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上 宝珠山苏母进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润洲城外东北有一座宝珠山,相传是龙王赠与此间土地神的宝珠所化,故名宝珠山。山上道观、寺庙颇多,供天上一应神仙、佛陀,香火鼎盛。山顶之上更有一间庙宇,也无名称,一门之内佛道皆奉,最是灵验,据说庙中还隐居着两位不世高人,法力高深,只是旁人缘法不够不得见而已。
进入六月间苏节苏俊两兄弟已是忙的三过家门而不入,苏节住进了江北水军大营,而苏俊就干脆搬进了石屿县的船坞。二老爷夫人薛氏念其丈夫每日在船坞操劳,欲在初九日去宝珠山给丈夫祷福。大老爷夫人张氏得知道“我也想去给老爷求个平安,这些日子也闷的很了,正好出去逛逛。”苏母听说,笑道:“既这么着,我同你们去。”薛氏听说,笑道:“老夫人也去,感情好了!只是恐怕要受累着。”苏母道:“不怕,我身体硬朗着。”时赵麟在苏母这,苏母因又向赵麟道:“你也去逛逛,连你母亲也去。拜拜神祈祈福,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看书,权做出去耍了。有人抱着,你也不累。”赵麟笑道:“这就是老祖宗疼我了。二婶子,打发人去府里院里告诉‘有要去逛的,只管初九跟了老太太去。”苏母听赵麟如此说,遂笑道:“还是这么高兴。”便真打发人传话去了。这话一传开了,别人都还可以,只是那些丫头们天天不得出门槛儿的,听了这话谁不爱去?便是各人的主子懒怠去,她也万般的撺掇了去,因此苏府里两个好闷在屋里玩蟋蟀的两位公子都说去。苏母越发心中欢喜,早已打发人打扫安置,都不必细说。
单表初九这一日,苏府门前车轿纷纷,人马簇簇。那底下凡执事的人,都闻得苏母带着苏府一干儿媳妻妾,公子干孙去拈香祷福。凡动用的什物,一色都是齐全的。少时,苏母等出来。苏母与赵麟,卢氏三人共坐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张氏、薛氏各是一乘四人抬的大亮轿,几个妾室共坐一辆朱轮华盖车,二位公子另是一车。多是府里的丫头,乌压压的占了半个街,这个说:“我不同你在一处。”那个说:“你仔细踩了我的脚。”那边车上又说:“你压了我们奶奶的包裹。”这边又说:“你蹭了我的头花。”卢氏毕竟是个管事的,见此下了车,走来过去的说:“姑娘们,这是街上,看人家笑话。”说了两遍,方觉好了。复上车去,老太太道:“难为着你受累了,这帮小丫头们终日里在家里头闷地野了,今日把她们拉出来放放风,就随她们去吧。”
将至山脚前,就听山上钟鸣鼓响。苏母说:“正巧赶上他们诵经。”便命停住。众人上前聚在一处,薛氏商议道:“我们先寻一处道观去,求些平安符纸。歇息一下再寻一处庵堂好祷福,如何。”苏母道:“如此甚好。”
一行人在半山腰处寻得一间有道姑的道观,名曰“堂子观”。行至观前早有道姑法官执香披衣,带领众道姑在门前请安。苏母带着一行众多人进了观院,岂料今日来请神求符的人颇多,院子有些拥堵。可巧有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在观里玩耍,不知怎的钻进苏母一行人中跌倒了,见多是女眷,爬起来往外还要跑。可四周不见缝,丫鬟们见了俱都笑将起来:“一个跌倒的小道士儿,没躲出去,这会子混钻,似条泥鳅。”一时间俱来挤他,就是不让小道士出去。苏母看见,忙道:“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唬着他了。小门小户人家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只得一个送到这里去灾的,就几年光景。可怜见的,你们一事唬着他,他老子娘的岂不心疼的慌?”说着拉过孩子的手,叫他不要怕。问他几岁了,那孩子也不说话。苏母还说“可怜见的”,又向身边的丫头道:“带他出去吧,给些钱买果子吃,别叫人再为难了他。”

