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貂鼠哀哀地尖叫,似在要求她留下来。貂儿听它叫声凄厉悲惨,心头一震,回过头来,定定地忘着那堆茅草,却是不敢妄动。
貂鼠此时尖嘶起来:是火把在地上点燃了洞里的草木.貂儿忙拾起,踩熄了那慢慢蔓延的火苗。只见那骷髅教短细,想来它生前个头较小。貂儿麻乍着胆子挨近前去,心想:大概小貂阿姨是这人驯养的灵兽。他死了之后,它就叼了这许多茅草盖住遗体,并一直守在洞里不肯离开。经过多年,都盖了这么多层了。
她心念至此,已明白貂鼠要请自己帮忙殓葬了它主人的骸骨。当下自说自话自点头道:“好!我帮你了却心愿就是。不管怎么说,我都应该帮这个忙的。昨儿我吃了那蛇胆,今天感觉可好多了!”
洞中散乱不少干朽的木枝,貂儿引燃,在一壁生了堆篝火。再用寒蝉雪羽匕首削下块犁铧似的岩石当作锄锛掘坑。
这洞连年阴湿,土质甚松。未多久,貂儿便掘成一大坑。正要掀开茅草,把那架骷髅搬移**内。那貂鼠惊叫,猛蹿过来,阻止了她。
貂儿愕然道:“小貂阿姨,怎么啦?你不许我动你的主人吗?”貂鼠冲那具骷髅摇头晃脑,躺倒在地上,吱吱哀叫几声,站立起来。貂儿甚是纳罕,不解其意。一脸的惑色。
貂鼠着急之下,翻身倒地,滚了几滚,然后起身望她。貂儿仍旧是满头的雾水,莫名其妙。
貂鼠见她还是不明白,就又躺在地上,看模样是在模仿挣揣。如此再三,貂儿恍然大悟道:“小貂阿姨,是不是我碰了你主人的骨头,就会中毒死去?”貂鼠一双耳朵齐齐抖动。貂儿道:“是了,听别人说,凡生灵死后,身体腐烂会生发一种奇毒无比的毒素。人若沾上半点,就会必死无疑的。哎呀,刚才若非小貂阿姨,我岂非又要中毒死了?”想到连中两次剧毒,顿时不寒而栗。侥幸了半晌,将一根“哔剥”作响的火柴抽出,掷向那堆枯草.她持了火把,抱着那老貂飞奔出洞。转身看时,浑浊的浓烟冒出洞口,直灰了半边天空。
这一日渴饮山泉,饥食貂鼠采来的山果。到得下午时候,观音洞中灰烟才渐渐冒完。貂鼠带着貂儿另找了处洞**。
洞不深,洞口却大,里面钟乳倒吊,石笋参差。一滩石浆后面的岩壁上,有条翠绿的七叶藤萝。蔓叶间生着蚕豆般大小的紫色果实。约可百十来颗,甜香诱人。貂儿馋涎欲滴.只担心那汩动的石浆,不知深浅。
貂鼠见状,弓身跃起,咬住藤茎,向上方凌空一个翻滚,后腿在岩壁上一蹬,即蹦了过来,把藤萝牵到她面前。貂儿大喜,连忙撷下一枚品噙,顿然唇齿含香,一股畅酣惬然的暖流直透顶门!当下一鼓作气连吃了十余枚,只觉得全身暖烘烘的。丹田之中,似有绵然不断,生生不熄的气息鼓荡不已,通向四肢八脉,千白毛孔尽皆舒爽,千骨百骸气力倍涨。貂儿欢喜之情不可言表,迭足坐下,运用心法,潜神导意,归纳真气。
运功完毕,感觉奇佳。貂儿便叫貂鼠也吃那豆实。貂鼠连吃两个,便再不肯多吃,匍匐着滑行几步,伏在地上一动不动,仿佛也是在纳息归真,默运玄功。貂儿不去扰它,却贪嘴于那些浆果,又采了十来颗吃了,运功引气,如前法炮制,演练昆仑心法,调息吐纳。
次日晨光熹微,貂儿在奇痛难当中醒来,只见伤腿已圆肿,咬牙坐起,引匕剖开裤管,那伤处溃烂红肿,兀自涎淌黄臭的脓汁。
