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安身立命 第五章 初到大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求推荐、收藏、送花、提意见!
大家多多支持啊!
本书交流群92609492,欢迎加入
因为要躲避追捕,三人一路上躲躲藏藏,常常要绕远,走了两天,才过了泸州府。李志远向一位行脚的客商打听了路程,才知道还要四天左右才能到达大理最北部的会州府。孙卓听了不由摇头苦笑。这两日间,他们几乎从来没有好好休息过,如今心神俱疲,双腿如灌了铅一般,每迈一步都是异常吃力。晴妮到底是个女子,体力比不上二人,甫一停下,便觉一阵眩晕,头重脚轻,摔倒在地。孙李二人对望一眼,不由得同声苦笑。
孙卓扶起晴妮,唤醒了她,给她喂了一些水和干粮,转头对李志远说:“大哥,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不如我们买几匹马代步,早一天入大理就早一天摆脱危险。”
李志远摸了摸钱袋,讪笑道:“二弟,我这里只有十两银子,别说买几匹,就是买一匹都不够啊。”
晴妮低声道:“李大哥,我包袱里还有七两银子,你拿去吧。实在不行,咱们买头驴也可以啊。”
孙卓问道:“大哥,一匹马一般要多少银子?”
“最少二十两。”
“那驴呢?”
“一般的也得五两银子左右。”
孙卓道:“大哥,那咱们就买三头驴吧。”
……………………………………………………………………………………
三人不敢进城,只好到附近的村中去买。只是他们一连问了三十余家,竟没有一个卖驴的,三人面面相觑,都感丧气。无奈,三人只好继续步行。
好不容易安全的熬过四天,四月初二这天傍晚,一行三人来到了大理会州府辖下的会理县。三人终于可以放心大胆的走在大街上了!一个个心花怒放,喜不自胜。
三人挑了家便宜客栈住下,好好的吃了一顿晚餐,又到房中泡了个热水澡,只觉浑身舒泰。躺在床上,回忆起几日的凶险,孙卓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既然已经来到大理,就得考虑如何在这里安身立命。孙卓知道过日子的头等要紧事情就是挣钱,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说法过于偏激,但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却是一点不假。孙卓头脑超卓,转眼间便有了主意。如今三人身上的银子只有十几两,只能做些小本的生意。
孙卓一贯是说做就做,毫不含糊。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孙卓换上一声干净整洁的衣服,跟李志远晴妮说了一声,便走上了会理城的大街。大理地处南疆,物产丰饶,汉、白、彝等族杂居,少受战火波及,百姓生活颇为富足。孙卓在街上逛了一会儿,忽见到路边树下躺着一名老叟,年纪在六十左右,鬓发斑白,梳理的十分齐整,在脑后结了条辫子,然而半尺长的胡须却蓬乱如草,上面还粘着一根半寸长的枯草。老叟双目微闭,脸色红润,申雪爱那个穿了一件青色旧袍,偏偏胸前挂了一个银质的长命锁。身边的葫芦翻倒在地,里面的酒水撒了一地。孙卓心忖:“此人倒是有趣,奇人有奇行,此君想必是个奇人异士。”这么想着,心中不自觉的便有了亲近之意。他见老人的葫芦打翻在地,便走了过去,蹲下身子,想要为老人把葫芦放正。谁知孙卓的手刚摸到葫芦,老叟却突然伸出手来,擒住了他的手腕。孙卓挣了挣,却没有挣脱。只觉得老人的一只手仿佛钢铁铸就一般,竟然无法撼动!这些时日的亡命之旅,孙卓没少向李志远请教,李志远又教得十分用心,孙卓武功进境极快。没想却连这路边老叟都不如,不由得暗自惭愧不已,心下已经决定回头好好用功,勤加练习。只是手还在别人掌中,不得不开口道:“前辈,晚辈没有恶意,只是见前辈的葫芦打翻在地,不忍美酒白白糟蹋,想帮你扶起来而已,冒失之处乞前辈见谅!”
老叟“咕噜”一声翻身而起,箍在孙卓手腕上的大手却仍未松开,带得孙卓也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老叟笑眯眯地打量孙卓一阵子,道:“好小子,心肠不坏,人也讨人喜欢,就是功夫太差了一点。”这才松开了手。
孙卓见识了老叟的武功,发自内心的叹服,忙躬身道:“前辈教训的是。”
老叟道:“这么懂事的孩子我倒是第一次遇到,好吧,我就收下你这个徒弟了。”
孙卓闻言大喜,纳头便拜,口呼“师父”。
老叟喜道:“好徒儿,乖徒儿,你叫什么名字?”
孙卓恭敬回道:“启禀师父,徒儿名叫孙卓。”
老叟揪了揪胡子,道:“名字还行。”然后捡起葫芦,喝了一口酒,才接着道:“徒儿你听好了,为师名叫不醉叟,外号是什么不记得了。为师出身天山剑派,但是已经有几十年没理过天山派的人了,你呢也不算是天山派弟子。为师的成名绝技叫做‘天狼七杀剑’,天下无敌。今天我就把这套剑法传给你。”
孙卓听得笑逐颜开,跪倒拜谢道:“徒儿多谢师傅!”
