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版 流言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晨,淡金色的阳光斜斜照着,竹林像是嵌了一道金边,流动着迷人的黄绿色光晕,清澈澄明的水面,波光点点,几只羽毛洁白,却光着翅膀的肥鹅,高昂着金顶,纤长的鹅颈秀气地挺立着,像曲优美的芭蕾,静静滑过水面,留下一片涟漪。
临水的窗前,白衣少年端坐在书案旁,手中奇怪地捏着一根白羽,不停地摇晃着。
未几,少年直起身体,舒展地伸了个懒腰,揭起面前一张写满小字的白纸,轻轻在上面吹了口气。
总算抄完了啊,四卷《唐语林》加在一起,也有十万多字了,他能这么快抄完,还多亏了那些肥鹅身上的羽毛。
“瑞叔!”袁文大声喊道,交卸了抄书的任务,他便能做其他的事情。
老仆宋瑞很快从门外进来,见袁文示意验稿,也不惊讶,在几天前,他便已见识到一根鹅毛带来的奇迹。
虽然已经看过多次,宋瑞依然忍不住赞叹一声:“五公子这字,真是没话说,像刻出来一般,又不似宋体那般僵硬,却不知如何练出来的,当真了得。”
宋瑞由衷地赞叹着,鹅毛居然也能写字,还能写得这样好,实在是非常神奇。
看着临窗而立的袁文,宋瑞心中微微有些触动,感觉这个五公子身上似乎发生了些变化,具体也说不出来。
像鹅毛笔这样的东西,以前那个老实得有些软弱的五少爷,是不可能想到的。
当然,这样的东西似乎也只有天才才能想到,宋瑞得意地想到,他这两天也在练习,确实容易上手,但要写好,却不容易。
袁文不知道宋瑞会想这么多,他端起茶盏站在窗前,看着窗外明媚的景物,淡淡笑着:鹅毛的羽杆比毛笔要硬,却比钢笔软,有点类似美术笔,正好展示硬笔书法。
这有颜体味道的正楷,也就是他以前练得最多的庞中华,少些灵动,用来抄书最为适合。
轻轻抿着苏松一带的碧螺春茶,《唐语林》中的字句,如水般流过脑海,这便是过目不忘了,他从不相信世上真有这样的能力,更未想过自己能有这样的能力。
只不过,穿越这般匪夷所思的事都会发生,何况只是记忆力好一些?袁文忍不住想笑,这世界真的有神吗?那他对自己真是太好了。
“小、小五,书抄好了?”宋辕生推门进来,笑嘻嘻地举了举手上竹篮:“好了,快说说你那个印书计划吧。”
被罚来抄书时,袁文曾和宋辕生说过,想要印书赚些钱,贴补家用,帮施孺人承担一些,别看宋辕生整天笑嘻嘻地,一直将这件事放在心上,有机会便要提出来。
袁文接过竹篮,掀开蒙在上面的盖布,只见里面是些精美早点、小菜和装在瓦罐中的豆花和稀粥,施孺人竭力维持他们的生活水准,确实不容易:“我已经想好了,来,边吃边说,你昨天不是出去么,可听到什么有趣的事?”
