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规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月2日上午,蒋主任来了,闲聊了几句后,他告诉我德国人提供的设备运到了,正在安装调试,让我有空过去看看,而且我购买的五百支98K阻击步枪和一千支毛瑟手枪及子弹也运到了,同时运到的还有一条子弹生产线。
这可是个好消息,有了这批武器,只要阻击手们能达到德队的水平,小鬼子遇到我的部队可就有难了。
德队的阻击手,在使用98K阻击步枪的时候,一般都可以达到三百米爆头,六百米命中身体的水平,如果我手下有三百个这样水平的阻击手,对付没有配备远程火炮的小股鬼子部队,那简直就是打猎,对,就是打猎,小鬼子就是一群畜牲,消灭小鬼子就是消灭有害的畜牲。
而且,部队也更容易打小鬼子的伏击了,无论哪个国家的军队,一般都不可能对行进道路两侧三百米外的范围进行侦察,所以只要阻击手所在位置的射界良好,道路两侧也没有太多容易隐蔽的地方,被伏击的小鬼子们就只能等死。
想到这些,我决定再进一批98K阻击步枪和大量子弹,神枪手都是用子弹喂出来的,只要我能用子弹喂出三百名以上的阻击手,那在野外作战中消灭大队规模以下的鬼子部队,还真就没了什么难度。
而且德国发动战争以后,我再想从德国进口武器也没现在这么容易了,所以先备下一批98K阻击枪和子弹是很有必要的,不然有合格的阻击手,却没有合适的阻击枪和子弹,那就真是太冤了。
但这批阻击枪和子弹我是不会去买的,我要等着穆勒再来找我的时候,让他送给我,德国人的竹杠不敲白不敲。而且除了这批枪和子弹,我还想让德国人帮我购进一批小日本掷弹筒使用的榴弹和九二式步兵炮所使用的炮弹,战斗中能够缴获的炮弹实在是少了点,我又没可能自己去建一个炮弹生产厂,有炮却没有炮弹,那可不是一般的郁闷呢!
下午,刘春刚带人把枪和子弹领了回来,我就交代刘春明天开始恢复招兵工作,但普通士兵只招收三千人,其余专门招猎人和枪法好的人,有多少招多少,最少也要让阻击分队达到五百人的规模。
同时,我还让李大柱扩大侦察分队的规模,精英分子还是宁缺勿滥、单独训练,但具备基本侦察技能的士兵也要培训一大批出来,我没有两大势力那样强大的情报网,只能依靠部队自身的侦察能力了,如果连部队驻防地区附近的鬼子动向都不能做到及时掌握和了解,那这仗也就没办法打了。
而且我还让李大柱建立一支一百人左右的宣传队,专门针对部队驻防地区的老百姓进行宣传,争取普通老百姓的支持,这方面也只有李大柱才能够胜任。
8月5日上午,我亲自带着八路军派来的军工专家去接收了那条子弹生产线,验收无误后,我把蒋主任开具的通行证交给了李星,这算是彻底完成了我对副主席的承诺。
6日晚上,穆勒上校再次与我进行了会谈,这次德国人增加了二千万美元的低息贷款,我已经不想再和德国人费口舌了,他们重不重视海军不是我一个外国人能够改变的,我只是增加了一千支98K阻击步枪,三百万发子弹,掷弹筒榴弹和九二式步兵炮炮弹各二十万发的要求,并用豹式坦克的图纸和资料和德国人私下换取了八百万美元。
这样一来,我的部队规模只要不超过一万人,就是抗战再打八年我也不怕军饷不够了。
7日早上,我把蒋主任请了过来,直接告诉了他这笔交易,又能获得一千万美元的资金及两千万美元的贷款,蒋主任十分的高兴,对于我附加的那些枪支弹药他并没有太在意,只是对我开出三百万美元的报酬感到不能接受。但看我坚持不松口,他也只能请示委员长去了。我这个要价委员长可能也觉得难以接受,所以直到快吃晚饭的时候,蒋主任才回复说委员长同意了我的要求。
晚饭后,我把王老爷和李大柱都请到了后院的书房,我想与他们商量一下部队训练完毕以后的作战区域问题。这个问题我已经考虑了很久了,在部队参战的初期,只能到具备这几个条件的地区作战。
