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重返西岐(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妨,但能与父亲乘座即可父亲离家,也够久的了。”伯邑考感慨地说着,“在这里,能有毛驴代步,也算不错了。”
“是,只怕辱没了侯爷和世子。”店老板惶恐地回答,唤了个机灵的伙计照看着,自己便走出了大门,自去寻座骑。
“父亲受苦了。”伯邑考执杯劝酒,“回到歧山,也算是放下心来。父亲,以后要多劳心,才能使歧山日益强大。”
“是啊。”姬昌感慨地说,“不过,发儿,你真的认为只有反朝歌一途吗?现今的朝歌,仍有黄飞虎坐镇,再加上平北海的闻仲,据说不日即可凯旋。有此二人,我们西歧攻打朝歌怕是有卵击石啊。”
“父亲,事情不能只看表面。从表面上来看,帝辛仍旧很风光,但是随着他日益的骄横,你只看他的那些刑具,无一不惨绝人寰,日久必天怒人怨,人心不归。再说军事,现在姜世兄与鄂世兄在东面和南面与商决战,虽然未有寸进,但败绩不显。闻仲获胜回朝,帝辛的兵力也要分三处,纵使闻仲有再大的本事,也左右支拙。再说陈塘总兵李靖,他的三公子哪吒与我交好,到时必能策反其父,那时姜世兄就可缓出兵力,闻仲势必得再添兵力在东面。”
“你可忘了,还有黄飞虎,一直坐镇朝歌,其人武艺超群,又有几个虎子,无一不是领兵的好手。此人的功夫,与闻仲也不分上下啊。两人一向是一内一外,乃殷商的肱股武将啊。”
“黄飞虎不需忧心。”伯邑考故作轻松地说,虽然妲己说过黄飞虎日后必反朝歌,但自己的心里总是没有底。
“为何?”
“此人日后必是我西歧的虎将。”
“不可能,他妹子在后宫,圣眷正隆,自己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身份,父亲更是一关总兵,祖孙三代俱是虎将,怎会反出朝歌?还有苏王后的父亲,虽是冀州侯,却也是一员大将。”
“父亲,此二人都不会打西歧,父亲只管放心。”伯邑考坚决地说,“儿子有这个把握。”
姬昌看他把握十足,却不肯说出缘由,也不细问,仍是皱着眉头:“还有比干……”
伯邑考不由焦灼起来,象父亲这样前怕狼后怕虎的,几时才能成事?“父亲,问题在于我们就算愿意守业,帝辛也不会允许。我们只有作好万全的准备,趁着这个由头揭竿而起,才能聚英豪进而保家卫国,开创前人未有的事业。若是父亲只想安稳地过日子,只等闻仲凯旋,便是他挥师西进的时候,那时我们措手不及,兵力不足,只有挨打的份!”
姬昌沉默了。
伯邑考一边斟酒,一边继续说:“再想守成,已是不可能的事了。父亲,若是再迁延犹豫下去,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人宰割的份了。请父亲三思。”
姬昌默想了半日,终于叹了口气:“好吧,便依你。只是我西歧虽然文有散宜,武有南宫适,要对抗殷商,又何异于……”
“父亲但请宽心。这次把儿子秘密送回歧山的,正是玉虚宫的弟子姜尚,此人年逾七十,却精神矍烁,胸有经天纬地之才,又习得道术。更重要的是,此人背景很硬,你也看到七弟的本事了,在玉虚宫里,七弟只是他的师侄。他的师侄辈中,象七弟、哪吒一干人,比比皆是,无一不是以一当百的好手。何况,他还有同门师兄弟,则又更胜出一筹了。父亲加封王号,便可拜此人为相,东征朝歌事宜,便由发与此人负责。”伯邑考虽然不太相信姜尚是否真有此能,但为了说服父亲,也只能胡天海地地为他吹嘘了。

“哦?此人真有此才?”
“半点不假。”
考了半日,姬昌终于点头。说完还叹息了一声,也是形势比人强吧,纵然自己不想挑起干戈,也终于逼到了眼前。再说了,自己真的不想开拓疆域吗?这次的羁留朝歌,怕是自己开辟疆土的原因吧!想到能把后稷留下的这块地方开创出一片新天地来,便是人到中年,也不由热血沸腾。在后人的记载中,自己便是这一朝代的开国君主,象成汤一样名留史册,千古留芳。
正在姬昌自我陶醉之中,店老板已经把两头毛驴牵来,伯邑考看时,一头倒还算健壮,另一头看上去瘦骨伶仃,怕是主人照看不好之故。店主人歉疚地对伯邑考说:“不好意思了,穷乡僻壤的,连两头坐骑也寻不周全,只得委屈贤侯与公子了。”
姬昌微微皱了皱眉,刚想说话,却被伯邑考插口堵住:“不妨,能有两头毛驴代步,已是万幸。老板贵姓大名?”
“免贵姓申,贱名杰,五代世居此地,蒙贤侯与长公子治理有方,四方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店老板受宠若惊地回答,一边把姬昌扶上了驴子。
伯邑考只在驴旁:“我牵驴即可,年纪轻,不怕健步。”
“这怎么好?”申杰诚惶诚恐起来。
“确是不妨,多谢陈老板美意。若是有闲,不妨来西歧城作客。”
“是是是,不敢不敢。”
伯邑考微微一笑,便为姬昌牵着黑驴,向前走去。不知不觉间,后面已经聚集了不少金鸡岭的百姓。
“真是孝子仁君啊!”
“是啊,还是咱们西歧百姓有福,可惜了邑考长公子,否则这几月,也不会经济萧条。不过,姬二公子看来比长公子不遑多让,一样以孝治西歧。”
“可不是吗?你不见前次逃难来的朝歌百姓,说起那天子的暴政,真正是吓得人半夜都做恶梦惊醒。”
申杰仍在对店里的伙计说:“我今日亲自服侍姬侯父子了。平日常说姬二公子总在病床上,什么作为都没有。如今看来,这二公子也是个风神俊朗的人物,对父亲又孝顺,姬侯后继有人啊。”
“这么说,世子该由二公子继承了?”
“估计是啊,你看二公子亲赴朝歌去迎父亲,比起大公子来,可能还胜上几分哪。”
“是啊是啊……”
乡邻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姬氏父子的风采,村民们心眼实,比比那朝歌逃来的衣衫褴褛的难民,发出满足的叹息,不由珍惜起眼前的幸福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