貂儿不由掉下泪来,昨晚还以为食豆食大有裨益。不禁口地猛吃狂嚼,谁料今日竟会如此!那貂鼠在旁边惊奇地望着她的创伤,低低地吟叫。貂儿忍痛道:“小貂阿姨,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点小痛算个屁!洞里毒气给火烧光散尽了。我们先去那葬了你主人吧.”与貂鼠重进那观音洞,貂儿将火把搁好,撕片衣襟裹了手,把那具骷髅挪至昨日挖就的坑里,用犁状岩石推土掩盖。忙乎一阵,终于堆成一个略微凸隆的坟茔。
这时她伤口益发痛苦,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只恨不能回刀斫下这条腿。歪在冢旁不住地擦汗。
却见那貂鼠蹲踞在一隅,前爪抠刨土块。才一会,便传来刺耳的摩擦声,貂儿爬将过去,一瞧之下,原来有一个朱漆班驳的铁盒!不禁“噫”道:“这里盛放着什么东西么?”扳开了,从内“沙拉 ”一下掉出片写满蝇头小字的衣襟。
貂儿坐到火把前,捧起衣襟看读。那貂鼠也跟过来,坐在足脚边侧头瞧着她。貂儿识字有限,这一读自然属囫囵之事。但亦明了一个大概:在这观音洞独终天年的是一位叫齐云音的前辈。她和疯侠钟凌宵是一个时代的人。十几岁就于江南数省罕逢敌手。后来和关中少侠钟凌宵相遇,因其品流武功皆上乘之选,不胜心仪。但钟凌宵心早有属,两人不欢而散。她一人独行天下。
因彼时武林道消魔长,遂怀济世之志。但事与愿违。她竟屡遭挫折,频苦坎坷。在心灰意懒之中隐匿雁荡山麓。
忽一日,意外得知钟凌宵名噪江湖。她难抑心生之绮念,复出寻觅。这才知在数年间风云变幻,山河物是时局已非。她苦苦追寻钟氏踪迹,仍不得果。但却在武林中意外留得薄名。然而岁月荏苒,浑然不觉间,又已过了十年。她终于在东海之滨找着了钟凌宵。
但是此时,他已神志不清,莫辨故人。念念在心的,惟有已仙逝多时的水丘月。
她伤心欲绝,万念俱灰。
一路伶俜孤独,到了这座小华山下,只见景物凄凉,如同心意、暗合情绪,就留在此地。一住数十度寒暑。她几十年足不出山,偶然中救起一红貂,又知悉邻洞青藤枝叶敷伤疗毒极具神效。而唯见其开花,不见残英落实,甚引为奇异事物......
在生平记略之后,则是附了蛰居小华山数十年所参悟的武技心诀一篇。貂儿最是亲武厌文,一见是武艺功法,正中心意。只见那正文写道:“阴阳相济,万象更生......”一共六十四句,里头的字且大都认识。但却对那口诀的含义深感难解。

这时壁上火把仅余红炷微光。貂儿把那衣襟揣入袖内,摸出洞来。她记着齐云音“邻洞青藤枝叶敷伤疗毒极具神效”的话,到那洞内摘叶敷伤。她将扇大的绿叶揉碎,抚在溃肿处。从那碎叶中渗出的青汁沁入伤口,刻骨般痛。
貂儿仰面轻轻躺下。似乎那叶子真的生了效,伤口四周如同被滚水红铁泡炙一般。脸上汗出如浆。痛得她禁不住放声呻吟。
约莫半个时辰,这种冰激火燎的苦楚逐渐减轻。那貂鼠衔来红红黄黄的山果,丢在她头颈边。貂儿引手捉果子吃,方知手已涩麻,忙舒展关节,活络过血.貂鼠吱吱叫了几声,守在一边的石块上,俨似一个另类的护法。貂儿自不忘表达感激之情,边吃果子边道:“小貂阿姨,谢谢你.”
