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工和于书记的矛盾,既有历史老底子,又有现在的新瓜葛。
工作上,黄工象头老黄牛,有水平有能力又能吃苦。可他是老大学,书呆子型,既倔又犟。几年前,曾经因为工厂领导的生产管理问题,和于书记有不同意见,发展到个人矛盾。为此,他给公司写过报告。于书记当然以为是告他的状。两个人距离水火不容也差不多远了。
检察院调查工厂的案子的时候,听说于书记也反映过黄工的情况。就是什么收受外加工厂家的回扣什么的。检察院倒没查出什么来,他俩的矛盾,却越来越激化了。
黄工一气之下,要求调回南方老家去,可于书记就是不放。他俩现在就这么顶着僵着。一个在家称病休息,叫干啥,也不干。另一个也干脆不理不睬,你不来,我就不给你开支。
老邱还说:“于厂长也拿老黄没辙。老黄的两只手里,一只手掐着电子车间外加工的所有关系户,另一只手,掐着电子车间的技术和设备。他死活不给于厂长干活,于厂长就越别着他。”
老邱说:“有工人说,他俩的矛盾,最后只能动菜刀了。”
我笑着说:“哪有这么严重。都是老同志了。”
老邱说:“谁说不是呢。可老黄这人太倔,他能不能回来帮咱们,可不好说。”
我又说一遍:“我想不至于那么严重吧。”
其实,当时我心里也是这么想的,真的没有那么严重。
我之所以说,没有那么严重,不是说黄工和于书记的矛盾没有那么严重。他俩的矛盾,搞不好,死人的事都有可能发生。我是说,黄工自己的事,也就是眼下我需要黄工的事,没有多严重。
这其中,有一个环节,或者说顶多有两个环节。把握好了,一切会迎刃而解。

这时候,黄工来了。
这个高高瘦瘦的南方汉子,就是一个学者形象。在厚厚的眼镜后面瞅着我,还恭恭敬敬地递过来一张纸。
我不用看都知道,那一定是一张《调转报告》。
我笑着问黄工:“黄工,我是遇到难处了,非你出马不可了。咱们一起坐下商量商量?”
黄工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他说:“我出什么马呀?是我遇到难处了,来找新厂长帮忙来了!”
我说:“你有什么事情都好说,先坐下。我们先商量商量生产电饭锅的事。”
黄工也真挺倔的,他一抖那张纸,气哼哼的说:“电饭锅?那是你们的事,我现在连支都不开,找我商量不着啊。巫厂长还是先商量商量我的事吧。要不我家就揭不开锅了!”
我就接他的话问:“你的什么事?”
他瞅了一眼旁边的老邱,说:“我的事,全厂都知道,不用我再详细说了吧?”
我定定地看着他,停了有几秒钟,我对黄工说:“好吧,在商量你的事情之前,我问你一个问题。”
他一下子有点发愣,问道:“什么问题?”
我问他:“黄工,我就问一句,你回答一个字就行。咱们厂生产电饭锅行不行?”
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行,或者不行。但是,黄工是技术人员,又是原材料组织者,他对这个问题,不会就是简单的反应的。如果他说行,那就是这个订单,从外加工,到工厂装配,到销售,他都会通盘考虑的。那就是真的行。
这时候,我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了:要是他对我的问题说个“不行”,那我就不跟他扯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