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日暮秋风起 离愁吹不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都克复,帝大飨将士,班赐有差。遣太子巡视山东。
太子幼即聪睿,临机果断,不拘小节,时人莫能测。及长,则英姿不世,雄谟冠时。驾驭英豪,得其力用,性好质素,不尚虚饰,知兵度事,怀仁辅义。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后终开一代中兴伟业。
————《国朝史鉴》卷第六十八
不一会儿中州行省布政使郑元纪、按察使许伯英、宣教使乐昉都赶到了总督官衙。行过礼后,太子便命众人各自就坐,任停云侍立在他身旁,骆、雷二人立在门口。另有一名行省录事拿着笔书以备记录。
太子环视众文官,说道:“乔如思为国尽忠之事,皇上和中书省都已知晓,朝廷自当旌扬表彰。只是如今东都府尹缺任,就由文广兄先兼着。待到日后朝廷委了新府尹,你再交接。”温博躬身道:“是。”
太子又道:“朝廷诏令今岁蠲免三分,众位都已接到了罢?”布政使郑元纪应道:“已经接到了,这几日下官正给各府县发文,催收田赋市征。”
太子微微皱眉,面上闪过不豫之色:“这一场战祸下来,中州今年的农收不消说是大减的了,市上自然也是萧条得紧,征收赋税之事,不必急催。实在收不齐,自有孤替你们担着。要紧是另一件事,你们得赶紧重新核实各处户籍土地,编册上报。”几个行省大员都点头称是。
任停云听得太子这一番话,心下暗暗点头,却听得太子低声吟道:“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竭泽而渔,岂是与民休养之道?”
郑元纪又禀道:“殿下,如今从江南发来含嘉、洛口二仓的漕粮已过四十万石,是否还要象往年一般向百姓粜粮?”太子尚在沉吟,温博说道:“下官以为不如改由官家出面,以公帑贷买绢帛?”
太子闻言喜道:“对,这个主意不错。停云入东都之后,几件事处置得很妥当,如今要注意的反而是不可令市价过低,以致谷贱伤农。行辕里催办军粮被服,也一定要尽快办好。国家重建,请众位都要多多费些心思。”说着站起身来道:“先说到这里,若还有什么孤不曾想到的,你们随时都可以到统领官衙来禀报。”
温博忙道:“殿下既到了东都,下官当遣人进东宫打扫一番,以备殿下入住。”太子摆摆手道:“洛阳宫里一个宫人也没有,空荡荡的孤住进去有什么意思。孤就和停云一道住在统领衙署,有什么事情,咱们谈起来也方便。”说罢绕开书案便往外走,任停云连忙跟上。郑元纪等人都起身奉承道:“殿下从简勤国,真是下官们的表率。”
温博领着文官们送太子出门,心下想道:“太子此番前来,言语之中对停云处处透着维护,与朝廷的责诏,大是不同。这父子俩对停云的态度,深可玩味。”他是性情端直之人,反而暗自为停云欣慰不已。
出了总督官衙,太子面色沉重地对任停云道:“今年风调雨顺,本是大熟之年,这一场战事,全都断送。眼下估算,岁入怎么也过不了五千万缗。幸好今年东南无战事,江淮盐税尽数收了上来,要不然军费真要动用往年的老底子了。”
任停云沉吟未答,却见三个军官,以程羽为首,杜屹、南若云,带着陈慧娘、芸香也正往统领官衙而来,杜屹回头笑道:“你们正是新婚情浓,慧娘千里寻夫来瞧你,真是羡煞旁人。”慧娘笑道:“杜大人你也可以让夫人到东都来啊。”杜屹大笑道:“我们是老夫老妻了,岂能和你们比得?”正说着,程羽瞧见了太子等人,不禁大喜道:“殿下来了!什么时候到的,怎么不知会我们一声?”说着已是忙忙地跑了过来。
