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用历史人物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文震孟
[明](一五七四―一六三六)字文起,别号湛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文徵明曾孙。妻陆氏。生而奇伟,遐稜上指,目光射人,与世所传文信国像无异。年五十始成进士,为熹宗改元岁,廷对大魁天下。崇祯初拜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卒年六十三,谥文肃。书迹遍天下,一时碑版署额与徵明埒。
二文秉、文乘
文秉,生于公元1609年,卒于公元1669年,字荪符,文震孟长子自号“竹坞遗民”。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文秉乃明代大学士文震孟之子,是东林党后裔,承荫庇为官生,比较有正义感,对马士英,阮大铖等阉党国殃民的行为极端痛恨。1638年(即崇祯十一年)、文秉曾与黄宗羲等一百四十人联名上书《留都防乱公揭》,历数阮大铖等的种种罪行,向他们发出声讨。一六四四年明朝灭亡后,文秉自号为“竹坞遗民”,开始以明朝遗民自居,终身不仕清朝,只是隐居山林,潜心若述。著有《定陵注略》、《先朝遗事》、《先揆志始》、《烈皇小识》、《前星野语》等书。
文乘,字应符,诸生,文震孟次子,长洲人。周顺昌女婿,见《复社姓氏传略》卷二。其父、岳父、表兄(姚希孟)俱为东林魁要,兄文秉、内弟周茂兰、周茂藻、表侄姚宗典、姚宗昌皆入复社。崇祯十一年(1638)《南都防乱公揭》,文乘参与此事。明亡后,“隐山中,有诬其与吴易通者,逮至官,乘不辩,徐曰:‘不敢辱我父,愿就死!’妻周氏吏部周顺昌女亦殉”。夫妇携手殉义,体现了东林后代的高尚气节-《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续编)(何宗美)
三徐宏祖
徐霞客(1586—1641),名宏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厦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视徐霞客为游圣,步徐霞客足迹,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已成为中国旅游界的崭新时尚。
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旅游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8岁以前的纪游准备阶段。重点放在研读祖国的地理文化遗产,并凭兴趣游览太湖、泰山等地,没有留下游记。
第二阶段为28岁(1613)至48岁(1633)的纪游前段,历时20年,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但游记仅写了一卷,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
第三阶段为51岁(1636)至54岁(1639)为纪游后段,历时4年,游览了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江南大山巨川,写下了9卷游记。
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9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55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56岁(1641)正月病逝于家中。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
四朱由检(崇祯)
明思宗朱由检(1611-1644),生于立春日,父朱常洛,母刘氏。崇祯为朱常洛第五子。朱常洛与其兄长朱由校在位时间均短,16岁的崇祯继承帝位。此时明帝国因为小冰河期天气异常寒冷,灾荒频繁和外敌频繁入侵在风雨中飘摇。
十六岁登基的崇祯竭尽全力,勤俭勤勉,兢兢业业,付出全部的精力与明末庞大无耻的文官集团抗争,十七年来用尽心力去挽救天下和百姓,最终以身殉社稷。用自己的生命为大明社稷殉葬。他热爱百姓,在最后关头分秒必争的紧急时刻,命令吴三桂进京勤王仍然要他弃地不要弃民。遗书中写着“勿伤朕百姓一人”,这是他一生对百姓的心声。
五韩信
