事的方式上和搬山道人、卸岭力士相比没有什么不同之处,但是发丘郎中主要是借助官方的力量进行大规模盗墓。严格意义上来看,搬山、卸岭和发丘这样三派和华夏南派那些土夫子在盗墓方面非常想像,靠的不是什么专业技术,更多的是靠人力物力去做。
摸金校尉和其他那些盗墓者却是完全不同了,摸金校尉基本上都是独立行动,很少有大规模组织起来进行盗墓行动的,即使是参与到大规模盗墓行动中,他们也只是提供技术指导。摸金校尉找到古代陵墓靠的是种种华夏历史上秘传下来的风水秘术,结合着无数的人文知识,才找到古代陵墓,并且使用最简单的方式打出盗洞进入到陵墓中,在陵墓中他们也不会把所有陪葬的物品带走,正常情况下他们都只会带走那么一两样罢了。
按照韩金戈对华夏那些盗墓派别的了解,他基本上可以断定了,在他之前进入过文王墓的两批人中,第一批人是先秦时代的术士,他们对陵墓中那些随葬的珍宝,包括凤琮这样只有大巫祝本人才可以使用的灵宝根本就没有动过,也不知道他们从这里带走了什么强大的法宝灵器,韩金戈有些怀疑墓室前的那处祭坛处很可能在过去是有些灵宝存在着的,此时那里当然是什么也没有了。
第一批的术士肯定是通过耳**中那处盗洞进来的,从结构上看来,那处盗洞或者不应该被称为盗洞,那里似乎是陵墓中特意留下来的通道之一,那些进入过文王墓的术士对文王墓肯定非常了解,所以才那么轻易就进来了,并且把文王墓中那些强力禁制也都被破解了。商周时代的大巫祝布置禁制肯定是需要用到法器的,这些法器和凤琮这种本命宝物不同,术士带走了也同样可以使用。外面祭坛上那么干净本身就不正常,特别是两仪所在的那两处青色石墩,韩金戈推断在当年那里肯定有着某些强大的法器,或者那些术士的目标就是那些了。
第二批进来的大概就是秦汉之后的某位摸金校尉了,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了文王墓的情况,很可能他是找到了先秦那批术士留下的笔记什么,才清楚地知道了文王墓中的种种事情,并且他也知道了那条术士们开出来的通道存在,了解了这些后他进来文王墓当然是很轻松了。很可能他进来之后太过贪心,第一次出去带走了凤琮和其他那几件青铜器,第二次又进来不知道碰触到了什么特别的禁制,在棺椁之前化做了腐朽的骨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