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青袍探元戎 忠奸辩朝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任停云留居汤泉宫集贤院,帝遣御史曹敞探问。敞返京,辄谮言停云意殊不平,颇多怨望。帝不豫。
————《国朝史鉴》卷第六十八
这群宫女跟着湘灵在阳光下的庭院中,开心地连臂踏歌而舞。跳完《西州曲》,又跳《踏歌行》、《竹枝词》:“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窗映树鹧鸪鸣。”“扬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扬袂睢舞,环佩叮当。若来若往,若仰若俯,罗衣随风,长袖交横。少女们眼波流动,笑意盈盈,兴奋地跳了一支又一支,直到再也跳不动了才罢休。几个宫女围着湘灵唧唧喳喳,偌大僻静的集贤院里顿时莺莺燕燕,热闹不已。
蕊珠倚在琼英身上,已是笑软了:“哎哟,我可是一点力气也没有啦。”琼英叫道:“我难道还有力气,你别靠着我,我可撑不住了。”又对湘灵笑道:“少夫人,奴婢们去为你预备香汤,一会儿好让你去沐浴。”湘灵喘着气摆手笑道:“别叫我少夫人,就叫我湘灵好啦。我不是他的已婚妻,是他的未婚妻。”“哦——”宫女们笑嘻嘻地拉长了声音,挤眉弄眼地起哄着。
湘灵羞红了脸,跺脚道:“我脸都红啦。”见任停云含笑望着自己,便撇下宫女们走过来笑道:“我跳得好不好?”任停云握住她的手笑道:“自然是好极了,便是天上的仙女,也没有你跳得好看。”湘灵心花怒放,不禁伸手捏了捏他的鼻子,笑吟吟地道:“真是会说话,你的嘴是涂了蜜的?这般会哄人开心。难不成你见过天上的仙女么?”任停云闻言不禁一呆,多么熟悉的话语!
“你的嘴是涂了蜜的?这般会哄人开心。”当初与公主相恋之时,她也说过这样的话。似曾相识的场景,似曾相识的话语,往事总是遏制不住地涌上心头。
见他恍然出神,湘灵关切地道:“你怎么啦?”任停云回过神来,凑到她耳边轻声调笑道:“我当然是见过仙女的,你就是我的仙女,我的小妖精。”湘灵粉嫩的耳朵立即红了,一脸娇羞地斜乜他一眼。
任停云见她香汗淋漓,又说道:“快去沐浴更衣,小心着了凉。”湘灵点头道:“嗯,我知道,一会就去。”任停云又凑到她耳边,轻轻笑道:“我陪你一块去?”湘灵见他越说越放肆,柳眉轩起地瞪他一眼,想起昨夜的绸缪疯狂,又不禁双颊晕红,羞涩地低下了头:“她们都会知道的呢,还是不要了。晚上陪着你,好不好?”声音细如蚊鸣,几不可闻。
任停云见她羞涩腼腆,不忍违她的意,笑道:“听你的。”又敛容道:“灵儿,我想好了,咱们在这里住到来年春天,然后就悄悄遁走。”湘灵闻言,眼中闪着喜悦的光芒:“真的么?”任停云点头仰望天空:“不错,到得那时,战事早已结束,云飞想必也早已将雨亭接去了东都。我留书一封,然后带着你离开此处回楚州,先去拜见尊师,然后去云霄山见见我师祖,两位长辈都见过之后,你就算是正经嫁给我啦。”
湘灵斜乜他一眼,撇嘴道:“谁说一定嫁给你啊。”任停云坏笑着搂住她:“那还不是早晚的事?”湘灵咯咯娇笑:“讨厌。”说着便伸手在他胁下挠痒痒,她知道任停云最怕呵痒。果然任停云“哈”地一笑,站立不稳。两人嘻笑着闹做一团。
任停云怕湘灵在屋外耽搁久了受凉,便放开她笑道:“咱们不闹了,你快去罢。”湘灵嗯了一声,挽发整衫,却又说道:“其实只要是和你在一起,无论哪里我都是开心的,我只是瞧不得你不开心。你现在心情好些了罢?”任停云点点头,诚挚地道:“下定了决心就觉得心情好多了,灵儿,多亏你。”