太子瞧见程羽,心下也是异常欣喜,笑道:“孤受命巡视关外,又来与你们作伴了。”这时杜屹和南若云也赶上来见礼,慧娘和芸香都躬身敛衽,不敢抬头。
太子笑道:“都免礼罢,几位都是立了大功的,孤要替天下百姓谢谢你们。”两人都道:“不敢当!”太子走到慧娘芸香面前:“俊龙兄,这是你的家眷?快快都起身。”南若云道:“末将等奉任帅之命,带着子弟们拔营入城驻防,她们都要去瞧热闹,所以跟着去了。正要将她们送回衙署之中呢。”
太子点头笑道:“既如此,咱们一道进去。”杜屹摇了摇头道:“末将等还是先回军营。大伙儿才住进来,出操当值之事还得再作布置,容末将等先行告退。”太子点头道:“也好,回头孤再与你们慢慢聊,先去罢。”于是杜屹、南若云二人拱手转身而去。
南若云一边走一边低声道:“寒峰兄,你玩什么花样?我正想跟太子殿下好好替任帅说句公道话呢。”杜屹低声答道:“你这还瞧不出来,太子来了,他们自然有要紧事要谈,咱们回头再说,也是不迟。”
任停云等人跟着太子进了统领官衙,慧娘向太子行礼告退,带着芸香自回上房去了。太子吩咐骆承志、雷鲲二人:“在这里候着。”便带着任停云、程羽二人往书房而去。
进了书房,太子在椅子上坐下,欣慰地打量着两个爱将。
两人都是容貌俊美,外表和性情却是迥然各异:云飞飞扬勇决,停云坚忍沉毅;一个显得强壮而又灵活,一个文弱之中暗藏锋芒;一个富阳刚之气,一个具阴柔之美;一个如惊天怒潮,有睥睨一切的气概,一个似静夜寒湖,有包容万物的情怀;一个气势如虹,豪迈洒脱,又不失侠骨柔肠,一个温文尔雅,飘逸出尘,但同样镇定果决。
太子看看这个,又瞧瞧那个,忍不住赞道:“神爽英发,远视云际。天地灵秀之气,尽为二卿所得。时势造英雄,诚如是也。来来,都坐下说话。”
程羽在椅子上坐下,却摇头道:“殿下将我二人夸上了天,只怕皇上并不是这么想。停云兄有功未赏,反倒被妄加罪责,殿下怎么说?”任停云忙道:“云飞,这不干殿下的事,你别说了。”
太子苦笑道:“你竟是跟孤兴师问罪来了。皇上原本并无要训责停云的意思,只是架不住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所以有了疑心。停云的禀性为人,孤岂能不知?只是停云出任领军大都督是孤所举荐,因此孤反而不便替他辩诬。不过你放心,孤既是到了东都,自然不能让王恭退诸人再来加害停云。”
程羽闻言点头沉吟道:“殿下这话明白,只是这事既已开了头,断不会就此罢了。”
太子正要回答,雷鲲进来禀报道:“殿下,那燕州行省总督郭元璟、布政使张知容、按察使林忠驷、宣教使孔如圭等几位在节堂外候见。”
太子点点头,起身道:“停云,你们在这里等着孤,不必跟着一道去了。”说罢便出门往节堂而去。
程羽对任停云道:“殿下的话你怎么看?”任停云面露苦笑:“我能怎么看,太子殿下的举荐,皇上的力擢,这才有我任停云今日的辉煌功业。如今战事已进入尾声,要紧的是无论朝廷对我任停云如何,都不能耽搁了前方军务。”
他轻叹一声,厌倦地道:“这些是是非非我已经烦了。太子既是到了东都,索性我给皇上上表,请辞大都督之职,由太子殿下接替,最是合适不过。”
程羽点头思忖道:“看来你是铁了心要辞官归隐,只是燕州会战尚未打响,你辞了官是先帮着一道襄赞军务呢,还是就此归田?”
