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沉没的小船先被从水底钩了出来。一看就明白了,船底的木板裂开了两条大裂缝,开始没被发现,因为一些稀泥和冰块糊住了裂缝,看着象好船一样。可以划进池子里让水一涮,裂缝就全露出来了,马上变成几乎没有底的船了。所以小船才会一下子沉下去,不给人留下逃命的机会。
半夜时分,李东宝终于被打捞上来。他是呛了水,一下子就沉到水底去了。虽然在找到他以前,我们就已经对他的生存不抱任何希望了,都在心里默默地接受了这个现实,但是看到他苍白的、凝固的甚至是有些平静的遗容,我还是禁不住痛哭失声。我把身上披的军大衣脱下来,轻轻地给他盖上。他象睡着了一样,只是两只手紧紧地抓着,他就这么去了……。
从我写这篇文章开始,我的太太——我习惯这么称呼她——每天都在等着看我的文章,他对那时的我不太了解,对我失去战友的悲痛也不曾经历过,所以她感觉很迷惑:“为什么你的好朋友都死了呢?常青、李东宝、还有……。”我回答:“好人不长寿啊!”她又问“那你怎么……?”我明白她的意思,就对她说:“这说明我还没有他们好。”
但是我又不甘心给自己这么一个评价,我提出一个问题:当年红军长征的时候,开始是三十多万人,到陕北只剩三万多人。你说是剩下的伟大,还是死去的伟大?死去的人里边有多少比**、朱德伟大的人物,然而最后剩下的活下来的人成了气候。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命运。历史选择了毛,这也是他的命运。
我到部队仅仅几年的时间,先后失去了两个最好的战友和朋友,我的心里越来越难以承受。如果常青的死还算是有原因的,还算是有心理准备的话,李东宝的死却似乎是绝对的偶然,是临时的突发事件,是一次纯粹的事故,谁都不可能预见到。当时所有人都是这么看的,包括我,开始也是这样。就如同我太太看到这里的简单评价:常青是冤死的,李东宝是“烧”死的,就是好日子过腻了烧死的。

李东宝出事的第二天上午,政委找我谈话。说上面对这个事故非常重视,胡作乱闹,死了一个干部,还是个干部干事,从来没有过。要求团里一定要严肃处理,所以让我有思想准备。因为我是在场职务最高的,按部队的规矩,要处分在场的最高领导。我当时还完全沉浸在悲痛之中,所以意识肯定不是完全清醒,对政委也就十分不敬。
我对政委说了三点个人意见:一是我不是有过而是有功,如果说我在场死了一个,那我不在场就要死俩。二是我不是参与者,而是劝阻者,把我拿出去顶罪是不合适的。三是如果非要处分我的话,那我坚决要求同时给我记一个三等功,以做到功过分明。我对团领导的不敬是态度问题,但我说的当然有道理,最后团里给了我一个通报批评,当然也不会给我记一个三等功了。那两个死里逃生的家伙,死命虽免,活罪难逃,一个人背了一个严重警告处分。
写到这里,大家一定以为李东宝的故事该结束了,但是我不得不说,可能我前面铺垫的太冗长了,所以到这里给人精疲力尽的感觉。其实李东宝的故事还是现在进行时,而且我们连他的死亡原因还没弄清楚呢。他和常青的死截然不同的是,常青在他死之前,已经全部地知道了自己一生的功过是非,包括他临死前还有一瞬间的机会喊出生命的绝响。然而李东宝的死却大不相同。李东宝绝对不会想到自己死后会发生多少事情,会惹出多少是是非非。
所以我只能请大家继续耐下心来往下看,至少知道我的朋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死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而且我还要告诉大家,在他身边的还有一些什么样的人,他们在这场悲剧里是一些什么角色。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