湘灵却俏皮地一笑:“这话不对。”见任停云愕然,她又笑道:“你说错了,是全亏我。”任停云失笑道:“不错,全亏有灵儿在我身边。”湘灵笑道:“这还差不多。”说着将脸凑过来,任停云在她颊上轻轻一吻,她嫣然一笑,这才转身去了。
宫女们早已散开了,湘灵走到廊下,却见琼英和蕊珠两个仍然候在这里。她想到方才与任停云的打情骂俏,顿时满脸飞霞:“天哪,要是都被人瞧见了,那可羞死人啦!”琼英见她过来,对她敛衽笑道:“少夫人,香汤已经备好了,请这边来。”湘灵定下心神,笑着捉住她的手道:“多谢。咱们一块去沐浴罢。”琼英忙道:“奴婢不敢。”湘灵笑道:“有什么不敢的,一快去。”说着拖了两个宫女一块去了。
任停云目送湘灵进了浴殿,这才转身走到荷花池边。时至冬天,池中老荷枯枝如铁,任停云驻足瞧着,突然听见山上的树林传来呼啸的风声,一阵又一阵。他抬头望去,发觉天色已经变得阴沉。
蓦地,胸中一股寒冰般的冷气直冒上来,任停云身躯一颤,接着掏出锦帕捂住嘴,剧烈咳嗽不已。待到咳嗽止住,素白的锦帕已是多了一抹怵目的殷红,他不禁双眉紧锁,一颗心直沉了下去。
翌日,十一月初一。气温骤降,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天空里铅云密布,阴沉沉的,风凄厉地吹过山颠,呜呜地叫着。
湘灵是南方长大的女孩,很不适应这里的严冬,琼英见她冻得嘴唇发紫,心下怜惜,便将自己的一件织锦胡服拿来给她:“少夫人别嫌不好,先穿着抵一抵寒气罢。”湘灵笑着接过穿上:“多谢啦。”她左右看了看,“还挺合身呢。”
蕊珠提了紫铜手炉过来道:“少夫人,你若是要到院子里去,就拿这个暖手罢。”湘灵见这手炉作元宝之形,镂空雕刻十分精美,不由赞道:“做得真精致。”蕊珠笑道:“这个算得什么呀,宫里比这好的东西,只怕一万件也不止。”湘灵吐吐舌头:“我可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姑娘。”蕊珠忙道:“少夫人说笑了。”
几个少女围着红铜炭盆烤火取暖。昨日共舞一场,彼此间距离都拉近了许多,湘灵问琼英:“你今年多大,入宫有多久了啊?”琼英叹气道:“奴婢十四岁就被采纳入宫,如今已有三年啦。”湘灵又问道:“那你得在宫里呆多久啊?”蕊珠答道:“听说要到了二十岁才可以被放出宫去呢。”湘灵“哦”了一声,心下大觉同情,又想道:“皇帝为什么要这么多人来服侍他?”
蛾翠也叹了口气:“真要到二十岁才可以出宫么,那时再想找婆家,怕是不容易呢。”蕊珠取笑她道:“哟哟,你是不是想汉子了啊,那也成,去求老都管将你放出去罢。”蛾翠羞红了脸啐道:“烂了嘴的,你才想汉子呢!”几人都笑了起来。毕竟都是年轻女孩,嘻嘻哈哈,浑不知愁滋味。
琼英问湘灵道:“为什么皇上一直不召见任大人,老让他这么住着?奴婢瞧他身子单弱,这样的天气,要是受了寒可怎么得了。”湘灵摇头望着堂外,任停云穿着单薄的黑色罗袍正在搓绵扯絮一般的落雪中踱步,他停下脚步捂住嘴,咳嗽不已。牛忠言捧了件木绵裘走到他身边,任停云却摆摆手婉拒了,牛忠言只得又躬身退了下去。
湘灵贝齿紧咬住嘴唇,心疼地望着他。
雪渐渐下得小了,临潼城南的望仙桥上,一个青袍男子小心地迈着步子,蹒跚地向汤泉宫北门津阳门走来。待到这人走近,两个士兵喝道:“是什么人?”奉命驻守汤泉宫的羽林军游击官宗傲分明瞧见他的左手萎缩下垂,有如鸡爪,便扬声道:“来人可是尹县丞么?”
