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西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宫后,我立刻召妙心来并将那些受伤的侍卫留在寝宫里。妙心来到后,立刻拿出药和纱布来。手忙着,嘴也没有闲着。
“这是怎么回事?他们是怎么受伤的?”
我也拿了药,走近一位受伤的侍卫。看出我要跟他疗伤,竟负着伤后退,要避开我。“你是怕男女授受不亲多一点,还是怕你背后的伤势恶化多一点?过来!”
他乖乖地脱下上衣,走到我面前,将背后的刀伤交给我处理。
“这件事,我迟些再告诉你。现在先替他们疗伤。”-
*-*-*-*-*-
第二天下午,两位尚书回到宫中,立刻求见于我。
我立刻转入正题,问:“安抚司和长官司可是去年在刘丞相的建议下所设立的?”
她们似乎还看不出我问此事的用意。“两位大人认为这两个官位在朝中可有作为?”
吏部尚书迟疑地说:“没有……”
“既然没有作为,我们何不建议朝廷裁汰他们?”
户部尚书说:“王爷英明。”
“那就有劳两位大人了。”
“哪里话?我们能效忠王爷是我们的福气。”
哼!效忠?这句话只是说给你们自己听的吧?如果不是看在我救过你们家人的情面上,你们怎会踏我这条任何时候都会翻的船?
晚膳时,我说:“计划已顺利完成。明天早朝就是我还击的时候。”
燕丽问:“用何计?”
我将计划说了出来后,他们都以敬佩的眼神望着我。
“怎么啦?这不是兵家常计吗?”
父后宠溺地说:“你这小鬼的脑袋怎么想到这些东西啊?”
我打趣地说:“父后你都说我是小鬼嘛。小鬼的头脑自然是比较精灵的了。”
第二天早朝,其他官员都对一些问题做出启奏后,李舜问:“还有其他事吗?”
我泰然自若地跨前一步,一揖说:“儿臣有事启奏。”
“准奏。”
“儿臣认为安抚司和长官司两职在朝廷中并无用武之地。”
“那婷儿认为朕该如何处理?”
“裁汰此二官位。”
“陛下!”刘落雁的声音适时地响起。“微臣认为此法不可!若皇上就此裁汰此二官位,此二官位的职务就会被凌空,实为不妥。”
“此二官位的职务在去年之前本就是巡抚大人的份内事,相信皇上裁汰此二官位后,巡抚大人对这些职务还是应付得绰绰有余的。”
李舜问:“其他爱卿可有建议?”
户部尚书说:“陛下,微臣同意康王爷的说法。”
落雁对此吃惊万分,但一转眼,那惊讶之色已消失匿迹,换上一副了然的神情。吏部尚书说:“陛下,微臣也认同。”这时,落雁的眼中有的是讥讽。
李舜说:“既然两位爱卿都赞同婷儿,那传朕谕旨,从今天起,裁汰安抚司和长官司两职,朝廷从此不设此二官。”
勤政殿上一阵肃静,看出官员们没有其他问题,她就宣布散朝了。燕丽跟着我走出勤政殿后,笑说:“皇妹,我相信有不少文武官员也对丞相设的这两个官职不感高兴。你今天让母皇裁汰了这两个官职,相信他们都对你刮目相看,不敢轻视你了。”
“他们是不是对我刮目相看,这不重要。我这么做,说得好听些就是为朝廷尽点绵力,说得难听些就是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
我看到她从勤政殿走出来后,看到顺王爷来到她身边,知道她们会聊上两句,我就默默地跟在她的身后。
我知道刘丞相之前要皇上设立的两个官位是安抚司和长官司。她让皇上裁汰了这两个官职?这两个官职在朝廷里确实没有多少作用。她是肯定有人想故意浪费朝廷俸禄,才设法要皇上裁汰这两个官职的吧?没想到她会对势态观察得那么细腻。
她之前的行动就是为了让户部和吏部尚书都加入自己的阵营里,以便牵制刘丞相吧?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她想骗谁?如果她仅仅只想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何须如此大费周章?我们完成了她的计划后,她愿意亲自为那些带伤的侍卫疗伤。这个动作虽小,但我知道她因此而收服了那十多名侍卫。她已经渐渐地走向了势力的巅峰,她知道吗?
对于势态,她可以观察得那么细腻,但是感情呢?我几乎跟她朝夕相对,我的心思,她会察觉吗?她会知道吗?我有时觉得自己能随时随地的守护着她,就心满意足了。但有时,我还是会期待她有一天会察觉到我的心意。脸上一阵灼热,心里不禁叹息-
*-*-*-*-*-
第二天早朝后,我再次召集西康各大小官员。这次,他们都不敢比我迟来,而某人自然不敢再拖我后脚。“总督大人,以后只有本王能拖着你的脚步,你说是吗?”
她战战兢兢地说:“是的,这当然。”
“好了。你将西康的环境仔细地告诉我。”
她掏出一张地图,为我描述西康的地理环境。
西康与南安之间由南河分界,与北顺之间由北河分解,这两条河的形状竟相似于中国的黄河长江。而本来是黄土高原的地方被云贵山替代了,并纵横西康南北。自东往西向大海倾斜的地势,有利于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同时使山间的两条河往西流。
山区面积小,平原广大。我自然知道这种地形为发展农、林、牧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从总督口中得知,他们只是发展农业,并只集中在平原中部。“从今天起,这一带平原分为三个部分。北部开始大事种植树木,为林业打下奠基。中部保留耕地,继续种植粮食作物。南部开发畜牧业,准备开展畜牧市场。”

“什么是畜牧业?”
