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逃离厦门小驻香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厦门标志性景观(日/外)
【画外音:日本投降后,1946年,金菊和万岚跟随厦门大学回迁,从长汀来到了厦门。金菊正式调转到厦门税务局工作。万岚受聘厦门大学《厦大校刊》出版部任主任。居住在厦大海滨宿舍楼。两个人收入颇丰,达四百多元。1946年夏,金菊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万海,以记念他是出生于大海之滨。在生了儿子之后,请了两位保姆。过上了光复后的新生活。】
厦门大学等厦门标志性景观。
2.金菊家门口(日/外)
一个骑自行车的邮差下了自行车。
邮差:“金菊家吗!金菊!”
保姆和梅儿出来。
邮差:“金菊的挂号信。来,请签个字。”
梅儿拿着挂号信蹦蹦跳跳的回到屋里。
3.金菊家屋里(日/内)
保姆从梅儿手里拿过来信,对梅儿说:“梅儿,把信放到桌上,等你妈回来看。”
梅儿:“啊!”
金菊下班回来进到屋里。
梅儿:“妈妈!挂号!”
金菊:“什么挂号?”
保姆:“邮差送来的挂号信。”
金菊一看是上海《家》杂志社来的,急急忙忙打开。是一张聘书:“金菊女士:兹聘请你为厦门地区《家》杂志通讯员。社长黄家音。”
梅儿:“妈妈!挂号信说的什么?”
金菊:“上海《家》杂志聘请妈妈做他们杂志的通讯员。”
梅儿:“我知道,就是给他们写稿纸。”
金菊:“真聪明,我们梅儿什么都懂。”说着,金菊把梅儿抱了起来。
万岚下班刚进屋,笑着说:“懂什么呀!”
金菊:“万岚,你看,上海《家》杂志来聘书了。”
万岚接过聘书,说道:“祝贺你!这回我们厦门的妇女在上海有了‘专职’代言人了。”
金菊:“你们厦大的女大学生有什么话要说,我一定代劳。”
万岚:“我尽力给你搜集素材,满足你这个写作狂人的一切要求。李姨!炒两个好菜,庆贺庆贺。”
5.金菊家中(日/内)
【画外音:1948年夏。金菊又生了一个女儿,起名鹭儿。】
室内,万岚正和一个陌生人促膝交谈,显得很诡秘。
金菊中午下班回家。
万岚:“金菊!过来,我给你介绍我的一个从台湾回来的朋友——吴忠翰。这是我太太,在税务局工作。”
金菊:“欢迎吴先生来我家作客。”
吴忠翰:“嫂子,不仅仅是作客,我还要把这当成家。”
金菊:“那就更好了。你们先唠,我去看看厨房。”
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年轻的客人,令金菊产生一种不可名状的心绪。
【画外音:吴忠翰住到了金菊家中。万岚在《江声报》为吴忠翰找了一份工作。不久,吴忠翰的女朋友从广东来到厦门。万岚两口子为他俩办了婚事。从此,万岚和吴忠翰来往甚密。虽然他们的活动不让金菊参与,也没有特意躲避她。但是,金菊已经意识到:他们在为**工作;很有可能这个光复后夫妻共同建立的工作稳定、收入较高、鸾凤和鸣,温馨的小家庭,又将陷入随时都有灭顶之灾的险境。】
6.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战场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经典画面。
【画外音:1948年秋,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相继打响。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经济崩溃,物价飞涨,人心惶惶。吴忠翰和万岚的活动更为频繁,更为紧张。】
7.金菊家(日/内)
金菊下班回家,把一份稿纸写的材料交给万岚。
金菊:“这是吴忠翰让我搜集的厦门税务方面的贪赃枉法、税官**堕落的材料。这可是给你们提供的爆炸力较强的炸弹。小心点儿!”
万岚:“辛苦你了。谢谢!”
8.厦门街头(日/外)
1949年春节前。厦门,中山路。一群厦大学生在街头搞“活命义卖”。三五成群的大学生手里端着脸盆,脸盆里放着衣服杂物。他们在闹市区当街叫卖。叫卖现场挂着横幅和竖联:“厦大学生便宜大拍卖”“少穿衣服没关系;没饭下肚苦难当。”以此谴责国民党的腐朽统治。金菊下班回家路过,放慢脚步,驻足观看。
9.金菊家(夜/内)
夜晚,金菊坐在桌前,点着台灯,为上海《家》杂志写文章:《关于厦门弃婴问题》。
10.税务局办公室(日/内)
金菊接到雪明来信。信中主要内容是:“……光复后,又回到苏州图书馆。江北已经被解放军占领。……‘外婆’在**方面当了大官……阿曾到武汉军校后跟一个**的将军结婚,也当了大干部……在长沙时到浏阳去看过你妈妈,现在身体很好……”
11.金菊家(日/内)
【字幕1949年8月上旬。】
【画外音:《中央日报》刊登消息:湖南驻军以程潜、陈明仁为首宣布起义;唐生智等湖南耆宿通电拥护。】
万岚拿着报纸对金菊说:“你们的校长唐生智将军这回彻底背叛蒋委员长了。”
金菊:“是啊,抗战时,在南京蒋介石让他当替罪羊,把他抛到‘千古罪人’的大烘炉上烘烤。他一直反对蒋介石打内战。”
万岚:“你的两位校长和同学好友可都跑到**方面去了。”
金菊:“多了!‘稻田女师’的很多同学都在那边啦。”
12.金菊家(夜/内)
【字幕:1949年9月】
夜深了。吴忠翰急匆匆来到金菊家,显得很紧张。
吴忠翰对万岚和金菊说:“万岚,厦门警备司令部头子毛森又开始抓人了。厦大是抓捕的重点。**厦门工委安排一批同志立即离开厦门,去香港。”
万岚:“我也不是**,能抓我吗!”