那人笑道:“可是宗游击么?下官正是尹仕文,好大的雪!这路可不大好走。”宗傲呵呵一笑:“学仁兄好雅兴,跑来这里赏雪么?”尹仕文嘴里呵着白气,拱手笑道:“这样天气,宗兄亲自当值,辛苦辛苦。”宗傲嘿嘿笑道:“有什么辛苦的,你既来了,一会儿吃顿暖酒,做两首诗给我瞧罢。”尹仕文笑道:“宗兄取笑了。”他瞧瞧津阳门,又低声问道:“任帅还在集贤院里罢?”

宗傲将他打量一下:“你是来瞧任帅的,难不成你与他还有什么交情?本官奉命驻防,没有皇命任谁人也不能进去,你奉皇命来的么?”尹仕文苦笑道:“下官一个七品微官,哪有什么皇命,只不过来问问罢了。”
宗傲叹一口气:“总算还有人念着他,元帅出生入死血海里趟出来,立下擎天之功,却被软禁在汤泉宫里等着皇上发落,想起来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难为你有这份心,我带着你进去,陪他说说话,总好过他一个人孤零零的在里边。”尹仕文喜道:“多谢宗兄。”两人便一道进了津阳门。
见尹仕文进了集贤院,宗傲对门口当值的队长道:“人是本官领进去的,将来出了什么事,都有本官兜着,与大伙儿没有干系。”说着抬头望天,原来雪已经停了。
尹仕文跟着牛忠言走向那个立在一株雪松旁咳嗽不已的年轻人,但见他眉目清隽,容色苍白,这样寒冷的天气,他还只穿着一件单薄的黑色军袍,更显得瘦弱孤寂。他心下有些微微的诧异,这样一个人,怎么瞧着都不象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名将。
任停云止住咳嗽,瞧着牛忠言领着一个身着青色丝绵罗袍的男子走了过来。这人三十岁不到,面容黄瘦,任停云注意到他的左手,知道这是小儿麻痹症所留下的残疾。
牛忠言禀道:“侯爵,临潼县丞尹仕文前来拜访。”尹仕文拘谨地拱手道:“下官尹仕文,见过任元帅。”任停云“唔”了一声道:“请尹兄到屋里说话。”牛忠言便退了下去。
任停云边走边问:“尹兄是去年春闱入仕的么?”尹仕文忙道:“回元帅的话,下官是威德二十五年的进士,为官已有四年了。”任停云闻言停下脚步,凝神思索道:“二十五年?是了,那年我入京城,是听人说起礼试中有个姓尹的才子,文章做得很好。原来尹兄是与我同一年入仕的。”尹仕文慌忙说道:“下官怎敢比附大人,学仁笨嘴拙舌,不会讨好上官,又因为身有残疾,不为人喜,所以至今还只是个县丞,惭愧。”
任停云叹了口气:“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尹兄不愿折节谄媚,正是士之风骨,停云佩服啊。其实,为官之道只在克己自持,以民为重。若能如此,即使不获闻达,亦足慰平生。尹兄何愧之有。”尹仕文连连点头道:“元帅说得极是,如此一说,下官便觉坦然了。”仿佛受到了鼓励,他又低声道:“御史曹大人前日来汤泉宫探视大人,下山回到临潼之后,显得极为恼怒,想必他回到京中定会有不利大人的举动,大人恐要当心啊。”
任停云面露不屑的冷笑,秀目之中森寒冷傲,声音却依旧波澜不惊:“多谢尹兄好意提醒。曹敞至多也就是在皇上面前添油加醋地说我如何对朝廷心生怨望。造谣中伤,停云经历得不少了,就再多些也没什么。”
尹仕文担心地道:“下官只怕万一皇上听信谗言……”他忧虑地摇了摇头。任停云转头注视他一眼,心下感动,朝中大臣都对他避之不及,这位尹兄与自己并无交情,却如此义气,他淡淡地笑了笑:“尹兄不必替我担忧。”说罢仰望阴霾密布的天空,深深吸了口气,又笑道:“雪后漫步,别有情趣,不如我陪尹兄去花苑里走一走?”
