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夜的神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玉都夜晚的天空,并没有被黑夜遮住,依然是那么的明亮光华,满天星辰,璀璨闪耀。一汪上弦月悠悠的被挂在繁星之中,清澈柔和的光芒散射下来,落入水池之中,随着水波轻轻荡漾,温柔美好,难怪有人说,月光如水。此时此景却是一点都不假。
按理说,面对着如此的景致,心情应是大好才对。可是,此时坐在池水边青石上的少年,稚嫩的眉头紧缩着,好像一副不解的样子。他的头微微扬起,望着夜空中明月的笑脸,一点都没开心起来。
此处,是战国皇宫内的御景花园,这个池名做玉赋池。本来,这个名称是要被作罢的,因为它与战国的开国皇帝天赋的赋字重复,属犯大忌。可是,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名称却一直被保存了下来。当今的皇帝天享为对先皇尊敬,本欲将其改名,后来遭到了林别风将军的强烈反对,享帝见他为开国元老,与先皇关系情同手足,便依了他。
而坐在青石上的少年就是当今享帝的第九个皇子,天亦。
天亦不知道,也很想弄明白,为什么自己头上的这个月亮到哪里都在呢?为什么夜晚她才要出来?可是,看着夜空,月亮就这么点大?
“难道她一直跟着我不成?”天亦心中暗想:“可是,她又为什么只跟着我呢?”对于周围的很多东西,像花草枝桠。天亦总觉得它们也在看着月亮,它们长有眼睛,有嘴巴,它们不会说话,是因为它们在变化着,正因为它们在变化,所以它们就应该和人一样。
“可是,我怎么没有变化呢?”天亦不由得摸摸自己的脸,一阵迷惘。生在皇宫的他,锦衣玉食,坐于万人之上。小时候学士要教他读书识字,如何做人,做文章,然后就是要去学习治国之道。
从小,他就不想去学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文,也不像其他皇子一样,去玩,去捉迷藏,去打猎,去比武弄剑。似乎,他从心里深处,讨厌热闹,讨厌所有一切的纷扰。他的梦想便是想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去发呆,去静处。有的时候,他好羡慕那些从书上看到的神仙们,闭关修行,然后纵论天下奇事妙景。
自小,每每望着这么美丽的夜空,尤其是繁星明月。他那小小的心里面总会出现多多少少的惆怅,然后就是遐想,他最不了解,为何夜晚的天空是这般的?为了自己强烈的好奇心,他也会常常问父皇和母后,可是他们只是笑笑,然后老叫他不要胡思乱想。
后来,他还去了藏书阁,想要找到这样一本书,解除他的好奇。可是,古人好像都没有写下关于这方面的缘由。倒是给他发现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叫做《九华经》,初始,他怎么也看不懂,只知道都在写关于“存在”与“虚无”的什么东西。长大了些,虽然能看懂一些,但是,并不是很理解,因为里面的文字很深奥,很苦涩。也许,只有经历过了才懂得什么叫那些“存在”,死了才懂得“虚无”,可是,既然人死了,没有意识了,怎么还会懂得?
天亦忽然笑了笑,不明白自己怎么老是想这些问题?又忽然很茫然,不知道以后,未来会是怎样?到那时,自己究竟会会变成怎样的一个人啊。大概心有所思,脑海中首先映入了几幅画面。坐在河边悠闲的吊着鱼,在一座很古老的书阁中看着《九华经》,又或者是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策马扬鞭,独念豪情,该是多么惬意啊。
想着,想着,天亦的脑中突然又被一场血腥的战争给填的满满的,士兵一个个接着死去,鲜艳的血液,流入江河,倒入湖泊,百姓到处皆是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甚至是惨不忍睹的饿殍遍野,然后,自己站在土堆上,望着这个天下,一个没有安宁,只有战争的世间,心中悲痛不已,莫可名状的凄楚漫遍天亦整个身体里。突然,自己背后一记吃痛,一柄剑尖刺穿身体,在他的胸前闪烁着狰狞噬人的光芒。
天亦一颤,整个人从遐想中惊醒过来,重重的摇了摇头,才发现自己的额头,冷汗已经涔涔而下。这是怎么了?为什么全身有一种提不起力气的感觉,他望了望四周,见树影婆娑,花枝轻摇,倒影在假山石景上的各种影子,就像藤蔓一般盘绕错节,仿佛就像恶魔一样在乱舞着,索要着,两边静寂的没有一丝声响,处处彰显着一股可怖的气息。天亦瞬时涌上几分惊恐,紧紧的闭起了眼,内心突然觉得很孤单,孤单的揪心,孤单的不知所措。
一颗年幼的心,很快就明白了,原来,夜晚有时是这般的让人惊恐,如此的让人无助。天亦好想父皇和母后,很想此时,他们就在身边,和自己说说话。最近,也很少见到父皇了,因为听说南边又发生战事了,很多大臣经常会找父皇商量大事,父皇经常为此愁眉不展。

更何况,天亦中生出几分嫉恨,他有这么多的儿子,这么多的妃子,是不是早把我这个不起眼的儿子忘记了呢?母后,也不知道她最近也在做些什么。除了晚上召见自己以外,很少见到她了。甚至,有时,他觉得母后有点不寻常。虽然她会不时的说自己还是个孩子,可是,天亦他知道,母后,心中肯定有事,看到她一个人坐在桌边,双眉紧锁着,不住的发呆,就会感到很害怕,没来由的担心,然后,便会一直沉默寡言。
多么想每天都看到他们的笑容啊!这是一个宫廷中的孩子最纯真,也是最美好的愿望!
