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选择(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五人连夜赶到涞源县城时,司令员指派的一个机要科干部已经在县城门口等了我们很久了,接到我们之后,前来迎接的机要干部没与我们客套,直接宣布了司令员的最新命令,大队长立刻去司令部汇报工作,我和铁蛋、李星则先到二营以前驻扎过的那个庙里去休息,那里已经给我们安排好了住的地方,虽然觉得这个命令有点奇怪,我也没想太多,和大队长打了个招呼,我们就向破庙的方向赶去,连续骑了几小时的马,确实有点累了,能够先休息一个晚上再工作也挺不错,我不由的提高了马速,希望能早点赶到驻地。
我们还没到庙门口,就传来了询问口令和拉动枪栓的声音,李星急忙回答了机要干部刚刚告诉我们的口令,庙门口竟然有两个战士在站岗,两个哨兵显得有点紧张,眼睛死死的盯着我们,步枪还平端在手里而没有背到肩上,我感到有点好笑,我们很像敌人吗?李星上前对哨兵说明了情况,哨兵才让我们进了庙,进庙以后才发现,庙里每道院子的门口也都站着岗哨,而且还全都是双岗,站岗的战士都很警觉,不断地向我们询问着口令,而且十分奇怪的是,所有的哨兵我都没见过,同时这些哨兵都显得有点紧张,我隐隐的觉得这情况不太对劲,暗自提高了警惕。
给我们安排的地方还是以前住过的那个套间,进屋后我转头看了看铁蛋和李星,他们也抬头向我望了过来,我对着他俩笑了笑,问“你们是不是也觉得不太对劲?”
性格直爽的铁蛋抢先道“岂止是不对劲,简直是太不对劲了,这里既不是敌占区,也不是军分区司令部,有必要放那么多岗哨吗?难道这里放了什么很重要的东西,或者这里住了什么大首长?”
李星附和的点了点头,但我看到他眼里的神色,除了疑惑更多的还是担忧,心想铁蛋终归是没有文化,想问题也比较简单,李星就比铁蛋强多了。
进到院子里,遇到的哨兵我竟然一个也没见过,而且看这些哨兵持枪的动作和站立的姿势,就能够知道他们全都是老兵,再加上只叫大队长一个人去司令部的奇怪命令,我已经预感到这些安排十之是冲着我来的。
虽然并不知道是出了什么问题而造成现在这样的局面,但我还是不希望把铁蛋和李星牵扯到这明显有点复杂的事情里面来。他们两个实际也是带着监视我行动的任务来的,离开延安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其实这样做很正常,就是换了我是那些首长,也会这么安排。但几个月的朝夕相处,特别是几次的并肩战斗之后,还是能明显的感觉到,铁蛋和李星对我的态度转变很大,共同经历过战斗之后,生死与共的战友情义,很容易让人失去理智和不顾一切,对于这一点我还是很相信的,特别是铁蛋这个直爽性格的人,但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不想牵连他们,要是他们选择不顾一切的保护我,那就更不能牵扯上他们了,他们对我有情,我又怎么能对他们无义呢,如果是那样我还是人吗?
想到这里我对他俩宽慰的笑了笑,“睡觉吧,我有点困了,首长们既然这么安排自然有这么安排的道理,我们没必要去关心那么多不属于我们本分的事情,既然回到了根据地,不踏踏实实的大睡一场,那可有点太对不起自己了。”说完我转身进了里屋。
躺到炕上,我虽然闭上了眼睛可是却没有丝毫的睡意,但仔细一想,想那么多干什么呢?就算这些哨兵全是针对我而布置的,那又怎么样?难道我还能向这些无辜的战士开枪?就算我下得了这个手,凭自己一个人能否杀得出去还很成问题,而且还在延安的家人们怎么办?所以干脆还是睡觉,养足了精神再去面对即将发生的事,总比我在这里胡思乱想一通,却又想不出个结果来要强。
在去司令部的路上大队长暗自思量,这次首长的安排现在几乎可以肯定是针对王剑华这小子来的,不然就不会只叫自己去司令部,却安排王剑华去休息,而且这件事从一开始就都是机要科的人在经手,而大家很熟悉的张参谋却面都没露一下,这有点太不正常了,离司令部越近大队长的心里越是忐忑不安起来,虽然可以肯定这次的事不是针对自己来的,可还是摆脱不了心里那股莫名的担忧。
进到司令员办公的屋子,一看司令员、政委、参谋长和罗主任都在,大队长心里咯噔的一下,这肯定是出大事了,也有点不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这么的紧张,就是苏区搞肃反那会儿,保卫局的人找自己去谈话也没现在这么紧张过,看来还真是有点读书人所说的“关心则乱啊!”,自己可能是因为太喜欢王剑华那小子了,他出了问题,比自己有了问题还要紧张,不由自嘲的笑了笑,又急忙抬手向四位军分区首长敬礼。
四位首长脸上的表情都很严肃,点了点头算是回礼,司令员指指一张空着的椅子示意大队长坐下,可等大队长坐下之后,首长们却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现场凝重的气氛让大队长感到十分的压抑,可首长们不说话,自己也不好主动开口询问,但就这么干坐着实在是有点如坐针毡的感觉。

就这么压抑的过了十多分钟,司令员终于开口道“这次叫你们回来,主要是因为蒋某人的一份委任状,以及军政部同时下达的一纸调令,这里是那份委任状和调令的抄件,你先看看吧”。说完司令员就递过来两份抄录的电报。
看完电报的内容,大队长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了,因为这件事已经涉及到了他本人,那自己还能说什么呢?但想到电报里的内容,大队长又有点好笑,而且他也不太理解,首长们为什么对这件事这么看重,搞得如临大敌一样。
而让大队长觉得好笑的两份电报,它们的内容分别是:
委任状
陈大队长和王剑华二人,因在苗家寨、北口及九宫口三次对日寇的作战中表现优异,特晋升陈大队长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11旅少将旅长,晋升王剑华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11旅上校副旅长。
国防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蒋中正
军政部调令的内容是:令独立第11旅旅长陈,及副旅长王剑华,即日率所部开赴西安整补。
可蒋委员长怎么会突然下了这么一道委任状,而且还知道了王剑华这个小人物的呢?
