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编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了王老爷负责和委员长方面的谈判,同时,王老爷又从重庆抽调了几个人手过来协助刘春处理部队后勤和士兵家属方面的事务,我一下子轻松了很多,只要一心的扑在部队的训练上就可以了。
刘春去清涧县实地看了看具体情况,把补给基地定在了离清涧县城不远的后将军沟,刘春回来后告诉我,现在清涧县只有八万人口,可开垦的荒地很多,而且农田的价格也比西安便宜不少,这让我十分高兴,立刻和王老爷商量了一下向清涧迁移难民的方案,具体谈判还是让王老爷去找蒋主任谈,刘春则先安排没有分到耕地的士兵家属迁移。
同时我也组织部队向清涧开拔,清涧的人口那么少,如果没有部队的协助,难民和士兵家属们很难在入冬前全部完成窑洞的挖掘工作,那冬天很可能就会出现冻死人的情况了。
而且部队总是训练也不行,去到清涧就可以让侦察分队先渡过黄河去进行侦察,有合适的机会,还可以组织部队进行几次作战,顺便也看看鬼子的反应如何,这么几千人部队的调动,小鬼子不可能一点也不知道,而且也应该会做出相应的部署。
由于宣传可以获得土地耕种,同时在西安驻扎的所有部队中,暂100旅是唯一不扰民的部队,所以移民的公告一粘贴出去,大批的难民就踊跃报名,人数竟然达到了十多万人,很多还是听到消息后,从西安附近地区赶过来的。
虽然考虑到以后征兵的需要,只招收家里有青壮的难民家庭参加,可还是有近八万难民符合标准,其中近六成是黄河决堤后逃到西安的河南难民。因此,一直忙乱到九月底,难民、部分士兵家属以及物资的迁移工作才基本完成。
让我没想到的是,魏斯特等四名德官也要求随部队一起行动,这让我不太理解,结果魏斯特告诉我,他们是想在实战中看看日本军队的战斗力到底如何。有四个优秀的军官免费给我打工,我当然不会拒绝,只是要求他们一律穿上了我们的军装,我可不想让谁都知道我部队里有四个德官。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收到了德国人支付的八百万美元,委员长方面谈好的三百万美元也交付了,还有我附加的一千支带六倍瞄准镜的98K阻击枪,三百万发阻击枪用的子弹,二十万发掷弹筒榴弹和二十万发九二式步兵炮炮弹也都交付了。
最让我高兴的是密集阵六管防空炮研制完成了,可每分钟六百发炮弹的射速又让我有点难以承受,一发炮弹就两美元,一分钟就要干掉一千二百美元,这还真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了,可别人那是获得,我这却是付出。在给火炮命名的时候,我取了火鸟的名字,大家觉得还行,这种防空炮就被命名成了火鸟防空炮。
火鸟防空炮全重为四百一十五公斤,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射击,最大有效射高两千五百米,我们这边要求设计成马匹拖拉式的,德国方面则是安装在了半履带装甲车上,德国海军舰艇上也会安装。这炮的价格倒还不算太贵,全套火炮系统价格为八千美元。
为了不被小鬼子的飞机欺负,我也只能狠狠心买了二十套,炮弹也订购了三十万发,这一下子就花掉了我七十六万美元,真是心里在滴血啊。好不容易挣点钱,可还没开战呢就花了不少了。我决定部队只带十套火鸟防空炮,剩下十套负责补给基地的防空。不过我问了德国专家,这炮要是用于平射,小鬼子的装甲车和薄皮坦克根本就挡不住,这倒也给了我一些安慰,毕竟有了远程反坦克武器了,这也算值得了。
至于有了这种武器以后战绩会不会好一些我不想去猜测,也预测不到,毕竟一支部队最重要的还是官兵的战斗意志,如果官兵们没有顽强的战斗意志,有再好的武器也是白搭。
为了安置八万迁移到清涧县的难民,我又花掉了两百五十万美元,主要是用于购买粮食让难民们熬过这个冬天,还有一部分用于购买木材和砖石,给新挖的窑洞装上门窗,还购买了大量的农田、土地、农具、耕牛、马匹和种子等等。
虽然花费大了点,但我觉得还是值得的,只要到了明年六月以后,部队的粮食就完全能够自给了,应该还能卖出一部分,而且还可以用玉米和红薯酿酒,这可是个不错的收入呢。
清涧县位于无定河下游,降雨量也还可以,但我还是让难民们全部种植玉米、地瓜、土豆和大白菜这些高产作物,一是因为清涧的土地肥力不够,种植小麦等精细粮食作物产量不高,二是这年头能吃饱就不错了,如果还挑三拣四的,那我只能把土地和窑洞收回让他全家继续要饭去。
清涧盛产红枣,明年可以让难民们在山坡上多种植一些枣树,枣树生长比较快,对土地的肥力要求低,种植后第二年就能结果,第五年就能进入盛产期,枣树寿命还很长,百年枣树一点也不稀奇。这也能让难民们多一项收入,还保持了水土,绿化了环境,枣树长大后还可以取到一定的防空效果。
