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平还在天津谈判的时候,龙月凤托福建军队里面的人带信过来给安平,问他是否是要存心帮助国民党反动派,同时问他第五次围剿怎么办。虽然信是用密码加简体字写成的,但是安平看了还是冒了一头冷汗,妈的,这要是被戴总管拿到后破译了呈给了蒋委员长可怎么办。实际上安平知道龙月凤小姐坚定的政治立场,但是也相信这位小姐对于大局的判断力,至少她帮助了蒋光鼐和蔡廷锴两位将军巩固了他们在福建的统治,同时帮助蔡将军组建了改造社,把戴总管安排在十九路军里面的钉子都一一拔了出来,还配合埃里克森先生大力发展福建的经济和农业,现在福建已经达到和广西一样的模范省的水平。同时她还在积极谋划把陈济棠的地盘抢过来,安平相信这位国安局的高级间谍小姐绝对有这样子的实力把这件小事好好的办好,同时把福建作为一个抗日基地好好经营起来。实际上现在这位小姐已经是福建方面的第三号人物了,以至于现在将委员长提起她的名字都头痛,同时暗骂为什么这个女的不好好在上海干她的黑社会,反而跑去当军阀!
龙月凤小姐的独特的政治立场和容易影响到历史的进程,如果不是考虑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我们伟大的领袖的崛起有着巨大的关系,龙小姐说不定早就会派人到上海把华夫先生直接干掉,或者是向政府的海关通风报信。知道了安平将南下参加蒋先生的剿共会议之后,龙小姐发电报用暗语问安先生是否对于围剿充满信心,安平的回答是大局已定,但是总会有漏网之鱼,这个鱼毛打头,历史上面能跑的全部都跑掉,龙小姐才安下心来,开始布置怎么夺取广州了。
安平见了蒋委员长之后被蒋委员长大大夸奖了一番,对于他在北平的表现非常满意,同时拿出自己的剿共方略让安平看,安平看到堡垒政策,重重包围,步步紧逼的时候,大加赞扬,认为这是剿灭赤化的最好途径,最好还要政治军事一起上,一边剿灭共党的军队,一边加紧实行保甲制度,在赤化的地区实行反赤化。同时提出,共匪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的问题,只要解决掉农民的土地问题,那么接下来就没有问题了。蒋先生虽然很欣赏安平的观点,同时认为很说明问题,但是没有什么愿意实施这个观点的意思。因为蒋先生认为这一次一定能够军事解决掉共匪的问题。不过他对于安平所提的军事上面的建议很感兴趣。
安平的直接说法就是**缺乏重武器,在火力上面不能对共军形成压倒性的压制,同时战力缺乏,指挥官指挥技术低下,作战有正无奇,只想找到共军的主力决战,结果被共军牵着鼻子走,军队之间合作有问题,各方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在援救友军的时候不够努力,以至于一遇阻击便停步不前,导致共军以多打少消灭掉了被包围的部队。而步步为营的堡垒政策大大的抵消掉了**的弱点,实在是一个好点子。安平的一番话说得不仅委员长阁下额首不已,连德国顾问魏采尔将军也点头不已。

不过魏采尔将军坚决反对蒋委员长把德械样板式师三十八师,八十七师,八十八师以及中央教导总队这四支队伍里面的任何一支队伍调到前线去。因为这几支队伍是整理师的样板师,按照德国顾问的想法,这些师除非是十分关键的作战,否则不要轻易动用。上一次上海打仗八十七,八十八师损失惨重,德国顾问就已经不满得很了。蒋先生斟酌考虑之后,特别是安平认为日本人很有可能在三年之内继续南下,到时候需要很好很强大的精锐部队给予迎头痛击,蒋先生在和自己的幕僚们精心讨论之后决定只抽调三十八师参与这次围剿,其余各师继续由德国顾问加强训练调整,算是一个和稀泥的方案,魏采尔将军虽然还是不满,但是只有接受了。
蒋先生把自己的军队编为北路军,以顾祝同为总司令,蒋鼎文为前敌总指挥,分三路大军,第一路顾祝同兼总指挥,副总指挥刘兴;第二路蒋鼎文兼任总指挥,副总指挥汤恩伯;第三路陈诚任总指挥,副总指挥薛岳,同时还编有警备司令和后备队;同时任命陈济棠为南路军总指挥,副总指挥白崇禧,阻止红军南下流窜进广西和广东;以蒋光鼐和蔡廷锴为南路军前敌总指挥,防止红军东进福建。
这个时候我们的华夫同志,或者说是李德同志,正和博古先生一起围着一张地图制定红军的抵抗计划,高喊着御敌军于国门之外的口号,红军按照李先生在地图上面的标注,分别成建制的进入自己的驻守阵地,准备和国民党反动派发生激烈的阵地战。
安平之前在南昌地区建立起来的飞机场和飞机修理厂,兵工厂,以及卖给国民政府的飞机大炮在这场围剿里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出于内疚的原因,安平拒绝了蒋委员长邀请自己加入围剿军参谋部的邀请。但是为了打消蒋委员长对于自己可能的怀疑,安平帮助蒋委员长撰文解释剿共政策的伟大意义,在于建立起一个稳固的后方用于抵抗可能的外部侵略。并且以举列子,讲道理的方法详细讲解了如果有军队从上海方向上入侵,南京和武汉即处于腹背受敌的情形,因此一个稳定的长江以南地区是必要的。加上左派**中央发出的打到最大的祸**阀蒋委员长反动派的号召,让这个威胁看起来实至名归。蒋委员长看了之后大喜,一个字都不改,直接签了自己的名字拿到中央日报社全文发表。
这个时候安平已经到了重庆,开始考察工业基地同时联合袍哥大佬樊鹏举先生买卖重庆的地产,同时和刘湘拉上关系,商量在重庆扩大投资,兴办化工厂等计划。刘湘得知有美国人有兴趣给自己送钱,高兴不已。在安平送他十万美元之后满口答应在一切问题上面开绿灯,这个时候,埃里克森先生派出的人员和设备通过长江从上海到了重庆的码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