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文人气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祖母!”刘彘的头磕得梆梆响,不过李瑾却感觉这声音过分夸张了,似乎不全是用头碰地面碰出来的。从刘彘的称呼中可以看出,这老妇人是很疼爱他的,所以他时时不忘撒娇。
李瑾与辕固赶紧跪了下来,李瑾心里一个劲的盘算着:难道这便是传说中的窦太后?不太像啊。看电视剧中是一个歹毒刁钻的老寡妇形象,怎么现在看来有些出入?看起来比印象中年轻了不少,面容也算过得去,气质更是雍容华贵,哪像那更年期的妇女一般?面相还算祥和,只是眼神有些犀利,想来此时双眼还未失明。
其实,拍后世的电视剧是有经费预算的,一个跑龙套的角色能请上一个更年期的老妇人客串就算对得起观众了,君不见某些号称“大制作”的作品中,反派人物都是多么的逼真,随便找上几龙套,歪瓜裂枣的,一眼看上去就不像好东西,说话的时候扭扭脖子歪歪嘴,坏人的形象便深入人心。再对比一下我们玉树临风,仁义忠信的主角,剧情还没展开就能预料到结局,若不是邪不胜正,这世间还真没天理了。
“彘儿,快些到祖母身边来,祖母好好瞧瞧你。”从太后的语气中,李瑾能明显的感觉到祖母对孙儿的喜爱,与常人无异。
刘彘站起身来,屁颠屁颠跑过去,抓住祖母的手,一个劲的蹭。不知是王美人教过他还是他自己率性所为,总之这小孩子顽皮与依赖的一面却能打动一个老人的心。
窦太后怜爱的摸了一下刘彘的小脸蛋,见着那双颤巍巍的双手在刘彘脸上不停的摩挲,李瑾仿佛看到了一个老人发自内心的喜悦。儿孙抱膝的天伦在这深宫之中毕竟还未完全绝迹。尽管这样的时刻实在太为短暂。
太后颤抖的手指还透露出一丝无助,已贵极天下的太后,也是半个身子入土的人了,什么天下,什么权力,于她究竟有何用?何苦还苦苦相争。
李瑾正在感叹着,忽闻太后正色道:“彘儿,据闻陛下为你寻得一儒生施教,可有此事?”再见那片刻之前还慈眉善目的面容,此时已是剑眉紧锁,不怒自威。
打雷啦,下雨收衣服啦!李瑾在心里第一时间就作出了这样的判断。皇室的天永远像娃娃脸,一日三变,阴晴不定。
刘彘也感觉到阴风簌簌,遍体生寒,当下硬着头皮应了。
太后的声音如萧瑟寒风一般吹进了众人耳中:“凡我刘氏子弟,习黄老之学才是正统,儒家那一套胡言妄语岂可登大雅之堂?”
刘彘恭敬的立着,不敢有只言片语,李瑾当然更没说话的权力,就在地上干跪着。不过也好,这年头,跪着与坐着没太大区别,咱还带了护垫不是。
李瑾这边正安于现状,身边一个清瘦的身影却长身而起,不平则鸣:“学生辕固不才,愿说上两句,天下并无何正统之说,学之精髓在于兼容并包,采纳众长。黄老之说虽有其可取之处,然偏颇之处却也不少,于当世甚多不合之理。”李瑾心里一个劲的得瑟:这儒生还真是不怕死的主,先前还说毋必,毋故。现在怎么又跟太后坳上了?不知变通的家伙,倒颇有古代读书人的那种通病。
“一派虚言。”太后的音调提高了八度以上,让闻者揪心,听者流汗:“黄帝与老子皆为古之圣贤,一介儒生竟敢在此盈盈狂吠!”太后的表现一点不出李瑾所料。他知道,在这个年代,人们是最讲究学说的,特别是对统治者而言。有时候,这学说甚至可以当饭吃。
说到底,皇室追求学说不过是为了追求权力,套上学说的外衣来为自己的权位找个图腾,表现自己的统治是“天意”。

但辕固竟迂腐至欲破坏这图腾:“学生愚见,黄老并非什么圣人,道家学说宁静致远,却不适合当世之局,唯有孔孟之学方与当世相容。”
见过不怕死的,没见过如此不要命的,李瑾在心里为辕固捏上了一把冷汗。心思琢磨着:难道这便是古人口中那读书人的所谓“气节”,威武不能屈。有史以来,这气节不知害死了多少人。
不过这“愚蠢”的气节却反倒让李瑾有些欣赏了,大概也是物以稀为贵,在自己的前世,满世界的聪明人,再没有蠢到讲气节的人了,气节这玩意除了在电视中以极其拙劣的情节不痛不痒的表现一番,李瑾还真没看到过。
话说回来,即使有过这样的事迹,也未必能传到天下人的耳中,尽管那个时代是以信息时代自居的。
“哼”窦太后一声冷哼,音调低了许多,但更让人不寒而栗:“来人,将这儒生投入野猪笼中,我倒要看看儒家是如何治国的。”
李瑾听得有点糊涂,心说干嘛放猪笼里去,以前就听说过失贞的女子浸猪笼。不过这猪笼想来是猪圈的意思。这也不对啊,难道想请他吃猪肉?不知这年代的猪肉是否像后世那样昂贵。
李瑾一脸茫然,但众人脸上却是一副惊恐之色。刘彘扑通一声跪下,一个劲为辕固求情,而刘彘的随从们也纷纷跪下求太后开恩。甚至连伺候在太后身边的侍女都有些面露不忍之色,就连辕固自己都有些慌乱。
窦太后的阶级立场无疑非常坚定,直接无视刘彘及众人的求情,依然坚持原判,一对眸子寒光闪耀。看来这次是动了真怒。
李瑾还没有想明白太后缘何会前来,身在长乐宫的她又从何而知陛下为刘彘安排了一个儒生作先生。有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她此番前来究竟是为了何意?
李瑾还来不及细想,辕固已经被两个孔武有力的侍卫夹着走了,那清瘦的身材就像一只小鸡般,显得尤为无助。
太后已经移步,刘彘与李瑾紧紧跟了上去。刘彘还在一个劲求情,但显然是无用的。李瑾见众人紧张的模样,也感觉到事态的紧迫,似乎与自己想象中的猪圈有些出入。
当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所谓的野猪笼时,日已正午,毒辣的阳光洒向地面,天地万物似置身熔炉一般,被一片炙热所包围。但在这炙热之中,辕固却脊背生凉,竟冒出了冷汗,但口中依然不改,不住的宣扬着他的儒学。
连景帝也闻讯赶来,对太后恭恭敬敬的行了礼,便开始了作起了和平使者。
事实证明,即使贵为九五之尊,说话也有不管用的时候。
如果他的对手是太后。
李瑾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野猪笼,不由得双手颤抖。皇家口中的“笼子”在他看来就是“野猪林”,圈养着一群“青面獠牙”的野猪,李瑾心里瑟瑟发抖,难怪众人有些不忍,野猪模样恐怖之极,身形矫健,毛尖牙利,哪有半点猪的影子。
这也怨不得李瑾,后世的孩子从小在城市中长大,几时接触过大自然,能亲眼看见农家所养的猪就已经算体验生活了,何况野猪。
当辕固赤手空拳被送进野猪笼时,李瑾切身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辕固满头大汗,脚步虚浮,近乎虚脱,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双眼不住的观望着野猪的行动,喉头不住回咽着口水。
一只“青面獠牙”的野猪忽然间以迅捷无比的速度扑了上来,那尖利的獠牙对准手无寸铁的辕固刺了过来,似地狱的使者般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