尹仕文不禁一呆,任停云那并不高大的身躯,此刻竟让人觉得无比的伟岸挺拔,充满了心雄万夫的英武气概,暗自思忖道:“果然是仗剑从云,挥戈挽日的真豪杰!”他突然有了种奇怪的感觉:任停云之所以还留在集贤院中,并不是他真的就被困在了此处,而是他现在还不想离开。若他真的想要离去,任天下谁人也困他不住。
他定一定神:“元帅既有雅兴,下官自当奉陪。”任停云正要说话,忽然又是一阵呛咳,接着喉中一甜,他连忙掏出手帕捂住了嘴。尹仕文关切地道:“瞧来大人身有寒疾,咱们还是进屋去说话罢。”任停云摇摇头,将手帕放回袋中:“不碍事。”
湘灵在屋内与宫女们烤火,眼睛却老往堂外瞥,见任停云咳嗽得厉害,她再也坐不住了,忽地起身出了正厅。琼英一愣:“少夫人,你的手炉。”说着捧起手炉追了出去。
威德帝回到京城,中书省便向他奏报说太子已命粟志珍率军进入辽东,先入东夷,复立李澄为东夷国王。接着向北转进,在忽汗与东胡部的军队对峙着。朝中大臣认为辽东直至不咸山乃是荒凉极边之地,发军远征,实为虚耗民力,可是太子却对这些议论置若罔闻,继续对辽东用兵。威德帝问姚景:“你怎么看?”
姚景答道:“臣以为既得辽阳,东夷亦已复国,不必再往北用兵。忽汗本为东胡、肃慎故地,我国兵戈方息,正当与民休养。何况冬季已至,忽汗极北苦寒之地,亦不利用兵,当命粟成玉率部驻守辽阳。”威德帝点头道:“当如卿言。”于是下诏命太子休兵,早日返回京城。
几天后曹敞从郦山回来,向威德帝奏报说任停云心怀不平,对朝廷有怨恨之语。威德帝心下顿喜:“心生怨望,杀之有名矣!”
正在思量是否先发一道诏书将任停云训斥一番,还是直接就遣人去汤泉宫杀人,内侍进来禀道:“陛下,范允文范大人求见。”威德帝一惊:“范允文的病痊愈了?你去吩咐,就说朕今日身子不适,改日再见他。”说罢起身吩咐阎德仁:“随朕去昭庆殿。”连忙溜走了。
翌日,紫宸殿里发下诏来,范成仁右迁户部尚书,赏钱千缗,赐物六百段。
不料范成仁毫不领情,病愈复官第一日便上言力辩任停云无罪有功,“停云忠义出肺腑,恂恂儒雅,避荣宠,自廉洁,以少击众,谋定后战,有胜而无败。勤王驱寇,竟以获罪,天下为之寒心!”
接着,群僚百官纷纷进言,御史中丞海青峰、署理兵部侍郎卢腾远、东宫洗马虞文俊、翰林院编修岑渡、礼部主事仲暄都上疏为任停云辩诬。
另一方同样也没有闲着,吏部尚书王行俭、刑部尚书元珍农知道已将任停云得罪到了死处,一不作二不休,如今只能将其彻底扳倒,于是与羽林军统领甄雄、太常寺正卿易光曙、刑部监察御史曹敞等奏请皇上对任停云严加治罪。易光曙甚至声称,若皇上对此不予理会,那么他就辞官。“嚣张狂妄,无人臣礼,翼请陛下将其夺爵革职,依律处治,则天下之幸,万民之幸也!”
工部尚书靳怀德、鸿胪寺正卿谢三益等人属于折衷派,他们建议遣有司对任停云详加谳问,对其失军纪、居皇宫、出怨忿之言等事查个水落石出,再做处置。
事情越闹越大,两位宰相便召集六部和御史台长官,在政事堂集议此事,两派大员都带了僚佐前来助阵,将议事厅挤得几无坐处。
双方都是辩才无碍,口若悬河之辈,引经据典,唇枪舌剑,吵得不可开交。谁也说服不了谁。
被吵得头痛不已的申载言道:“既然议不出结果来,那么依靳宜德的主张,先将任停云交由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勘问好了。”
姚景心下明白:“皇上若是雷霆手段秘密处死了任停云,称其暴卒而亡遮掩过去,大家倒不好说什么,或是将其放外任,也可平息争议。无论如何不能将其交由刑司勘谳,一旦下狱,无罪也会有罪,有功之臣反被下狱治罪,那是天大的笑话。”于是摇头道:“兹事体大,还是由皇上处置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