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认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望着远处深蓝的大海,李建新一边在大脑中搜索前生关于徐树铮的记忆,一边整理回想着徐树铮脑海中前三十年的记忆。
出生于徐州萧县醴泉村的徐树铮,字又铮,幼号铁珊,因从小崇拜民族英雄林则徐,又自称徐则林,即反过来就是林则徐。祖上世代务农,但是父亲徐世道却通过勤勉耕读,入选贡生(秀才),家道稍有改观。徐世道一生主要以教书为业,学生很多,据说总数不下千余人,当时徐州府所辖8县范围内,那一带的举人,十有都是他的学生。在历史上的北洋政府任职的就有张伯英、臧阴松、宋子杨等,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徐世道也因此在徐州城乡盛名鹊起,被称为“徐州大师”。而他最得意的门生就要数13岁中秀才、16岁补廪生的小儿子徐树铮了,只可惜17岁那年,与陈独秀一起在南京参加乡试时,由于怯场而名落孙山后,从此冷于功名,走向茫茫大海般的社会施展抱负了。
十年前的义和团运动刚刚被镇压的那个冬天,年仅二十岁的徐树铮惜别新婚妻子走出家门,冒名找到当时的山东巡抚袁世凯上了著名的《国事条陈》,虽得袁世凯欣赏,却得罪了其身边一位守旧的道员,几乎要流落街头的徐树铮,在街头与崇拜自己的文人对诗时,以外碰到了段祺瑞,从此入僚段府,五年前被送往著名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就是这五年,为他在历史上的北洋群魔中争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了民初天下共知的“北洋怪杰”。
李建新来的那个时代,正是开始为袁世凯逐渐正名的时代,因此他对袁世凯的了解要远远多于对段祺瑞的了解。现在袁世凯暂时失势,但是明年的辛亥革命一旦爆发,天下还是袁世凯的,这老头是绝对不能忽视的,段祺瑞和袁世凯两者之间该怎么选择呢?
徐树铮(李建新已经彻底接受了这个身份和现实)知道自己做个富家翁的想法根本是不现实的,留在国内的话,就只能走历史的老路了,还是走一步算一步,如果有机会的话,再想办法改变命运吧,反正就是不能四十多岁时就被冯玉祥给暗杀了。
这个徐树铮完全继承了李建新什么事都顺其自然,与世无争的性格,与历史上孤傲、事实争强好胜的徐树铮可谓是格格不入了。(下面历史上徐树铮前三十年成为前世,后世的李建新成为前生)
“爸爸,妈妈让你回去吃早饭呢。”刚刚四岁的小儿子徐道邻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
“走,我们吃饭去。”徐树铮快步上前抱起小道邻。四年前小道邻刚刚出生,徐树铮就开始收到袁世凯每月寄来的20两银子的津贴,从此就有了一定经济能力,从小饱读诗书的妻子进入女校学习,三个儿子则有专门聘请来的一个保姆照顾,万万没想到的是保姆竟将小道邻摔伤,造成腿部残疾,第二年年仅5岁的二儿子徐武又不幸夭折之后,家里的欢笑声从此几乎绝迹。
“是不是还不舒服,吃完饭就到床上躺一会吧,你一夜都没合眼了。”回到自己单独的一等舱里,妻子鸿筠立即从手中接过了小道邻。
看着喂小道邻吃饭的妻子,徐树铮满脸的愧疚,妻子跟着自己来到日本,从没有过过一天的好日子,就连怀孕期间,只有每两周学校放周末时,才能给她买一顿日本人根本不吃的猪内脏来补充营养,阳历12月的日本已经是寒冬了,小道邻出生的那一晚,就妻子一人,连脐带就是她用牙咬断的。
好不容易盼来了袁世凯的资助,两个儿子却相继发生意外,对于一个母亲的打击有多大,徐树铮都不敢想象,然而妻子却坚强的站起来,此后的四年,独自撑起了整个家庭,而自己不仅没有因为家庭琐事耽误学习,反而抽出大量课余时间考查日本国家的法政及规章制度,撮录纲要,进行研究,以便回国致用。

结婚十年来,自己考虑的全是个人的前途和事业,从没有关心过家庭,没有认真地关心过鸿筠和孩子,不行,回国后我一定要让他们过得幸福,自己一定要尽到做丈夫和父亲的责任,虽然自己已经不是真正的徐树铮了。
“想什么呢?赶紧吃饭吧,马上都凉了。”
多好的妻子,都是她来劝解自己,这种贤妻良母型的,徐树铮在前生那个时代,似乎已经极为少见了。
“马上就要回国了,心里有点激动。”
“是呀,总算可是过安定的生活了,两个儿子也该了,你学习忙,他们还都是由我来教呢?尤其是老大徐宪,早过了的年龄。”说起马上就要到来的新生活,鸿筠满脸的喜悦。是呀,日本的生活令她不堪回首呀。
“对,回国就让他们到同文馆学习,将来和我一样出国留学。”
“什么,和你一样出国留学,你还嫌他们跟着你吃的苦少呀?”
看着妻子的笑脸,徐树铮知道她是在开玩笑,妻子也是出身于书香门第,就是到了日本之后,也一直在附近的一所女校学习,只是不知道她是否能看到儿子取的的成绩了。
在徐树铮前生的记忆中,小儿子徐道邻获得德国柏林大学法学博士后,历任中华民国驻意大利使馆代办、铨叙部典试司长、行政院政务处处长,中央大学、同济大学教授,随国民党败退到台湾之后,又先后出任台湾省政府秘书长、台湾大学教授,并著有《中国法制史论略》、《论政治与学术》等书,这一切成绩都是在自己死后,依靠他自己的能力取得的。
“放心吧,有我在,还能让他们再吃苦吗?道邻虽然有点残疾,但他从小聪明伶俐,不会让我们失望的,你看看袁世凯,他不也是腿部残疾吗?就连他的大儿子袁克定也一样。”
“好了,当着孩子别提这档子事了,孩子今后走什么路不还是你说的算吗?”鸿筠一边说,一边望徐树铮碗里夹菜。
客轮在海上有漂泊了近两天,才在傍晚时分缓缓驶入天津港,徐树铮已经完全接受了现实,两天两夜的思索之后,他已经下定决心改变命运,改变北洋、改变民国、改变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
这并不是李建新改变了自己与世无争的性格,而是他根据现实被迫定下的,作为一个爱国分子,一个当年积极倡导抵制日货的大学生,建功立业、改变民族命运的思想应该说是很深厚的,熟知后世发展历程的他更深知像他这样一个必须在军人政治中厮混的人,只有改变整个大环境,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二者其实是一体的,不然的话,无论是北洋军阀时期,还是国民党时期,哪怕是令他骄傲的新中国前期,如果中国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以他现在的身份,绝对不会有一个好下场。
当然徐树铮也深知自己的能力,如果不是继承了徐树铮三十年的思想和能力,就依靠来自后世的他,只怕会死的更快,死的更惨,但是命运还是跟顾念他的,让他弥补了在政治和军事上的不足,在徐树铮三十年生涯的基础上,融入他后世百余年的眼光,他还是对自己有些信心的,至少能够在军阀混战中掀起一些波澜。
别人穿越都是依靠个人能力改变整个社会,使中国变得无比发达,而自己真的穿越了,所能依靠的竟然是被附身人的思想和能力,自己反倒成了配角,到底是穿越小说太假,还是自己的无能呢?望着隐隐可见的陆地,徐树铮感到了自己的无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