韩信(?—前196年),字重言,淮安(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伟大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
六周皇后、贵妃田氏
周皇后生于1609年死于1644年。周氏,苏州人,周奎的女儿,明思宗朱由检的皇后,体瘦弱,性严谨。
贵妃田氏,思宗(一六一一至一六四四)贵妃。扬州(今江苏扬州)人。其母精音律,善丹青,妃尽得其传。入宫后,大得宠嬖,居承乾宫。尝作群芳图呈御,凡二十四种,合为一本。思宗命特付装潢,特加赏览,每页钤“承乾宫印”,“南薰秘玩”。上端有思宗题诗。明亡,散落人间,有蒋氏得其二页,一为海棠,一为芙蓉,幽逸冷艳,皎然独绝-《梵天庐丛录》

天启年间,周氏选入信王宫充当宫女,晋封信王妃,公元1627年(明熹宗天启七年)熹宗死,信王朱由检继位为思宗,册立周氏为皇后。
明思宗宠爱田贵妃的美色,田氏恃宠骄横,常与周皇后争风吃醋,周皇后有意冷落田贵妃,有一年正月初一,田贵妃依例要到周向皇后拜年,由于天气寒冷,乘车直到皇宫才下车来,周皇后很不高兴,让他等了好久才受拜,二人见面也没有说什么话,田贵妃自讨没趣,匆匆回去,继而袁贵妃来拜年,周皇后对她十分热情,有说有笑,在后宫座谈了近一个时辰,这一冷一热,反映了周皇后的厚此薄彼,田贵妃受此冷遇,含恨在心,便向思宗泣诉,这样也就影响了思宗与周皇后之间的关系。
有一次,思宗在交泰殿与皇后相会,不知因争论什么问题,竟大动肝火,思宗用力把周皇后推倒于地,周后愤而绝食,后来思宗也周后太粗暴了,令太监赐给周后一件贵重的貂裘,且问起因,周后争回了面子,帝,后始和好如初。
周后并非悍妒的女人,田贵妃因恃宠失礼被思宗斥居启祥宫,三月未获召幸,有一天,皇后陪皇上到永和门观花,发现田贵妃没有参加,周后主动派车去迎接,从此,周皇后与田贵妃的关系也大为改善,
公无1644年(明思宗崇祯十七年)初,李自成起义军逼近北京,形势岌岌可危,思宗要大臣们捐资助饷,希望周后的父亲嘉定伯周奎带头,周奎只答应捐一万两银,思宗要他认误用二万两,周奎便向女儿周后诉苦,周后答应出了五看两,其余由周奎补足,其实,周奎是装穷,后来义军入京,抄了周府,得白银五十二万两,金银首饰数十万两,
李自成入京前夕,思宗对周后说:“大事已去了。”周皇后则埋怨道:“妾事陛下十八年,陛下没有听我一名句话,以致有今日。”周后后生有二皇子,朱慈烺(太子)、慈炯(定王),在城破前夕,周后吻别儿子,然后自缢而死。
七温体仁
温体仁(?—1638年)明朝的政治家,也是崇祯皇帝当政期间最长的阁辅。字长卿,浙江乌程人(今湖州)。
温体仁於1598年进士及第,歷任庶吉士、编修,累官礼部侍郎。明思宗即位後任礼部尚书。温体仁与礼部侍郎周延儒两人在1627年明思宗选择阁辅时,以钱谦益收贿名义打击钱谦益,并且全力打击钱谦益同党,而被不爱党争的明思宗信任,1628年便与周延儒入阁并出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而後来温体仁又排挤周延儒,并出任阁辅。
温体仁善於利用明思宗的个性而当政八年,并得到明思宗的恩礼优渥,而且明思宗也以为温体仁是个不组党羽的孤立之士;但是「同官非病免物故,即以他事去」,引发朝臣的不满与批评;1637年刘宗周等人上奏指出温体仁的十二大罪,而最後曹化淳向明思宗告密,指称温体仁自有党羽,最後明思宗免除温体仁的阁辅之职。1638年温体仁便病故。
温体仁死後,明思宗赠为太傅,谥文忠。福王朱由崧即位於南京後便削其谥号。明史将温体仁列入奸臣传。崇祯年间的民谣「礼部重开天榜,状元探花榜眼,有些惶恐。内阁翻成妓馆,乌龟王八篾片,总是遭瘟」便是讽刺温体仁当政的情况。
八王承恩
王承恩(?—1644年),明末宦官,属太监曹化淳名下,累官司礼秉笔太监。
生平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早上,崇祯帝朱由检由太监王承恩陪伴登上煤山(景山),吊死在山腰寿皇亭附近的歪斜的老槐树上。王承恩也吊死于旁边的海棠树上。中午,李自成进入皇宫,下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崇祯尸体在树上吊了三天,直至三月二十一日才被发现,被停放在东华门外,装入柳木棺内。李自成命令于四月四日埋葬崇祯。承恩后为清朝康熙皇帝所称颂,曾在思陵附近为王承恩竖碑立传。
王承恩此人不阴不阳、忠奸难辨;既护崇祯即位,带陈圆圆进宫,打击周延儒。承恩一生忠于崇祯皇帝,但也心狠手辣,坏事做绝。户部尚书周延儒曾向崇祯进言,认为王承恩的权势过大,是另一个魏忠贤。
九潘云腾
崇祯七年(甲戌年1634)武举殿试状元,延绥参将,汉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