吴忠翰:“你是他们抓捕的重点人之一。上级有指示,必须首先保护好非党同志的安全。今晚有船去香港,你马上走。”
金菊简单地收拾点衣物和日常用品打点万岚跟吴忠翰去了码头。
临走时,吴忠翰说:“嫂子,别着急,你也做好离开厦门的准备,我们到了香港安排停当,立即接你们过去。这些日子这边会有人照顾你们的。”
【画外音:金菊悲喜交集,一夜未眠。喜的是,万岚及时脱离虎口,免去了眼前的祸灾;悲的是此去不知是祸是福,今后一家人的命运难料。】
13.税务局办公室(日/内)
【字幕:一周后】。
金菊接到万岚从香港发来的电报,要求金菊和孩子“速来香港相聚。”
14.金菊家(日/内)
金菊在家收拾细软,带上全部积蓄,准备登船。
下午,有人送来船票。并帮助金菊和三个孩子离开家,去码头。
15.香港码头(日/外)
金菊和孩子们乘坐的轮船靠上码头。码头上港英警察对下船的旅客搜身检查;一个女警察搜查了金菊全身。
万岚向走下舷梯的金菊和孩子们招手,急忙迎了上去。万岚搂过儿子和女儿,亲热一番。一家人走出了码头。
16.香港海滨一个四层楼小旅店(日/外)
万岚领着金菊和三个孩子来到海滨一个四层楼小旅店楼下。
万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临时安身之处。”
万岚抱着两个女儿、金菊抱着儿子,走进大门。
17.旅店客房(日/内)
一家人进了一个约十平方米的一个小客房。
金菊巡视一下房间,问:“这里房费挺贵的吧?”
万岚:“最顶层,不算太贵。也住不了几天。”
金菊:“厦门一时也回不去呀!”
万岚:“不回厦门了。”
金菊有些狐疑,问道:“去哪?”
万岚:“北上,去北平。”
金菊惊愕地,问道:“去北平啊!怎么去?”
万岚:“**方面安排在香港的北上人员分批走,坐船去。”

金菊:“咱们什么时候走?”
万岚:“等着,听安排。”
18.旅店客房(夜/内)
【字幕;1949年9月30日晚上】
万岚兴高采烈地跑上楼来。
万岚:“金菊!好消息!”
金菊:“看把你乐的,什么好消息?”
万岚:“明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就要成立了。”
金菊有些意外,轻声重复:“中华人民共和国?”
万岚:“是。明天下午三点钟,在北平**举行开国庆典,你们的老乡**将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19.香港,万岚的朋友家(日/内)
【字幕:十月一日】。
中午,万岚把金菊和孩子们领到一个广东的朋友家中。
朋友家主人:“万岚全家都来了。欢迎欢迎!”
先到的客人:“这回来了湖南人,**讲话有翻译了。”
下午三点,从收音机里传来了《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音;**的讲话声:“……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广播员播送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的播音……。
20.香港某餐厅(日/内)
电影演员王人美请同学金菊吃饭。
金菊从正门进入餐厅。
一个男招待问:“请问贵姓?”
金菊:“金菊。”
招待:“跟我来。”
招待把金菊领到坐着四、五个时髦女人的一个包间,招待:“请!”
坐席上王人美站了起来,瞪大了眼睛看着金菊,喊道:“金菊?哎呀!老同学,更成熟了,更漂亮了。”
金菊也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喊道:“王庶熙!”
女演员甲:“现在不叫王庶熙,叫王人美啦。”
王人美把在座的几位电影界同行一一给金菊做了介绍。
王人美对她们说:“这就是我们‘稻田女师’的好同学金菊。转眼二十二年过去了。《葡萄仙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来!各位!为我们童年的好友再相逢举杯!”
大家:“干!干!干!”
金菊:“庶熙和阿曾是同一年离开‘稻田女师’的。阿曾一去杳无音信;人美我们虽然素未谋面,在电影上倒是能看得到。庶熙给我们浏阳儿女争光了。”
王人美:“我和金菊同一年以浏阳县考生的身份报考的‘稻田女师’,一个县只要两名学生,金菊考了个状元,我考了个探花。”
金菊:“‘马日事变’那年,你离开长沙,跟你哥哥去了上海?”
