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龙Ⅳ之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国大军终于开始了总攻击,索融、列阳炎的重装部队直冲在前,菅仁友等文官携远程部队(巨努、长弓、投石车等)紧随其后,郑历王亲统骑兵从右侧迂回而上。三万大军各有分工,欲将许国大军全部埋葬于望江原之上。
这一边,许国大军受方大龙启发,以乱箭直射阵中领队,总算将车轮部队消灭大半。连没有喘口气的工夫都没有,就又要跟郑国主力军对阵。胡氏祖孙带着已经不剩多少的先锋队伍去迎击列阳炎的八千勇士,石家兄弟拖着疲惫的左翼去阻挡索融的七千精锐,剩下的部队继续对付已显零乱的北关队伍。倘若让他们有机会再把阵势组好,许军必败无疑。
战斗已然趋于混乱,许军已经没有精力去对付躲在后面放箭的远程部队,更加没有余暇去管打算迂回包抄的骑兵部队。现在,他们就光是对付眼前的敌人也已经相当吃力了。
眼见只是在顽强抵抗的许军,事实上却另有杀招。仔细一想,负责抵挡敌人攻击的部队,都是由集体战斗水平比较弱的山贼义军组编的队伍,他们现在还活着的,都是单兵作战能力很强的英雄好汉,虽然人数上有些差距,但完全能够胜任阻挡敌人前进的工作。而负责扫荡车轮阵的则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兵。这是方大龙进军时就已经想好的部署,先让那些缺乏组织纪律的义军消磨敌军的实力,最后再用正规军出奇制胜。
很快地,方、伍两队人马就将已经成为一盘散沙的三万北关兵消灭殆尽,两队分头行动,方大龙带同谢俊丁贯去迎郑历王的骑兵部队,伍有成则去帮助两路义军加强防守。
当时,经过了连场战斗,胡德海的先锋队只余一千人,石家兄弟的队伍还剩五千人,伍有成的殿后部队则是几乎没有多少死伤的九千余人。负责阳动作战的索融与列阳炎的部队合计一万五千人,菅仁友等远程部队三千人。另一方面,迂回攻击的郑历王,骑兵五千余,而方大龙和谢俊丁贯的迎击部队却有一万二千人。郑历王的迂回作战,反而将自己孤立起来。
索融一见方大龙的动向,心知不妙,赶忙拨下一队人马继续攻击,自己带着五千士兵要与郑历王会合。可伍有成的部队早有防备,分出半数士兵,将索融截了下来。
那边列阳炎远更是水解不了近渴,只得靠菅仁友的三千远程部队去牵制方大龙的行动,但也只是杯水车薪罢了。郑历王的骑兵很快就冲到了方大龙的本队跟前,方大龙将弓弩兵布置在队列最前,弓兵站立,弩兵半跪,箭矢仿如暴雨般,将冲在前面的骑兵连人带马射翻在地。
但后面的骑兵却趁着弓弩兵上箭的工夫冲到了跟前。眼见弓弩兵即将受到攻击,方大龙却没有下达后撤命令,而是让手下为数不多的骑兵手持长矛,冲了过去。
对方的骑兵要攻击半跪在地的弩兵,就一定要减速。而许国的骑兵要用长矛攻击的同一高度上的敌人,根本不需要减速,反而还要加快速度好跳过那些半跪在地的自己人。这一加一减,高下立判。
不过就是可怜了那些弓弩兵,虽然他们已经接到了“赶快卧倒”的命令。运气好动作快的自然无恙,那些运气差反应慢的,不是被马踩死,就是被马撞伤。可说是被当作弃卒对待。
那方大龙得了先手,自然不能放过机会,下令全军攻击,定要将郑历王生擒活捉。
一万二对五千余,郑国骑兵几乎被敌人包围住了一半,倘若是一般人早就避战后退了。但可能是自尊心在作怪,郑历王竟下达了“继续攻击,冲破敌阵,直取许皇人头”的命令。