原来38年2月16日,负责在国外华侨中筹集抗战捐款事宜的蒋夫人告诉蒋,美国的华侨领袖司徒先生对支持国内抗战的事非常积极,也很快就筹集到了一笔款项,可司徒先生却不愿意直接把现款交给国民政府,而是希望用这笔款项购买成国内需要的物资,然后把物资交给国民政府,同时司徒先生还希望国民政府能够把这些物资划拨一部分给八路军的部队。
这让委员长既不太理解也有点生气,不给现款而要购买成物资来交付,那倒也没有什么,毕竟国内确实也物资短缺,只是运输和交付的时候比较麻烦而已,可还要把一部分物资划拨给八路军,这就很难让委员长接受了,但还真不能明说不分,这不就给人以破坏抗战的口实了吗?但也不是没有其它办法,拖着就是了,我答应给,但运不过去有什么办法?这点还难不倒委员长。
关键的是司徒先生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且还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委员长知道这里面一定出了什么问题,也许是八路军派人联络上了司徒先生,并做通了司徒先生的工作,这还了得,八路军竟然都把手伸到美国去了。委员长立刻叫来了负责情报工作的戴雨农,命令戴雨农必须用最短的时间调查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并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的情况。
戴雨农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只用了十天的时间就有了初步的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司徒先生之所以这么做很大的可能是受了王敬斋先生的影响,随着调查的深入下去,又发现了王老先生曾在37年8月中去过一次西安,并安排了一批人到延安去,而这批人主要的任务好像是护送一批物资和一家人去延安,这批人在去延安的途中还遭遇了土匪的袭击。看到这个结果,戴雨农立即启用了在延安的特工人员调查此事,同时又派出了大量特工人员开始调查王老先生的情况和与王老先先生关系密切的人。
调查的结果再次快速的汇报了上来,37年8月中、下旬确有这么一批人到达延安,而且在这批人到达延安不久,延安就马上新建了两个基地,一个好像是研制药品的,另一个则在大量的养鸡,现在这个基地的鸡产量很高,大大地改善了延安的肉、蛋供应状况。而这两个基地的建立都和一个叫王剑华的年轻人有关,这个王剑华及其家人就是那批人护送到延安的,可此人现在去向不明,不过他的家人还住在养鸡基地内。
3月1日,戴雨农把初步调查的结果汇报给了委员长,对于这份不是很确切的调查报告,委员长非常的不满意,调查美国方面的事情,难度很大,这点委员长还是知道的,可这国内的人和事也查不清楚,就让委员长很生气了。训斥了戴雨农一顿后,命令立刻查清楚这个名叫王剑华的年轻人的所有情况。
3月9日,委员长得到了八路军在河北蔚县境内北口地区歼灭日军一个大队的报告,这次歼灭日军的人数竟然达到了一千三百余人。委员长觉得这也太不可思议了,这八路军到底在蔚县集结了多少部队,竟然可以连续的歼灭日军,而且每次歼敌数字还都在千人以上,这让委员长觉得应该调整对八路军部队的使用,并重新评估八路军部队的战斗力,委员长立刻下令戴雨农核实八路军的所有战报。
3月10日,经过大量特工的努力,王剑华、王敬斋和黄飞凡的基本情况已经全部调查清楚了,仔细看了最后的调查报告,戴雨农觉得也只能调查到这个程度了,而且很多事除了当事人其它人根本不可能知道。拿上报告戴雨农赶去向委员长汇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