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 匈奴,你到底想要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不仅是两人武斗的血拼气势,同时也是摆为弓阵的三百民壮,蓄满战役后的宣泄。
无风的荒原,起风了!
数百人蓄满战意的爆发扑面而来,虽然久历战阵的阿齐泰,穆托等人屹然不惧,可是座下宝马却受惊的倒退几步。
扎先生此时低头对二人说道:“这批人深浅不知,背后恐怕还埋伏着马邑军的主力,我方没必要与他们鱼死网破啊!”
穆托却瞪了他一眼,喝道:“我穆托领军十余载,虽未建下屠汉奴过万的大功勋,可也不曾有一支军队不战而退,你们若有顾忌,就让我独力将其剿灭。”
阿齐泰却伸手擒住他的马蹶子,喝道:“穆托,莫非你忘了于单王子临行前的嘱咐吗?此次行动,乃打着右王失踪的名头,实际上,我等三人的秘密任务,牙帐内部,也是极端隐秘的,为防止左王醒觉,王子特意命令我们避开大规模战事。如今,不管汉将如何神通广大的知道我们的行军路线,在此设伏。可是对于王子殿下交托的任务而言,数万马邑军的主力被吸引到此,对我们只有好处!”
穆托显然对王子极其忠心,匈奴如今以军臣单于统领各部,他的弟弟伊稚斜位封左王,与右王沆瀣一气,联手打压于单王子。穆托虽然莽撞,却也知道,此次三人所执行的任务,恐怕是王子摆脱伊稚斜压制的最佳时机了。
扎先生见穆托似乎已被说动,趁热打铁的分析道:“没错,如今马邑精兵尽数埋伏与此,只要我们快速绕过,对方必然惊疑不定,我军反而可以先他们一步赶到马邑。到时候,王子大业可成。”
扎先生三人争执不下的时候,壮丁阵中的霍天与公孙真却已经到了极限。真正见过过万骑兵真容的只有他们二人,其余壮丁只是知道对方实力是自己的许多倍,在月光幽暗之下,并未看清匈奴兵的鼎盛军容,因此,才可以在表演上切合霍天的布置。
要是视野开阔,被这些未经战事的新丁目睹匈奴兵万马奔腾的威势,恐怕瞬间崩溃的他们会犹如待宰羔羊般脆弱。
真正顶着明知对方万军齐发依然拼死一战压力的,只有公孙真与霍天二人。匈奴兵一刻不退,二人的生死相搏就不可以停下。
蹄声再起,霍天的心肝几乎提到嗓子眼,不管自己是不是能砍翻数十人,在过万骑兵面前,绝无侥幸可能。
蹄声奔腾间却是忽远忽近,霍天却已经神色一喜。匈奴兵以快速机动的野蛮冲锋见长,并不善于迂回进攻,而且对方冲锋,必然是呼喝震天,此时却只闻蹄声,不闻人言。
极尽目力,大概可以看出匈奴过万骑兵突然间迂回的绕道远离。身边的公孙真随之劲气一收,也不顾仪态的坐在地上。
五百壮丁此时看到匈奴兵的侧翼以及滚滚烟尘,彻底被吓傻了:刚才自己随便捣鼓一下,就把他们吓跑了?
霍天看众人还沉浸在死里逃生的震惊与快感中,只把心中疑惑低声对公孙真一人说出;“将军,有不妥!”
公孙真则更多的还在思量自己这次走一趟平阳县,怎么就刚好碰到这么个人物。能够有霍天这份身手的,在尚武成风的大汉朝,谈不上凤毛麟角。只是看霍天招式严谨,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家学渊源,与自己一样出身世家;另一个可能就是遭逢世外奇人,在山林间得其传承,行侠天下。
可是霍天出身民壮,从他蹩脚的土音可以看出,没有受过贵族的教育。可如果是一个游侠,对战招式中又怎么会有那么强的军人杀意?
在公孙真看来,霍天是个不折不扣的铁血军人。一个顶级军人却扮作民壮参军,这让公孙真对他格外起疑,可毕竟刚刚二人同历生死,心间不自觉的就有些战友间的情怀。
就在战友情与霍天身份的疑问间踌躇的公孙真让他道来,同时,更加注意观察霍天的言行。
霍天此时更多的是为匈奴兵的诡异行动担忧,他说道:“我今日之计不过取巧。我军摆出一部分严阵以待一部分闲庭信步的姿态,就是为了让对方难以掌握我军动向,在此情况下,敌军应该有三种可能!”

