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蒋家铺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三姑探春》是一出描写少女怀春自由恋爱的故事,一个大胆的少女勇敢地追求一位大户人家的少年,最后终成眷属的喜剧,里面一段那女子提了小丑扮相的媒婆上门崔婚,一路上一唱一闹着实滑稽,引得一众纨绔不住地大叫。晚上所请的客人大多都来了,蒋爷的客人大多也是生意场上的人,少几个是官宦后人。蒋宁和刘三思请的人也多是这些人的子女,也只有那秦楚的父亲现在还在任上。
刘三思又见识了一回大户人家的排场,三日里都是上下十多桌酒席,其中有些客是送了贺礼坐坐便走的。自己又得了不少礼金,四两五两的一合竟有一百多两,这次梅香却没得多少,只有陈静怡面上的几个相好给了几个红包,里面也多只有一、二两银子。
刘三思也和这些大小商户混了个脸熟,在自己的面上也来了十多个哥们,大家吃了喝,喝了吃,竟然还要请他们去外面吃回酒。自己得了梅香做老婆是一群纨绔取笑的焦点,害得不住地求饶,答应晚些日子再请他们吃过。才知道自己以前和这一群浪荡子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玩得惯了,以后再这样可怎么做生意,自己的画册还没时间完成呢。
第三天晚上总算送完了客人,几个“董事”又凑在书房里了,三思问道:“这位耿爷怎么回事,来坐了坐就回去了,还没好脸色给我,红包倒是两小锭金子,呵呵,有多少?我来秤秤……”这秤银子的小秤应该是大户人家每天用得最勤的物事了,买东买西,银子进进出出总有些碎银子要秤。分银子是一个铁制的银夹子,银子很脆,一夹便碎,比前世的百元大钞好花得多。梅香笑道:“嘻嘻,这一看就知道是两个一两的整锭,还秤甚么来?”刘三思也不敢问银子和金子的比价(古时金银比价是一比五,本文按一比十的比价计),说道:“有啥稀罕了,送你们了,一人一个!”蒋宁嘻嘻笑道:“怎么这么大方了,我俩的见礼加了也没你多呢,是该匀些给我们……梅香姐,你也一个,嘻嘻!”抓去就瓜分了。
陈静怡道:“这个耿爷还和你家沾点亲呢,去年你答应了入赘,他气得要和你断了,没成想这回老爷请他,倒来了。三儿,过几天带了宁儿和梅香一起过去转转,终究还沾点亲,可别忘礼了。”刘三思哦了一声,总算还有一个刘家的亲戚,以后得问问自己的身世,这皇族后裔是怎么回事。梅香笑着谢道:“嘻嘻,谢谢姑爷,这一锭金子可值十两银子呢,我一共才得了九两礼金……夫人,我先跟你借二十两股银吧!”想着那分红自己少了一大块,心里老大不乐意,她和蒋宁刚开始有“大钱”,自然看得金贵些。陈静怡笑道:“咯咯咯,你这死蹄子,怎么这么不知足,自进了三儿房里,也不知让你得了多少好去了,连这点还记得牢牢的。”梅香原来只有一两例银,现在加到了二两,虽然还没领到过手,这段时间得的礼钱就有二十多两了,加上三思送她的一两金子,已经超过三十两了!
三思道:“我的银子你也帮着收吧,呵呵,你还光了自己还有银子使?”梅香红着脸道:“没了,这二十两还差十几文呢!嘻嘻,姐姐,你就疼一次做妹妹的吧!”为了这二十两股银还不惜撒起娇来。蒋宁道:“梅香姐,谁让你跟我娘亲借了!那时跟我借了还不都是我们几个的……”陈静怡啐道:“你俩个作死啊!见了银子把娘亲放哪了?看我不打你!”骂着便作势向蒋宁打去。蒋宁嘻嘻笑着逃开了,道:“这可两回事,娘亲不如把您的股也让了我,过年女儿自会孝敬你的……咯咯,梅香,帮我拉着娘亲啊!”钱多了也不好,如在小户人家,一家子的钱才不会分得这清楚。
三思笑道:“好了,好了,别吵了,反正你们都还没交股银,不如今晚都秤了来,我们把合股的协议签了。梅香的二十两银子就付一两的利息,这一两多银子我帮你垫了,呵呵,沈学农他们置的那些东西还都我垫着银子呢。”陈静怡道:“我也琢磨着,银子还是放梅香那里安全些,嘻嘻,以后生意做大了,再在你们园里置个银库。这次请了泥水匠,不如我们偷偷地造了……”蒋宁笑道:“对,对,嘻嘻,造银库的银子便让府里一并出了!”打起小算盘来一个比一个精。蒋家的银库三思没进去过,就在蒋爷的中院的一个半地下室内,只知道里面有十多万两银子,不敢想象这银库里是什么样子。
这世界已经有了票号,这些都归功于当今朝庭已经传了近千年,虽然其间也有战乱,这大汉国还是出了几个杰出的好皇帝。可是票号只集中在四个大商埠,和前世的银行相去不止万里,不能形成有效的金融网络。大商家也只是在大资金转移时才动用票号,想开票号挣银子还是很难的。相对来说,各地的镖局开得却很热闹,银子送来送去都请镖局押着,每个商家一年里和镖局打的交道却要多一些。