躺了近两个时辰,感觉好很多了。貂儿即收足支起身来,揭开伤处遮盖的叶子:那红肿真消了大半。可伤口黄黄青青稠着滩恶臭难闻的脓汁。她见有起色了,忙又拉下几片叶子,如前番覆盖了,侧身又慢慢躺下。入夜之际,又撷取十余枚豆实吃了。
她原是不敢吃的,可一想到那可口的美味,而且该物就在眼前,更兼甜香萦鼻,就再忍不住馋水连咽,拖过长藤,摘了果子大饱口福。这一吃,体内立时暖流烘烘,像有接连不断的浪头奔涌。貂儿忙又运气周游全身关节,引功归元。
次日她被痛促醒,忙看顾伤处,只见溃**昨日更甚。登时惊得呆了。无计可施间,只得又取那藤叶好生敷住。从早到晚,换药三次,伤肿却又好转许多。这样一来,她再不敢吃那可口的果实。
到翌晨破晓,爬起来察看伤势,竟已淡淡蒙上了一层薄痂。
她顿时喜之不胜。想那豆状果子害己,那叶儿却医己,便也不把这株怪藤怎样。如是几天反复用药,小腿伤口已近愈合。
此时她自然更赖藤叶。
再静养了两日,便能四处走动。她在那瀑布潭边好生洗浴了一遍,将头发梳了个漂亮的结,穿上她好久没穿的紫衫衣裙,跑到静水坑前晃照晃照,自觉比之从前更增颜色,极是大喜。
即日同那貂鼠遍游小华山。暮降时分,归宿到青藤洞里。
一日貂儿敷好了药,望着那豆果,馋瘾又犯,舔舔舌头,自言自语:“我伤好了,吃一个总不碍事吧?就只一个,再不多吃!”不由分说,捋撷一颗吃进最里,囫囵几下就咽了。只觉得这般可口,岂能打住?接二连三,又摘下七、八枚吃了。事毕,难免又要运功调息一番。
她自知不该贪嘴,惴惴不安地入睡。一觉醒来,已经天亮,抚摩伤疤,却并无恶化迹象。顿时惊喜交集、欢声笑道:“小貂阿姨,昨晚我吃了那果实,今天竟然没事.原来吃得的呢!”
其实,她所食者乃是一种极具化毒排毒功能的异果,只因她所中的毒十分霸道,这异果竟未能一次将毒清除。那伤口溃烂,缘起于她吃下异果即演练内功心法。
这不啻于是运功逼毒。那毒全给驱逐至伤口四周.接连数日下来,毒性便已同脓汁流出,每日减少,伤势自然渐渐合拢。在结上疤痂之时,毒素已全部清出体外,她再食用豆食,哪里又会有事?
此种异果除却除毒以外,更可助人增进功力。貂儿这几日的驱毒逼毒,已使功力跃上一层楼。这些,她自己尚未觉察到。
非但她,即便百多年前,知悉此洞内藤叶具备驱毒神效的齐云音,想都想不到“惟见花开,未见残英落实”的紫藤之花,一旦落实成熟,竟有如此奇妙功能!
貂儿得知伤处无碍,当下走出洞来,步至崖边,但见朝暾即将喷薄,千山堆垒浮云,尽朝拱于东天。仰望苍穹空明澄澈,俯察瀑布奔泻如雷。静丘树动,崖面风拂。心境之中,茅塞顿开。
蓦然之间,齐云音那功法秘诀齐现脑海,纷至沓来:阴阳相济,万象更生......
此刻此际,那诸多不解的关窍豁然畅通!不禁赞道:“齐云音婆婆真是个能人!”当下端坐崖前,微阖双目,按心诀指引,阴阳调济,坎离相交,探察其中至微至奥。
后来,貂儿发现齐云音这篇功法不同于世上任何其他功法。好象任何武技都能由它驭使,又好象所有武功技法都难为它驭使。
她愈往深处练习,便愈觉察到其博大无穷,难究其境。于是,她便将这片功诀拟了个名谓,唤作“万象心经”。认为其“包罗万象,无奇不出”。
在参悟修炼中,貂儿时有茫然不知如何择手之感。幸得小华山上的行云流水,飞瀑迅风给了她不少灵感、触动,启迪多多。
这些日子,她或与貂鼠同博恶兽充饥,或与之同登险嚱危巉采摘山珍果腹。
她更在那红貂于山壑捕蛇斗蛇的大战间,罗织出一套奇怪的打法,名曰“蛇貂战术”,一共二十一式。其中尤以“飞貂五闪”最堪称奇巧。这一式得意于那貂鼠扑猎时的电闪疾飞,身发爪到。主要是快!不但快,更快得千奇百怪,不可思议。令敌手防难胜防。
貂儿以貂为师,加进了一些相关功法技巧,方想出如此一招.她自觉绝妙无比,很是沾沾自喜了一阵子。
秋风荡林,远山萧萧.貂儿来到小华山,不见得竟已有月余。住在山上,虽得那红貂为友,却亦难免清寂无聊。她秉性欢喜热闹,在这呆了许久,自然涌动下山的念头。她决定之后,即向红貂表明去意。貂鼠虽颇不舍,但她既执意要走,它亦挽留不住。貂儿得它多日照拂救助方才活命,早已将之视作再造恩友。自也依依。
貂儿拜别了齐云音的坟墓后,便邀这“小貂阿姨”一同下山。那貂鼠却不肯离去,要在此小华山上陪伴主人的孤冢。貂儿不强它意,遂与相别。貂鼠跟随在后,直将她送出那天然石巷,方才停步不前,目送着她离去的背影,绵绵然地鸣叫,当是送别祝福之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