王人美:“是的,我真的舍不得离开‘稻田女师’。在‘外婆’呵护的日日夜夜里,无忧无虑,一心读书,现在回忆起来,那才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女演员甲:“现在你可是我们圈子中的大红人了!”
女演员乙:“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不能光喝酒,人美!表演一段。”
女演员甲:“我最爱听你唱的《渔光曲》。今天给你的老同学唱一唱。”
王人美:“金菊的嗓音比我好,是我们学校著名的歌手……”
女演员丙:“那好,两个人一起唱!”
大家一致赞成。
王人美:“金菊!大家的好意却之不恭,唱吧?”
金菊:“行!反正有老同学唱主角,我陪着。”
女演员甲向招待摆手,喊道:“招待!请小提琴手过来。”
招待:“是!”
一首《渔光曲》的歌声,博得了大家的欢心。
21.香港某饭店(日/内)
万岚的朋友——《华商报》的一位副总编辑请万岚和金菊吃饭。
副总编给金菊介绍座上的客人,说道:“这两位是你的湖南老乡:这位是银行的经理贺先生;这位是时任国民党方面的军长,从台湾来香港办事的。”
金菊首先对贺先生笑着点点头;然后,看着国民党军长,说道:“喔!原来是我们湖南省党校的同学,祝你高升。”
《华商报》副总编:“听说金菊同志是‘稻田女师’的学生,对徐特立——你们的校长一定很熟悉了!”
金菊:“那当然。我们都亲切地叫他为‘外婆’”。
副总编:“我们想请你写一篇介绍徐特立的文章,不会推辞吧!”
金菊:“我只知道他在‘稻田女师’的一些教学方面的事情,他的革命活动我可是一无所知。”
副总编:“行,就是要他的教育方面的一些情况,突出他的‘外婆’形象。”
万岚:“我替她应下了。”
副总编:“谢谢!”
22.香港某饭店(夜/内)
银行贺经理单独请万岚和金菊吃饭。
金菊对万岚说:“贺经理是我哥哥在湘雅大学的同学,1925年闹学潮,和我哥哥一起被学校开除了。”
贺经理:“是啊,后来我到天津南开学了金融,毕业后就开始和钱打交道了。”
金菊:“好啊,成了香港的银行家了。”
贺经理:“我今天请两位来正是为了此事。香港是个好地方,我劝两位留下来。”
金菊看看万岚,两个人沉默片刻。
贺经理:“金菊在税务机关工作多年,是高级税务员,又学过法律,这是银行界的稀缺人才,希望你留下来,在银行里担当一个重要的职务。万岚呢,发挥特长,我扶持你办报纸或办杂志,搞个出版社,在香港成就一番事业。”
金菊继续沉默着。
万岚:“贺经理的好意我们十分领情。我离开老家十几年了,还是留恋北方的生活。我不想待在香港。”说完看着金菊。
金菊:“还是回北平吧。”
23.旅店客房(日/内)
【画外音:《华商报》刊载了金菊的文章《“外婆”校长徐特立》。】
万岚从报社拿回几份报纸,高兴地说:“金菊!你的大作发表了。还是你立的标题《‘外婆’校长徐特立》,全文照登。”
金菊:“太好了!拿来,我看看。”
之后,金菊留下一份,把其余的几份装到大信封里,说道:“万岚,请你跑一趟邮局吧!把这几份报纸寄给北京徐家‘外婆’吧。”
24.旅店门前(日/外)
万岚去邮局邮寄金菊的文章回来,恰巧遇到了前来造访的国民党军长。
万岚:“快请上楼。”
25.旅店客房(日/内)
两个人来到楼上。
金菊:“军长同学到来,有失远迎。请坐。”
谈话之间,军长说:“金菊是我们党校年龄最小的一个,也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一个,是大家的小妹妹。我后天就要回台湾了。我今天拜访两位,是想和你们商量商量:是否和我一起去台湾?”
“去台湾?”金菊和万岚都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听了他的话有些出人意料的表情。
军长:“是这样,我军里需要一个理财管家的人,金菊是我们湖南老乡我放心。万岚还可以在台湾办报啊。”
万岚心想:在厦门我就遭通缉,我还敢去台湾自投罗网?说:“我唯一的愿望是回老家看看,出来太久了,真的想家了。”
金菊:“我老妈也还在湖南乡下,也是五、六年没见面了。再说,管军需,我是一窍不通。”
军长:“是啊,你们的父母都在家乡;我的家小早已经被他们送到台湾。老人们一辈子没有离开过故土,也是硬逼着走的。我没有别的选择了。”
金菊:“谢谢军长的厚爱。台湾我们不可能去了。”
军长:“我也知道,你们相信**,一心想北上;或许终归有一天你们会后悔的。”
那位军长走后。金菊对万岚说:“大革命时期,他加入过共青团。到湖南省党校之后就脱离了**。现在混到军长的地位也是不容易。”
万岚:“他去他的台湾,我们去我们的北京。”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