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最后的部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看看你们四连的战士去。”大家笑过之后,李飞扬对王昆说道。
所有参加尖岭山的防守部队都已经到齐,周云已经对尖岭山的防御阵地作了相应的调整。
“右峰防御的部队是黄有志的二连和魏勇的新一连,人数为530名;主峰防御的部队是董波的新二连和我指挥的新三连,人数为460名左右;王昆的四连有510多名战士,负责防御左峰阵地。”周云边走边介绍道。
“四连不是有400多名战士吗,怎么整成500多名了,王昆,是不是你小子拉了壮丁?”李飞扬佯怒道。
“哪有呀,四连本来就是满编230人,后来万方带着180名土……哈哈……绿林好汉加入进来,又在阎庄一带召了近百名青壮,四连就达到500多号人了。还有好多青壮寻死赖活的要当兵,可是我没敢收,四连根基不稳,怕养不起呀!”王昆连忙解释道。
李飞扬又对周云问道:“各连的通讯情况怎么样?”
“上次攻打王家寨,缴获了8门电话,一部电台,电台暂时用不上,电话也仅仅只能到各连连部,以及炮排,其他的就顾不上了。”周云回道。
“炮排的射击诸元和定位都妥当吗?”李飞扬又问。
“炮排一直在这里训练,尖岭山周边的坡地、洼地都早已经编号确定了,这个应该没问题。”
“这件事情一定要落实清楚,等会你到炮排亲自落实一下。”
一行人边走边说,向左峰四连的阵地走去。
四连的战士大多都是周云的部下,一见到团部的头头都到了,纷纷立正敬礼。石虎也在其中,见到李飞扬憨笑着说道:“团长好!首长们好!”
李飞扬见到石虎,笑着对大家说道:“这小子,有一股子劲,当初差点没搞定他!”
王昆说道:“是不错,这家伙,打鬼子凶着呢,训练也刻苦,现在已经是二排三班的班长了。”
李飞扬拍拍石虎的肩膀说道:“好好干,不想当将军的兵就不是好兵!”
“是,团长!”石虎兴奋的说道。部队里,当兵的能得到指挥官的赞许,就是莫大的奖励,当然石虎也不例外。
一行人沿着战壕继续走去,王昆介绍道:“这片阵地,是万方、梁鹏和苏子文他们各带一个排负责的。基本上是他们带来的原班人马。”
“团长好、连长、大当家、二当家、三当家好!”这些“土匪”出身的绿林好汉乱糟糟的喊道。李飞扬见了直皱眉头,只见这些战士装备也差很多,汉阳造、中正、甚至鸟铳都有。
李飞扬对周云说道:“怎么还没换装备,靠这些怎么能打阵地战呢?”
“周参谋长已经安排下去了,已经派了2个排的战士去主峰搬运去了。”王昆连忙说道。
这些没有经过训练的“土匪”,让他们打打野食还行,可让他们守阵地,还真不放心啊!可是把他们换下来,又怕伤了这些“土匪”的自尊,毕竟他们刚刚加入,不能厚此薄彼。李飞扬毫不怀疑这些“绿林好汉”杀敌的勇气,可是他担心的是他们缺乏经验。看来要暗中安排一下了。想到这里,李飞扬淡淡的说道:“20分钟后,各连连长、以及炮排到团部开作战会议。”说完就带着周云往主峰所在的团指挥部走去。
当各连连长、以及炮排排长石进财、教导队队长胡森到达团部坑道的时候,夜幕降临了。
当大家沿着坑道的两边座定后,李飞扬婉婉的说道:“同志们,这是战斗前团部的最后一次作战会议,明天,也许就在今晚,敌人将到达尖岭山。这将是一场残酷的战斗,敌人有近5000人,20多门炮,这还不算迫击炮的数量,能不能顶住敌人的攻击,就看各位的决心了。”
“大家都知道,两军对垒,防御一方具有工事上的优势,可以利用工事大量消耗敌人,为后面的反攻创造条件,这就是我们之所以坚守尖岭山的原因。但防御战也有自己的弱点,就是一旦被敌人攻破,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而敌人在外围具有灵活和机动的优势,大家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阵地战并非只是单纯的防御,在局部战场,你来我往是正常的,但是我不允许在座的各位拿战士们的生命,去打无目的的仗。毕竟我们是要消耗敌人,而不是要消耗自己!”
“另外还要强调的是,阵地战需要消耗大量的弹药,指挥员们下去要告诉战士们,要节约弹药,否则弹药耗尽,我们要么跟敌人拼刺刀死光光,要么就只有选择投降了!”
说道这里,大家都哄笑起来,从大家加入先遣团的那一天起,就没人想过要投降的事!
