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大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首都国际机场】
“少爷,辛苦了。”阿刚接过卜劳手里的手提箱,“一路上还顺利吧?”
卜劳抬头问道:“司辰怎么样?”
“一切都好……”阿刚回答道,“这几天少爷不在,马医生一直在陪她。”
卜劳看了阿刚一眼,却又没说什么。
【卜氏集团驻京大楼,司辰的房间】
“你是不是觉得……我这个人有点贪慕虚荣?”司辰坐在床边,眼睛望着天花板。
“没有啊……”小马坐在书桌旁望着她道,“女人嘛……都喜欢新衣服,喜欢过舒服的生活,这是天经地义的,就好像男人都喜欢漂亮女人一样。”
司辰皱着眉头走到窗前,“可惜……我长的不好看。”
“……哪个混蛋说的?”小马站起身来。
“我认识的人都这么说啊……”司辰撅着嘴,“他们……他们都嫌我的脚太大了……”
小马苦笑着挠了挠头,“那是过时的看法……时代在进步,现在的审美观已经变了。”
“嗯?”司辰回过头来望着他。
“打个比方,以前的旗袍都把身上包的严严实实,还松松垮垮的。”小马打量着司辰身体的优美曲线,“后来……旗袍变成了你现在穿着的这个样子,我觉得现在的这种要好看很多。”
“是吗?”司辰疑惑的低下头去了看了看,“……把脚露在外面我还真不适应。”
“你看看大街上那些女人都穿成什么样……陶小姐设计的够保守了,本来现在的旗袍开叉很高的,应该到这里……”小马走上一步,用手指轻轻戳了一下司辰的髋部。
司辰手一抬,一个耳光扇过去。
小马迅速的后退一步躲开了。
“你反应挺快的嘛……我还很少有打不到的时候。”司辰盯着小马,又往前走了一步。
“我说……你这个喜欢打人的毛病要改改……”小马向后仰着,一直退到桌边,“你一打人就不好看了!”
“谁让你们总是动手动脚的!”司辰停住了脚步。
“这个……”小马咧着嘴,“这个很难跟你解释。”
“我觉得现在的人都好奇怪……动不动就会抓人家的手。”司辰回到床边坐了下来,“在外面男人跟女人都那么亲密,我还在网上看到一些东西……”
“这个……网上……网上也不是什么东西都是好的。”小马看了看桌上那个笔记本,使劲的挠着头。
“你说的时代在进步……不是事情应该越变越好吗?”司辰问道。
“也不完全是……比如说……”小马的眼睛瞟了瞟桌上放着的那本《中國歷史》,顺手拿了起来,“现在的人都不喜欢看书,我就觉得不太好。这年头,能按顺序说出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朝代的人,已经不多见了。”
“夏,都城安邑,开国皇帝禹;商,都城亳,开国皇帝汤;西周,都城镐京,开国皇帝姬发;东周,都城洛邑……”司辰滔滔不绝的念了起来。
“等等等等……”小马抬起头来,“这本书你都背下来了?”
“我从记事的时候就开始背书,背书我最拿手,”司辰笑了起来,“我还会背《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那个……《本草纲目》就有190多万字,我光看就看了半年……”小马抿着嘴,抓住自己的辫子用力拉了拉。
司辰仰着头,似乎在回忆着什么,“就因为我记性好,当时父亲还带我去翰林院里面偷过书。”
“偷书?”小马看着她道。
“其实也不是偷啦,”司辰笑道,“那里面很多书只能看,不能借走。如果偷偷拿出来,被发现是要杀头的。父亲年纪太大,眼睛不好,看一会书就要流泪,所以他每次都带着我一起去……然后我就把书背下来,回家默写一遍,慢慢念给父亲听。”
小马愣了一下,低下头去思索着什么,“翰林院……”
【公元1679年,翰林院】
司先生带着司辰刚从藏书库中走出,就听远处一声喊。
“皇上驾到!”
远远看见皇帝的仪仗,司先生赶紧拉着司辰走到后堂廊外伏地而拜。
皇帝牵着年幼的太子,步入后堂,在正中御座上坐下。
“传:翰林院掌院学士熊赐履,翰林院侍讲汤斌,翰林院编修李光地。”
不一会,三位身着官服的大臣走到廊前,齐身跪拜。
“太子已满五岁,需师傅授教。”皇帝看着三位大臣说道,“众卿皆为当世名儒,朕今日将太子交于你们,望你们日后齐心协力,从严管教。”
“臣遵旨!”三位大臣齐声道。
“胤礽,来,见过三位师傅。”皇帝对太子说道。
望着自己的儿子走到三位大臣面前一一行礼,皇帝满意的点点头。
皇帝忽然看到廊下跪着的司先生和司辰,从御座上站起身来,“原来司先生也在这里,快请进来。”
听见皇帝召唤,司先生留下司辰独自走入堂中,正要下跪,却被皇帝一把扶住。
“司先生年迈,不宜久跪,赐座。”皇帝笑道。
两个太监抬上一把椅子让司先生坐下。
皇帝回到御座,望向太子,“胤礽,你可知你的乳名为何叫做‘保成’?”