第一,不能离后方补给基地太远,因为我没有建立地方政权的权力,也没有这个打算和能力,而且一旦这么做,就等于宣布我要建立完全独立的势力,那肯定会引起各方势力的不满和关注。但没有地方政权的支持,就决定了我不可能从部队驻防地区获得太多的物资和粮食补给,所以部队一旦深入小鬼子占领区,部队的后勤补给就成了大问题。

第二,不能到鬼子重兵集结和必须争夺的战略要点地区作战,因为目前的暂100旅基本都是新兵,只能先通过不断的小规模作战来锻炼士兵,如果一开始就投入大规模作战,结果肯定不会好,甚至可能会出现一战即溃的局面,毕竟都是些初上战场的新丁,就是训练的再好,这怕死的人类本性还是不能忽视的,在战斗中出现各种纰漏也都是正常的。小规模作战凭借数量和战术优势,还能够弥补少数士兵犯下的错误,可大规模作战光是那个阵势,就不是初上战场新兵的心理能够承受的。
第三,必须到国共双方势力交界的地区作战,这样我才能取得比较超然的地位,而且也能比较专心的打击小鬼子。反正是绝对不能到的势力范围内去作战,不然不是被消耗掉,就是被出卖掉,甚至被吞并掉。这一点我并没有明说,毕竟李大柱和我私人关系好是一回事,但这政治立场又是另一回事。
这几个条件一确定下来,那可以选择的地区也就不多了,甚至可以说只剩下了山西一个地方符合这些条件,只剩下选择山西的哪个地区而已了。
我们三人商量之后发现,只有临汾、吕梁交界的地区最为适合,这一地区位于吕梁山的南端,地形比较复杂,有利于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向东是太岳山区,向东南是临汾盆地,向东北则是太原盆地。向西是黄河,过了黄河就是延安和绥德地区。
而且,这一地区说不重要,又能随时威胁临汾和太原盆地,并可以随时切断太原到临汾和运城地区的交通,说重要吧,又确实不具备大的战略价值,除非小鬼子下定决心要渡过黄河攻占陕西。
同时,这里正处于小鬼子108和109两个师团的结合部,鬼子兵力相对比较薄弱,只要不过度刺激小鬼子,还是很容易打开局面站住脚的,而且鬼子这两个师团的战斗力,在鬼子部队里面也就属于二流水平。
最大的难题反而成了后方补给基地设在哪里的问题。本来设在宜川地区是最好的,背靠山区、面对黄河,离西安又不是太远。可是这里驻扎着阎老西的部队,阎老西的司令部就设在宜川的秋林镇,这个人我没有打过交道,但能让委员长都无可奈何的人物,肯定不是等闲之辈,而且据历史记载此人一直与小鬼子有联系,本人又比较小气,我的补给基地设在这里,那真是羊入了狼窝自己找死。甚至连补给运输通过他所属部队的驻防地区都十分危险。
选择延长县也应该是个不错的地方,可这里又是八路军的防地,选择这里会引起委员长的不满,而且我也怕物资匮乏的八路军打我补给物资的主意,抢他们肯定不会,可人家要买或者暂时赊一下你怎么办?补给基地就在别人的防区里,欠了这么大一个人情,这点面子你难道能不给?所以也只能放弃。
最后选择了名义上归绥德专员公署,实际上是国共共管的清涧县,清涧县的主要驻军就是八路军所属的警备三团,但地方政府的官员又是民主选举的,归属绥德公署管辖。
定下了最后的方案,我让李大柱负责八路军方面的联络,一是要保证物资运输队在陕甘宁边区内的安全,二是请警备三团帮忙选一个比较隐蔽,又利于防空的地方给我们修建补给基地。
李大柱走后,我和王老爷商量,请他去负责和委员长方面的谈判,并希望他能留在国内一段时间,帮助我管好后勤补给方面的事务。美国那边有司徒先生和黄飞凡,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而且由于补给基地设在了清涧,离西安有近五百公里,最好能从美国购买一批卡车过来负责西安至清涧之间的物资运输,同时最好能在美国华侨中帮忙招募司机和车辆维修人员,这些工作我也交给了王老爷去忙。
至于汽车的燃油倒是好办,和汽车一起进两套小型原油提炼设备给延安,自然就能获得燃油的供应了。而且燃油也是国统区需要的战略物资,委员长应该不会反对。还能让八路军多一项收入,这几全其美的事情,我不做也太对不起自己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