待大家静下来,李飞扬继续说道:“部队都派下去了,团部没有预备队给你们,战斗打响后,一切都要靠你们了。趁敌人还没有来,同志们有什么问题,趁早提出来。”

沉默了几秒钟后,教导队队长胡森说道:“我们教导队的任务是什么?总不能让我们在山顶上看热闹吧?”
看着胡森急切的样子,李飞扬笑着说道:“教导队的任务是留守团部,总不能让敌人端了团部,把俺这个团长抓了去吧!”
大家再次笑了起来。其实李飞扬是有私心的,教导队的这些教官,都是李飞扬从各连抽出来的军事骨干,大部分都是班长级别的,不但枪法出众,懂战术,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和带兵经验。特别是在训练新兵的这些日子,这些教官在训练新兵的同时,自身也在强化训练,毕竟如果教官达不到训练要求,如何让新兵们信服。更重要的是,在李飞扬的言传身教之下,这些教官的军事理论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其素质甚至远远高于刚成立不久的老A。不到万不得已,李飞扬是不会把他们派上去跟敌人消耗掉的,部队今后的精兵训练,毕竟还要依赖他们。
“团长,我们新一连,只配备了正职,没有副职,万一我们这些正职挂了,战士们就没有人指挥了。”新一连连长魏勇提议道。
“这个问题不但是你们新一连存在,新二连和新三连都存在,这样吧,从二连和四连选拨一批作战素质较高的骨干,帮助新一连、新二连和新三连把指挥系统完善起来。”
虽然抽调一批骨干出来,二连连长黄有志和四连连长王昆不太愿意,但大战在即,也就只好服从大局了。
经过大家的讨论,作出了如下调整:
二连副连长蔡子松担任新三连连长,原二连一排排长司马平任新三连副连长;
原二连五排排长吴三宝任新二连副连长;
原四连三排排长夏风任新一连副连长;
三个新兵连的副排长则从二连和四连的班长中得到提拔,周云不再兼任新三连的连长职务。
鉴于鬼子拼刺刀凶悍的问题,李飞扬特别强调道:“当鬼子冲锋时,他们会集中10多挺、甚至20多挺轻机枪压制我们的火力,这就需要我们的机枪手坚决挺住,尽量压制他们,最少也要分散他们的火力,而战壕、以及分布在山坡上的散兵坑的战士则优先射击他们的机枪手。只要谁拿起机枪,就先射他,只要他们机枪火力减弱,步兵就是我们的靶子了。万一敌人突进阵地,跟战士们搅在一起,就用手枪射击,千万不要用三八步枪射击,因为三八步枪贯穿后会伤到自己人。对了,周参谋长,我们的王八盒子数量有多少?”
“有200来支,都分发下去了。”周云说道。
“太少了,不过还是要全部集中起来,发给一线的战士们使用。”李飞扬说完,当即解开武装带上的手枪交给周云。
“刺刀呢,弹药库的刺刀还有吗?”李飞扬问道。
“刺刀还有很多,大约有800多把。”
“,都给一线的战士们发下去,刺刀是拼不过人家了,找机会扑上去,近身用刺刀跟鬼子拼,我要让战士们有2把刀,一把装在刺刀上,一把别在腰里。”李飞扬恨恨的说道。
其实这也是李飞扬的无奈之举,作为现代人,李飞扬自然知道抗战初期的中队拼刺刀拼不过鬼子,就连正归八路军也不例外。这种状况一直到抗战后期才得到改善,一来是鬼子的老兵大部分战死,补充的新兵缺乏训练;二来是八路军吸取鬼子拼刺的技巧,强化拼刺的训练。此消彼长,近身拼刺时反而占据上风。当然鬼子拼刺的技巧,李飞扬是知道的,但是短期内要想提高战士们拼刺的水平是不可能的了。
采用手枪对付刺刀,是吸取了美军的经验,美军崇尚火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军一旦与鬼子混战在一起,因为冲锋枪较短,白刃战自然就吃亏不少,但又不能用冲锋枪扫射,因为会伤到自己人,后来总结出经验,手枪是对付白刃战最好的办法。
而李飞扬为战士们除步枪配上刺刀外,再另外多配一把,按李飞扬的想法是,当敌人突刺的时候,战士们只要用步枪挡开鬼子的第一招,然后顺势把鬼子扑倒,这时候鬼子步枪上的刺刀因为太长,施展不开,而我们的战士则可用腰间的那把刺刀近身干掉敌人。在训练新兵练刺刀的时候,李飞扬就让新兵们练过这一招,当然效果还不错,只要突刺的一方第一招被挡开,基本上就等着挨宰了。这是从电影《拯救大兵瑞安》里面学来的。
安排好一切,又布置了当晚的口令和明、暗哨后,似乎一切都已经妥当,只等敌人来啃骨头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