年幼的太子看着父亲,摇了摇头。
“若不是这位司先生,今日就没有太子了。”皇帝指向司先生,脸上不禁划过一丝惆怅。
听到这句,司先生不禁有些不知所措。
皇帝对太子正色道:“司先生于你有救命之恩,还不前去跪谢!”
太子走到司先生面前,正要跪拜,司先生连忙跪了下来扶住太子,“小医不敢,小医不敢!”
司辰跪在堂外,抬眼偷偷望了望那个太子。
堂中几位大臣见皇帝对司先生如此器重,不免纷纷注视着这位老人。
皇帝面色缓和,向司先生问道:“司先生之前向朕请求,来翰林院参阅医药古籍……这数月间,司先生可有收获?”
“翰林院藏书甚广,博大精深,小医只得惊鸿一瞥。各类典籍中有不少奇药古方,小医闻所未闻,当真获益非浅。”司先生说道。
“如此说来,朕得祝贺司先生的医术更上一层楼。”皇帝笑道。
“不敢,不敢。”司先生连连摆手,“古人医术药理之神奇,着实令小医汗颜。”
皇帝牵着太子从后堂走出,仪仗移向穿堂。
皇帝忽然停住了脚步,转身走到司辰面前将她扶起,“朕记得……你是叫司辰吧。”
司辰不敢抬头,低声道:“我……我以为皇上不会记得我。”
“即便朕不记得你的人,可朕一定会记得你手上这枚戒指。”皇帝笑了起来。
司辰一时间涨红了脸不知所措。
皇帝看着她,语重心长的说道:“司先生年事已高……你需好好向他学习,这翰林院藏书库中尽收天下珍本古籍,平日你要用心参阅,将来必有所用。”
司辰缓缓抬起头来,看着皇帝,用力点了点头。
望着皇帝的背影被淹没在仪仗中,司辰呆呆的站在那里,抚摸着手指上的戒指。
司先生走过来看了看司辰,笑着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道:“你自幼与我日夜相伴,不知不觉中……唉,女儿大了,女儿大了……”
“姐姐!”耳边一声喊,有人拉住了司辰的衣角。
司先生低头一看,“这不是索大人的三公子么,读讲厅下学了?”
司辰笑着拿出几个山楂来,往索冀嘴里送了一颗,“来,尝尝这个。”

“姐姐真好!”索冀咬着山楂,开心的伸出双手来抱住司辰。
“这才几天不见,你又长高了。”司辰伸手出来,拍了拍索冀的头笑道,“再过几年,姐姐就不能让你抱了。”
“为什么?”索冀不解的抬起头来。
“再过几年……你就长大了,就不能抱姐姐了。”司辰抚摸着索冀的脸说道。
“不,我长大了也要抱姐姐!”索冀一脸固执。
司辰苦笑着摇了摇头,“你呀,小孩子,跟你说了也不懂的……”
“谁说我是小孩子,我懂!”索冀忽然松开手,站在那里一本正经的说道,“再过几年,等我比姐姐还高的时候,我就把姐姐娶回去,不给别人抱!”
司辰一下子愣在了那里。
司先生看看索冀,又看看司辰,微笑不语。
【卜氏集团驻京大楼,总裁办公室】
“这就是我上次跟您说的那份厚礼……”卜劳将一叠影印文件放在茶几上,望着对面坐着的杨院长说道,“只可惜,这次带回来的只是影印本。”
看着影印件上被烧的残缺不全的黄旧书页,杨院长身体不禁一震。
他掏出一个放大镜,仔细看了又看,抬起头来盯着卜劳,用颤抖的声音说道:“这……是副本?还是……?”
“问题就出在这里,我去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是副本……”卜劳摇了摇头,“可是后来有人提出异议……又说是正本,香港拍卖所的几个鉴定师吵了整整两天没有结果。最后因为无法估价,不得不终止拍卖。我只好带着影印件回来,看看您有什么看法。”
“这书每一册的后面都会记录下当年抄录官员的名字,以前都是根据这个来判断的……”杨院长又低下头去,“历史记载,这书的正、副本之间,格式、装帧完全一致,字体也都是使用的楷书。由于抄录人员过多,笔迹鉴定完全起不了作用……”
“从这上面来看,好像纸张和国家图书馆里面收藏的那些不太一样……”杨院长皱着眉头说道,“不过说到底……谁也没见过正本,只看现在这些……实在很难下结论。”
“我在香港看到的原件已经被烧的没头没尾,残缺不全。”卜劳叹了口气道,“香港方面对原件的纸张进行过碳14鉴定,检测结果是,这册书的成书时间要早于明嘉靖元年……”
“那不就是正本?!”杨院长激动的抬起头来。
“但是又要晚于明弘治元年……大概的时间是在1490年到1520年之间……”卜劳摊开双手。
“……怎么会有这种事?”杨院长低下头去仔细检查,“不可能……会不会是鉴定错了?”