袁文抓住一切机会了解这个时代,却听宋辕生呵呵笑道:“倒真有些趣事,还和你有关。”
原来,就在袁文闭门思过,禁足抄书,又想着如何赚钱、推广文艺、影响舆论的这些日子,他为柳如是赴水的事,已在松江地区愈传愈烈。
“冒死赴水,传说中的才子佳人也不过如此,真是让人羡慕,”有人听了,恨不得自己成为袁文,也跳一跳水,博得佳人投怀送抱。
有人却不以为然,一个华服少年拿着折扇,狠狠敲在掌心,不满说道。:“不过是个装腔作势的骗子罢了,早知如此,我也会跳。”
其他的人想了想,也觉得自己会跳,便认为袁文不过是有些狗屎运,若有这样的机会,自己也不会放过。
这件事也在松江的青楼中流传,很快便有些自负的花魁依样提出要求,中了大奖的青年兴冲冲跑到水边,迟疑许久,长叹道:“水太凉了,怎么办呢?”终究是没有往下跳。
青年名叫彭宾,也是松江府有名的才子,临阵退缩后却不觉得自己不够勇敢,也忘了先前说过的话,反而认为明知水冷,还往下跳,宋辕文的脑子有些不行,比较呆。
连续有几个青年遇上这样的事情,于是宋辕文酸腐、脑子不行、是个书呆子、不知变通等等的说法便流行起来。
无论怎样的说法,宋辕文臭名远扬的同时,柳如是的名气却变得更加响亮,松江一带常常流连青楼画舫的富家子弟,或自诩风流的才子们,无不希望能看一看这位能让男人跳水的“名妓”。

众公子纷纷呼朋唤友,三五成群,结伴来到白水潭,却被告知杨影怜小姐要离开几天,暂不接客。
柳如是受到袁文启发,动身前往金陵做一些事情,那些趁兴而来的年轻公子却有些不满,以为是宋辕文的缘故。是他无耻地偷取了这位名妓的心,是霸占了这位本应人人有份的名妓,对他的印象,愈发恶劣,不同的说法,也愈加不堪。
“那、那些家伙,自己不敢跳,便、便说你坏话,说、说什么的都有,”宋辕生愤愤不平道,这些话传到施孺人那里,她这几天的情绪一直不好,也是宋辕生急着和袁文商量印书的原因。
“可、可恶的施林,又趁机找三娘要退掉你和他女儿的亲事,三娘气坏了。”宋辕生圆脸通红,狠狠拍了一下大腿。
施林是施孺人的兄长、宋懋澄当年最亲密的朋友,两家还定下了娃娃亲,只是宋家的没落,让靠着九龠楼发家的大书商施林起了退婚的念头。
袁文巴不得能退婚,对流言也不在意,可是听说施孺人遭了很多白眼,很伤心,就想要反击。
流言是最原始,也是很有传播效力的一种媒介,有时能造成很强大的杀伤力。
不过对舆论的理解,袁文比这个时代的人都要深刻,想到以前的新闻战,心中有了主意:“四哥,你不是有一帮戏迷好友么?我跟你说些事,你再去讲给他们听,让他们传出去。”
“说、说什么事?”提起那些传言,宋辕生心情不太好,咬起一根油条大嚼特嚼。
“就说鹅毛笔,就说我落水以后,突然开窍,想到一种更省力,能让村夫也能很快学会使用的笔,”袁文道。
要对付流言,要么通过强大的宣传攻势澄清、化解,不然就用更强大的流言去压倒、盖过,在缺少其它手段的情况下,袁文选择了后者。
“除了鹅毛笔,还可以说柳……杨影怜当时多么的感动,说我突然知道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总之,怎么奇怪怎么说,”袁文又说了要制造流言的一些方面。
“好、好啊,”宋辕生看了看砚台上放着的鹅毛笔,这东西写字不好看,让普通人用着却简单。
“不、不过,这、这样行不行?别、别人要是问我有什么故事,那、那怎么办?”
“正要说这件事,”袁文笑了笑,正好早点也吃完了,便叫了宋瑞过来,说起印书的事情。
这几天和宋瑞一起抄书练字,袁文也借此向这位老人了解到许多宋府以前的事,还有九龠楼的情况。这座由宋懋澄倾尽财力建起的藏书楼,不仅藏着数万卷书籍,还有数千片保存完好的梨木雕版。
而且还有一些存墨和纸张,足够用来印刷几百卷书,只是宋懋澄留下的那些雕版,都是珍本、孤本类型的生僻书,印过一次后便没有多少市场价值。
不过,让袁文惊喜的是,九龠楼还有一套木活字工具,虽然只有两万多个字模,用来印书也勉强够用。
明末江南,士绅富贵人家流行藏书、印书,加上印刷行业的发展,活字也有使用,但尚不普及。九龠楼的木活字,只用了寥寥数次,便被闲置,饶是宋瑞对九龠楼非常熟悉,也要查看一番,才从某个房间中翻出来。
“字模和印刷的工具,都还可以用,”宋瑞慢条斯理地说着整理的情况:“只是现在印书,用的多是雕版,活字印出的书面目不堪,只能印些家谱、话本,而且我们的字模也不比华家那种铜活字,似乎用处不大。”
“先试试看吧,毕竟成本较低,”听说活字印书还不普及,袁文又喜又忧,喜的是自己可以借着前瞻的眼光,抢先使用这项先进技术;忧的是活字印书技术,不知能否改进,达到更加实用的程度。
————————————————————
PS:大戏开锣了,请各位书友别忘了收藏,有票票的,支持两章。
新书期间,大家的每一个点击、每一章推荐票、每一个收藏,对烟草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是烟草码字的最大动力,请大家多多支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