八万难民的到来,一下子让清涧县的人口增加了一倍,而这八万难民又都是我花钱帮他们安的家,现在吃的粮食,明年种的土地也都是我的,使得这八万人除了我的话,谁的话也不听,这让清涧县的地方官们十分尴尬,只能来拜会我,我可不想应付这些人,一律让刘春去招待,反正清涧这里的事务我是准备全盘交给刘春来管理的。

王老爷现在负责帮我管理西安那边的事务,并帮我购买一些必须的作战物资,还代表我处理与委员长方面的关系,顺便也遥控管理他自己在重庆的产业。我离开西安前王老爷告诉我,在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接替他之前,他将一直帮助我管理这些事务,我对此是万分感激,留下了一千名士兵归他调遣,而管理这一千名士兵的军官全部是王老爷以前的那些护院,我想等我这里的士兵经过战斗中发现和提拔,配齐各级军官后再与西安的士兵进行轮换。
虽然有王老爷在西安坐镇,可我还是把家人都接到了清涧,养鸡场也移交给了王老爷管理,这也是项收入呢,王老爷才知道我的养鸡方法和鸡蛋、肉鸡产量时,惊讶得好一阵才回过神来,还对我大加赞赏了一番。
家人来到清涧后,我安排他们住在了离后将军沟不远的薛家山,并让部队在薛家山周围修建了一个完善的防御体系,我把旅部和野战医院也搬到了薛家山。为了保密和便于部队驻防,我还让刘春把薛家山和后将军沟附近的居民都迁移到了其它地区,周边地区也尽量安排士兵家属居住。
10月5日,我对部队进行了编组。
现在我手下已经有了九千人,其中还未完成三个月训练的新兵三千六百人,完成了三个月训练的士兵五千两百人,医生六十名,护士一百四十名,宣传队员一百名。
完成训练的五千两百士兵中,阻击手两百五十名,侦察精英三百人,受过基本侦察训练的士兵六百人,具备制造地雷等爆炸品和爆破技能的士兵三百人,熟练掌握掷弹筒和九二式步兵炮射击技能的炮兵四百人,熟练掌握收发报技能的报务员一百人,普通步兵三千两百五十人。
未完成训练的新兵中,六百人是专门招收的阻击手,还有三百六十名学生兵,这些学生兵都将训练成炮兵,其余的还要训练后看个人特长,再选拔出一批阻击手和爆破队员以及侦察员。
留在西安留守处,归王老爷调遣的部队中,普通步兵九百五十人,侦查精英二十人,报务员十人,医生两名,护士五名。
侦察精英和三百名受过基本侦察训练的战士编成了一个特务团,二百八十名侦察精英组成特务团一营,其余的战士组成特务团二营。特务团团长和一营营长都暂时由我兼任,二营营长则是外号黑塔的赵黑子。
两百五十名阻击手则编成阻击分队,队长是程小飞。
四百名炮兵编成炮兵营,营长暂时为马德森少校,每一百名炮兵编成一个炮兵连,连长暂时空缺,经过战斗后由马德森推荐合格的人员,我再正式任命。每个炮兵连的标准装备是两门防空炮,三门九二式步兵炮和十具掷弹筒。步兵炮是我请穆勒上校帮忙买的,掷弹筒我没有买,这东西太容易缴获了,我也就不想再花那个钱,所以整个炮兵营里只有三具掷弹筒。
炮兵都是有文化的学生兵,其中有好几个战士都精通英文或德文,所以我并不担心语言问题会影响到马德森的指挥。而且我也和四个德国人沟通过了,他们既然要呆在我的部队里,那就暂时帮我带一带部队,有空的时候再客串一下教官,发现合适的军官苗子也向我推荐一下。
九十名报务员则编成通讯连,连长是奥特曼中尉,通讯连每十人组成一个通讯班,班长由选举产生,每个班又分成三个通讯小组,组长也由选举产生。
以后每个营都将配备一个通讯小组和两部电台,但现在则没有必要,因为我还不准备全旅出击,而且军官也都是临时任命,合不合格只能在战斗中去检验。
三百名爆破队员编成爆破分队,队长是钱勇,他是我从独11旅挑来的12人之一,原来在二营时就是爆破分队的副队长,技术很不错,可惜不是党员,不然爆破队的队长肯定是他。
两千三百名普通步兵编组成两个步兵团,每个步兵团一千一百五十人,一个步兵团又分成三个营九个连,每个连由120名战士组成,多出来的70名战士组成团部警卫连。
军政部给我的三个团级番号为501、502、503,501团团长是魏斯特中校,502团团长暂时由李大柱担任。两个团的营长都全部空缺,501团的九个连长则暂时由我从独11旅挑来的九个人担任,502团的连长则全部空缺,各班班长前期都已经由士兵选举出来了,而各排排长则是在班长中提拔的。
还有三百名受过基本侦察训练的战士,编成了两个侦察连,501和502团各配备了一个,直接受团长领导。
从八月份开始,我就派出侦察员对黄河对岸的地区进行侦察,现在我对清涧县对面及浅纵深区域共五个县的鬼子兵力分布情况都基本都掌握了,部署在这五个县的鬼子是108师团第104旅团第52联队和109师团第118旅团第136联队,这两个联队的鬼子总兵力有7600余人。
但在紧靠黄河的永和、石楼两县鬼子部署的兵力并不多,每个县只有一个鬼子大队一千余人,目前这两县的伪军和汉奸特务队人员也不是很多,就是加上维持会的汉奸,每个县的汉奸总数也就一千人左右。
鬼子兵力这样分布倒不难打,主要是部队能够隐蔽渡过黄河的问题,只要能够让部队隐蔽的渡过黄河,就能打小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