不醉叟抬眼四顾,只见周围人群熙熙攘攘,自然不是传艺的好地方。于是对孙卓说:“乖徒儿,为师今晚三更在城西的碧月湖等你,你可别来晚了。”

孙卓点头答应,心道,这般良机,我可是求之不得,只会早到,不会迟到,师傅您老人家就尽管放心吧。
不醉叟心不在焉的点点头,一转身便消失了。孙卓环顾四周,竟连他的影子都看不到,想来这位不醉叟的轻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界了。
这样一来,孙卓再无心思逛街,直接回客栈了。一路上只觉得如在梦中,简直不敢相信刚才发生的是真是假。
天色刚黑,不过初更时分,孙卓就离开了客栈,一路小跑向城西而去。会理县城规模不小,当孙卓来到西城门时已过了大半个时辰。此时城门紧闭,孙卓来到城门前,立即被值夜的兵卒发现,高声喝问道:“干什么的?”
孙卓道:“军爷,小人是家住城西碧月湖边,傍晚时候家母病重,小人匆忙进城抓药。哪知医馆缺了一味龙骨,大夫四处寻找,这才耽误到现在。烦请军爷行个方便。”
大理一向民风朴实,少有作奸犯科之徒,是以守门的兵卒并不是很认真。听孙卓说的可怜,便打开旁边的一道小门放孙卓出去了。孙卓出了城,心中暗道“好险!”假如兵卒要查看药物,孙卓可就露馅了!
碧月湖距离会理城大约十里左右,远远可见湖畔的渔船住户还点着灯笼,湖面在灯光下泛着金色的微波。孙卓来到湖畔,举目望去,只见对面发出影影绰绰的灯光,看样子这湖泊方圆竟有十多里。孙卓心中叫苦,这么大的一个碧月湖,自己该到哪里去找师傅啊?正自发愁的时候,忽然有人在他肩上轻轻一拍,孙卓豁然转身。只见面前站着一位微胖的老叟,乱蓬蓬的胡子上已没有了草叶,正是师傅不醉叟。孙卓大喜,连忙施礼。
不醉叟笑道:“乖徒儿,今天师傅是去寻剑了。我的剑长时间不用,都不知道放哪儿了。今天说传你剑法的时候才想起这茬儿,找了大半天,总算找着了。”说着递过一把剑来。这把剑剑鞘甚是普通,楠木所制,青铜吞口,一般剑鞘都是这样。孙卓“噌”的一声拔出剑来,只见一道金光沿着剑身流转,好似活物一般。不由赞道:“好剑!”
不醉叟得意笑道:“那是当然!这可是我从金国皇帝的寝宫中偷出来的。”
孙卓闻言一惊,不由得“啊”了一声。
不醉叟知道一时嘴快,说漏了这段不光彩的经历,扮了个鬼脸,道:“我开玩笑的!”
经过半日的相处,孙卓发觉自己的师傅虽然年纪一大把了,却是小孩子心性,很是好玩。孙卓禁不住玩心大起,想要多套些有关师父的“秘辛”来。于是故意道:“哦,原来是玩笑。金国皇宫自然是戒备森严,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师傅虽说武功高强,但若要进入皇宫却还是力有未逮了。”
不醉叟向来自诩武功天下第一,如何肯在徒弟面前落了面子。怒道:“胡说八道,什么‘戒备森严’,什么‘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为师三十多年前听说了金国皇帝得来这么一把宝剑,名唤流光,那时候我刚刚悟出‘天狼七杀剑’,未至大成之境,寻常刀剑容易折断,于是起了盗剑的心思。一天晚上,我悄悄潜入皇宫,制住一名侍卫,逼他带路来到皇帝的寝宫中。原来那皇帝十分喜爱流光,把她悬在寝宫中,睡觉时也能看着。我打昏侍卫,就偷了宝剑出来。轻松容易,就跟玩儿一样。”说完,得意的朝孙卓撇撇嘴。
孙卓拍手赞道:“师父好本事!你把这本事也教给我吧。”
不醉叟瞪了他一眼道:“你是我唯一的徒儿,我自然要把全身的功夫都传给你。难道你还怕为师藏私不成?”
孙卓倒是真没有这种想法,忙陪笑道:“师傅您老人家可误会徒儿了,徒儿只是听了师傅的英雄事迹,既钦佩又羡慕,也想像师父那样笑傲江湖啊!”
不醉叟似是很满意的点点头,朝是孙卓招招手,道:“乖徒儿,跟我来。”
孙卓恭敬地跟在不醉叟身后,走出两里路,只见前方出现一片竹林,林中有一片三丈见方的空地,四周竹子上悬挂了四盏灯笼。不醉叟在空地中央停了下来,转过身面对孙卓,道:“乖徒儿,为师想好了,从今日起,为师创建‘天狼派’,你就是本派一代大弟子了。”
孙卓笑道:“师傅,您这‘天狼派’大概只有我师徒二人吧?”
不醉叟哼道:“娃娃,你懂什么?兵贵精不在多,我看你也算是聪明伶俐,这个道理也不懂吗?”
孙卓做出一副凛然受教的样子,道:“师傅教训的是,徒儿知错了。天狼派第一代大弟子孙卓拜见掌门!”说着屈膝拜了下去。
不醉叟抓了抓胡须,嘻嘻笑道:“好好,快起来吧。今晚为师先教你一套内功心法和一套轻功步法。这套内功心法名叫玄冰诀,那是天山派镇派心法,步法叫做穿云步,那是我师父自创的。先来学内功,近前来,我告诉你口诀。”
求推荐、收藏、送花、提意见!
大家多多支持啊!
本书交流群92609492,欢迎加入。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