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识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天午膳,燕丽问:“昨天午膳和晚膳都不见你,去哪里了?”
我没想到他们会那么在意,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但一瞬间便回过神来,卖关子地说:“收服人心去了。”
隆基立刻好奇地问:“谁的心?”
“这个……不说行不行?”
燕丽说:“连这都不说,不当我们是一家人了?”
燕媚说:“是啊,挑了我们的瘾又不说,很缺德呐。”
隆基说:“是啊,说吧……”
见我不肯说,就来个软磨硬泡,只好受不了地说:“林妙心。”
燕丽严肃地问:“何人?”
母皇笑说:“太医院的御医。论药理医术,她是首当其冲啊。”
我管她药理医术是不是首当其冲,我只知道生命可贵。而且,如果我不救她,谁救她?真是的。
之后,我就去习武室习武。不久后,父后走了进来。
“儿臣参见父后。”
他笑说:“起来吧。又无外人,何必苟礼?”
“无论有无外人,向父后行礼也是应该的。”
沉默片刻,他说:“前日的盗贼可是你?”
我吃了一惊,但知道自己骗不过他,只好镇定地说:“正是。”
“可知此事被你母皇所知,你免不了受罚?”
“儿臣知道。”
“何事盗刑部?”
于是,我便将事情的始末说了出来。
沉默片刻,他问:“你就不怕彩萱因此事对付妙心?”
“这等后患,自然是救了人才算。”
“婷儿,若是对方看中你这个弱点,并加以利用,你如何是好?”
“没错,我多数时候会宁可救错,也不愿见死不救。但只要他曾行恶,我会绝不心软地降罪!民无信而不立。”
“好!好一个民无信而不立。”这句话是由一个女人说的,这个女人从屏障后面走了出来。可以在这种时候随意进出习武室,并可以在皇后和公主谈话间插嘴的女人,除了李舜外,还会是谁?
“儿臣叩见母皇!”
“免礼吧。你所说的事,朕听见了。朕万万没想到林敏芝会窝藏刺客,还窝藏了近半年。但朕知道她志在救人,并非有何谋反之意。故此,朕也认为罪不至要林家抄家灭族。”
“你救了一位无辜的地方官,可说是立功了。所以,盗劫刑部尚书之事就此作罢,朕绝对不予追究了。”
“谢母皇。”
“你今天总算真的让朕刮目相看啊。从势力到民心,你似乎都有很独到的见解。朕终于明白丽儿他们为什么愿意辅助你而不是跟你勾心斗角了。以你的才智,要他们吃不着兜着走还不容易?哪里还敢跟你作对?”
呵呵,你以为我六年的历史是白读的?开玩笑!
“母皇过奖了。”
“彩萱的事,朕想办法将她调到北顺几年。这样,你就不必再为妙心的安全操心了。”
“儿臣代妙心谢过母皇!”-
*-*-*-*-*-
两天后,妙心兴高采烈地来到了我面前,说:“公主,皇上把刑部尚书调到北顺了,还说为期两年。想必她两年后就忘记此事了。”

我欣喜地说:“真的?那就好咯。”
她察觉到自己的失礼后,立刻尴尬地跪下说:“下官乐极忘形而失礼,请公主恕罪。”
“我说过,我一向不屑什么宫廷礼数。你若当我是患难之交,就不要动不动就跪的。”
她有点受宠若惊地说:“下官身份低微,岂敢跟公主谈什么交情?”
我不耐烦地说:“好一个身份低微。药理和医术都在太医院里首当其冲的人,竟跟我说她身份低微。这么说,我便没有跟任何人谈交情的机会了。”
“下官知罪!公主息怒!”
“不要公主前公主后了,叫我燕婷吧。”
听到我不容拒绝的语气,她只好笑说:“下官遵命。”
“存放最多药草书的地方是哪里?”她不解地望着我,我说:“我对于药草的知识浅薄,你不是不知道。多学一样,怎样都有益无害。”
“自然是太医院的书库最多了。我少时学过的,那里都有。”
“你明天带我去那里一趟,也顺便看看你们的运作。”
“下官遵命。”
第二天,我就在妙心的带领下来到了太医院。太医院里的御医看到我,似乎都很惊讶,但随即就恭敬地跪下行礼。
“免礼。各位大人回到自己的岗位工作吧,我只是随便走走。”
有两位御医讨好地说:“让微臣跟随侍候公主吧。”
“不用,你们只管做好自己的本分。耽误了大人们的救治时间,本公主可承担不起。”
立场鲜明,你们的马屁对我没有任何影响,反而让我鄙夷。
他们顿时收起讨好之色,恭敬地说:“那下官告退。”
他们退下后,我们才继续走进。刚才走过的就是御医、太医们的办公地方,没有接到传召,就留在那里写自己的诊治记录等事宜。这种记录每月要呈交给皇上,让她过目。
之后就是御药房,御医、太医开了药后,小厮就将药方拿来这里给厨子,让厨子煎炼。煎炼好后,才被送去给得病者诊治。
对面的就是太医院的书库。御医、太医们若对某种病情不了解,可以来这里进修。进去后,她花了半个时辰才找出治疗伤寒、发烧等普通疾病的书来。看出这书库的藏书很充裕,只是没有被分门别类!
再往后的日子里,我就一边认识药理,一边将那些书分门别类叠起。除此之外,我和妙心有时会在御药房里发明药。一时被火熏黑了脸后,玩心大起,竟一起在那里打闹起来。那里的厨子除了第一次的不知所措之外,之后看到我们闹了起来,就自然而然地退避三舍了。
然后,武功方面我也不敢掉以轻心,每个星期抽一天时间去习武室练武。
我们这样安逸地过了四个月后,书库里的书也被我分类完了。命人将每节竹子拨开一半,在上面写上类别,并在书架的左上角钉好。钉好后,再将该类的书放进去。分类好了,也命他们阅读后,将书放回该类的书架。这么做,自然是方便他们也方便我。如此工程,也耗了我两个月之久。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