在堂子观里烧了香告了神,添了一些香油钱,求了些平安符纸什么的,小丫头们则在一旁求签告解,多是问因缘的,赵麟看了只是摇头笑,也不言语。这里苏母与众人各处游玩了一回,已近中午,张氏与薛氏商议道:“已是中午,不如就在这道观里用些斋菜,下午在去庵堂拜佛?”薛氏意下也是这个意思,便去禀明苏母,老太太听了道:“如此也好,吃过后在给人家道观添些钱,那些小丫头们也放她们出去玩吧,各给一些钱随它们耍去,道观里的人伺候着我们午饭,也用不到她们。”薛氏传下话去,卢氏也嘱咐小丫头们“饭后在回来,仔细莫要疯的太厉害,忘了时辰。”小丫头们领了钱就一哄而散,只有几个心里念着主子的留了下来。
苏母等人吃过午饭,小丫头们都聚了回来,只有几个玩的疯了忘了时辰,众人歇息了一下顺便等了等便问明了道姑山上何处有庵堂,道姑言再往山上走有一处庵堂香火最鼎盛,众人便望山上进发了。行不远便寻见了那所庵堂,叫“香云庵”苏母领众人在庵堂里祷福上香拜佛,亦添了香油钱,庵堂里没什么可游玩的众人就出来了。望望天色还早,苏母又向山上望去,对众人道:“闻得山顶之上有座无名庙,里面供着神佛,最是灵验,往日上山进香皆走不到山顶,今时辰尚早,离之又近,何不一便登上?”众人称是,一干人等便向山顶进发。
来到无名庙,赵麟就觉的山顶之上空气清新,渗入心肺,令人怡然自得。赵麟心中高兴就吵者嚷着要四处游玩,苏母见他高兴,心下也是开心,就让卢氏抱他四下游玩。一个小丫头陪着,玩了一会便回了正殿。赵麟打远处看见一所房屋烟气腾腾,就问道:“那是什么地方,火烧火燎的,怎的没个人来管。”一个曾经来过无名庙的老妈子上前卖弄道:“麟少爷有所不知,那处是个丹房,道士们炼丹的地方,莫说现在火烧火燎的,就是一年三百六十多天里,天天都是这样。”赵麟道:“有趣的紧,从没见过,定要去瞧瞧。”苏母也上了兴致,道:“我也陪你去瞧个新鲜。”于是就由老妈子领路,一行人奔丹房去了。
来到丹房见门是敞着的,众人就行进去,看见一个硕大的巨鼎丹炉立在房中间,一个邋遢道士和一个白胖和尚在一边喝酒吃肉。一个小沙弥一边伺候着那吃酒的和尚道士,一边照顾着鼎炉,往里加些粉末,教那炉火烧的更旺。赵麟一看大喊一声:“兀那和尚道士,竟敢在如此清修之地喝酒吃肉,不怕神佛怪罪吗?”
赵麟这声大喝,奶声奶气,小沙弥一看就是未满周岁的婴孩发出,一时反映不上,冽着嘴,呆在那里。赵麟见了小沙弥模样,哈哈大笑,苏母道:“你又笑什么?”赵麟笑道:“只因,天上一声叫,出来瞧一瞧,原来一呆雁,躇在这丹房。”苏母道:“恁的胡说,呆雁在哪里呢,我也瞧瞧。”赵麟道:“喏,我才笑,他就忒儿一声变了个人。”口中说着,将手往,小沙弥一指。众人这才反应过来是赵麟在说笑,轰人笑将起来,苏母笑道:“真真麟儿一张巧牙厉嘴,会逗人说笑。”赵麟道:“老祖宗,麟儿还没长牙哩。”众人又是一阵大笑。这时那和尚道士突然冲过来,对赵麟笑道:“徒儿来了,徒儿来了,我们的徒儿到了。”赵麟一撇嘴道:“少给小爷我套近乎,我先问你,这丹炉烧是什么粉末?这么旺?”
那道士吐出两个惊天的字来:“火药!”
谢谢大家支持,望各位读者大人推荐收藏,新人二傻在此感激不尽,如有宝贵意见,万望不要吝啬,可留言在书评区,希望各位读者可以多推荐收藏,支持新人二傻,二傻在此再次向诸位支持我的朋友表示感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