天亦抬头望向很远很远的远方,那里充满神秘,漆黑一片。那里是不是也有个人同样的在看向远方,多愁善感呢?
“九殿下,九殿下,在吗?”御景花园内响起了一个清脆的声音。
“不在!”天亦朝着发出声音的方向说道,带着几丝烦躁。
“嘻嘻,又骗人,明明就在这里。”随着这声音望去,只见从石路处走来一个身材娇小的女孩,走得近了,借着女孩手中的灯笼,能看见此女是宫女打扮,眉目清秀,一张脸着实娇俏可人,年龄要比天亦大上几岁,大概有十六七岁的样子。
见着天亦,微带怨气道:“九殿下,你怎么一个人又跑到这里来了?快回去,等下怕是要着凉的。”
天亦看了眼这名宫女,低下头,道:“我不想回去。”
宫女疑道:“怎么了?是不是其他皇子又欺负你了。”见天亦沉默不语,心道肯定是猜对了,气道:“他们就是仗着自己会点武功,喜欢欺负人来着,怎么也不见他们上战场,把战国失去的那些土地城池给夺回来,也省的皇上天天只顾着操劳国事,连皇后娘娘的寝宫都好久没去,哼,真气人。”
见天亦没说话,宫女上前了几步,急道:“九殿下,你有什么委屈就说出来,谁欺负你了,告诉我,我好去告诉皇后娘娘去,到时候,皇后娘娘定会为你主持公道的,决不让他们欺负我们九殿下一丝一毫。”语气担忧而又坚定。
天亦抬起头,看向宫女,目光中带着不解,好气道:“谁被人欺负了?我不是还好好的坐在这里啊。”
“就是你坐在这里,我才怀疑…………”丫环忽然觉得有点不敬,低下头,偷着眼看过去,见天亦也并没有多在意,随喃喃道:“谁叫殿下一言不发的,而且,殿下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以往,殿下被他们欺负的时候,不都是这个样子。”越说后来,愈理直气壮了。
“什么,你的意思还是,我就必须每天对着你笑,要是哪天我死了,岂不…………”当无意中说到“死”字,内心中,莫名的多了几分害怕,几分很虚无的感觉。
那名宫女见天亦口气不善,怕是已生气,忙跪下来,急道:“奴婢该死,奴婢万没有这个意思,是奴婢多嘴了。”
天亦看着她道:“好了,好了,没事,我也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倒是你大惊小怪的,现在过来找我有事吗?”
“奴婢见殿下这么长时间还没回寝宫,担心殿下会被其他皇子…………”宫女的声音越来越小。
天亦虽表面生气,但心头还是没来由的一暖,道:“坐吧,不是告诉过你,莫要自称奴婢吗?看你,把本殿下的话都当成耳边风了。”他说出这番话,倒有一点老气横秋的味道。
宫女面有惧色,但又极力辩道:“不是的,刚刚奴……素素只是一时害怕,说漏了嘴,其实,素素一直都很听殿下的话。”
“那你还不快坐下。”天亦大声道。
“可是,素素手里的灯笼?”说着,望了望池边的灯阁,然后,又以一种近似哀求的眼神看着天亦。
天亦看着素素的神情,强忍住笑意,别过头,道:“那你把灯笼挂好吧。”
素素心下顿时一宽,像是得了赦免令一般,急急的把灯笼挂在了离他们最近的一处灯阁上,然后,走到天亦的身边,突然又发现,不知该如何坐好。因为,玉赋池的四周皆是一排排的青石,而天亦依地而坐,他的前面就是水池,虽然并不怎么深,但是要一个女孩子依着地爬过去,却是也做不出来的。可又怕天亦生气,一时间,犹豫不决,忐忑不已。
天亦也好像觉察出来了,似笑非笑道:“嗯,把手给我吧。”
素素猛地抬起头,看着天亦,很慌张的退了几步,“奴婢不敢当,奴婢知错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