“就是因为鉴定结果与历史不符……到后来的新闻发布会上,干脆对这件事情只字不提。”卜劳摇了摇头说道。
“副本就已经价值连城……正本,那就是无价之宝。”杨院长抹了一下额头的汗水,“如果真的是正本……我无法想象文物界会出现多大的震动。”
“这个到底是什么东西?”阿刚凑过来,疑惑的看着卜劳和杨院长。
“阿刚,阿刚,上不了网啦!”司辰忽然闯了进来,跑到阿刚身边捅了捅他。
“哦,少爷,那我去看看……”还没等卜劳点头,阿刚就跑了出去。
司辰看看坐在那里的卜劳和杨院长,见他们两人神情严肃,不由得伸了下舌头。
“这是什么?”她忽然看见茶几上那叠繁体竖排文字的书页影印件,拿起一张来看了看。
“司小姐……”杨院长抬手正要阻止——
“怎么烧成这个样子……”司辰轻描淡写的说道:“这不是《永乐大典》么?”
卜劳和杨院长的表情好像被雷击中一样。
过了足足有一分钟,杨院长才颤抖着说出话来:“你……你怎么知道……这是《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药理十七卷啊……这上面写的是扁鹊在虢国,让患了尸厥症的太子死而复生的事情,《难经》里面也提到过,不过写的很简单……”司辰看着那张影印件,皱了皱眉,转过头来说道:“烧成这样,字都认不清,这东西是哪里捡到的……”
杨院长一把抢过司辰手里的那一张,眼睛几乎贴在了上面,“真……真……真的是……”
卜劳张大了嘴,低下头去一张一张翻看着茶几上其他的那些影印件,“所有的人都只关注它的真假和版本问题……从来没有人说过这上面写的到底是什么……”
杨院长一把拉住司辰的手,“来来来……司小姐……你先坐下来。”
司辰条件反射的抬手就要打,忽然想起了什么,举起的手又放了下去。
杨院长完全没有注意到司辰的小动作,他拉着司辰在沙发上坐下,深吸了一口气问道:“司小姐……你再帮我看看,这一册书,到底是永乐年间的正本,还是嘉靖年间重抄的副本?”
司辰低下眼,目光落在那些影印件上。
她伸出手去,拿起几张来,仔细看着。
卜劳和杨院长目不转睛的盯着司辰,一声不吭,就像在法庭上等待判决结果那样紧张。
司辰看了半天,仰起脸来想着什么。
不知为何,她忽然捂着嘴笑出声来。
杨院长双手相握,弯着腰向她轻声问道:“司小姐……怎么样?”
司辰停住笑声,放下了手里的东西,抿着嘴不说话了。
卜劳坐不住了,他站起来走到司辰面前,“小姐,你看出什么了?”
司辰摇了摇头,坐在那里沉默不语。
“看不出来?”杨院长问道。
司辰咬了咬嘴唇,支支吾吾的吐出几个字:“看……出来了。”
“看出来了!?”杨院长叫出声来,和卜劳惊喜的对望了一眼。
杨院长长吁一口气,紧紧的握住司辰的双手说道:“司小姐……这个问题非常非常重要,请你告诉我……这册书究竟是正本还是副本?”
司辰有点不知所措,她挣脱开杨院长的手,往旁边挪了一下身子。
“司辰同志……《永乐大典》是我们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一共有两万两千多卷,一万一千多册,历经明、清、民国……火灾战争偷盗抢劫,现在全世界剩下的仅仅只有四百多册,还不到原来的百分之四……”杨院长从茶几上拿起一张影印件激动的说道,“你知道现在……这些东西有多么珍贵吗?现在《永乐大典》的收存,那简直是比性命还要重要的事情……”
司辰睁大了眼睛看着杨院长。
“而且,留下来的四百多册全部是明朝嘉靖年间的重抄本,永乐正本已经绝迹……如果说……能发现正本中的一册,哪怕就是一册……”杨院长用手扶着自己的额头,嘴唇颤动着,激动得已经无法再说下去。
司辰见杨院长看向自己,赶紧把目光收回来。
卜劳实在看不下去了,凑过来向司辰试探着问道:“是正本?”
司辰不说话。
卜劳又追问道:“那是副本?”
司辰还是不说话。
就在这个时候,阿刚走了进来。“小姐,已经弄好了。”
司辰一下子从沙发上站起身,像飞一样的逃了出去。
“这是……怎么回事?”阿刚奇怪的看着卜劳和杨院长。
“阿刚,快去把马医生叫来!”卜劳喊了起来,“现在只有他才能问出真相!”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