“就是将可以畜养的动物如马、牛、羊,集中在这一带,让人畜养。”她显然不明白我这么做的用意。不过,待这些事业发展起来后,她就知道了。
她没有提及渔业,我于是好奇地问:“沿海一带的居民从事什么?”
“大部分的人从事农耕,只有少部分的人以捕鱼为生。”
“为什么?”
“蓝炎国的人很少吃鱼。皇孙贵族要吃鱼,通常都会派人去捕,很少通过那些居民要。”原来是这样。人们都没有这种需求的话,渔业自然就没有什么市场了。
“没关系。一个月后,你令沿海一带的居民都去捕鱼,让那一带发展渔业。没有人要他们的鱼,我就跟他们要了。”顿了一下,我说:“这几件事都是浩大的工程,各位大人配合总督完成吧。”
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下官遵命。”
见我没有其他吩咐,他们就纷纷地离开了-
*-*-*-*-*-
西康有我的王府,我也打算在那里住上一段时间,以便了解西康的风土民情。于是,我在皇宫悠闲地度过了几天后,就开始收拾行装。
郭俊恰好经过,问:“王爷要去哪里?”
“去西康。两个月就回来。”
“让奴才跟着吧。”
“我去到那里,有很多事要处理呢。你跟着干吗?”
“奴才知道。奴才或许没办法分担王爷的事。不过,”他涨红了脸,说:“如果王爷寂寞了,王爷就可以随时召唤奴才。”
我对他的话愣了一下。他们的责任,就是为了消除我的寂寞?开什么玩笑?不过,看出了他眼里的坚持,我只好说:“只要不干扰我办事,那就随你吧。”
“谢王爷。”
李舜批准我暂时住在西康后,我们便在下午启程。这次出宫,除了凌云,我只带了八名侍卫。走了两天的路,我们终于抵达了位于平原和沿海之间的康王府。这王府刚建起一个月,所以一切看起来都是新的。这个月里,这府虽然没有主人,但门外仍有侍卫把守着,里面则有小厮负责打扫。
现在,除了那两个侍卫之外,门外还站了总督等官员。他们看到我下了马车,纷纷向我行礼。我安顿好后,才命总督报告他们的工作进度。他们已经成功聘取了上千人,分两批在南北进行着这两大工程。听了,我满意地说:“好。你们继续监督这两大工程的进度吧。”
他们领命后,便告退了。
寿辰那天,妙心又送多我三颗易瞳丹,这次出宫只带了其中两颗。
第二天,在王府用了早膳后,服下易瞳丹,换上民服,就出门去了。虽然说是民服,但布料鲜艳昂贵,足以让人以为我是富家子弟。
走出王府,就是一个城镇。人们来来往往地穿梭在茶楼、客栈和各式各样的小贩之间,显得热闹不凡。我相信,我提出的那两个工程完成后,这城镇将会更加繁华昌盛。
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就过了一个时辰。当察觉到自己的脚累时,肚子也开始抗议了。走进一间茶楼坐下,叫了几样菜。看到凌云还尽职地站在我身后,心里不禁佩服。走了那么久,他不累吗?即使不累,也饿了吧?“凌云,你也坐下吧。”
“小姐……”
我打断他,说:“难道要我请?”
“奴才不敢。”之后,他才乖乖地坐在我对面。
饭菜被送上后,我们一边吃,一边听着茶楼的人说着三姑六婆的事。不久后,他们竟扯到我头上。“听说那个康王爷来了呢。”
“是啊。新官上任三把火,但只怕她那三把火不久后就会被我们的杜鹃姐给灭咯。哈哈。”
他们付账时,给的钱只是小二的小费。他们离开后,我后面那桌人压低声音地说:“那些肯定是那个杜鹃的人。你看,吃了饭都不用付钱,还那么嚣张地炫耀说要王爷也卖他们的帐。真无耻!”
“她可是总督的姐姐呐。这几年来,人们都对她的张横跋扈麻木了。这年头就是要让小人当道,有什么办法呢?”他们的声量虽然低,但还是让我听见了。心里不禁嘲笑:我那三把火,刘丞相一把都灭不掉,他们倒可以灭?实在是小瞧人了吧?
桌上的饭菜吃得七七八八后,我说:“掌柜,收钱。”
那个掌柜来到我面前讨好地说:“小姐的钱,我们不敢收,留下小费就行了。”
有趣!“你以为我跟他们是一伙的?”
那掌柜竟疑惑了。可能是这里的大户人家都卖她的账,跟她是一伙的,所以也有这种待遇。
“放心。我跟他们不是一伙的,你尽管收。”
“总共是二十银两。”
我掏出二十银两出来后,问:“你就由得自己的茶楼亏?”
听到我这么问,她不禁惊讶。“如果不想惹事,只能这样了。”
“他们的账,你可有记下?”
她不安地说:“小姐,如果没有其他吩咐,小的要去招呼其他客人了。”这种就叫敢怒不敢言吧?
我一个手势,让藏在暗处的侍卫守着门口,不让其他外人进来后,我无奈地说:“如果我可以视如不见,任由这种事继续在西康发生,那我这个王爷可就白当了。你说是吗?”
我的声量不大,但足以让剩下的那三桌客人听得一清二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