新婚的气氛在三月头上终于淡了下去,府里的“厕所工程”也已经动工,蒋宁的新床也摆起来了,刘三思一直睡在梅香房里,并在内外两个书房都有床可以睡觉。刘三思在蒋府结束唱戏后便一直让一群纨绔子弟呼来喝去地到处吃酒,却发现这群人约来约去没个劲头,不得不老着脸皮推辞了宴请。现在才明白为什么前世的饭店生意这么好,原来这吃喝风是有渊远的历史基础的,想想“自己”以前的日子就是这样过来,实在不敢想象花了蒋家多少银子。
自己刚得一百五十两银子时还有点得意,现在才发现那是不经花的,就四、五天日子自己就请了两回客,一起吃喝的十多个人也只有五、六个身边有些银子,自己便是其中的一个了。虽然两次加起来也不足二十两银子,可三天两头地吃起来,这银子也不好算了。也不是心疼这些银子,这样下去实在没时间去做自己的事。
四个人四百两银子的股金也不算少了,可以做点小本生意。为了做更多的事,暂时在蒋宁的园子里和外面各整出几间房子来。由于沈学农几个也算是蒋府里的“干部子弟”,这些事情得到蒋府上下的前面支持。二奶奶甚至还想放点债给三思的“公司”,嘴上说是贴补点家用,真实的意图当然心知肚明。陈静怡笑着说道:“二奶奶,这家里的银子还是别放了进去,现在还没开始做起来,亏了可就不好交代了,等以后到外面去时再跟你挪好了……”接着拉了她去边上,轻声道:“二奶奶,你可投些私房钱在里面,我跟三儿说说,付你一分利,嘻嘻,也只有这么多了,就算亏了也不会少了你的!”
这下可好,三个奶奶都偷偷地每人投了二百两银子进去,总资金达到了一千两银子,乐得梅香每天守着房间不敢出门了。她们虽然都是长一辈的人,每月的例银却只有二两银子,二奶奶虽然掌着家,可以外领三两银子的工钱,其它的也只有“灰色”收入了。而陈静怡和蒋宁却不一样,她俩都是发妻,可以继承遗产,和大奶奶一样,可以算是蒋家的半个当家人。刘三思是例外,应该也是当家的,不过不能全算,还要看情况再定了,六两的例银也只是立个户头,如果不争气,也只有吃软饭的份。
现在蒋爷的腿病在他的医疗指点下有了起色,另外又可以独立开铺子,他的身价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全家上下都把他当成宝了。下人和丫鬟们背地里议论起梅香,都开始说她是有意去房里勾引姑爷的,害得梅香躺在三思怀里哭了两夜。由于三思的坚持,让梅香也得了和蒋宁一样多的股份,梅香私底下对三思更是感激不尽,哭得象个泪人似的。做妾能做到这份上,这世界可能也只有她一个了,对这“公司”的热情也是她最高了,这里面可有她全部的依托。
这天,刘三思在陈静怡的带领下,去“视察”了蒋家在苏州的各个铺子。蒋家在苏州的大掌柜叫何文卿,也有蒋爷这般年纪,看上去却比蒋爷老一些。刘三思和沈学农骑着马,陈静怡,梅香和何大掌柜坐着轿子,铁山与几个伙计跟在轿后。
蒋家在苏州有十多个铺子,三个绸布庄,茶庄和杂货铺各两个,一个叫‘得月楼’的大酒楼,还有当铺、成衣铺和一个书社。附近的扬州,江宁,武进都开有不少铺子,远一点的杭州两年前刚开了个绸布庄,由于蒋爷的腿犯了病,便没有再开别的铺子。正是这样,苏州第一的名头也在前年让李家抢了过去,现在可能第三也排不上了,对于这些刘三思从孙述他们嘴里知道了不少。
在蒋家的杨子书社,刘三思问得特别仔细,吴庸吴掌柜认真地回答着少东家的提问。三思道:“过些日子,少爷有个朋友委托我家的铺子印两本画册,嗯,也就这么大小的,大概要多少本金?”吴庸道:“那要看一本多少页的,还要知道他要用什么纸张。”三思道:“这些我就可以帮他定了,嗯,一本三十页,双面印,用这个纸样就行,再加封底封面。”吴庸边打了阵算盘答道:“印五百册量每个成本六钱四,也就这个数了,高不了哪去。”三思问道:“那这本里面有算了铺子的利润没有,印得再多些,可不可再降些价?”
陈静怡在边上笑道:“再多些当然能降一些了,也降不了多少。嘻嘻,我说三儿,你是帮你朋友呢还是帮自家铺子?你如能说个印数,这价钱现在就可给了你。”吴庸道:“如果每册印到二千册,可以再放四分银子,呵呵,少东家和这朋友是不是很相与,没关系,大概也在这里了,你帮说个价也成!”三思笑道:“当然得自家挣银子了,他共有上下两册,每本印三千册,价钱我就跟他说六钱五分好了,到时我拿过来,时间上可得快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