任停云微微一笑,笑意里有些落寞:“襄赞军务就不必了,战事打到这个地步,哪还用得着我来襄赞什么。说到归田,我又没有一分半亩私田,这几年也没攒下什么积蓄,还不知道归到何处去呢。我先带湘灵回云霄山去看望师祖,然后两个人云游四方,瞧瞧山水再做打算罢。”
程羽惊讶之中流露景仰,说道:“原来剑圣老前辈住在云霄山,他老人家还健在,那可真是太好了。什么时候你也带我去拜见拜见他老人家?闻说云霄山是个神奇绝美之地,风光一定好得不得了,是不是?”任停云面露神往之色:“太上峰、摩天岩、凌霄台、断魂崖,我自下山至今,也有四年不曾回去了。”

程羽正待要说,却瞥见湘灵出现在门口,忙起身笑道:“湘灵姑娘来了,快请进来。”
任停云转头望着湘灵,微笑道:“快进来。”湘灵倚在门口笑道:“是不是在说公务,我进来不大合适罢?”任停云上前牵住了她的手道:“有什么不合适的,快进来。”说着将她带了进来。程羽笑道:“方才停云兄说,他要辞官不做,带着你去游览山水呢。”
湘灵笑道:“好啊,我长这么大,还没去过多少地方呢。就让他带我去开开眼界好了。”程羽哈哈一笑:“银子呢,游玩不要花银子的么。停云兄,你得赶紧去赚多多的银子回来才成。”湘灵笑道:“我有银子啊。”
任停云苦笑道:“你那点银钱够做什么用的。不过不要紧,下半辈子我去做个陶朱公好了。”程羽闻言,嘿嘿冷笑:“你哪里有本钱?”
任停云尚未答话,太子又走了进来,看见湘云,他含笑点了点头,而后对任、程二人说道:“你们若是无事,随孤去二王叔府上瞧一瞧。”两人都应道:“是。”
太子又问湘灵:“湘灵姑娘,你随我们一道去罢?”湘灵抿嘴一笑摇头道:“我不去,我等他回来。”程羽闻言,啧啧连声道:“我等他回来,好恩爱!”太子笑道:“云飞,别拿他们打趣了,快走罢。”任停云微微一笑,松开湘灵的手也出了书房。
几人从修文坊中的东安王府出来,太子面带戚容,负手默立良久,瞧着把门的几个军士,转身对程羽道:“云飞,你叫人来给这里贴上封条,转交给总督官衙看管罢。”程羽应声道:“是。”
太子又吩咐道:“咱们再去市上瞧瞧。”四个将领又随着他往南市而去。
东城位于皇城东面,含嘉仓城之南。中州军的好几座军营都在东城里。军营之内被分隔成生活区、储藏区和操练区,营房、粥房、碾房、兵器房,井然有序。营房的最前面是军官们的住处,除了看起来显得大些之外,和士兵们的营房并没有太大区别。南若云和杜屹在军营里四处巡视了一番,回到住处已过了申时,他对杜屹说道:“寒峰兄,今夜你带着孟翔他们一块吃顿饭罢,我得到统领官衙去。”杜屹拍拍他的肩膀,呵呵一笑道:“知道了,你只管去陪你的夫人。”
南若云微微一笑,正要说话,杜屹已经止住了他:“什么也别说了,你快去罢。只是记得明日早些过来,太子殿下既是到了东都,想必少不得是要来营中巡视的。”南若云道:“既如此,我陪慧娘用过饭就回来。”说罢一拱手往营门而去。
他出了军营,向南一直走到了东城承福门,秋风微微地吹过,早晚间已经有了些微的寒意。一个身穿朱红胡服的年轻女子立在门洞之外,正在犹豫着该不该进去。南若云瞥了她一眼,不由失声叫道:“筝儿!”
路筝儿也已经瞧见了他,含笑说道:“俊龙,你来得正好,我正想去找你。”南若云心中一动,走上前去,注视了她一会儿才说道:“你瘦了。”
路筝儿苦涩地一笑:“瘦了么,这真是风依旧,人空瘦了。我走到这承福门前,却犹豫着该不该去见你,这是不是就叫做为郎憔悴却羞郎?”南若云心下难过,只低低叫了声:“筝儿。”
路筝儿摇了摇头,强笑道:“对了,今日大军誓师出征,我瞧见你了。你们这支骑军怎么没有一道出发呢?”南若云道:“这是任帅的意思,他吩咐咱们骑军师暂留东都。”路筝儿又问道:“那你们过些时日还会去燕州么?”南若云摇摇头:“战事已经打到这个地步,我估计玄甲骑军是用不着北进的了。”
路筝儿点点头:“这样也好。”她沉默一会儿,又说道:“我是特来与你道别的,明日我就要离开东都了。”南若云一惊:“你要走了么,去哪里?”