当时,方大龙的本队为了包围住郑历王的骑兵队,将兵力分布得有些过薄了。郑国骑兵队看准了将围未围的那一刻,竟真的冲破了许军的包围,杀到了方大龙亲卫队的跟前。

这一战,竟要由两国元首的亲卫队来分胜负。郑历王冲破许阵的两千骑兵与守护方大龙的一千亲兵,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短时间内,郑历王显然再次掌握了优势。
然而,战争并非是单纯的计算题。从六万八对六万,到二万七对二万三,再到一万二对五千,直到现在的一千对二千,这些都是靠双方将领们的智慧和士兵们的勇猛所致。只要用心去思考,任何战斗局势都有逆转的可能。对于郑历王应用陷阵的回应,方大龙现在要做的,就是靠自己那高超的骑术与刀法,将形势变成一对一。
方大龙先让自己的亲卫队左右分开,为自己的冲锋让出一定的空间。跟着手握单刀,骑红马直冲入郑国骑兵阵中。二千骑兵,对他来说根本就只是摆设。
那郑历王衣甲华贵,很快就被方大龙认了出来。只是二马错镫的工夫,郑历王就已经到了方大龙的腋下。
郑国主君被擒的消息,马上传遍了整个望江原。这场震惊整个龙华大陆的望江原之战,也就此划上了句点。
这一战,郑国北关兵三万人全军覆没,新郑守军三万人,战死一万八千余,仅存一万一千余,全数投降被擒。许国先锋军一万人,仅余三百零二人,全数带伤,大将胡德海更是身背十余箭,幸好未伤及要害,得以活命;左右翼共二万八千人,仅余五千一百三十四人,受伤三千七百人;殿后的伍家军一万二千人,战死四千二百八十三人,还剩七千七百一十七人;方大龙所带中军精锐人马一万人,战死一千三百五十四人,生还八千六百四十六人,受伤二千七百一十六人。
这之后,方大龙迅速攻占新郑,以及北方各个城池关卡。与张国缠斗中的郑**队听说新郑被占,知道再打下去也没有意义,便投降了张国。曾经雄霸一方,延续了五百多年的神圣帝国旁系贵族,郑国就此灭亡。
占领了郑国所有土地,方大龙将郑国国库中的一半财物赠与张国。张侯欣然收下,并与许国结为同盟,同样反了帝国统治,自立为张皇。
料理完了所有战后事宜,方大龙终于召见了郑历王,并游说他加入自己的阵营。
“你的领地已经没有了,要不要考虑为我做事啊?”
“哼,你想要的不是我,而是我那些臣子吧?”郑历王对方大龙不屑一顾,眼望天窗答道。
“也可以这么说。不过,你也不想一辈子待在牢房里吧?”方大龙也不跟他计较,笑着问道。
“你不怕我造反?”郑历王终于看了方大龙一眼。
“你要造反是你的事。不过,失败的代价将是什么你心里应该清楚。”方大龙不再言笑,以锐利的眼光看着这位已经沦为阶下囚的一国之主。
郑历王闭目仔细想了一下,说道:“那么,我有三个条件。”
“请讲。”
“一、我要郑国祖业建阳城。二、我的臣子只在我手下做事,不听命于他人,如果有人不想再任官也不得强留。三、假如我助你统一龙华大陆,至少要封我为一方诸侯。”
“好!只要我统一大陆,你郑国的土地我都会归还与你。口说无凭,立字为证。”方大龙竟毫不思考,马上同意,还当场立下文书誓约。
文书一式两份,郑历王接过文书比照一番,果然与自己所说分毫不差,后面还写着“如违此约,天打雷劈”。
“好,好!如违此约,天打雷劈!”
就这样,郑国所有被俘重臣,都加入了许国旗下,郑历王也变成了许国的臣子,并改名为郑辰起。然而,誓约书上并没有写着郑历王倘若中途而死要怎么办,也没有写郑辰起不得造反。对双方来说,这完全只是互相利用的一纸空文。
(下一回,白龙的谋略Ⅱ)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