见公孙真凝神注意起来,霍天接着说道:“第一种可能,过万骑兵被一鲁莽将领率领,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个冲锋,我军全军覆没。第二种可能,对方被一个多疑而自命聪慧的将领率领,不知我方深浅而犹疑不定,最后自作聪明的以为看破了我军大军的埋伏,惊吓的率军撤退。”在公孙真看来,如今似乎是这种情况了。
霍天却摇头说道:“第三种可能,对方由真正的智将率领,看破小人的故弄玄虚,毫无顾忌的率军攻打,我军依然全军覆没。因此,我当初献策时,就知道只有三分之一存活的可能!”
这种故弄玄虚的计策类似于诸葛孔明的‘空城计’,只对多疑而谨慎的将领有效,如果当初魏军是一个类似猛张飞那样的将领攻打诸葛亮,一定不会顾及诸葛亮的琴音破城而入。
公孙真叹道:“幸好赌对了,我军终究还是存活了过来!”
霍天却担忧的回道:“不对,敌军出现了我未曾料到的第四种可能,绕道而走。如果是孤军深入,害怕埋伏,理当全军撤退。可是对方在判断我军主力设伏的情况下,依然不退军,而是绕道而走,只有一个可能!”
公孙真双目一亮,不由跳起来道:“除非是他们另有所图,而且所谋者甚大!”
公孙真知道,在荒原之上,对方过万骑兵,轻重骑兵齐备,又事先判断出了马邑军主力设伏。
在这样的条件下,就算是马邑军主力埋伏与此,两军接站战,恐怕匈奴兵最后取胜的可能还要大些。对方却抛弃了全歼马邑军主力的时机,强悍的匈奴兵选择绕道而走,只能说明他们在马邑周边还有比消灭驻军更大的图谋!
想通关节,公孙真立刻下令,五百壮丁星夜开拔,以急行军的速度,赶回二十多里外的马邑军大营。
晨曦微露之时,公孙真总算带着五百民壮赶回了马邑军驻扎在城外二十里的军营。
没有像其他裨将那样收拢手下的新兵进行一番恩威并施的讲话,而是直接带着霍天就往马邑军主帅的帅营赶。
马邑军原本驻军六万,由主将手下的六大裨将率领。此次朝廷颁布征兵令,首次强征的三万兵丁有一半汇集到马邑城,也就是说,公孙真的麾下,马上又会多出两千五百人的新兵。
这样的实权将领,进入主帅营帐,是不需要审查的,连紧随他的霍天都毫无阻拦的进入帅帐。
营帐的主座之上坐着一个正在无聊盘弄着桌前沙盘上旗标的中年将领。此人身材颇为魁梧,可是眼眉却偏柔,给人一种豪雄气势下隐匿的小肚鸡肠感觉。
公孙真在路上已经向霍天说明了马邑军主帅的背景。此人名叫栗蛟,乃是当朝栗皇后的侄子,当朝太子刘荣,见面也要叫一声表哥。
汉朝当初遭逢韩信,韩王信先后造反,刘邦于是订立了‘非刘氏不得封王,非军功不得封侯’的祖训。这样的祖训虽然极大的削弱了功勋世家坐大的可能,可是也养成了外戚霍乱军禁的传统。
历朝历代,都要给皇后的娘家人大肆封侯,可是碍于祖训,没办法,只有将皇后的娘家人派上战场,但凡有一丝凤毛麟角的军功,都会想办法夸大其词,让皇上为自己的大舅哥谋一个爵位,后世卫青,李广利都是在这种背景下走上对抗匈奴的前线。
同样,栗蛟作为太子表哥,皇后的嫡亲侄子,他被派到这李广三郡羽翼庇护的马邑,本就只是坐等军功的晃时间,不想,匈奴兵居然好死不死的赶在此时大举入侵。
虽然匈奴兵这次势头是文景两朝以来,未曾见过的凶猛,可是栗蛟却也和天下百姓一样,坚信着他的前方,顶在最前线的三郡太守飞将军李广。有李广在,他也就可以放心的玩沙了。
玩得正无聊的栗蛟突然听到一声大喝:“将军,匈奴兵过万主力已至马邑境内,请将军早做决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