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宁折不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瑾迎着周亚夫充满期待的眼神,清了清嗓子,将自己盗版那位教授的见解道了出来:“陛下赐大人食物,却不予餐具,意在提醒大人,天地万物,莫不归陛下所属。大人的一切都是陛下所赐,既然能赐,就随时能收回。为臣者,即当战战兢兢,为陛下马首是瞻。大人正确的做法是,跪下谢罪,自称无能,求助于陛下,陛下或可赏赐餐具于你。但大人竟不示弱,徒自逞强,拂袖而去,必招陛下之妒。唯今之计只有示弱服软,但恐为时已晚,不过聊胜于无,总能有些许用处罢。”
李瑾心中还有一句话没敢说出来:但凡作皇帝的,即使表面谦虚,内心必是极度自负,认为天下之人比之自己,莫不是凡夫俗子,没人能比自己聪明能干。因此皇帝大抵有两个特点:一是好为人师,见人总忍不住指教一番,不少的聪明人便投其所好,装傻冲楞,屁大个事都要请教于皇帝,这些人凭借演员的天赋位极人臣,虽然大抵是弄臣;还有个特点便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事都想过问,仿佛没有他地球就不转。
周亚夫恰恰把皇帝的两个特点都顶撞了:自己没法吃肉,自当求教于陛下,既让陛下过过人师的瘾,又感受一下事必躬亲的乐趣。但周亚夫偏偏就不这样干,这样不得不让景帝深思熟虑一番:对待朕尚且如此,若是朕百年之后,少主继位,你这肱骨老臣又会怎样的高风亮节?结果便是那句:此非侍奉少主之人。
当然,李瑾这番话自是不可说出的,但这足以让周亚夫陷入深深的冥思之中。虽然他能很确定李瑾所言非虚,但心中也隐隐有丝不快:想我周亚夫勇冠当世,功震朝野,却不居功自傲,向来廉洁奉公以振兴天下为己任,为国谋者多,为己谋者少,想不到到头来连吃饭都需要陛下的首肯与“帮助”,情何以堪?
周亚夫对李瑾拱了拱手,甚为恭敬的说道:“多谢公子点拨,但老夫已是行将就木之身,又有何惧哉?老夫决意已定,再不涉入朝堂之争,陛下若真要治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耳。”周亚夫双眼犀利无比,显然是下了最大的决心,看透了世间生死,悲欢离合,完成了纵横疆场,建功立业的男儿壮志,也享尽了荣华富贵,受尽世人尊崇。在这一刻,他感到满足,同时也感到厌倦,尘世如浮云,有过丰富经历的人才能够看透这一点,这也是佛祖释迦牟尼出身王子而非出身平民的根源所在。
但周亚夫研究的不是佛学,而是一种朴素的愿望,抑或是意境,在这一刻,他已经立下决心,淡然处之。
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这是李瑾对于周亚夫的评价。他知道周亚夫心意已定,非自己所能劝动,同时又为国家损失这样的栋梁深感遗憾。并不是为政府感到遗憾,而是为人民。不过,周亚夫也太过迂腐了一点,或者可以说,这个时代的名士都有点这毛病,周亚夫,袁盎,包括晁错。这些人骨子里有一种侠的精神,“任侠”,洒脱飘逸,孤傲潇洒,令人心折。
但在政治的哲学里,这种带有理想主义的风格却甚为拙劣,理想是鸡蛋,政治是石头。
这些人若是能再变通一点,圆滑一点,该有多好。李瑾暗暗叹道。
不过转念一想:若是这些人圆滑变通,那就不是周亚夫,不是袁盎,不是晁错了。每个时代总该有点热血之辈,有为理想殉道的战士,即便是身死名裂,也不枉轰轰烈烈的壮丽人生。若是人人都明哲保身,做“聪明人”,那这个世界或许才是真的不会再有“傻子”的出现了。

生命的价值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何必强用自己后世的眼光来看待古人,后世的经验之谈虽比现时更为理智冷静,但谁知是否便更适合于这个时代?思想的发展总是应适应于时代,过于超前便未必是超前,有可能反而是落后。
后人认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迂腐,是落后,但古人未必这样看,口口声声说着解放思想,百家争鸣,又何必苦苦用后世的观点来强求古人,岂不是变相的思想禁锢么?
如谭嗣同所言:凡维新变法必有流血牺牲,愿自嗣同始。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送命看似迂腐可笑,实则为中华民族注入了一丝血性,一丝勇气,每每读史于此,皆感荡气回肠,热血沸腾,中华好男儿,顶天立地,何其壮哉!
现下又何尝不是如此,晁错为削藩的理想而死,虽然力有不逮,且形势判断有些错乱,有着失败的必然性,但对他个人而言,虽然身死,却能得青史留名,永垂不朽,对国家而言,晁错的刚猛正直,不惧强权却给了这个民族一种意气,一种一往无前,视个人安危如无物的勇气;而对后世而言,他留下了一段传奇,一段凭人追忆的往事,一种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说大一点,这便是民族魂。
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即使结果证明相当失策,但对于这种大无畏的精神,绝对值得后人十二万分的敬意。
不过,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色,思想理念也会有差异,从后世穿越而来的李瑾虽然感佩着这样的英雄,但真要让他也学着这些国士一般用鸡蛋砸石头,那却也是办不到的。相隔两千年的两代人,意识形态的不同是应该被认可的。
李瑾除了敬重,再无他意,他激动的看着周亚夫饱经沧桑的脸庞,情不自禁的扑通跪下:“老将军请受李瑾一拜。”将军这称呼,李瑾认为是最适合周亚夫的,
周亚夫楞了一楞,赶紧手忙脚乱的将李瑾扶了起来:“公子这是为何?老夫何曾受得起?”
他却是不知,李瑾拜他不是因为他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也不是因为自己曾蒙他什么恩惠。只是李瑾知晓,周亚夫恐怕将不久于人世了。自己的一拜就算是与这位心目中的英雄道别。男儿膝下有黄金,但这一跪绝对理所应当,这是对英雄的尊重。
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国度,有了英雄却不知道敬重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就在于层出不断的英雄,以及老百姓对英雄的敬重,中华民族是一个生活在侠义梦想里的民族。虽然在某些时代,貌似有些许淡化……
拜完之后,李瑾出了条侯府,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溜回宫中,居然赫然见一袭盛装的王娡在灯下翘首以盼,李瑾心惊胆战,这个比猴子还机灵的女人当然不会是在等待情郎,找上他,一准没好事。
果然,王娡神秘兮兮的对李瑾说了一句话,让李瑾差点心脏病突发。
“刘荣犯法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