秋风吹过,几片早黄的树叶飘落在地上。路筝儿转过身往东面行了几步,望着天边外轻声说道:“还能去哪里呢,我回金陵,今后你我天各一方,还请多多珍重。”南若云身躯微震,走上前去面对着她:“你是说你再也不会来见我了?”
路筝儿抹掉眼泪,微微笑道:“我见到你的夫人了,她很好啊。看得出来她对你用情极深,我心里也很为你高兴的。”南若云心中剧痛难当,终于忍不住将她紧紧搂住:“筝儿,是我对你不起,让你吃了这么多苦,受了这么多委屈。”
路筝儿伸手抱住他的腰,哽咽说道:“你别这么说。其实,能够遇见你,我已经很感激上天了。只恨无缘与你厮守相伴。我会一直记住和你在一起的日子,记住你救过我的性命,记住你对我的好,真的,我会一直记住,永不会忘。”
她松开南若云的腰,将手搭在他肩膀上,忍住眼泪轻声说道:“好好待你的夫人,我知道,她是个好人,你别辜负了她对你的一片深情。”南若云心如刀割,轻轻点点头,俯首吻住了她的嘴唇。
瑟瑟秋风里,两人忘情拥吻,许久许久才分开。路筝儿痴痴望着南若云,凄恻说道:“纵隔万里,情终不泯。”说罢挣脱了他的怀抱,深深地注视着他那英俊的面容,仿佛要将他的容貌就此铭刻在自己心中,终于掉头转身而去。南若云望着她渐渐远去,只觉得自己的心仿佛也跟着她一道走了,胸中又失落,又疼痛。
他在承福门外站了许久许久,直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才迈开步子沿着城墙往皇城东门而去。
皇城东门距承福门不足百步,他一路低头沉思,不一会儿便走到了。忽然听得一个熟悉的声音小心翼翼地道:“官人。”
南若云闻言抬起头来,只见东门外,秋风里,站着两个年轻女子,却是自己的妻子慧娘和侍女芸香。两个人手里都拎着一个食盒。在昏暗的暮色里,他仍然清楚地看到妻子的面容苍白,身躯微微颤抖。
他急忙扶住了妻子:“慧娘,你怎么啦,是不是身上不适?”慧娘木然摇头,轻轻挣脱了他的手臂:“那位姑娘是你的心上人,是么?”南若云心下一惊,难道妻子全都看见了么?
他转头望向芸香,侍女无奈地摇了摇头。南若云心下一沉,该怎么解释呢?
慧娘望着远方,又道:“你的心另有所属,所以与我成亲之后一直对我若即若离,冷冷淡淡的。只是你既然不喜欢我,为何不对我说个明白,还要与我成婚?就因为你答应了我爹爹么,还是觉着我可怜?”南若云望着妻子,说道:“不是,我……”却说不下去了。
慧娘望着他:“不是什么?如果我说的不是,那是因为什么?”南若云默然不语。
慧娘目光呆滞地望向前方:“不错,我是很可怜,也很可笑。先是不远迢迢赶到楚州,又从楚州不远迢迢赶到这东都来。而在你的心中,我究竟是什么呢?”她轻叹一口气,将芸香手里的食盒接过来,把两个食盒都递到南若云手中:“这是我带给你和杜大人他们吃的。就烦你带回军营去罢。我身上有些不适,先回了。芸香,咱们走。”芸香低声应道:“是。”
南若云一个人拎着两个食盒,独自立在东门之外,风吹衣袂,心乱如麻。
两个女子都走了,无论是爱他的还是他爱的,都让他心中感到了疼痛和愧疚。他爱筝儿,却只能将这份情意埋藏起来。当他下定决心要好好地待慧娘,却又不经意间伤透了她的心。上天的安排,总是这么教人无奈么?
当翌日清晨他赶到宣教坊,无双却告诉他,路筝儿一个时辰之前已经走了。
十年以后,当他再遇到路筝儿,她已经嫁给了一个瓷器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