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凉城的盛夏到了,太阳老是明晃晃地照着,空气中弥漫着焦渴的味道。
李婶成了张乾家的常客,每回来不是拎着鸡汤就是提着参茶,弄得梁文清也不好总冷着个脸。他的腿伤已经大好,撇下拐杖能站立,只是还走不了几步路。所以当李婶正式提出把梁文清接回家时,大家都没有了反对的理由。李婶特意去查了黄历,日子就订在了下个月初二,一切好像又回到了正轨。
六月二十五号是惠珍爹七十岁的生祭,惠珍早就谋划着要和张乾去城外上坟。她事先和李婶说好,在他俩出门的时候请她照顾两个孩子和梁文清。这天天刚亮,惠珍就起来蒸馒头,又炒了几个爹爱吃的菜,还有一坛好酒,一起装在篮子里。李婶也早早就跑了来,一切准备好,就盼着张乾从衙门点个卯回来,俩人好早去早回。
左等右等,张乾就是不露面。惠珍看天色有些阴沉,不由得着急。正站在门口张望,李婶在忽然叫她:“他张嫂,你快过来看看,二丫这是怎么啦。”惠珍赶紧跑回屋,看见二丫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小脸通红。伸手一摸,额头滚烫。惠珍早起就发现二丫有些蔫儿,还以为二丫是为了父母出门而不带她生气,一忙起来就没顾得上管。原来不是生气,而是生病了。
惠珍轻拍二丫的脸蛋,叫:“二丫,二丫,快醒醒。”二丫不动不吭声。惠珍一时不知所措,还是李婶提醒她:“梁大夫不是在这儿吗,快让他看看。”惠珍抱起孩子,跑向西屋,也顾不得招呼,直接推门而入。梁文清还在睡觉,被突如其来的声响吵醒,激灵一下从床上直坐起来。他没等惠珍说话,就瞧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连忙接过二丫,放在床上,开始仔仔细细的把脉。惠珍眼巴巴地瞅着,怕打扰诊病也不敢问。
梁文清把完了脉,又揭开二丫的衣服看了看身子,舒了口气,对惠珍说:“嫂子,别担心,没事。二丫是出疹子了,天热,身上有热毒,发出来就好了。”惠珍一下子跌坐在凳子上,眼泪流了出来,嘴里直说:“这孩子,看把我吓的。”

“对小孩出热疹,我倒是有个偏方,”梁文清想了一会,说,“就是一味药不好找。”
李婶在旁边搭话说:“铺子里没有吗,到别的药铺去买点儿成不成?”
梁文清摇摇头,说:“其实就是一味草药,哪个铺子里都有。不过这药是越新鲜越好,采来熬汤擦身,疹子褪得快。”
惠珍急道:“那到哪儿去弄?”梁文清说:“这药一般长在河边背阴的地儿,要不是腿不能动,我倒想出城去找找看。”
三个人正说着,听见院子门里有响动。李婶出屋一看,是张乾回来了。惠珍迎出门,看见张乾一脸的疲倦,就把埋怨的话咽了回去。张乾点头跟李婶招呼,也不进院,用手里的马鞭轻轻敲着大门,对惠珍说:“快点儿,拿上东西,赶紧走吧。”
惠珍把张乾扯进门来,对他讲二丫生病了。张乾到西屋去看二丫,也是十分心疼。说起出门的事,张乾三言两语决定下来:惠珍留下照顾孩子,他驾车带着梁文清出城上坟,顺便再采些草药回来。
这是近两个月以来梁文清第一次出门,虽然闷在马车里,他还是感到有些兴奋,就好像小时候过年出去逛灯会一样。
出了城,张乾把马车赶得飞快,一看就是心急火燎。梁文清在车里被颠得七荤八素,搂住篮子怕打翻了酒。一不留神伤腿撞到车厢上,疼的直咧嘴。他实在忍不住,撩开车帘对张乾说:“你慢点儿,没事。临走,我已经开了方子给李婶,让她先去抓药,二丫吃了能退烧。这病虽然急,却没什么凶险,烧两天,疹子出透就没事了。那草药只是能使疹子褪得快些,关键是不容易留疤,对别的也没什么大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