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范家喜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时只听一个文绉绉的人温和的言道:
“依我看,为人处事,无非就是这‘温、良、恭、俭、让’五个字!既然他是‘喜’字辈的……”
正当此人沉吟之际,只听众人纷纷聒噪:
“那就是范喜温了!”
“范喜温不好听,不如叫范喜良!”
“还是范喜让好听!”
…………
先前的老者又力排众议:
“就叫范喜良吧!”
“就是叫他范喜良喽!这个名字好听,这个名字好听!走走,吃酒去,庆祝一下!庆祝一下!”
“对对!去庆祝一下!”
然后便听见屋外众人的脚步声纷纷远去!
山伯暗自一想,哦!原来这个婴儿叫范喜良!
随后山伯的意识远去,紧紧的锁定了英台,发现在齐国一户靠水而居的人家里,男主人姓孟,女主人姜氏,他们过着衣食自足的简朴生活。而英台的意识,尚附在这位刚刚怀孕的女主人体内,津津有味的吮吸着手指!
时光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那边英台的意识附身的那名聪明水灵的女子也已出生,依着父母的姓氏,名叫孟姜女!
范喜良自从懂事起就开始在私塾读书,而孟姜女长大**后,方圆十里、八里的乡亲,谁都知道她是个人好、活好、聪明伶俐,又能弹琴、作诗、写文章的好姑娘。而范喜良也生得眉清目秀,知书达理,端地是一表人才,人中的龙凤!
直到此时,山伯和英台的意识才猜出了点什么,莫不是二人有夫妻的名分?但这仅仅是二人的猜测而已,因为二人之间的距离,怕有千里不止,在这种主要依靠步行的时代,范喜良和孟姜女又如何能够扯得上关系?
难道是上天要派山伯和英台前来撮合这两个人?恐怕也不象,因为迄今为止,山伯和英台的思想,只能彼此联系,而不能影响喜良和孟姜一丝一毫,也就是说,只能亲眼看着二人从小到大的生活,充其量可算是一个旁观者罢了,仅此而已!
山伯和英台却也不感寂寞,因为二人只是一团意识,不会疲乏,所以山伯和英台经常会抽空聚在一起读书,玩耍,郊游,……甚至当范喜良和孟姜女各自睡下后,二人还会携手周游群山大川,一夜之间,神游千里,心婺八极,对二人来说,却是轻松异常!
只是,有时候二人就觉得恍恍惚惚的,好像时间过得很快一般,明明是现在的喜良和孟姜已经十六、七岁了,可是他们的童年,就好像刚刚过去一般,偏偏回忆起来,一桩桩,一件件,又都历历在目,了了于胸,这种感觉简直就令二人如在梦中一般!
庄周晓梦迷蝴蝶,待得庄周醒来,竟然不知到底是以蝴蝶之身变成了人体,还是以人身之态曾在梦中幻化为蝴蝶!奇乎,怪哉!
这一日,春暖花开,艳阳高照,新柳夹堤,土膏微润!
在家中困顿了一冬,范喜良眼见新年已过,大地复苏,便兴致勃勃的孤身一人前往郊区踏青!待得日落西山,野鸟投林之际,正欲回家,忽然看见家中的老管家气喘吁吁的顺着山路匆匆赶来!

范喜良不知何事,便紧走几步,迎了上来!待得问明原委,着实吃了一惊!
原来这一年秦始皇为了防御匈奴、东胡的南掠,为了一劳永逸,子孙万代、生生世世永远不受异族的威胁、入侵,开始有规模的在全国的范围内抓伕修筑长城。
这一日,卯末辰初,当范喜良刚刚走出城门后,一匹快马载着风尘仆仆的朝廷信使,扬鞭而入,直奔县衙而去!
两、三刻钟后,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便急匆匆的各加派了百余人,分兵把手,所有人员,但凡有青壮年者,尽皆是一律只准进不准出,又过了有两刻钟,才在县城各处张贴了县令的告示:
各家各户,但凡有十三、四岁至四十五岁以下的男子,尽皆要到燕赵之邦服劳役,服满三年的,才要退役回来生活,自告示发布之日起,县衙就要按照户籍,抽丁派夫,大家稍安毋躁,只需在家里等候便可,……
县城的百姓知道后大惊,纷纷出城回避,本书起点中文网首发但是由于城门被兵丁控制,只有老弱病残方可自由出入,所以范家这才派了老家员出城找寻喜良,给了他足够的盘缠,让他千万不要回城,走得越远越好,等到避过了这段风声再说,不要担心家里,……
喜良无奈,只好接过了包裹,转身向着荒郊野外而去,希望能找个太平之地躲避个三年五载,待风声过去再回来与家人团聚。
但是全国各郡尽皆开始了抓丁前去做苦役的差事,各地除了将本地区的任务完成,还要随时寻找外地户籍符合条件的青壮男子,所以当范喜良小心翼翼的出现在一路偶遇的县城几次之后,便再也不敢随便的出入各地的城门了,到了后来,就算是地广人稀的农村,盘查的也渐渐的严了起来,只好走那人迹罕至之处,采摘些野果充饥,经常出入山林,甚至还能凭着感觉找到些黄精、首乌、人参之类的药材,聊以果腹,……只有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敢悄悄的摸到没有城墙的农村,扣开一户在远处打探了好久,只有鳏寡孤独者的家中,讨些五谷杂粮,瓜果蔬菜,满足一下久未见到粮食的五脏,也算是喜良估摸的准,而这些人往往都比较善良,不去屯长那里告发,有的还将他藏在家中数日,让他美美的睡上几觉,养足了精神,再行那奔波逃亡之苦!
而此时的山伯和英台,依旧只能象起初来到这个世界一样,以旁观者的姿态审视着这两个人的一举一动,看着他们的饮食起居,就是帮不上一点忙,有时候看看孟姜女在做女工,绘画,弹琴,赋诗,有时候再跟着范喜良一路,风餐露宿,担惊受怕!
就这样在一路风餐露宿,饥饱交替,担惊受怕,昼伏夜出中,范喜良来到了齐国境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