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可怜夜半虚前席(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獐子这东西虽是长蹄子的,但逼急了也能爬树,这也算是长蹄子牲口中的异类了。在野外它一旦被狼群围住了就会爬到树上避难,猎人掌握了这个特点,就用狗来围獐子,獐子围住了,一着急,就爬上了树,就等着被跟踪而来的猎人活捉,所以就是‘树上捉獐子’。
至于帐篷抓鱼就更简单了,冬天冷啊,湖面、河面得冰封几个月,有人想吃鱼,就得凿开冰去弄鱼,人多的话可以用网,塞到冰下一拉开,在冰下面拖网,也能网到鱼。”
“这和帐篷没什么关系吧。”崇祯问道。
“是没有关联,不过要是钓鱼就关联了。冬天鱼没东西吃,钓起来容易,凿个冰洞,将钓钩挂了饵放下去,就可以等鱼上钩了。可腊月的北风就象刀子一样,河面上刮来的风,能把人的鼻子冻掉,人站在冰面上等鱼上钩,冻得受不了啊。所以人们就带个帐篷来罩在凿开的冰窟隆上,这一条大江出鱼的口子就等于长在你家里面了。人蹲在帐篷里,在冰窟隆旁边架个炭盆,烤着火,温点儿小酒喝着。等鱼上钩了,一拉钓绳,鱼从冰窟隆跳出来,直接摔在帐篷里了。你要是当时想吃,就干脆直接将鱼拉到炭火盆里烤着,吃的时候记得取鱼钩就是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崇祯正在感叹,书房有门却无风自己打开了,风焚人点奇怪,虽然自谈不上和崇祯谈什么国家大事,可是什么人会在没人通报的情况下悄悄地走到崇祯书房门口呢?正想着,一个粉妆玉琢的小女孩就吃力地跨过高高的门槛,走了进来。
是个小公主!风焚可不笨,宫中可没有六、七岁的宫女,就算有的话,也不可能自主走到这里面来。
这小公主长得可真可爱,可爱得象跟这崇祯没有血缘关系一样,风焚心里这样想着,突然一激灵,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长平公主?一时之间,《碧血剑》中娇俏可人的阿九,《鹿鼎记》中武艺高超的九难,在他脑海中交替隐现,浮想联翩。
“你是那个风焚?”小女孩一进房间就径直向风焚走去。
“对,我就是那个风焚。”风焚一面回答一面很奇怪小女孩知道自己的名字。
“你有一把一丈长的刀?”
“可没有那么长,四尺而已。”
“不是有人说你在战场上一手持大橹,一手持长刀吗?单手怎么挥动四尺长的长刀?”崇祯听到风焚的回答,忍不住插话问道。“我那柄刀是弯刀,是大马士革钢的,所以能比一般的刀更轻更长一些,而且刀的握柄很短,仅容一手,所以看起来比雁翎刀之类的刀还显得长了许多。”
“哦,是圆月弯刀,朕见过这等刀,我宫早就收藏着不少。这刀好,差不多就是削铁如泥了,不过样式过于怪异,我中原武人用不惯,大多用于观赏。”
“是专为骑兵打造的刀,马下用起来是不大称手。”风焚解释道。
“他们说你一刀能劈下七个鞑子的脑袋是真的吗?”小公主不甘心被大人们冷落,赶紧插话发问,七个血淋淋的脑袋跟七个萝卜在她不谙世事的脑海中并没有太大区别。
风焚很奇怪小女孩有那么多关于自己的问题,笑道:“若是七个鞑子排成一排,让我飞马砍过去的话,倒是可以的。”
“那就是能喽。”小女孩满足地笑起来,显然她很关心风焚的本领是否名至实归。“我要跟你学本领,帮父皇打鞑子,就象,就象--”她一下子想不起来象谁了,求援地望着崇祯。

“就象花木兰。”
“对,花木兰!”
风焚一怔,这小女孩叫崇祯父皇,莫非真是传说中的长平公主?
崇祯看出风焚在猜测女孩的身份,将小女孩抱到膝上说道:“这是朕的长女,朕的平阳公主。”
不是长平公主啊,风焚微微有点失望,他想问问现在的长平公主出生了没有,有多大了,可这是帝王家事,风焚也不好问。
小女孩小嘴一嘟,捏着崇祯的耳朵问道:“父皇,我什么时候成了平阳公主了。”
风焚一激灵,这小女孩也不是叫平阳公主啊,崇祯干嘛要撤谎啊。
崇祯任他女儿揪着他的耳朵笑道:“平阳公主是唐朝的一个公主,她领着她的娘子军帮着她的父皇唐高祖打仗,立了很多战功呢。我的坤仪公主呢,长大了也帮父皇打仗,就和平阳公主一样了。”
“哦,是这样啊。”小女孩听到历史上真有这样的公主,极为兴奋,她从崇祯的膝上溜下来,摇着风焚的腿道:“你教我武艺好不好?我要当平阳公主、当花木兰。”语气甚为诚恳。
风焚道:“好啊。你要学什么武艺?”
“就是骑在马上砍掉七个鞑子脑袋的那一种。”小女孩显然对风焚刚才的玩笑当真了。
“好啊,那就先得学骑马,到时候就是打不赢,也能跑得快。不过骑马可不能缠足,象辽东女子一样,都是天足,身形矫健,骑在马上来去如风。”风焚本来想开个玩笑,却一下子想起了香消玉殒的乌兰。
“哦。”小又孩又认真地点了点头,再一次信了风焚的话。风焚崇祯相视一笑,谁都知道,让公主不缠足和学武艺,都是哄小孩的话。
这时王承恩从外面探进一个脑袋,轻声喊道:“公主!公主!”
崇祯对小女孩道:“出去玩吧。”
小女孩“哎”了一声,恋恋不舍地往外走,走到门口,又回头对风焚喊道:“你一定要来教我啊。还有我要到帐篷里去钓鱼。”原来她连这个都偷听到了。
崇祯待坤仪公主走后,突然喊道:“王承恩!”
王承恩赶紧跪下道:“奴婢该死。”
崇祯轻声道:“你起来吧,下次要带坤仪公主来,得先通报一声;不过这事办得不错,公主看起来很高兴。”
王承恩一听,竟然泪眼婆娑,张了张嘴却没有说话,退了下去。
这一下风焚才明白,原来这坤仪公主并非碰巧来这里的,而是王承恩为了满足坤仪公主的好奇心,主动去把她领过来的。
崇祯待王承恩走后,黙然良久,才说道:“你在北京城里头大大有名了,都说你是中一人在奴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比那常山赵子龙还要厉害,朕这女儿调皮,就要来见见你。”
他叹了口气又说:“朕这女儿,据太医和方士称,小女身体欠佳,命格不好,福薄,只怕是难以**啊,因此平时少有管束,任她在宫中随意游玩,惟愿她过得快快乐乐。”他这一番话,象是在向臣下解释女儿为什么会来这议事重地,更象是作为一个慈祥父亲无可奈何地的感叹。
风焚心中暗想,崇祯的后代,没有一个得好下场的,夭折只是迟早的事,从这一意义来说,方士的命倒是没有算错。崇祯亡国时要杀长平公主时说“汝何故生我家!”可谓字字血泪。要是小公主能到民间,或许就比呆在京城中卷入那改朝换代的惊涛骇浪中好一点。在风焚心中,这么可爱的小女孩,实在不愿意让她卷入这等人间惨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